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小 姐,不可以(GL百合)——银河吹风

时间:2024-12-04 09:03:04  作者:银河吹风
  “呦,这不是韩记灯铺那小子吗?”忽然一道声音拉回她的思绪。
  韩昭转头朝着声音响起的方向望去,不由得挑了挑眉——是严二。
  严二后一脸趾高气昂的样子,面跟着个仆人,明知故问道:“怎么?你也是来报名花灯大赛的吗?消息倒是挺灵通的呀。”
  韩昭没理他,转过头来,依旧盯着告示,脑海里在思索,该怎么搞到这报名费。
  严二上元节的时候在韩昭那丢了面子,一直怀恨在心,只是被严掌柜严厉训斥,后来才没有再去找麻烦。
  如今冤家路窄,碰了面岂能轻易打发了事。
  他上下打量了一眼韩昭简陋的穿着,羞辱道:“报名费你交得起吗?看你这一副穷酸样。我们县要是选你去京城,岂不是被人笑掉大牙,说我们这儿是什么穷乡僻壤之地。”
  严掌柜的一大早就从伙计那知道了,安宁县要举办花灯大赛的消息。
  虽然说严记灯铺在安宁县是龙头老大,但是若能到京城去为公主庆生,那身价就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再侥幸获得圣上青眼,更是可以让严记灯铺流芳百年。
  掌柜的一合计,这花灯大赛必须得参加,二十两银子必须得交。
  严掌柜对自家的花灯格外有信心,能交得起这二十两银子报名费的灯铺,除了他严记就没有几家,他们的手艺还达不到令他担忧的程度。
  花灯大赛的第一名,非他莫属。
  严二一听,主动请缨,把报名这事儿揽在身上。
  严掌柜见他平日虽然吊儿郎当,到底还是对店里的事上心了。一想,交个报名费也不会出什么岔子,就把这件事交给他了。
  严二领了银子就奔着衙门过来。
  一到衙门口,就看见韩昭立在告示前。一瞬间前仇旧恨涌来,非要羞辱羞辱当日给他难堪的这个小灯匠。
  只是没有得到任何反应。
  韩昭理都没有理他,转身走了。
  与其在这跟这个蠢货斗嘴理论,还不如回去多卖一个灯呢。
  “花灯比赛的时候,记的来看我们家的花灯啊。等我爹见到皇上的时候,会帮你爷爷问问,圣上还记不记得他这个老家伙。”严二冲韩昭远去的背影大声喊道,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韩昭的沉默离去,在严二看来,无异于落败而逃。他高兴了,乐呵呵的吩咐旁边的仆人:“走,进去交银子去。”
  县衙后院里,刁县令摸着收上来的白花花的银子,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本就绿豆大点的眼睛,这下彻底看不见。
  “还是苟师爷有办法,举办花灯大赛,既能挑选出最优秀的灯匠,给上面一个交代,又能借这个比赛给咱们县衙增加收入,一石二鸟。高!实在是高!”
  刁县令对着苟师爷竖了大拇指。绿豆大的眼睛里射出兴奋的精光。
  被夸赞的赵苟师爷不敢居功,立马弯腰拱手,拍马屁道:“是大人领导有方。大人一向爱民如子,属下才能想到这个与民同乐的法子。八月十五中秋夜,赏月赏花灯,让大家热闹热闹。”
  这马屁显然拍得县令心情畅快,他捋了捋胡子:“本官向来体察民情,安宁县的百姓们安居乐业。也好久没有什么活动了,中秋月圆夜,大家乐上一乐,也未有不可嘛。”
  “只是,这报名的人数是不是太少了?”刁县令皱起了眉,他刚刚数了数银子,这才只有两三户商家报名。
  “大人放心,这才是第一日。报名期限是一个月。小人调查过安宁县能出得起这报名费的商家,至少有十户。若真有那舍不得银子,不愿为公主庆生出力的,小人自会派人去劝导。”
  刁县令满意的点了点头:“你办事,我放心。”
  苟师爷一脸谄媚的继续道:“到时花灯大赛办起来了,咱们再请百姓来看,让老百姓们选出最喜欢的花灯,每人就收他一两银子。公平公正的选出最优秀的花灯。”
  刁县令的小眼睛又亮了起来,“好!好方法!就照你说的办!”
  如此一来又是一笔收入,这个花灯比赛办的太值了!
  刁县令捋了捋胡子,感慨地说:“苟师爷你不知道啊,这官场没有银子是走不通的。”
  每年不给上面那位送银子,他这官也做不稳啊,层层剥削下来,他要送的银子是一年比一年多。
  “你是真真替我解了忧啊!”
