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穿书后成为箭坛神话(穿越重生)——那只水饺

时间:2024-12-07 09:02:32  作者:那只水饺
  即运动员在距离靶子30米、50米、70米和90米的地方各射出36支箭, 总计144支箭。
  在当时, 体力对于盛恕而言还是一个大问题,但现在已经完全算不上什么了。
  别说一百来支箭,他们一天三五百支箭的练习都实属正常。
  单轮全能也是分两天比完,第一个比赛日,先比90米和70米的两场。
  虽然在训练和合训时,他们已经比过了不少次,但在全国大赛上比单轮全能,对盛恕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比赛正式开始之前,郑君特意关注了盛恕的状态,又嘱咐了两句,才看着少年走上候射线,然后同对手们一起跨越起射线而站。
  第一个要比的,就是90米。
  在距离靶子90、70、60米的时候,比赛用靶纸都统一了规格,为122靶纸。
  距离增加,靶纸大小不变,也就意味着比赛的难度会比以往更高。
  “老郑,这次盛恕的状态怎么样?”场下,有同是燕京市队的教练询问着郑君。“没有大问题吧。”
  “不用担心,他现在的心理好得很呢。”郑君拍拍同事的肩膀,看着盛恕的眼神中,满是欣慰。
  心理障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想要彻底开解也需要一段时间。
  但是在特定的时间应对心理障碍,却并不难办。
  盛恕本来就有一颗大心脏,虽然不知因为什么而有了一些阴影,但在他和心理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是可以克服的了。
  旁边的教练闻言,松了一口气,没有再去多问。
  同在燕京,看着盛恕这几个月训练过来,他们非常清楚,除了这点之外,盛恕没有太多需要操心的地方。
  曾经困扰着他的体力问题,已经在扎实的训练下不知不觉地烟消云散了。
  而盛恕本来就足够精准的技术,也在不断打磨中更上一层楼。
  或许与最顶尖的选手相比,他依然欠缺一些时间。
  但是面对其它选手,哪怕是国家队二队的成员,盛恕依然也有一战之力。
  站在起射线上,靶子在九十米之外,比平常显得要更加渺小,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点。
  盛恕即使是透过瞄准器,也很难判断出黄心的位置,只能模模糊糊地有一个感觉。
  但对他来说,这就已经够了。
  他全神贯注地瞄着靶子,持弓的手臂稳如盘石,抖也不抖。
  视线中,属于瞄准器的红点和远处的黑色小点连成了一条线。
  盛恕吸着气,在脑海中感受到一个清晰的念头——就是现在!
  顷刻之间,羽箭便离弦而出。
  盛恕那把白色的弓在力的作用下向下倒去,其余射手也陆陆续续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支箭。
  一条直线上,几百张弓重复着近乎一样的动作,伴随着箭支离弦的声响,场面震撼极了。
  随着所有人射出第一支箭,全国射箭锦标赛中,各支队伍之间,每位队员之间的比拼,也正式拉开序幕。
  上一次取得佳绩的,将要继续捍卫自己的成绩。
  而之前没能如愿的,则要在更大的竞争之下证明自己。
  所有人站在场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不能输的理由。
  盛恕的第一支箭,射到了靶纸九环的位置。
  离十环很近,下一次只要结合今天的风速风向稍作调整,就没有问题。
  在90米的比赛中,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开场了。
  在他不远处,燕京市队的赵衡不动声色地收回了视线。
  他这一箭和盛恕一样,也处在九环。
  他轻轻“嘁”了一声,不再多看。
  盛恕看着那个九环,手指无意识地在弓把上敲了敲。
  一开场出现一个九环,还算是可以的成绩。
  但这还不够。
  九环还不是他的极限。
  动作可以更一致,箭可以更准,他能得到那个宝贵的十环。
  而且还不仅仅只是十环。
  第二箭出手。
  箭依然还在九环,但是比刚刚,离象征着十环的那条线更近一些了。
  在绿色信号灯响起后,盛恕不骄不躁地从箭袋里抽出第三支箭,把箭搭在箭台之上,稳稳地拉开他蓝白相间的弓。
  随着他的动作,挂在箭袋上的那个与他容貌相同的羊毛毡玩偶轻轻晃动了两下,在玩偶旁边,还挂着两枚小巧精致的徽章。
  盛恕深吸一口气,把一切不合时宜的情绪从脑子中清除出去,让身体的潜意识代替他控制着肌肉的活动,动作和前几次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差别。
  他瞄准着那个远方遥不可及的小小黑点时,感觉周遭一片寂静,能听到的只有从自己胸口传来的,砰砰不断的心跳。
  直到他完成自己的瞄准,拉响了弓上的响片。
  勾弦的三根手指松开,弓弦向回弹,而搭在箭台上的箭支径直向前飞行。
  箭尾羽上的那一抹红无比绚烂惹眼。
  从箭离弦到落到靶上,需要的时间只是弹指一瞬。
  但盛恕用肉眼捕捉着箭的飞行轨迹时,突然又想起了“胡言”公众号里,那胡编乱造的关于他的评论。
  天赋,究竟什么是天赋?
