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齐清定(近代现代)——thxtea

时间:2024-12-07 08:59:05  作者:thxtea
  谢元像个鹌鹑一动不动,内心尴尬搓手。董乐隔着屏风挡板探过来安慰他:“不怪你,这书自己没卖点,本来就不好写。”
  蒋静言看了董乐一眼:“稿子看完了?营销资料做完了?这么闲?”
  董乐脖子一缩,躲过主编的空袭。《黎明河》的稿子已经从谢元处完全转移到她这里,她正在昏天暗地呢。
  过完十一,就要备战双十一了。各大电商都要做活动,能印的书要抓紧赶出来,来不及做的也要上预售,旧书还要改改文案、搭配套装和主题再卖一波。市场和营销的同事不可能对每本书都了解,说到底许多事还是要编辑们自己做。
  谢元这本“没卖点”的《黎明河》,就属于搭不上双十一的车了,但可以趁现在学习一下做营销资料。
  文案也是有潮流的。比如谢元上初中的时候,腰封上流行XX最XX的XX,感动X亿人,X亿人哭了!后来“最”“第一”这种描述被禁止了。又有一段时间,每行字前面都带一个星标,乍看好像有亮点有逻辑,细一读都是车轱辘话。更经久不衰的还有金句型文案,似乎整本书都这样金灿灿、作者已通透到脱凡入圣;翻开才知道,文案这几句话就是全书巅峰,正文都是水。
  这种套路,理智派读者谢元不仅不吃,还从来买了书就第一时间拆掉腰封进垃圾桶。但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他绞尽脑汁去出产垃圾了。
  他把废掉的文案都删了,拿着蒋静言最后敲定的那一版去填表。每家电商都有excel表,编辑们录入各种基础信息、营销信息乃至试读的文本。表格的形式常常变动,但内容万变不离其宗,用来给平台批量导入销售系统。
  他在公司服务器打开市场部的目录,先去观摩学习了其他书已经填好的表格,尤其是市场部同事高亮推荐的优秀样本,还有一个Tips.txt。总的来说就是要把关键词技巧性地重复,让读者在搜相关词汇时,搜索引擎容易抓取到自己的书。比如图书的介绍栏里,头一百字至少要把书名重复五遍,绝不允许出现什么“本书”“该书”之类浪费重复机会的失误。
  谢元一边做着,一边嘀咕:到底谁会为这些tips买单啊?大家看书不都是冲着内容、有号召力的作家或者被书评吸引才来精准搜索吗?
  槽归槽,这事他前两天已经被沈一念教育过了。
  “谢元做什么书?”董乐带他找楼下出版社的同事玉萍去蹭公家食堂,介绍认识后对方问。
  董乐替他说:“江小姐那套的再版,给他做了。”
  这套书在出版社的流程就是玉萍手里做的。版权登记和取得书号,在许多国家都是对个人开放、自助甚至免费的。但中国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像淳意这样的企业只能经过出版社、交一笔钱,给自己的书冠上出版社和出版社编辑的名字,才能印刷出版。
  玉萍就是给二部出版的书冠名责编的人。对,将来就算谢元成长到独当一面、明老师指定把自己的稿子给他做,但他没有考编,就不能署名——至少不能署在有编制的编辑前头。各家出版社的规定各不相同,变来变去,但多少都有类似限制。
  玉萍虽然不用做书、只管给他们办手续,但几年前的上一版也是从她手里过的,多少看过一遍。“怎么让男生做言情啊?你们蒋静言咋想的。”
  谢元礼貌道:“我才上班几个月,太难的我也不会做,静言姐照顾我。”
  玉萍才想起来四下环顾,没看到淳意的熟人。她改口安慰道:“言情销量好、码洋高,做这个总比剑卿的那些有钱途。”
  话是这么说,谢元刚开始看这套言情的稿子,已经意识到了在二部内部对它的歧视。
  蒋静言说:“老大,江小姐这套书要不然出个套装好了,省点书号费。”
  这是什么意思?谢元在小窗里悄悄地问最好说话的董乐。屏风对面的工位顿时传来啪啦啪啦的键盘敲击声,是董乐自己带的青轴。
  【董乐:一个书号,对应一个商品条码。打个比方,楼下一个书号卖一万五,淳意有批发价,今年头一百个算一万三一个。】
  【董乐:静言是觉得这套书估计也没人买,每本一个书号都是浪费钱,出个套装就只需要一个套号。你算算你有多少本,能省多少钱。】
  谢元当真心算了一下……里外里可以差出他一年工资了。
  但这个压缩成本的提案被沈一念否决了。“还是不要在这种事上抠门。太让江小姐没面子,对我们也没好处。上次她嫌封面的草图不精致,打给老王哭了半个小时,你忘了?老王哄完她还不是回头给我们找事。”老王就是淳意的老板。江小姐是淳意发家阶段彼此成就的作家,过去卖得好自然相见欢,现在淳意是上市公司了,而江小姐旧书过时了、新书写不出来,架子还端得高,看在公司眼里就日渐尴尬。
  对蒋静言这样经历过上一版的编辑来说,江小姐的书不是鸡肋,是烫手山芋。她甚至暗搓搓想把江小姐气走算了。但老板有头有脸,还得做人。
  这些信息,谢元听了看了,默默放进肚子里。憋不住了,还是担忧地问一嘴:“老大……那,文案和营销资料还用写新的吗?会有人买吗?”
