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行。”王景乐听到表哥这样说,又开心的吃樱桃,完全没有想那么多。
三人在樱桃园一边摘一边吃,吃够了才开始往自己的小篮子里面放,一上午过去,也没有摘多少樱桃,几乎全进了他们的肚子。
樱桃树经过一年的生长,比去年更加高大,今年的樱桃也比去年多了许多,第一天,工人们就摘了将近三千斤樱桃,其中带梗的就有两千一百斤。
还是和去年一样,宁启和郑云带着樱桃赶往中州郡城,其他的人就在附近的镇子与县里卖,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天的樱桃多,除了石桥镇,近一点的许多镇子他们都有派人过去卖樱桃。
无梗的樱桃还是如去年一样,让王桂花和三花婶带着人做成樱桃干,巧哥儿也闲不住,帮他们给樱桃去核。
第二日,宁启和郑云出发的时候,杜子越几人也带了樱桃准备回京都,回京都需要经过平阳郡城,几人便一路同行。
到了郡城,宁启和郑云留下卖樱桃,杜子越几人吃过午饭后,没有停留,继续向东北方向行驶,朝着京都而去。
离开前,王景乐还一个劲的和宁启说,让他想办法将樱桃运往京都,宁启无奈的笑笑,没有答应他,现在这个樱桃的品种运到京都大部分都浪费了。王景乐他们自己带些回去还好,但是要运到京都,确实很不划算。
宁启和郑云今年刚把樱桃运到集市,集市的人见了便围了过来,这些人中好多都是去年买了樱桃的,根本不用两人再卖力的宣传,他们就冲着这好味道,自己过来买。
这些人买回去之后,和周围的人一说,就有更多的人知道,今年的樱桃已经开始卖了,都跑到集市来买樱桃,宁启和郑云两人以及带的两个护卫都没有闲着,忙的脚不沾地。
今年因为李程在郡城开了悦来酒楼,宁启他们来的时候带的樱桃本就比去年多,留了一部分在悦来酒楼,悦来酒楼的樱桃也卖的很好。
虽说忙碌,一天下来人都累的不行,但是看着樱桃都卖出去,一点都没有剩下,几人都很高兴。
忙碌一日,晚上宁启和郑云便带着护卫到悦来酒楼吃了一顿好的,酒肉都少不了。第二日才起身回去。
与他们一样,赶往其他地方卖樱桃的人都很顺利。石桥镇和平阳县城自是不必说,都已经有基础,自是卖的很好。去往其他几个镇上的,虽说一开始大家没见过这东西,有些犹豫,但是试了之后,有些银钱的,都会买些回去尝尝鲜。
忙活了半个月,今天的樱桃终于卖完了,挣了许多银钱。所有人在这半个月中都很辛苦,为了犒劳大家,宁启不止给大家发了奖金,还给那些工人送了一些樱桃。
------
“大哥,今天又有一个走商来买高粱酒,已经让云儿安排他们住下了。”宁强将走商安排好后,便找到宁启告知他这个好消息。
今日他照常在酒厂忙活,就听到又有人来找他,出去之后,看到又是一队走商来买高粱酒。宁强觉得去年冬天那两个走商离开之后,大哥让他多生产蒸馏酒的决定真的太正确了,现在蒸馏酒库存充足,即使来了走商,他也不怕。
“还是从悦来酒楼知道的蒸馏酒?”宁启高兴的问道。去年那两个走商来买高粱酒,他们一次性赚了几百两,现在这个走商,相必也要的不少。
“是啊,而且这人还是胡商。”宁强神神秘秘道。他长这么大,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以前从未想过这辈子还能见到胡人。
他刚开始出去的时候,看到胡人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劫匪。那些胡人长得和他们很不一样,一个个都留着络腮胡子,为人粗狂,眼窝深邃,看着就是一副不好惹的样子,穿的衣服也和他们很不一样。
历朝现在国力强盛,经常会有胡商来历朝的各个郡城做生意,带些他们本地的特产到历朝,再换些东西回去。
“行,那我等会儿过去看看!”宁启道。
“几位,打扰了,今日的晚饭吃的好吗?合口味吗?还有高粱酒怎么样?”胡商吃过晚饭后,宁启和郑云到客院去跟他们聊一聊。
今日给这些胡商吃的,也是和宁启他们吃的一样,只不过这次胡商人多,做的菜色更加丰盛。
“很好吃,你家的饭菜味道都很好。”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人开口道,用的虽是历朝的话,但听得出来说的不好。
“相必两位就是郑郎君和郑夫郎了。”这人接着介绍自己,并且行了一个胡人的礼:“我是商队的主事,拔悉密,这些都是我的兄弟。”
拔悉密指了指房间内的其他人,他们这次一共来了七个人,两人一个房间,全部都住在宁启家里。
“你们好。”宁启和郑云拱手道。
其他几个人叽里咕噜说了一串,说的是胡语,宁启和郑云听不懂。
第73章 胡商
“他们跟你们问好呢,还说你家的饭很好吃,高粱酒也很好喝,他们很喜欢。”拔悉密把他们的话翻译过来,接着说道:“他们都还没学会历朝话,两位不要介意,既然来了,我们一起喝一杯?”