  盛恕曾经以为有些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上辈子,他继承了来自奶奶的运动员的血脉,从小就运动神经发达,于射箭上更是如此。
  因此他走得比别人更快、更远,几乎未尝败绩。
  可真的只是如此吗?
  时过境迁,在他生病又穿书之后,盛恕越发确信,比起先天的优势,那些后天的努力才是会跟随人一辈子,无论什么都夺不走的东西。
  胡言拿天赋做文章,听起来有种既定的宿命感,然而什么都不是这样的。
  盛恕的第三支箭落下了。
  他走到望远镜旁,再一次窥见箭的落点。
  这一次,是十环了。
  虽然还只是压线。
  但在九十米以外,他的箭精准地落到了直径只有12.2厘米的那个圆里。
  选手在个人排名赛时,每射六箭,就会上前拔箭,同时统计环数。
  九十米的赛道毕竟长了不少,能有五十多环以上的成绩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统计出来的数据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在开场的第一组箭时,盛恕就射到了56环。
  在对手都来自国家队的情况下,他竟然甩开了第二名两环!
  赛场之下,各队的教练密切地关注着场上情况。
  看到这个结果,都不由得对盛恕侧目。
  ——上次比赛中的黑马,这次或许又要给他们带来新的惊喜了。
  “不论是有些媒体,还是有的队伍,觉得既然国家队的回来了,盛恕的竞争力就低了。”选手们记完环数,已经开始了下一次,六支箭的发射。
  淮林队的新教练看着场上各队的队员们,慢悠悠地做着点评。“但那是因为他们没见识到盛恕的成长速度,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可都三个月未见了呢。”
  “确实是你最有感触,老沈,”淮林省的领队道,“三个月前,你因为伤病惜败盛恕,现在看来,就算你在健康状态下,遇见他也很棘手。”
  沈雁回呵呵一笑。
  “你这话说得不错,可我的巅峰期早就过去了,”他慨叹一声,语气中却没有太多失望。
  “但咱们队里的其它人,在盛恕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步着呢。”
  他上次在赛场上时,还是运动员,现在则站在教练席上,成为了淮林队的新教练。
  虽然他不能再亲自上场比赛,但有些精神依然传承下来。
  他看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队员拉弓射箭,就像是自己还在场上。
  那一刻,沈雁回突然明白,即使伤病缠身,未来或许会身型臃肿,但他永远也不会彻底地老去。
  ——
  单轮全能一轮只有36支箭,很快落下帷幕,成绩也实时统计了出来。
  在网上,观众们虽然不能看到比赛全程的直播,却能够看到成绩。
  于是在成绩公布时,不少人早就在外面候着了,都等着看第一轮的胜利者。
  会是此次返省中,亚运选拔中排名最高的赵衡吗?
  还是国家一队里实力强悍的其它选手?
  或者二队之中,这次又从哪里出现了一匹黑马?
  但无论如何,几乎没人在名单里提到盛恕。
  喜欢他的人,早就明白盛恕难得第一,干脆不提这事,只等着后面几轮的结果。而不喜欢盛恕的那部分,倒是还开了个帖子用来预测盛恕的名次。等着看淘汰赛上,他和哪个大佬被分到一起,然后早早退出比赛。
  看那个时候,盛恕还能说出点什么来!
  继续狂啊!
  众人各怀心思,准时准点候在网站前,等待着那个结果。
  网站刷新,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排名和成绩。
  前五名的成绩都挨得很近,从330环到324环,后面还有几人分数重合。
  但即使这样,第一名的成绩也很夺目——他的10环数目足有10个,内十环数目五个,也是整场比赛中,得到十环最多的人,一骑绝尘,在这两项上,远远甩开他人。
  这究竟是谁!
