此言一出,严家奇不禁失声惊呼:“全杀了?你……你竟然……哦……嗯……”
严家明目光如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伸出右手,如同铁钳一般紧紧地捂住了弟弟的嘴巴。紧接着,他手上发力,毫不留情地将弟弟按坐在旁边的凳子上,与此同时,他刻意压低嗓音,但语气却异常严厉地呵斥道:
“瞎嚷嚷什么呢?我都跟你讲过多少回了啊!出门在外,务必谨言慎行,时刻留意自已的一言一行。你瞧瞧你这咋咋呼呼、毛毛躁躁的性子,要是再不改正,从今往后,你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面,哪儿也不许去!”
严家奇被哥哥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不过他很快便回过神来。这艘船上全都是三教九流、形形色色的人。自已刚才如此肆无忌惮地大声询问杨硕是否杀了人,倘若被某些心怀不轨之人听去,定然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和事端。想到此处,他不禁后背发凉,暗自庆幸还好有哥哥及时制止。
杨硕站在一旁,静静地目睹着严家明对弟弟的训斥,心中不由得暗暗感慨:“果真是常年行走江湖之人呐,这份沉稳的心性绝非严家奇这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所能比拟的。”
然而,若是这番心里话被严家明听见,恐怕他会气得当场吐出一口鲜血。要知道,与严家奇相比,真正称得上毛头小子的应该是杨硕才对啊!
“行了哥,我知道错啦!这儿还有其他人呢,你好歹也给我留点面子嘛,好不好呀?”
严家奇满脸通红,低着头小声嘟囔着。
严家明却是丝毫没有惯着他的意思,冷哼一声道:
“哼,面子?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吗?能解渴吗?若是因你那张毫无遮拦的嘴而丢掉小命,到那时,你还会在意所谓的面子问题吗?”
被严家明如此训斥,严家奇赶忙双手合十,一脸谄媚地向严家明连连告饶:
“哎呀,二哥,我真知道错啦!我保证不会再犯了,您就大人大量,别再念叨我了好不好嘛!我以后一定会多加注意的。”
一旁的杨硕看到严家奇这般搞怪的模样,实在忍不住笑出声来。
然而,在欢笑之余,他内心深处对于严家奇却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浓浓的羡慕之情。回想起自已坎坷波折的前世今生,杨硕不禁暗自感叹,这人跟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简直就是应了那句老话——人比人得死啊!
这时,杨硕定了定神,开口说道:
“严二哥,您也别太责怪四哥了。这事说到底都怪我说话没个把门儿的,任是谁听到我刚刚那些言语,恐怕都会大为吃惊的。看来啊,我这初入江湖之人,需要学习和领悟的东西可太多了!”
严家明原本还想再多教训几句自家这个不懂事的弟弟,但当着外人的面,终究还是不好太过苛责。
此时听见杨硕主动揽过责任,便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道:
“确实如此,咱们行走于江湖之中,凡事都得多留个心眼儿,谨言慎行乃是必不可少的生存之道。毕竟,你无法确切知晓自已身边究竟都是些什么样的人。要知道,这世上最难揣测、最为险恶的,恰恰便是人心呐!”
杨硕站起身,腰板挺得笔直,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向面前之人深鞠一躬,并郑重其事地道:
“多谢二哥的教导,杨硕定当铭记于心,日后行事定会加倍留意,绝不再犯同样之错。”
这番话乃是杨硕发自肺腑之言,眼前这位严二哥却并不知晓他的真实状况。在他眼中,杨硕不过是个初入江湖、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罢了。但对方仍能如此真诚地将自身经验倾囊相授,这般胸怀与气度,又岂是常人所能拥有?
严家明凝视着杨硕,目光中流露出一丝赞赏之意,心中暗自思忖道:此子谦逊有礼,虚心受教,着实难得。对杨硕愈发喜爱起来。
孺子可教也!
第59章 蜕变
一天之后,杨硕他们搭乘的商船就到了洛河的尽头,这里是济宁郡的青城,他们在这里休整一天,然后要搭乘海船,走黄海,一直到奉先郡。
杨硕站在甲板上,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新鲜感。在前世的时候,他可从来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坐过船呢!如今第一次踏上航海之旅,这种独特的体验让他觉得既兴奋又好奇。
这艘商船沿着海岸线大约两公里左右行驶。当它还在河道中的时候,看起来可是相当庞大的一艘巨轮;然而一旦驶入了茫茫大海,瞬间就变得如同一片小小的树叶漂浮在汪洋之中,显得如此渺小而微不足道。
杨硕转头看向身旁的严家明,开口问道:“二哥,咱们还要多久才能够抵达奉先郡啊?”
严家明微微眯起眼睛,观察着天空和海面的状况,然后回答道:“要是天气一直保持良好的话,差不多七天时间就能到啦。不过,如果中途遭遇大的风浪,就得找个码头暂时停靠下来躲避风头,那样的话具体什么时候能到可就不好说了。”
杨硕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情况。接着,他像是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再次问道:“二哥,你们家里难道没有自已的商船吗?”
