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蜂窝煤,怎么能不做蜂窝煤炉。
为了大家能够看清楚,白朔直接让他们把其中一个拿到厨房门口,又让人去厨房取点燃的蜂窝煤。
现在移动燃烧的煤炭或蜂窝煤,用的是前半部分包了一层泥的夹子,隔着湿润的泥土,一时半会不会点着,手握部分还是和之前一样,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沉。
蜂窝煤放到新款陶炉里面,大小刚刚好,量身定做,严丝合缝。
第98章
蜂窝煤炉下面,除了能够漏下一部分煤灰外,还有个作用是通风,不然即便是蜂窝煤,也没办法持续燃烧。
一个炉子里面能放三块蜂窝煤,白朔让他们把一块已经快要烧完了的旧蜂窝煤放在最下面,中间一层放烧得正旺的,最上面一层是一块新的。
全部放上去后,再把装了水的锅放上来。
以前部落里燃料少不说,灶台数量也有限,为了节约时间,基本上只能做一部分食物。
需要长时间熬煮分量又少的食物,根本不能做,就算有空余的灶台,也不能安排一个人专门去看着火候吧?烹饪队要供应整个部落每天两顿饭,当然是选择最高效的方式。
现在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蜂窝煤炉炖食物,隔一会看一次就行,根本不用安排人专门盯着。
第一批做了二十个陶坯,最后的成品是十三个,现在是中午,白朔考虑了一会,决定先熬个汤喝。
这个季节正是各种食材都丰富的时候,白朔挑挑拣拣,最后选了板栗和咕咕鸟肉。
先在厨房用大锅将洗干净的咕咕鸟肉煸炒一遍,然后放进小锅中,加入开水,慢慢炖大概一小时左右,再把剥好的板栗放进去,继续炖半小时左右。
还没到时间,周围已经可以闻到浓郁的香味。
虽然都是汤,但小火慢炖和直接煮熟的味道不太一样,慢炖更加入味不说,所有的食材香味完全融合在一起,吃起来更香。
数量不多,因此这次还是先分给幼崽。
虽然其他人没喝到,但大家都知道,部落里的食物是慢慢供应的,这次是幼崽,以后多了自然有自己的那份,因此直接询问幼崽好不好喝。
“好喝,好香。”幼崽们一边喝,一边还要抽空回答其他人的问题,看起来非常忙碌。
其他成员喝的也是板栗咕咕鸟汤,只是大锅煮出来的味道稍微差了一点点,因为要保证加热速度,不可能用太小的火,再说了,满满一锅汤,如果火太小了,根本炖不透。
相对来说,食物少,烹饪起来更加方便不说,吃起来也更香,汤都是浓白色。
现在有了煤炭连燃料问题都不用考虑,陶窑那边的速度也很快,没用多久,第二批,第三批陶炉陆续送到了居住的地方。
后面两批数量更多,而且没隔几天,很快,部落里就攒到了上百个可以烧蜂窝煤的陶炉,虽然不够一人一个,但全用上,每个人喝小半碗尝尝味道完全没问题。
有上次炖汤的经验,烹饪队已经学会使用这种陶炉了,因为燃烧的蜂窝煤比较热,所以这些大家没让幼崽碰,全程是烹饪队动手,部落里闲着的成员也过来帮忙。
蜂窝煤放进去,再放上锅,中间只需要换一次蜂窝煤,时不时搅拌一下就可以,比之前在大锅炖还省事。毕竟用灶台炖的时候,火势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还要时刻提防粘锅。
虽然锅的数量多,烹饪队的工作却没有增加多少,甚至还游刃有余,毕竟前后的食材放进去的时间不同,按照放食材的顺序前后搅一搅防止粘底,再从头到尾挨个换一遍蜂窝煤,最后就等着停火起锅,一共只用了三四个人。
板栗咕咕鸟汤炖好后,其他食物也已经准备好了,直接上桌。
成年羽族和亚成年羽族喝到了盼望已久的汤,没等菜式上齐,板栗咕咕鸟汤一上桌就开始品尝起来。
咕咕鸟肉好吃,板栗好吃,汤好喝,只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分量太少。用的是和幼崽平时吃饭差不多大的小碗,还不到成年羽族巴掌大,这边刚品尝出味道,那边已经喝光了。
乌苍喝完自己的那份,没有尽兴,以他饭量,这几口塞牙缝都不够。
想到了今天吃饭前白朔告诉他可以用陶炉自己做饭,乌苍搓搓手,问白朔:“乖崽,叔叔能不能买一个陶炉?”复杂的食物他不会做,汤既然幼崽都说他能做了,那应该能行?