  沈一念像个大仙一样,盘坐在转椅上,掰着腿啃着枣。“稿子你也看过了。你自己的看法呢?”
  “我不知道。”这就是谢元迷茫的地方,“说实话,我自己不会买这种书。我身边可能也没有这种书的受众。”
  “这很正常,因为这种书也不是写给你看的。不是因为你是男生或者什么的。”沈一念老神在在,把枣核丢进垃圾桶。“江小姐每次都嫌我们给她做的营销案不高级,应该让她上什么时尚杂志封面、请文学教授给她的书开研讨会什么的。也不看看自己写的什么东西。”老编辑不明显地笑了一下。“她写白领,以为自己的读者群就是白领,就引领时尚。她根本没搞清楚,通俗读物是向下兼容的,她的读者是初中女生和厂妹。你看过了经典文学,不会再看这种读物很正常。”沈一念又补充道,“爱情可以写得很丰富,很有内涵,你看那些名家名着,谁敢说爱情不是永恒的主题?她只能写这种言情,是她的水平就到这儿了。”
  谢元点点头,内心默默消化老大的教诲。
  沈一念说:“你也不要担心没有人买。一茬初中生长大了,还有一茬新的。初中生比以前早熟了,就卖给小学生。找到现在的流行文化结合一下。营销的目标受众从来都不是既定的读者群,而是那些边缘的、圈外的人,等着我们去发展进来。”
  又看了一天言情,被莫名其妙死去活来的主角们折磨颇深的小编辑良心发现,悄悄给自己骂过的作家发消息。
  【○:明老师,其实《我也喜欢你》写得挺好的。】
  【chiburi:嗯?你是谢元?被盗号了吧?】
  【○:刚发现你的微信名字好中二。】
  【chiburi:好吧,是你。】
  【chiburi:你看得懂?】
  【chiburi:哦对,你是学日语的。】
  【chiburi:干嘛,今天突然良心发现了?】
  【○:没事,我收回。】
  【chiburi:喂?喂喂?】
  谢元把手机一扣。就不该理他,一句话换来好多句,浪费时间。
  而明盐在上海的酒店里,闻着桌案上配的香薰蜡烛。卷毛头如果喜欢那款洗发水,这个蜡烛也会喜欢吧。
  第二天,谢元在工位上收到一个Diptyque礼盒,翻来覆去看,一头雾水。他问前台:“给我的?”
  “就是给你的。”
 
第010章 成本
  三更。
  看言情的书稿本身毫无难度,再版按现在的审查要求排查用语就罢了。但封面设计对谢元来说完全是新领域,他和设计部的果小然面面相觑。
  果小然说:“你去看看现在什么卖得好,给我具体样例。光看文字描述我不知道你要什么,而且每本书都差不多。好了你走吧。”
  谢元只好回去了。他照着公司发的工作流程填了设计需求表,结果人家设计师除了把上面的书名文案复制粘贴,设计要求根本不看。也对,谁能从“清新甜美”、“优雅知性”之类的形容词就凭空做出一个封面来呢?
  董乐去楼下开会了,他硬着头皮去请教蒋静言。以为打扰了主编、又是她不看好的书她会烦躁,没想到蒋静言公事公办,还是挺耐心的。
  “你看稿子的时候有没有做笔记,比如说什么重要场景,关键道具之类的。”蒋静言从自己工位的小书架上拿了几本书摊放开给他看,“你有了元素,就去网上找图。能直接用的图让版权部去买,不能用的让小然参考着画。”
  沈一念端着茶杯从会议室回来。“所以我叫你们每周至少去一个书店。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新的好的风格。设计类的书也要看,提高审美。书是看不完的。”
  谢元一个被调剂去学外语的理科生,学生时代虽然也出于爱好看了不少书,但对封面设计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得好好学习了,果然书是读不完的。
  沈一念打开自己的手机,给他看上周末自己在书店拍的照片。“你看这个配色怎么样?再看这张图。”
  “很好看!”谢元点头,“风格也很合适。”
  沈一念说:“你搜一下插画师是谁,找人问问价钱。”
  谢元大为振奋,没想到这么轻松就搞定了!