  苟师爷忙弯了腰,“为大人解忧,是小人的职责所在。”
  韩昭回到家,见韩建德和钱小舟都等在家里。
  她一脸严肃的样子,韩建德感觉不妙。忙问:“怎么回事?不是去县衙报名去了吗?我听小舟说,咱们县要举办花灯大赛了,赢了的人可以到京城去见皇上?”
  韩昭点了点头,“的确是要办花灯大赛了,只是报名费就要二十两银子。”
  “什么?二十两银子?”钱小舟惊呼起来。
  他在街上光听到说要办花灯大赛了,也没有仔细问,仔细看就跑回来告诉韩昭哥这个好消息。
  二十两银子,这不是要了命了吗?哪一个普通人家能一下子拿出二十两银子?
  “哥,你报名了吗?”钱小舟又问。
  韩昭摇摇头,沉默了。
  韩建德也不说话了,默默的叹了口气。
  钱小舟左右看了看,也感受到了氛围的沉重。
  但是到底年纪小也不明白两人对花灯和见到皇上的执着,好心的劝导:“二十两银子那根本就是抢钱呢,韩昭哥你不用担心,不参加比赛,你的花灯以后也会卖的很好。”
  韩昭心里知道那不一样,但是也没有心思跟钱小舟说明。
  只对他说:“小舟,你先去接着练吧。”
  钱小舟应了一声,知道这是要支开他,几步就跨进了偏房。
  韩建德看韩昭欲言又止的样子,低声说:“跟我来。”
  转身进了堂屋。
  外面蝉鸣阵阵,上午的阳光顺着敞开了的门洒在堂屋的地上,空气里有细小的灰尘悬浮,韩昭进门站在那块阳光里。
  右手边是韩建德睡觉的地方。一张简陋的床,床头放着一个柜子。
  他正弯腰打开其中的一个抽屉,从里面取出一个带锁的盒子。又反身从床铺枕头下面摸出一把钥匙。
  “啪嗒”一声,钥匙插进锁孔里转动发出清脆的一声。
  韩建德打开盒子的盖子,里面露出的是几块白花花的银子和几串铜板。
  床前的空地上放着一张桌子,他把盒子里的银钱一股脑全倒在桌子上,一五一十的数了起来。
  韩昭打眼一看就知道桌子上的钱没有二十两。
  果然韩建德数完之后只有九两七钱。
  这就是他一辈子的积蓄了。
  韩老爷子把数完的钱又全部放回盒子里,推向韩昭,“这九两七钱你先拿着。我再凑一凑,不能让韩家的花灯断在我们手里。”
  韩建德虽然人老了,但是那口心气一直存着。
  做了一辈子花灯了,现在有这样一个重振韩家花灯荣耀的机会,摆在眼前,他不可能放弃。
  韩昭把盒子抱在怀里,沉甸甸的。
  还是不够,离报名费还远着呢。
 
 
第18章 穷灯匠苦筹报名费
  如何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筹到十两银子,成了韩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往有些订了花灯,却没有结清尾款的人家,她就挨家挨户的上门讨要。
  有些好说话的,知道花灯大赛要交报名费的,就爽快的结清了尾款。
  也有有那耍无赖的,想再拖欠一些时日。韩昭少不得还得再多费些口舌。软磨硬泡才拿到剩下的尾款。
  如此跑了几日,最后一合算,也只再多了一两左右的银子。
  夕阳西沉,韩昭结束一天的奔忙,回家去。
  “爷爷,我回来了。”韩昭推开门,把车停在院子中。
  从堂屋里却走出一个陌生的中年男子,不住的打量着院子,最后锁定了偏屋的方向,扭头对走出来的韩建德说:“老爷子,我们再看看这屋吧。”
  韩建德忙领着他往偏屋去。
  韩昭不明所以,也跟着进了偏屋。
  偏屋里,地上堆了一半的灯笼,钱小舟在另一边的空地上编花灯。见一下进来这么多人,停了手上的活,站起来,立在一边,有些局促不安。
  房牙扫视了一圈,从房梁看到窗户,再扫到地面,点了点头,道:“这房子还挺大,倒是凉快。”
  “是,是,冬暖夏凉。当初盖的时候就是为了做灯笼,需要一个大一点的房子,当时用的可都是好木头。”
  韩建德的语气不由得带上了当初盖房子时候的喜悦,可是再一想到这房子马上就要被卖了,又不由得心情低落。
  房牙可不关心你用的木头是好是坏,眉毛一挑,道:“哟!那可有些年头了,您老这房子什么时候盖的呀?”
