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猎户的漂亮夫郎[穿越]——风吹石子

时间:2024-12-09 09:58:22  作者:风吹石子
  而且酒厂现在又四套蒸馏设备,酒厂以前的房子已经不怎么够用了,有些拥挤,宁启便打算将酒厂一起扩建。
  他们这次建房子,还是找了镇上的王师傅,已经合作了几次,他们彼此都很熟悉,也不用担心别的。
  宁启和郑云这段时间的精力,都扑在了屋子上,最近天气热,王师傅他们建房子也很不容易,宁启担心他们中暑,时刻给他们准备绿豆汤给他们解渴。
  这次的房子也建的很快,一个多月后,宿舍建成了。其他村子的工人听说可以让他们住在这里,都很开心。
  之前每天走那么远的距离,虽说都是为了挣钱,但每天这样,晚上走回家之后还是很累人,现在能直接在这里休息,再也不用每天奔波,大家都很感激宁启他们。
  既然他们住在这里,早饭和午饭自然也得提供,宁强又另外招了几个做饭的人,让他们负责一日三餐,就连村里的人,即使不住在这里,也一视同仁,提供了他们的早饭和晚饭。
  工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一阵欢呼。
  至于这些工人的休息,以前都是村里人,宁启是采用现在七天制的办法,每上五天工,让他们休息两天,现在考虑远处的工人,宁启让他们可以自由休息,每个月休息八天,可以选择分开休息,也可以选择一起休息,不过每次连着休息的时间最长不超过四天。
  现在酒厂各项事务熟悉了之后,比以前更加赚钱了,宁启还给做的久的工人涨了工钱,每天多二文钱,至于刚来的工人,等他们熟悉了之后,工钱也会慢慢涨上去。
  忙活过了这两个月,将酒厂的各项事务梳理完毕后,酒厂又走上了正轨。
  四套蒸馏设备,加上新招的工人,酒厂总算又重新有了库存,即使这段时间时常有走商过来购买高粱酒,库存也足够,再也没有发生让走商等着生产高粱酒的情况了。
  酒厂的工人越来越多,宁强一个人管着有点吃力,虽说酒厂的各项事务都已经梳理完毕,但是宁启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一直躲在家中躲懒了,隔三差五得到酒厂中去,看看酒厂的情况。
  人多了起来之后,春哥儿也一直在适应账房的工作,突然多了两条生产线,需要记的东西不是一般的多,春哥儿一个人渐渐有点力不从心,宁启也需要去帮助他。
  至于郑云,倒是没有关系,本来他空闲的时候,就会一直到酒厂帮宁强。
  过了一段时间,宁强和巧哥儿一起将酒厂的账务渐渐理顺之后,宁启和郑云一起到镇上又找了一位账房。
  这位新账房名叫高华,家里也不是石桥镇上的,是其他村子的,他从小便读书识字,在考科举成绩不好之后,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便果断选择了在镇上做账房,十来年间换了两个雇主,都是因为店铺经营不善倒闭。
  前段时间,他所在的那家饭馆开不下去了,他才重新开始找活干。说起来这饭馆开不下去,还和悦来酒楼有点关系,因为镇上有钱人大部分都去了悦来酒楼吃饭。
  至于其他人,既然咬咬牙出来吃饭,也希望吃好的,镇上其他饭馆的生意自然就没有平时好,加上这家饭馆味道不如另一家和他价格差不多的,自然就开不下去了。
  宁启和郑云知道他,还是现在悦来酒楼的掌柜介绍的。他们本就让掌柜帮他们留意,这人在镇上挨着店铺问,也问了悦来酒楼,掌柜知道后便让他到石溪村找宁启。
  高华是知道石溪村的,石溪村的蒸馏酒,现在在镇上也很出名,他过年的时候也会咬牙买上一坛。
  并且走商来石溪村买蒸馏酒的时候,都要经过镇上。镇上看着一车一车的蒸馏酒往其他地方运去,都知道,这蒸馏酒在其他地方也卖的很好。高华觉得能来到这里做工,一定不会像以前那样,店铺一倒闭,自己就要重新找活计。
  
 
第76章 竹笋
  于是高华便来到了石溪村,找到宁启,商谈之后,宁启给他开的工钱比镇上还高一点,并且还提供宿舍和一日三餐,高华便立即决定来酒厂做账房。
  而宁启在和谈了之后,觉得他还比较合眼缘,也当即决定就让他来试试。
  招到高华之后,宁启先是教给他这里的记账方法,等他熟练学会了之后,才让他去帮春哥儿。
  高华第一次见到春哥儿的时候,觉得东家在开玩笑,让自己跟着一个没成年的小娃娃,自己做了账房那么多年,怎么也不应该,很不服气。
  宁启也没有和他争论,只是跟他说让他不要小瞧任何人,在这里干几天再来提意见,要是几天之后还不服气,大可以离去。
  春哥儿知道高华对他不服气,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宁启不用管,他自然能让这账房服气。宁启看春哥儿这么自信,便将人交给他就走了。