胡人也很喜欢喝酒,他们和人说事情,总是少不了酒。
“好。”郑云豪爽的坐下,给自己和宁启一人倒了一杯。
这些胡商看他豪爽,也都各自倒了一杯酒,和他们一起碰杯。喝了几杯之后,几人也慢慢熟络了,宁启开始开始问道:“不知道你们那边盛产什么呢,这次过来都带了些什么东西?”
其实这才是宁启和郑云这次过来和他们聊天的主要目的。宁启知道,胡人肯定有一些他们这边没有的东西,他想看看能不能有东西让他感兴趣的。
“我们那边盛产宝石和香料,这次带的东西也都是这些,在沿路的郡城宝石已经卖完了,现在就剩一点点香料了。”拔悉密道。
“还有哪些香料,拿出来给我们看看吧。”宁启道。
宁启说完,坐着的一个胡人便向屋内走去,没一会儿就拿出来了一个包裹。
“就剩这里面的这些了,这是孜然,这是胡椒,都是香料,我们一般会用它们来给食物提味。”拔悉密道。
他拿出来的孜然和胡椒都是完整的颗粒,孜然颗粒很小,胡椒是白色的,像黄豆一样大。
“行,这些我都要了。”宁启道。他看到这些也很惊喜,相必用来烤肉一定很好吃。他在县里和镇上从没有见过这两种香料,至于郡城,他也没有注意,但听着胡商的说法,似乎郡城是有的,只是他们每次到郡城都是匆匆而过,没有发现。
“这是什么?”宁启拿出用一片布单独包裹起来的东西,看着像是什么种子。
“这是我们那里一种菜种,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但是我带到这里,一直没人要,你们要是想要,这个我就送给你们了。”拔悉密道。宁启买了他们的香料,这点种子他们也不是很在意。
宁启打开之后,果然看到里面有几颗小小的种子,宁启也不认识,但他收下了,准备看看能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
“这种子一般什么时候种?”宁启问道。
“这个时候就可以种,在我们那边,一般都是这个时候开始种的。”拔悉密道。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这种子我就拿着了。”宁启道。
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宁启和郑云便起身告辞了。胡商继续在屋内饮酒,他们对这高粱酒很是喜爱。而且胡人的酒量似乎都不小,比起以前喝酒比赛时候见到的那些人,这些胡人已经算是能喝了。
最后,胡商们喝的醉醺醺之后,才放下高粱酒去睡觉。
“阿启,这胡椒和孜然能做什么好吃的?”看宁启见到胡椒和孜然高兴的样子,郑云就知道,宁启一定是又想到了好吃的。
“这东西最适合做烤肉,等过两天,我做烤肉给你吃。”宁启道。
“好。”郑云回道。烤肉郑云也吃过,他以前上山打猎,有事回不了家,就会自己在山上生活烤鸡或者烤兔子,但是只是最简单的烤一下,撒些盐巴,他觉得并不好吃。不过既然宁启说了,他知道,宁启做的一定是好吃的,他便默默期待着。
胡商在这里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日宁强带人将他们购买的高粱酒装上车之后,他们便带着高粱酒离开了。
“请问是郑云家吗?”胡商刚走,又有一个车队来到宁启家门口问道,其中一个中年男子走上前问道。
“是,我就是郑云,请问你们是?”郑云回道。
“我是王家酒肆的掌柜,姓王,是我家少爷让我过来运高粱酒的。”中年男子说道。
“你家少爷是王景乐王公子吗?”郑云问道。
“正是。”王掌柜回道。
“几位请进,在我家稍作休息,我这就让人给你们装高粱酒。”郑云说道。
王景乐在郑云家里喝了高粱酒之后,很是喜欢,希望在京都的时候也能喝到。刚好他家里在京都经营者一间酒肆,临走时便和宁启他们商量,以后京都那边的高粱酒都让他家来卖,他会隔断时间派人过来运高粱酒,宁启和郑云一合计,觉得可行,便同意了。
宁启和郑云没想打王景乐安排的还挺快,这才没几日,运高粱酒的人就过来了。
王掌柜他们昨晚住在镇上,是一早过来的,高粱酒装的很快,一会儿就装好了,装好之后,刚到巳时,王掌柜就直接带人运着高粱酒离开,没有在宁启家里停留。
“郑云,我们去把胡商送给我们的种子种了吧。”吃过午饭,宁启你对着郑云说道。
