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猎户的漂亮夫郎[穿越]——风吹石子

时间:2024-12-09 09:58:22  作者:风吹石子
  而且这石碑中除了郑夫郎,下面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字,可见村里人为了建学堂都付出了很多。
  “郑夫郎的思想真的和其他人不一样,也不知道郑夫郎还有什么不会的。”王景乐感叹。
  “是啊,郑夫郎真乃神人也。”李简也感叹。
  来到石溪村开始,还没有赏到樱桃花,他们已经被震撼几次了。从郑家的美食、美酒,到水车、学堂,这郑夫郎不仅会的多,而且很大义,自己去询问水车的图纸,二话不说就给了自己,还给了模型,现在又带头捐钱见学堂。
  而且这些天在石溪村,通过村里人,他们就知道,这石溪村有现在的生活,多亏了宁启,给了他们许多赚钱的机会,他们才慢慢富了起来。
  在这里呆了几日之后,杜子越也来到了石溪村,杜子越去年过年的时候,没有回京都,今年一看这个季节,对石溪村和樱桃花、连翘花、美食美酒还念念不完,他便带着小吉赶了过来,打算等在这里赏完花,住一段时间时候,等樱桃成熟,带着樱桃回京都。
  他们出发的地方离此地甚远,好在紧赶慢赶,在樱桃花开放之前赶到了石溪村。
  “阿简,景乐,你们怎么也过来了?什么时候到的?”到客院后吗,杜子越见到李简和王景乐很是奇怪,记忆中他们并不是喜欢跑这么远出游的人。
  “还不是杜兄,你写的那些诗都快把石溪村的花和美酒夸上天了,我一好奇,就拉着表哥过来了。”王景乐走到杜子越面前,笑嘻嘻道。
  “原来是你小子,我就说阿简不是这样的人。”杜子越拍了拍王景乐道。
  “杜兄这次错了,其实我也有点好奇,正好表弟想来,我便跟他一起了,他自己来家里人也不放心。”李简笑道。
  “难得还能见你想出来!”杜子越感叹道。
  “杜公子,你还真是深藏不露啊,去年只见你拉着铁根写诗作画,没想到你的诗竟那么好。”宁启说道。
  “哈哈哈,也就是比一般人好些。”杜子越谦虚道。
  “听说你这几首诗传播的很广,我们石溪村都要跟着出名了。”宁启道。
  “郑夫郎,出名还不好吗?”杜子越笑道。
  “当然好了,简直是给我们做了免费宣传。”宁启笑道:“几位公子,那你们聊,我还有点事,就先告辞了。”
  两天之后,樱桃花陆陆续续开放了,放眼望去,一大片白色的花海。
  “怎么样?我的诗没有夸张吧,这景色不错吧?”杜子越看着两人道。
  “果然如杜兄诗里所言,这樱桃花如雪,确实是一番美景。”李简望着眼前洁白的樱桃花,感叹道。
  “是啊,杜兄,我们没有白来。”王景乐也说道。说完就迫不及待地向着樱桃园跑去。
  深入樱桃园以后,看到的美景又有所不同,枝头上的樱桃花竞相开放,上面时而还有几只密封围绕这花瓣采蜜,树下偶尔有几只鸡鸭啄食,看到人之后,就又跑开。
  鼻尖还能闻到樱桃花的芬芳,甜甜的味道中带着一丝清香,香味恰到好处,置身其中,仿佛像是在一个充满香味的雪白王国。
  “郑郎君和郑夫郎竟又在树下养了些鸡鸭,倒是给这樱桃园增添了几分生机。”杜子越看着樱桃园零零散散的鸡鸭,觉得甚是有趣。
  鸡鸭的数量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除了京都斗鸡的时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鸡鸭呢。”王景乐兴奋道。在京都,他就很喜欢看人斗鸡,猜测哪只会赢,乐此不疲。
  “咕咕咕,咕咕咕。”王景乐逗弄面前的一直黑红羽毛的鸡,但是鸡并不理他,反而向远处走去。
  “景乐,小心鸡啄你!”李简喊道。王景乐充耳不闻,继续逗弄鸡鸭。
  王景乐在园子里找了一根树枝,跑着去追鸡鸭,有只鸭子似乎是被他惹怒了,反身过来啄他。王景乐一边喊“救命”,一边向着杜子越、李简和铁根跑过来。
  “阿简,铁根,快走!”杜子越叫到,拉着铁根和李简向前跑,丝毫不准备救王景乐。
  跑了一会儿,三人累的气喘吁吁,不管不顾的停下来。
  本来以为要遭殃,企料那只鸭子见他们停下来也不管他们,只是追着王景乐跑。
  “早知这鸭子认人,我们就不跑了。”杜子越笑道。
  “杜兄、表哥、铁柱弟弟,就我啊!”王景乐见鸭子不追他们,一边跑,一边道。
  “景乐,我们无能为力,你自己保重!”李简和杜子越喊道。
  “你们不讲义气!”王景乐气氛道。
  几人看王景乐被追的快叫,都无奈的笑了。
  
 
第70章 赏赐
  杜子越去年出门赏花,和铁根两人很有默契,今天便索性又叫上了铁根,只是铁根这一路走来,基本没有和他们说过话。