其他人都竖着耳朵听,他们也知道可不可以,这几天烹饪队不止一次用陶炉,他们可看清楚了,根本不用看火,放进去就能自己烧,这比以前烤肉简单多了,如果自己有一个陶炉,完全可以自己炖一点汤喝。
部落里所有成员都选择了由部落提供食物,除了方便和味道以外,还因为自己做一点两点算下来性价比不高,明明只需要吃一两碗,用锅一炖,少说也有五六碗,一个人要吃两三天,饭馊了都吃不完。
现在这个小锅刚刚好,脑子转得快的成员已经琢磨起来了,如果有一口锅,再买一点咕咕鸟肉,工作完回来后就炖上,吃饭的时候刚好能喝,如果是吃饭的时候炖,那可以晚点喝,刚好那时候也有点饿。
很多人想换,只不过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乌苍这句话,直接正中下怀,因此其他人也十分关注。
“可以换,不过要等下一批。”白朔道,“这些要留给烹饪队用。”
听到这个答案,一群人有点失望。
乌苍却表示自己可以等,当场预约了一个,连价格都没问。
其他成员看作为首领的乌苍都愿意等了,自然也跟着定下。对每天除了辛苦干活,偶尔换点零食的族人们来说,就算陶炉价格贵一些,也完全买得起。
不止吃饭的族人发现了陶炉的优点,烹饪队也发现了。
陶炉大小合适,使用方便,烹饪队加热少量的食物,或者平时试菜,都可以用陶炉。
除此之外,陶炉烧水也非常省事,烧窑队准备了和锅差不多大的烧水壶,一次烧一壶,烧上两三壶换一次蜂窝煤就好。
“终于不用来回换锅了。”整个烹饪队都在感慨,烹饪队除了做饭,还负责整个部落的饮水,烧水、炖汤、炒菜的锅不能混着用,因为他们的锅,底部和内壁不像不粘锅那样光滑,会残留食物的味道,如果用炒过菜的锅烧水喝,无论刷多少遍,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菜味,炖汤的锅同理。
为了能够安心喝水,平时烧水用的都是单独的锅,灶台的数量是固定的,因此需要烧水时,烹饪队就需要手动将锅换成烧水的。
虽然他们的力气大,但架不住部落里的锅也是大号的,还要注意不能磕碰,需要十分小心。
烧水壶比较小,无论放还是提,都比较方便,没那么容易坏,大家当然喜欢。
白朔甚至让烧窑队做了一些可以打开的球形漏网出来,方便以后煮不同口味的茶。
煤炭烧的温度更高,烧陶队除了一开始没有掌握好火势,导致裂了大半陶器,后面几批陶器烧制得特别好,而且不用等收集够木柴,就代表着中间不用休息,可以不间断地烧制。
白朔这边统计数量的时候,烧陶队就已经准备好了陶坯,晾晒几天后陆续进窑,没几天,大家需要的陶炉已经做好了。
为了方便大家使用,加上雪季雨季肯定用得上,陶炉的锅具是配套的,一个陶炉搭配两个锅和一个烧水壶,如果不需要,价格会稍微降低一些。
不过每个要买的,都选择了配套锅具,就连好久没有做饭的乌苍也一样。
“你会做?”乌焰看到乌苍带回来的东西,问道。
“不就是放进去炖,这有什么难的。”乌苍信心满满。
然而炖完第一锅,乌苍就想把锅一起扔了。
肉是从部落里换回来的肉,板栗也是换回来自己剥的,甚至还记住了烹饪队的话,加了开水,整个过程都按照烹饪队说的做,为什么一点都不香?还带着点奇怪的味道。
其实这一锅食物,比起乌苍一路上吃的,已经是美味中的美味了。但从加入部落到现在,他在部落里吃了太久美味的食物,嘴巴早就被养刁了,以前能够轻易吃下去的食物,现在倒也能吃,毕竟对他们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浪费食物,但心情,不太美好。
与此同时,许多尝试炖汤的羽族,生出了和乌苍一样的疑惑,为什么自己做的不好吃?