郑云听到后,便和宁启一起出门,宁启拿着锄头和菜种,郑云用水桶挑了两桶水,一起向菜地走去。
宁启爹娘在房子周围开垦了一片菜地,平时种些蔬菜,离家近,吃起来很方便。宁启和郑云把房子盖过来之后,他爹娘和他们一起把房子周围的菜地开垦的更大了一些,平时两家人都会在这里种蔬菜。
前段时间,刚把结了籽的生菜拔了,现在刚好空出来一片菜地。这片菜地在生菜拔完之后已经用锄头翻过土,现在泥土松软,直接挖坑种植就好。
到了菜地之后,郑云将挑着的两桶水放到一边,接过锄头开始挖种子坑,隔一段距离一个坑,宁启跟在他后边,在他挖好的坑里放上种子。宁启担心这种子不会发芽,一个坑里放了三四个种子。
郑云挖了四列六行,一共二十四个种子坑。全部挖好之后,郑云拿起扁担回家挑水,宁启用水瓢舀起水桶中的水,在每个坑里都浇上水,等水渗透进去之后,再将周围的土埋上一层。
郑云一共挑了六桶水,才将这些种子全部浇完。
“种好了,我们回去吧,过两天能不能发芽就看他们了。”宁启说道。
这种子宁启也不认识,不知道是什么种子,也不知道具体怎么种植比较好,现在就只能按照一般的方法种植,将种子全部埋进去,看看能不能种出来。
宁启隔两天就会过来看看这种子有没有发芽,几天之后,宁启便看到了小小的嫩芽破土而出,种下的地方每处都有几颗嫩芽,至少也有一颗。
种子出来后,下了一场雨,这场雨接连下了几天,等天气放晴之后,宁启再去看,嫩芽已经长了一个手掌那么高,这时宁启才终于认出来了这是什么种子。
宁启看着眼前的菜苗,才发现这原来是番茄种子,宁启虽认识番茄,以前乡下的家里也种过番茄,但是对于番茄种子,宁启还真的不认识,它和辣椒种子很像。
宁启想到,从来到这里开始,确实没见人种过番茄,也许现在就是番茄刚开始传入的时候。
一般来说,番茄和辣椒种植之前都要先育苗,等苗长大一点之后,再一颗一颗进行栽种,宁启因为不认识这种子,便直接把番茄种子种进了地里,能好好长成现在这么大,也算是宁启的幸运。
既然知道是番茄种子,现在种子已经长的这么高,有些甚至是双苗和三苗,宁启便和郑云一起,将多余的番茄苗踢掉,种到旁边的地里。
前段时间种的黄瓜也长出来了,将番茄种好之后,宁启和郑云一起又到山上砍了些竹子。竹子砍成五仗左右的长度,郑云将竹子插入番茄和黄瓜苗旁边,宁启用废弃的衣服剪得布条将挨着的四根竹子绑在一起,作为番茄架和黄瓜架。
黄瓜会爬架,长大之后,顺着黄瓜架攀爬上去,不需要人处理。番茄不会爬架,但是也需要支撑,将番茄苗也用布条绑在番茄架上,这搭架子的活计才算完成。
又过了几天,番茄慢慢长大,上面长满了分叉,便需要将这些分叉给掐掉,不能让分叉继续生长,分叉长多之后,吸收番茄的营养,反而容易导致番茄结果过小。
“启哥儿,这番茄长的挺好,不知道好不好吃?”王桂花听说宁启在种新鲜的蔬菜,名字还是宁启说的,叫番茄,便过来看看。
包括其他的村里人,也有到宁启家这块菜地来看的,对于村里人来说,只要是能填饱肚子的东西他们都感兴趣,只是他们没有宁启这样的胆子,对于没有种过的东西,不愿意尝试。
每家每户的地就那么多,要是种了新鲜的东西没有种好,反而浪费了好地。
“娘,肯定好吃的。”宁启回道。
王桂花看到了几个相熟的婶子,便过去和他们说话,宁启继续收拾番茄。
聊了一会儿之后,那几个婶子看也看不出什么,便和宁启打个招呼走了。这时宁启也给番茄踢好了枝叉,便和王桂花一起回家。
------
“启哥儿!启哥儿!快些出来!”王桂花急急忙忙的跑到宁启家里,刚跨过两家连接的小门,就焦急的大声呼喊。
“娘,怎么了?”宁启听到王桂花的声音那么焦急,便赶快跑了出来。
“巧哥儿要生了,肚子痛的不行,你快去找稳婆和大夫,我先回去照顾他。”王桂花刚看到宁启的身影就急忙道。
今日家里只有他和巧哥儿两人,巧哥儿在院内坐着休息的时候,突然喊肚子痛,王桂花一看,知道他是要生了,先把他扶到屋内,便赶快过来找宁启出去找人,她一个人顾不过来。
第74章 生了
“行,娘,你先回去看着巧哥儿,我让人去找稳婆和大夫!”宁启回道。
王桂花听到之后,放下心来,又急急忙忙往家里跑去。
宁启先叫了铁柱去找稳婆,石溪村就有一个很好的稳婆,距离也不远,铁柱跑起来速度快,能快点跑到稳婆家里。
47/68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