  李简和王景乐知道杜子越去叫铁根时,也跟他到铁根屋内看了看,见到铁根的画作,两人都啧啧称奇,没想到这小小的石溪村还真是藏龙卧虎,竟还有一位作画这么好的人,小小年纪水平就比他们还好,可见以后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杜子越来的时候,学宁启他们去年那样,带了吃的喝的和玩的,三个人刚好斗地主,至于铁根,他对这些不感兴趣,只专注的画画。
  “杜兄,这郑夫郎到底是何许人也,怎么知道的东西那样多?”李简问道,他对郑夫郎好奇极了。只是这些东西不好探究,便一直憋在心里。杜子越在石溪村比他们待的时间久,相必一定知道些什么。
  “郑夫郎从小就在石溪村长大,村里人都认识他,这点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他知道的这些东西,据他所说,是偶然从一本书上看到的,但是那本书现在不见了。”杜子越认真道。刚去年也好奇这些,还问了悄悄问了郑云。
  “总感觉郑夫郎有大才,在这小山村就像是明珠蒙了尘,虽然也发光,但毕竟是有限的。”李简道。
  这样的人,只是在小小的石溪村,就能研究出这么多从没见过的东西,要是生在其他地方,肯定能做出更大的一番事业,造福更多人。
  “是啊,而且看郑郎君,就是普通的农家户,看起来糙汉一个,好像和郑夫郎不是特别相配,也不知道郑夫郎怎么喜欢上他的。”王景乐也感叹道。
  他到现在,面对郑夫郎,还是总被他惊艳到,而且郑夫郎懂得又多,郑郎君虽然放在石溪村里算不错,但和郑夫郎比实在没什么优点。
  “这话你们可莫要当着他们的面说。”杜子越叮嘱道。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郑云更在乎宁启,但他跟他们相处了这么久,他知道,宁启对郑云的感情也很深,容不得其他人看低郑云。
  “其实郑夫郎是有大智慧的人,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但是他告诉我,现在的生活他很喜欢,不管在那儿,他都能发挥作用。”
  “而且郑夫郎还问了我一个问题,那就是,假如他嫁的是别人,会支持他做这一番事业吗?”
  杜子越说完后,李简和王景乐就陷入了沉思,确实,如果郑夫郎嫁的不是郑郎君,而是像他们这样的人,可能真的不会做出这一番事业,他只会被困在内宅中,相夫教子,一日日失去他的光芒。
  像现在这样,也是郑郎君支持的结果,如果不是郑郎君的信任和支持,在这个时代,哥儿想要闯出一番事业很难。
  京都有多少哥儿和女子,出嫁前也很有才华,名声响亮,但是成婚后,都被家里的后宅的事务缠身,再也没有做过自己。
  两人一下子就被这句话惊醒了,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和阶层,注定了他们的另一半要像菟丝花那样依附他们而生,不能绽放自己的光芒。
  樱桃花盛开之后,石溪村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些是从镇上过来的,他们离石溪村很近,去年樱桃花开过一季之后,有人听说这里有好看的樱花,今年花开了之后便约上两三好友,前来踏春欣赏。
  这个时代,娱乐活动少,每到春季,有条件的人就会踏春游玩。
  “刘兄,怎么样,这里风景不错吧。”
  “确实,往后我们每年都可以来此处踏春,以前去的那些地方,都没有这里风景好。”
  这两人便是镇上的,他们两家都在镇上做生意,且生意做的不错,从小便一起玩耍,听说石溪村有樱花便相约一起来欣赏,早上过来,晚上便回去,中午自己带了些吃食。
  还有一行人,他们是镇上的读书人,他们人人都能背诵杜子越的诗文,知道石溪村就离镇上不远,便过来一观。
  总之,樱桃园这几日时常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村外人过来看花。
  至于找到宁启家里住宿的,也不是没有,只是宁启家里只剩一间房间了,最后接待了一位从江南过来的游人,再多的人,他们家也住不下。
  远些的,县里的有些人,便找到了村里其他人家住宿,有些条件不错的人家,家里又空闲的房子,便借给他们住宿,条件也不错,就是食物可能没有宁启家里那么好吃。
  连翘花在樱桃花之后盛开,盛开之后,来石溪村游玩的人照样不少。
  在看完樱桃花和连翘花之后,李简和王景乐便准备辞行,虽舍不得宁启家里的吃食,但是两人离家许久,也是时候该回去了,免得家里人担心。