听到这个问题,严家明脸上立刻浮现出一抹得意的笑容,自豪地说道:
“哈哈,我家就在奉先郡陵县,就在海边呢,怎么可能会没有商船呀!平日里出门经商,我们都是跟着自家的商船一起行动的。这次去洛河,我原本带了足足三艘船一同前往。只是半路上我临时有点急事需要赶回家处理一下,这不刚好坐上了这趟回程的船嘛。合该咱们有缘,要不然哪能遇上小硕你呢!哈哈哈……”
杨硕也觉得这都是缘分,就是不知道自已和郭靖的缘分还能不续起来。
杨硕想着郭靖,而此时的郭靖正在想的也是杨硕。
郭靖与杨硕在一年半之前告别,那时的他心中早已有了周密的计划:将自已的姐姐安全护送至奉先郡。按照正常行程推算,往返最多只要三个月。然而,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生活中的种种变数总是让人措手不及,再完美的计划也难以抵挡现实的冲击。
郭靖的姐夫家位于奉先郡的沐县,处于该郡的中部位置。杨硕独自一人踏上旅途,无牵无挂,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启程和停歇的时间。但郭靖这边可大不相同,他们乃是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人员众多、车辆辎重满满当当,行进速度自然要缓慢许多。
当他们出发之时,正值早春时节,虽说春意已渐渐萌动,但初春的天气仍旧是忽冷忽热,令人捉摸不透。乍暖还寒之际,这一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送亲队伍时而顶着料峭春寒艰难前行,时而又被绵绵细雨淋得浑身湿透。
就这样走走停停,日子一天天过去,终于抵达了沐县。这一程竟然耗费了整整一个半月之久!期间经历了无数次道路的崎岖颠簸,还有乘船时的头晕目眩,就连身强体壮的郭靖等男子们都感到疲惫不堪,更别提他那娇弱的三姐以及两名随行的陪嫁丫鬟了。经过这番折腾,她们三人简直像是丢掉了半条性命一般虚弱无力。
原本大家满心欢喜地想着,到达沐县后稍作休整两日,便可如期举办盛大的婚礼。未曾料到,新娘子由于路途劳累病倒在了床上,无奈之下,这场期待已久的婚礼只得被迫推迟延后。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天。郭燕终于完全康复,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她也迎来了她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正式嫁到沐县云家,成为了云家三子云飞的妻子。
这场婚礼举办得极其盛大且隆重,整个沐县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之中。
郭靖在沐县购置了一处宽敞华丽的宅院,将其当作陪嫁礼物送给了姐姐。在这段充满喜悦的日子里,他们一家人一直居住在这座拥有前后两个院落的宅子里,共同见证了郭燕的幸福时刻。
等待婚礼圆满落幕之后,又过了三日,按照习俗,新娘子郭燕携同夫君云飞一同回门探亲,路途遥远,不可能回和邦郡回门,郭靖身为娘家人,就在院子里热情款待,精心准备了丰盛的宴席来迎接姐姐和姐夫的归来。大家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场面温馨感人。
然而,就在所有事情看似完美收官,郭靖收拾行装、准备踏上归家之旅时,突然,从和邦郡来了两位家丁,带来了一则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二皇子发动逼宫政变,并且成功篡夺了皇位!更为可怕的是,由于郭靖的父亲坚决强烈地反对二皇子的所作所为,最终惨遭二皇子手下之人的毒手,不幸身首异处。
二皇子如愿以偿地登上皇位之后,受到奸佞小人的挑唆蛊惑。这些心怀叵测之徒向新皇进谗言,声称“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力劝皇上对郭靖一家实施满门抄斩的残酷刑罚。不过,好在朝中仍有部分正义之土挺身而出,极力反对这种惨无人道的做法。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与权衡,最终皇帝做出让步,决定仅保留家族中十岁以下的孩童性命,其余人等皆被处以斩首极刑,以儆效尤。
郭靖的大哥在惊闻父亲被害的噩耗之后,瞬间意识到局势已然失控,情况万分危急。
于是,他当机立断,趁着夜色正浓,匆忙将家中能够转移走的人员和财物统统安排妥当,悉数送出家门。
不仅如此,他还派遣得力人手快马加鞭赶往奉先郡,只为确保郭靖能够安全藏匿起来,不被官府的人发现。
郭燕因已出嫁成为他人之妻,相对而言无需过多担忧。然而,与郭家成为亲家的云家,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此次风波的牵连。尤其是云家的公子云飞,原本平坦顺遂的科举之路几乎就此断送。
郭靖在家丁带来这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消息时,只觉得眼前一黑,身体摇摇欲坠,险些昏厥在地。
满腔悲愤交加的他怒不可遏,当下便要不顾一切地折返回家乡,誓要手刃仇人以报血海深仇。好在他的姐夫还算清醒,拼尽全力死死拉住了他。
“郭靖,你一定要冷静下来!此时此刻你若贸然回去,那简直就是羊入虎口、自投罗网啊!大哥费尽心思把这么多孩子都平安送了出来,如果连你也遭遇不测,那他们日后又该依靠何人呢?”