有了这次的教训,大家算是彻底明白了,他们和烹饪队成员的差距,不是因为锅,纯粹是自己不行。
第二天饭桌上,一群人对烹饪队成员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白朔看到了这些变化,才放心吃起自己的食物。
部落里其他工作经常轮换,只有烹饪队不一样,无论其他队伍怎么变化,烹饪队还是那批人员。
因为工作种类的原因,部落里有了什么新的食物,烹饪队都是除采摘队或种植队成员以外第一个见到的,试菜的时候,他们也要先吃。
部落里有不少人都在羡慕烹饪队,白朔都听到过几次。
这种问题解释也没法解释,而且越去解释,越让人觉得烹饪队不同寻常,加上烹饪队队长是白允,白允和白巡又是伴侣,很容易让人误会其中是不是有徇私。
想让人明白烹饪队成员到底有什么不同,只有让所有人再回忆一遍自己的厨艺。
吃食堂久了,许多人都忘了自己做出来的食物有多难吃,这下算是清楚了。食堂做的,和他们做的,完全像是两个菜。
就算完全用同样的食材,中间火候或者加料的时间不一样,最后食物的口味也会不同,烹饪队是经过来回挑选的,几乎集齐了整个部落厨艺最好的一批成员。
而一群以前除了烤肉什么都不会的成员,在听烹饪队讲方法时,只觉得自己记住了,真正炖的时候,左漏一个步骤,右漏一个步骤,最后味道当然不一样。
在所有人都清楚地认识到烹饪队的重要性后,白朔才让烹饪队提供另一种食物,炖汤的半成品。
烹饪队先把各种食材准备好,比如需要煸炒的肉,先煸炒好,板栗准备好放在一起。然后定好价格,想自己炖汤的成员直接买回去,放到锅里慢慢炖,价格不比直接买汤便宜多少,还不如烹饪队的成品方便,重要的是自己炖时间上可以掌握,半夜饿了起来吃都没问题。
这一决定最高兴的莫过于亚成年和工作量大的成年羽族,部落每天两顿饭是定时的,但正值生长发育期的亚成年吃完没多久又饿了,馒头米饭这些简单的食物,烹饪队白天随时可以提供,但吃多了总会腻,更何况晚饭后就没有了。
工作量大的成年羽族也容易饿,厨房那边每天准备多也不好少也不好,太多有剩的容易坏,太少了又不够,而且这些人饿的时候还在半夜,还不是同一个时间点,总不可能每天派人值班到天亮。
现在是容易饿的成员在晚饭后先预定一下半成品,烹饪队帮忙准备好,剩下的他们自己做,对两边都方便。
最能感受到这样方便的,是晚上巡逻的成员,在外面转一圈,回来有热腾腾的食物,填饱肚子刚好下班睡觉,别提多舒服了。
在部落成员给自己开小灶的时候,部落里的甘蔗成熟了。
从甘蔗种下去后,白朔隔一段时间就要看一次,最近每隔一两天还要让种植队砍下来一棵尝味道。
经过这么多天的期待,甘蔗不负众望,终于可以收割了。
白朔算了时间,从开始种植到收获,总共大概五个多月,也就是一百五十天,比上辈子见过的甘蔗成熟期要短几十天。
其实这不是甘蔗独有的现象,这边许多植物生长周期都要短一些,大概是为了避开不久后的旱季。
之前总共种下三千多棵甘蔗,现在每一棵都长到了四米多,这还是保守估计,就算去掉叶子,也有四米左右。
没有称重工具,白朔没办法测量每一根有多重,不过按照成年羽族能够背起来的数量看,十斤应该是有了。
甘蔗在这里的名字叫甜甜杆,幼崽们听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的。
即便部落里有蜂蜜和麦芽糖,幼崽们对这种听起来就很甜的食物依旧充满了期待,甜甜杆收获那天,最高兴的就是幼崽。
最后甜甜杆也用实力证明它的名字不是白来的,去掉外表那一层坚硬的外皮后,中间的汁水胜过了大部分食物。
好甜,这是幼崽们的第一反应,紧接着想到部落里还有那么多甜甜杆,一瞬间,所有幼崽都像是进了米缸的小老鼠。
“哥哥,这些甜甜杆都是我们的?”白乐一手拿着甜甜杆,另一只手拽着白朔问。
“当然不是。”白朔无情打断了幼崽们的美梦,“这些是做食物的。”
假设每一根甘蔗,也就是甜甜杆有十斤,三千根就是三万斤,怕不是能把幼崽埋起来。
甜甜杆全部生吃就浪费了,除了极少部分是留着吃的,剩下的白朔打算制作红糖。
制作红糖的方式和上次制作甜甜杆汁差不多,只是多了两个步骤,但红糖的保质期比果汁长多了。
更不用说,红糖还可以用来烹饪,现在部落里可用的调味品比一开始多了不少,但依旧有部分食物不能制作,带糖的几乎全没做过,有些能用麦芽糖和蜂蜜替代,但比例太少了。
红糖就不一样了,有了红糖,白糖还远吗?而且有些能直接用红糖做,只是成品颜色稍微深一点,对不讲究美观的羽族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收割甘蔗的同时,加工队也准备起来了,这时候大家发现,用煤炭和蜂窝煤熬制红糖太方便了,中间根本不耽误做其他事情。
红糖一时半会做不完,种植队却闲不下来,收完甘蔗后,马不停蹄去收其他作物,越靠近生长季末期,成熟的作物越多,全部落都为了收获做好了准备。
乌苍在看完白朔记录的狩猎队收获后,直接拍板,接下来的时间,只留一个巡逻队,其他成员都不用出去了,全部帮种植队收作物。
又不是第一次经历收获季了,大家清楚地知道,比起种植的作物,狩猎队抓的几头猎物,根本不够看。
整个部落开始今年的第二轮农忙,这次比上次好的地方是,他们只专心收作物就行,不用考虑下一茬的育种问题,因为下一茬要半年后才开始种。
距离生长季结束还有半个多月,但降雨量明显减少了,好在之前就挖好了地窖开始储水,现在大部分水窖的水已经快满了。
其实按照白朔的计划,远不会这么忙碌,但问题就在西边有煤矿,导致西侧有一半水窖的计划夭折了,没有水窖,一些叶菜以后会越来越干,大家要在雨水够用,叶菜还没有发蔫的时候抢收回来晒干或者腌制上,方便以后吃。
原本完全可以等旱季开始再慢慢采摘的植物提前了,这段时间工作自然多了。
100/196 首页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