  果然,没几天,宁启再次到酒厂去看他们的时候,高华已经完全改变了对春哥儿的态度,对着宁启差点把春哥儿夸出一朵花儿来。
  宁启看他们这样,便也不担心了。
  有了另一个账房,虽说宁启还是需要时常去酒厂查看酒厂的情况,但比以前轻松多了。
  酒厂的情况彻底稳定之后,连翘也快要成熟了,宁启便写信给宋寒,让他派人来收连翘。宋寒收到信后,很快便给宁启了回信,约定九月上旬来石溪村收连翘。
  在收到宋寒的回信之后,宁启和郑云便开始请人摘连翘,以便宋寒来的时候直接能把连翘拉走。
  今年连翘一共摘了四千五百二十三斤,卖了一百六十八两银子。
  宋寒来收连翘的时候,听说石溪村和其他几个村子都种植了连翘,很是高兴,和宁启约定以后这些村子的连翘都卖给他。
  ------
  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到了第二年春。这已经是宁启穿越过来的第五个年头,今年宁启二十一岁,郑云二十二岁,两人都越来越成熟。
  二三月份,是春笋最好吃的时候,这时候春笋刚刚冒头,吃起来很嫩。
  石溪村旁边的山上有一片很大的竹林,里面的竹子长成有鸡蛋粗细,春笋都是细的那种。村里人一到这个时候,就会到山上挖春笋,拿回去炒了水之后,切成笋丝直接炒了吃,或者将笋丝晒干,刚到冬天没菜的时候吃。
  恰逢今天酒厂和学堂都休息,宁启一家人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竹筐到竹林去挖春笋,连云儿他们也一起来了。
  竹林里时常能碰到熟悉的人,大家见了就彼此打个招呼,然后各自寻找春笋。
  “娘,娘,快看,这里好大一个竹笋!”小花指着旁边的竹笋喊道,他一直都跟在王桂花身边挖竹笋。
  小花今年已经九岁了,放在村里,这个年纪的孩子也是能帮忙的年纪了,能帮家里摘点野菜什么的。
  小花从五六岁开始,就一直上学,只有休沐的时候,会在家里,很少上山来玩耍。要是家里人不来山里,她平时休沐也都是找了同龄人在村里玩耍一下,家人都不会让他们这些孩子自己上山。
  因为上山次数少,小花对来山里的活动很感兴趣,昨天听说要一起来山里挖笋子之后,便一直很兴奋。
  “这笋子太老了,不能吃。”王桂花走过来看了看道。然后指了指旁边另一个只冒出了一个尖尖的笋子,跟他说这样的笋子才是最好吃的,完全冒出头的笋子不能吃,小花听了,便跟着王桂花教他的挖笋。
  家里每个人都散开挖竹笋,不错总体都还是离的不远,并没有脱离大部队。
  宁启挖笋子的时候也没有看路,只顾着盯着地上的春笋,慢慢竹筐里已经铺了一层。
  宁启感觉弯腰有些累了,便想休息一下,抬起头发现周围除了郑云已经没有其他人。
  郑云挖笋子的时候是一直跟着宁启的,宁启往哪个方向,他就往哪个方向,他也不在乎自己挖的竹笋多少,只在乎宁启有没有在他的视线范围内。
  “我们两个走的好远。”宁启看着郑云笑道。一边笑着,一边询问郑云要不要赶快回去找他们,免得他俩迷路了。这竹林很大一片,看过去到处都长一个样,在看不到人的时候,宁启自己是认不得路的。
  “没事,我们休息一会,这儿人少,春笋应该会多些,我们挖一会儿再回去。”郑云看宁启似乎是有些累了,便走到他身边,将宁启身上的竹筐拿下来,让他坐下休息。
  郑云经常上山打猎,对于认路有自己的办法,他不怕在这竹林中迷路。
  宁启坐在地方休息了一会,感觉好多了,便起身继续挖竹笋,他刚准备拿过竹筐背上,郑云先伸手过去,将宁启竹筐中竹笋都倒进了自己的竹筐中,才把竹筐递给他让他背上。
  看郑云这样,宁启也没有和他抢,笑了笑便背上自己的竹筐继续挖竹笋。
  郑云看时间快到中午的时候,便喊宁启回去,他们走到竹林边上,便见到了在竹林边上等着的家人。
  “你们可算出来了,我们差点就要去找你们了。”王桂花见他们终于出来便说道。
  宁启和郑云对着他们笑了笑,便一起回家了。
  走到家门口,他们便看到,家门口停着一辆华丽的马车,马车上坐着一个车夫,还要一个小厮在车下一直四处张望。
  见他们背着竹筐朝着这两座宅子走过来,小厮便对着马车里面说了什么,没一会儿,马车里面就下来了一个身穿水蓝色华服的年轻男子,约莫二十岁左右。还有一个穿着同色衣服的哥儿,和男子差不多年纪。
  两人走上前,男子先是介绍了自己和那位哥儿,然后询问他们这里能否提供住宿。
  男子说他们是从江州而来,家里是做生意的,那位哥儿是他弟弟,他们听说这里的樱桃花很好看,便慕名过来一观。来了之后,一番询问才知道宁启家里可以借住,但是一直敲门都没人回应,只能在门外等候。
  “今日上山挖笋去了。”今天家里人除了张叔在看鸡鸭,其他人都上山挖竹笋了,他们确实找不到人。