  此刻无论是谁,都迫切地想要知道36箭中能射出10个十环的人究竟是谁。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刷新,表格姓名的那一栏,始终是一堆乱码。
  观众们急得抓心挠肝,终于意识到一件烦心的事情。
  因为流量太大,用来公布成绩的网站哪有过这么大的排面,没有撑住,悲伤地……崩掉了。
  一时半会儿,网站还没有修好,但他们已经急不可耐了。
  所幸所属队伍一栏还没有坏掉,他们能从中推断出第一的身份。
  而这次90米赛的第一名,属于燕京市队。
  所以,该是赵衡了?
  不少之前就认为是赵衡的人松了一口气,同时感叹,不愧是国家一队的狠人,这成绩真是太牛了。
  就连之前支持其它人的观众,也不得不认同这一点。
  直到一个射箭爱好者在论坛中弱弱地发问。
  [大家就没想过,盛恕他,也是燕京市队的吗……]
 
 
第35章 意料之外
  场上, 单轮全能的第一项已经比完,领队郑君拿着最选手们的成绩,目光扫过第一名那几项让人佩服的数据, 不由得感慨一声。
  “盛恕, 真是无论什么时候, 都能给人以最大的惊喜啊。”
  虽然盛恕只要发挥出平常训练的实力, 也能轻松排进前十, 但不得不说, 这个成绩, 比他们想得还要好太多。
  青年组90米36支箭记录现在是332环,由S国的运动员创造,那人后来也成了S国国家射箭队的一员, 是个很有威胁的选手。
  这份记录是十一年前留下的,至今还无人打破。
  但盛恕距离这项记录,竟然只剩下了两环!
  而他现在刚满十八岁, 距离青年组的年龄上限十九岁还有一年, 如果成绩再提升一点,或许就能破了这个S国人留下的记录。
  别说燕京市队的教练,就算其它队的人, 也对此又是震惊又是兴奋。
  抛开这次比赛的输赢,他们为自己国家能刷新一项世界纪录,自然是开心的,即使现在在场上双方是对手,但到了国际赛场上,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华国的运动员。
  他们越强, 华国射箭就会越好。
  而这个突破出现在盛恕身上, 其实也合情合理。
  盛恕从来都是遇强则强, 没有心理障碍的干扰,凭借他这颗大心脏和精湛的技术,未来一定会在国际赛场上越走越远。
  盛恕自己下了场,倒是没有什么表现,依然是之前那么吊儿郎当的,顺便找郑君要了块糖——运动量太大,他还是有点饿。
  郑君原本恭喜的话和提醒盛恕保持状态的话在他这么一说之下,都给噎着了,只在媒体对着盛恕拍的时候,为他挡了挡。
  就照着这小子的状态,他们都急死了,他在场上估计也还淡定得很呢!
  信任归信任,后面还是有几场硬仗要打。
  郑君没给盛恕太多压力,在他上场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提醒他不要太飘。
  黑发少年持着弓,灿然回头一笑,漂亮的凤眸向上扬着。
  “您还不放心我吗?”
  郑君无奈地笑。
  虽然在射箭的时候,他确实对盛恕非常放心,但这话让他自己说出来,总显得太自信了点。
  其它队伍很多人都说盛恕嚣张,果然不是空穴来风。
  不过只要不影响状态,郑君挺乐意看这小子狂劲的样子。
  十八岁,这可是最好的年纪了。少年不就该是这样吗?
  短暂的休息结束,70米36支箭的个人排名赛即刻开始。
  对于射箭运动员来说,70米才是他们练习最频繁的项目,他们都在同等长度的赛道上成千上万次地拉开过弓,射出手里的箭。
  这次比赛的三十六支,则是他们长时间以来训练的一个体现。
  盛恕站在起射线上,自己的记忆不断出现。
  他穿越过来后,第一次站上七十米道,还是和谭岳比得那一场,那时他还连弓都拉不太稳。后来在队内开始训练了,在选拔赛时,也因为体力问题险些遭到滑铁卢。
  但距离那时,已经又过了四个月了。
  曾经挡在他面前的那些问题——经济、体力、心理,全部烟消云散,再也不能束缚住他前进的脚步。
  盛恕今年十八,正是最好的年纪,一腔锐气。
  他势不可挡。
  第一箭出手,盛恕看着箭支飞行的轨迹,在零点几秒的时间之内断定,这支箭必然落在十环之内。
  而结果确实也与他所料如出一辙。
  盛恕的手指在弓把上无意识敲击了几下,嘴角微微上扬。
  十环,还只是一个开始。
  当70米的轮次已经开始时,官方网站上的bug终于修复完成。
  在所有人期待之中,乱码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运动员的名字。
  而位列第一的,那个十环和内十环数量一骑绝尘,来自于燕京队的队员,并不是赵衡。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