  “杜兄,我们准备回去了,你要和我们一起回京都吗?”辞行前,李简和王景乐找到杜子越,询问他是否和他们一起回去,之前杜子越曾和他们说过,这次来石溪村之后,便直接回京都,不去其他地方游玩。
  “阿简,景乐,我准备等樱桃成熟之后,带些樱桃再回去。”杜子越回道。
  “樱桃,好吃吗?值得你在此等待?”王景乐疑惑。
  “很好吃,保准是你们从没吃过的味道。”杜子越回道。
  “不能运往京都卖吗?”李简道。京都据此也就五六日的路程,也没有特别远。
  “这樱桃皮薄,摘下之后,即使用冰块,也不能保存很久,去年我让小吉带回去的时候,许多都坏了,郑郎君和郑夫郎考虑到这情况,没有打算往远处卖。而且他们种植的樱桃,光是中州郡,还有石溪村近些的镇鱼县上,就能卖完了,他们也没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卖到远处。”杜子越解释道。
  “表哥,我想吃,要不我们也在这里等一段时间吧。”王景乐看着李简哀求道。对于没见过的东西,他一向最感兴趣。
  “景乐,我们已经在外面呆的很久了……”李简为难道,出来之前,家里人让他照顾景乐,景乐想留下,他不能不理,但是确实该回程了。
  “表哥~”王景乐拉着他的袖子撒娇,他从小便是如此。
  “阿简,既然景乐也想在这里,你们就在这里再住一段时间吧。你给家里人写封信写封信回去,告诉他们情况,我也给李伯伯、王伯伯写封信,告知他们,届时与你们一同回去,让他们放心。”杜子越看李简犹豫,便劝说道。
  “那好吧。”李简妥协。
  “好耶,多谢表哥,多谢杜兄。”王景乐一下子高兴起来。
  ------
  “郑猎户,启哥儿,有几个穿着官服的人来你家啦,说是要给你们封赏,你们快出来迎接。”村里的一个婶子到了宁启家便大声喊道,她今日在村口刚好碰到那些人向她问路,一听说是官员,便赶快跑回来给他们报信。
  “谢谢婶子,我们这就出去。”宁启和郑云听完,虽很疑惑怎么会有官员过来,但依旧赶快收拾之后,走出门去迎接。
  他们出来的时候,几位穿着官服的人刚好到宁启家门口,周围还围了许多石溪村的百姓,都是过来看发生了什么事,这次的动静很大,惊动了很多人,除了收税,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官府的人来石溪村。
  见到他们出来,有位太监模样的人走上前,细着声音开口:“石溪村宁启接旨!”
  宁启听到之后赶快跪下,连几位穿着官府的人也跪下,周围百姓见到这种场面,也赶忙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石溪村宁启为人聪慧机敏,且有善心,为解决石溪村干旱问题发明水车,造福一方百姓。朕念其大公无私,献上水车制造方法,解决困扰各地多日的百姓田地灌溉问题,为朕分忧,特赐黄金百两,良田百亩,绫罗绸缎各百匹,金银首饰一箱,钦此!”
  “草民接旨!”宁启道!
  公公走上前将圣旨放在宁启手中:“郑夫郎,快请起吧!”
  “多谢大人!”宁启起身,让云儿将提前准备的赏钱递给这位公公。
  公公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银两,脸上立马露出笑容:“哎哟,可不敢称呼我为大人,我在宫中当值,你们叫我安公公便好。”
  “是,安公公。”宁启应道。
  宁启之所以这次能知道如何应对,都多亏了云儿,她在京都长大,对这些规矩很了解,在出来之前,宁启和郑云找到云儿,让她临时给他们补了补这些知识。
  “两位不必谢我,这次能有这些封赏,都要感谢李大人!”安公公说道,摊开手掌指向旁边一个穿紫色官府的中年男子,向宁启介绍。
  宁启知道,这安公公实在提醒他,一定是李大人上奏的时候为自己美言了几句,不然皇上日理万机,怎么会注意到自己这样一个村里的小人物。
  “多谢李大人!”宁启和郑云上前道谢。
  “两位不用客气,拿了你们的水车图纸和模型,为你们谋些利益是应该的。”李大人客气道。
  安公公和几位大人请随我到屋内歇息,我安排几位大人在此住下!”郑云开口道。
  李大人和同行人员本来就是要在村里住下,郑云这一安排,倒省了他们自己找地方住,当即便同意。
  至于传旨的安公公,他本来是准备晚上到镇上住上一晚,明日出发回京复命,但是看宁启家盖的很不错,便决定留下。
  吩咐铁柱和张叔将赏赐的东西带回去,并将马车赶上宅子后头,宁启和郑云便带着几人回去。
  
 
第71章 招待
  宁启和郑云带着人进入家里之后,围观的人便开始议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