  “云儿,你先安排他们住下!”宁启将云儿背上的竹筐拿下来,递给郑云,让她先去招呼客人。以前来借住的人都是云儿安排的,宁启便放心的交给了她安排。
  去年石溪村来了那么多人看花,宁启便知道今年也一定会有人来的,只是没想到这两人这么积极,现在离樱桃花开花还要许久。
  宁柱子他们看到有客人来,便先回家换了衣服,才一起到宁启家里。他们休沐的时候,经常会一起吃饭,有时是在宁启爹娘家里,有时是在宁启家里。
  今天挖笋子的时候,巧哥儿因为要看着孩子,便没有和他们一起,宁柱子他们回了家之后,才把他们叫过来。
  今天既然挖了这么多笋子,中午必定是要吃笋子的,新鲜的笋子是最好吃的。
  中午一家人做了一道竹笋炒肉片,一道竹笋汤,还做了一些其他的菜,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个午饭。
  竹笋一时也吃不完,还剩下一些,宁启用炒了水之后,用泡菜的坛子装起来做酸笋。酸笋做起来也很简单,腌制成后酸酸脆脆的,十分好吃。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在里面放些辣椒,这样出来之后,酸酸辣辣,味道更好。
  至于给那两位客人的午饭,也是随着宁启他们一起。每位来家里的客人,云儿都会提前告知他们,这里的饭食是随着家里一起吃的。
  这两位客人来了之后,虽说樱桃花和连翘花还没有开放,但是就像当初李简和王景乐一样,自己便在这里找到了乐趣,整日到处游玩。
  石溪村的风景本就不错,加上两人在江州郡城长大,对于石溪村的各种东西都很好奇,每天都能找到新的乐趣。
  过了十多天之后,杜子越、李简、王景乐又来了石溪村游玩,这次不止他们来了,他们还带了京都的两个好友。
  王景乐自从来过石溪村,回道京都之后,便不遗余力的给石溪村做宣传,逢人就说石溪村的好,搞的和他认识的人许多都知道石溪村好玩。
  杜子越先是介绍了两位好友,他们两个也经常和他们一起玩耍,关系很好。接着问了云儿如何安排。
  “几位公子,实在不好意思,家里只剩两间间客房了,其他几个人安排在宁老爷家里,你们看如何?”
  云儿说道,她跟他们说了在之前,来了两位客人,已经占了两个客房。
  宁启爹娘家里当时建造房子的时候,也多建了几个房间,只是并不是作为客房用的,现在空着,倒是可以安排他们住过去。
  “那我和表哥一个房间,表哥,你看行吗?”王景乐问道。
  “行。”李简同意。他们两个小时候也常常睡一个房间,宁启家里的客房床也很大,两人住一间房间也很宽敞。
  云儿看他们自己同意,便安排他们两个一个房间,杜子越考虑到那两个好友都是第一次来游玩,便让他们两个一个房间,住在宁启家客房,自己去宁柱子家里住。
  他来了两年,已经和宁启家人混熟了,住在哪里都无所谓。
  “云儿,郑郎君和郑夫郎呢?今日来这么久怎么还没有见到他们?”杜子越问道。他记得郑郎君虽然每日都很忙,但是郑夫郎还是会经常在家的,今日没见到人,有点奇怪。
  
 
第77章 决定
  “他们到酒厂中去了。”云儿解释了一番现在酒厂的情况。
  杜子越几人想到来的时候见到酒厂周围又多了建筑,还准备询问他们,现在看来原来是蒸馏酒在各地都卖的很好。听到云儿说酒厂现在很多人走商来买酒,也很为他们高兴。
  他们几人都喜欢喝高粱酒,也乐意看到高粱酒在各处卖的好。
  “还好我下手快,不然京都的高粱酒生意哪轮得到我家。”王景乐听了也十分感慨,以高粱酒现在的火热程度,要不是宁启答应了京都只供给他家,早晚有别人看到这块的利润。
  自从他家开始卖高粱酒之后,京都的许多地方的酒都由他家提供了。就连宫中,也听过到消息,让他们送高粱酒过去。
  在京都,高粱酒的价格比别处贵的多,每月酒肆的收入比以前高了一番。他父亲还因为这个事情夸奖他,说他不是以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
  王景乐虽在家很受宠,但王父还从来没有夸过他,这次因为这个事情夸他,他很高兴。
  这天,又一辆马车停在了宁启家门外,云儿听到敲门后,出来询问情况。
  “姑娘,请问你们这里能借住吗?”一位二十多岁的男子问道,这人拿着一把扇子,说话时展开,端的一副肆意风流的模样,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
  “不好意思,公子,家里现在已经住满了,你要想借住,到村里其他人家看看,或者住在镇上客栈,坐马车到石溪村也很快。”云儿开口道。
  这已经是他这几天不知道见到的第几位来石溪村赏樱桃花和连翘花的人了,每个来石溪村游玩的人,都会先来宁启家里询问,能否借住。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