姐夫声嘶力竭地喊道。
杨硕倚靠在房门边,整个人仿佛失去了所有力气一般,缓缓瘫坐在地上。他用双手紧紧捂住自已的脸庞,双肩不停地颤抖着,喉咙里发出一阵低沉而压抑的呜咽声。
尽管平日里他的行事风格显得颇为沉稳老练,但归根结底,他也不过只是个年仅十四五岁的少年郎罢了。若是放到当今时代,他甚至都还在上初中,许多同龄人可能尚处于懵懂无知的阶段,尚未真正领悟世事的艰辛与险恶。
郭燕闻讯赶来,当得知父亲惨死,母亲哥哥们也都被害,当时就晕了过去,郭靖看着躺在床上的姐姐,再想想流落在外的侄子侄女们,顿时感觉自已身上的担子有千斤重。
就在这一刹那间,郭靖仿佛经历了一场蜕变。他原本还有些青涩的面庞逐渐浮现出坚毅与成熟,眼神变得坚定和果敢。曾经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在这一刻彻底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肩负着家庭重任、决心要为亲人报仇雪恨的男子汉。
他挺直了脊梁,紧紧握起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凶手付出惨痛的代价,保护好家人,重振家族昔日的荣光。
第60章 逃命
郭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已的心绪平复下来。他微微眯起双眼,目光落在不远处那两名前来送信的家丁身上,然后缓缓地招了招手,示意他们走上前来。
这两名家丁都是郭家的家生子,一个名叫郭富,另一个叫做郭刚。他俩年龄均比郭靖要大个三四岁,可以说是与郭靖自幼一同成长起来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十分要好。
此时,郭富和郭刚望着眼前这个平日里天真无邪、如今却显得格外沉稳冷静的小公子,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酸楚和难过。
然而,此刻并非抒发情感的时候,他们强忍着内心的悲痛,快步走到郭靖面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郭靖定了定神,开口问道:
“你们俩把事情的经过详详细细地跟我说清楚,大公子可还有什么特别交代的事项吗?”
郭富看了一眼郭刚,轻轻咬了咬嘴唇,率先说道:
“回小公子的话,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和刚子正跟着我爹在庄子里忙碌着。突然间,就听到有人传来消息,说二皇子正在皇宫外逼宫!我爹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赶忙拉着我们往回赶。”
郭刚紧接着补充道:“等我们回到府上的时候,大公子也恰好刚刚从外面回来。只见他神色匆匆,一脸凝重地吩咐我们赶紧将庄子上所有的家丁都召集回来,全力保卫郡守府。原来,那个时候郡守大人正好因为边关战事吃紧,已经进京向朝廷述职去了。”
说到这里,郭富顿了一顿,接着又道:“大公子担心会出什么意外状况,便决定先把家中大大小小总共十一个孩子交由三公子带领着,趁乱送出城去。至于他们究竟去了何处,我俩确不知晓……”
又过了三天,令人震惊的消息传了回来——二皇子逼宫成功,登上了皇位,而郡守老爷因为帮助太子抵抗,失败后被斩杀在皇宫中!当时,大公子听闻此讯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此事恐怕会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啊……”紧接着,大公子当机立断,吩咐管家速速将府中的家丁们全部召集起来。
待众人齐聚一堂之后,大公子把每个人的卖身契都归还给了他们,并且还给予每人五十两银子。他还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道:“如今局势不明,你们拿着这些银两各自逃命去吧。”
面对大公子的好意,大部分家丁谢过公子后都离开了,我爹和平叔不愿意走,我和刚子也留了下来。
就在次日清晨,突然又有人传回来消息,刚刚坐上皇位的二皇子身边,一个谋土出主意说,跟随太子的必须诛九族,不过被其他大臣求情,最后二皇子下令将府里所有年满十岁及以上之人统统斩首示众,至于那些不满十岁的孩子,则要被强行送进宫中。
听到这个消息,大公子深知情况已经万分危急。他二话不说,连忙将早已收拾好的两个沉甸甸的包裹和一千两银票递到了我和刚子手中,让我们连夜出城,来找小公子。
于是,我和刚子不敢有丝毫耽搁,骑马就上路了。
一路上,我们几乎未曾停歇。每当抵达一个新的地方,如果能够买到马匹,我们根本顾不得讲价,直接买下然后迅速换上,只为了能够更快赶到。白天的时候,我们拼命狂奔;到了夜晚,实在困倦难耐之时,两人便只能轮流在马背上稍稍打个盹儿,稍作休整之后继续赶路。
32/50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