  韩建德想了想,“得有十五年了吧。”
  “呦,这可太久了,最近那新房子是一茬接一茬的盖起来了。您这老房子估计得降降价。”
  不等韩建德反应,房牙又闪身出了偏房。
  “再看看厨房去。”
  韩建德忙跟上。
  “这人是谁?”韩昭皱起眉头,抱着胸问立在一旁,像是罚站的钱小舟。
  钱小舟挠了挠头,“好像是卖房子的。下午的时候我在这做灯笼,听见韩爷爷和他在院子里说什么卖房子的事。”
  “哥,你们真要卖房子吗?卖了房子住哪呀?”钱小舟担忧的问道。
  韩昭的眉毛皱得更紧了。
  是啊,卖了房子他们住哪?
  这个房子是韩爷爷打拼了一辈子才挣下的。
  一个老人家不能安度晚年,还得居无定所,未免过于凄惨。
  她有非参加花灯比赛不可的理由,可是韩老爷子没有为了这个比赛倾家荡产的必要。
  “哥,我知道你们最近正在为花灯比赛的报名费筹钱。我没有很多,只有这五十文,希望能帮到你。”
  韩昭的思绪被钱小舟的话拉回来。一抬眼钱小舟从兜里掏出了一把铜钱,双手捧着要递给她。
  娘说韩大哥对他们家很好,让他好好跟韩昭学手艺。
  他也相信韩大哥要是参加比赛,指定能拿第一,只是囊中羞涩,被报名费卡住了。
  他能帮的,只有这么多。
  韩昭被他的举动感动的只觉得一股暖流滑过心中,可还是推回了他的手,拒绝了这五十文钱。
  五十文对钱小舟来说是他仅有的积蓄,对于报名费来说却实在是杯水车薪。就算她拿了,也补不起这巨大的窟窿。
  “小舟,谢谢你的好意,报名费我会再想办法的。”
  钱小舟只好把钱收回去,再放回兜里。
  外面房牙已经看好了厨房,走到了院中,和韩建德的对话就清晰的飘进了偏房。
  “老爷子,这房您准备卖多少银子呀?”
  “十两。”
  “呦!这可卖不上。您这房又不在好地段,年头又久。宝清堂旁边新盖的独栋小院都要不了十两银子,您这要价可太高了。”
  “那你说能卖多少?”
  “我估摸着,三五两银子差不多。这得看买房子的急不急,要是他就看中了您这套,着急要的话,还能卖个好价钱,要是不着急,看其他家的,估计您这房子,三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接下来是一阵沉默。
  估计韩建德也没有想到房子竟只能卖这几两银子。
  “今日就看到这,您老要是有意的话,再到牙行找我。我一定给你找个好买家。”
  “麻烦你了。”韩建德的声音有些疲惫,随后是院门被打开又关上的声音。
  院子中又归于平静。
  “你先回去吧。”韩昭深吸了口气,对钱小舟说。
  眼见天色也晚了,钱小舟没有犹豫,点了点头,出门跟韩建德道了声别,回家去了。
  韩昭踏出偏房的门槛。
  暮色里,韩建德的背影看起来有些佝偻,小的时候耐心教她做花灯的人,终究老了。
  “爷爷,您不用操心报名费的钱,我来想办法。”
  少年的声音在暮色里有一股坚毅的力量。
  鸡鸣三遍的时候,韩昭起了床,简单洗漱后出了门,昨夜她躺在床上,思索良久。
  靠卖灯笼,这一个月指定挣不了几个钱。
  她虽然能写会画,但是也一时难以找到渠道去展现。
  思来想去,韩昭最后决定去借钱。
  穷人家倾家荡产也弄不来几个钱,但是富贵人家手指头一漏就是几十两银子,幸好她还认识这么一两个有钱人。
  吴双林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性格豪爽。对她还算个热心肠,曾经说要资助她上学。只是她不想浪费时间,后来才做罢。
  跟他借钱,大概率能借到。
  今日是书院放假的日子,她得赶在吴双林出门之前到他家。
  否则,按他的性子,估计一天时间就在外面流连忘返,找不到人影。
  韩昭穿街过巷,街上只有早点铺子开着门。
  日头升起没多久,她就到了吴府门口。
  以往她来借书,走的都是旁边的小门,这次也依旧敲的是这扇门。
  门仆很快就来开了门。见是她,笑着问:“韩公子又来借书啦?”
  少爷吩咐过他们,遇见韩昭来借书就请进来,要以礼相待。
  韩昭时不时的会来一趟,只在藏书阁待上一段时间之后就离开。对人也客气和善,门仆自然没有为难的道理。
  韩昭客气的一笑,“这次是来找吴公子的,不知他在家吗?还烦请大哥通报一声。”
  “少爷在家的,还未曾出门呢。公子在这稍等,小人进去通报一声。”
  过了一会儿,通报的门仆去而复返,“少爷在书房呢,公子请随我来。”
  韩昭跟着仆人穿过走廊,绕过一檐八角亭,跨过一座水上木桥,才来到书房,书房正对一池湖水,旁边就是两层楼高的藏书阁。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