  联系上插画师的小红书(谢元为此注册了一个号),对方报价八千块一张。
  老编辑们想也不想就否了,“成本太高。”蒋静言说:“让小然画。”
  这个逻辑就像让文编做翻译的活,美编也得干插画师的活。谢元觉得自己懂了。
  但果小然不是一般的设计师,淳意的销量她也有相当大一份功劳。王老板对她都得恭恭敬敬的,对她在外接私活还在上班时间做都得睁一眼闭一眼。她眉头一皱:“你让别人画吧,我没时间。”
  皮球被踢回来了。谢元去找设计部坐在果小然背后的另一个设计师王珺,对方阴阳怪气:“是小然姐没空啊。”
  谢元战战兢兢。
  回来把这事一说,主编眉头就皱起来。“谢元,你这半天就把人得罪光了啊?”
  谢元也咂摸出这事不妥了。一事不烦二主,沈一念这儿的书都在果小然那里做,是沈老大的面子。这不等于什么书果小然都看得上。而且他去设计部之前,也没在内部先请教一遍,想当然以为自己按流程办事就行;现在只能求老大帮他补救。
  新人小编辑还不了解,像在制作部那儿,改多少字都是分内事,因为改字不是什么技术活。但对果小然这种业界有咖位的设计师来说,上班就是混个五险一金,她在外面接两个封面就比淳意给的工资高了。买插画师的图八千块一张?她对外收的设计费早就不是这个数了,别家的编辑还得提前至少半年预约、一口一个“小然老师”排着队等她的档期。
  实力才是硬道理。
  给碰壁的新人收拾烂摊子,对领导们来说都不是事,反而是敲打新人的机会。本来,她们也没指望谢元能一举做出什么东西来。沈一念看他心事重重、内疚不已的样子,自然施展管理艺术:“封面确实不好做。你看稿子吧,这事我来处理。”
  谢元得到赦免,被管理得服服帖帖。
  沈一念正在设计部跟果小然聊着,走廊上王老板来找,“一念,过来说两句。”
  原来是双十一消耗大,王老板去楼下出版社商量加四十个书号。出版社于是坐地起价,说明年的书号要涨价30%,今年如果有超出合约的也要涨。
  一部的头头潘老师说:“楼下的号今年还剩几个?要不一念你那边省着点用,刚才我看你在那做江小姐的封面?她的书你换一家出版社嘛。那个,刘老师那边的不是蛮便宜。”
  沈一念面上不说什么,“我回去让静言算算成本。”老潘这个秃头!
  【沈:所有人,放下手里的工作,把计划表里预计要在玉萍那边做的书的CIP和书号申请表都填了,现在马上。以后实际有出入再改,先把书号占下来。】
  【文学二部-蒋静言:收到,马上安排。】
  【文学二部-董乐:怎么了老大?出了什么情况?】
  【沈:楼下要涨价了,之前批给淳意的还剩多少,静言你算一下,我们都占上。我现在下楼,今天就盯着玉萍全都提交。】
  二部所有人放下稿子,一片噼里啪啦的敲键盘声,董乐的青轴卓尔不群。
  事后沈一念说起:“老潘居然说江小姐的书拿去刘老师那边做,省钱。”
  蒋静言和董乐骂骂咧咧。她们内部可以讨论如何压缩江小姐的成本,可容不得这些外人指指点点。谢元问:“刘老师是哪家?”
  董乐说了一个小出版社的名字。作为读者,谢元在她们的七嘴八舌中很快就理解了。楼下是根正苗红的国有大社,手握国内最有分量的几位大佬的版权,用他们的名义出版看起来就有档次得多。如果江小姐的书改去小出版社出,那就是明摆着的虎落平阳,不说作家本人会如何发疯,沈一念的招牌也要砸。
  沈一念小声说:“淳意这两年用了楼下太多书号,楼下自己的编辑部门都没出几本拿奖的书,张总编被领导敲打了,面子上挂不住。”
  张总编每次在电梯里看见董乐,都爹味十足地催她减肥。董乐不爽道:“楼下自己不争气,每天九点上班、吃完中饭就午睡、下午打打羽毛球串串门,经常四点钟就找不到人了。他们不干活,怪我们干得多?”
  蒋静言想得更尖锐些。“张老师是看淳意赚钱,眼红了吧。”
  “老王也是这个意思。”沈一念手一摊,“总之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老王会去和其他出版社走动走动。明年不管在哪家出,成本都会涨,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谢元点了点头。天塌下来也远远不到他撑的时候。
  “小谢。”
  谢元一抬头,是楼上教辅部门的主编,算是认得,没说过话。“尧哥。你找我?”
  冯尧撑在他的屏风上,摆了一个潇洒的造型。“周五晚上有空吗?要不要一起去吃饭?”
  谢元完全茫然。“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