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猎户的漂亮夫郎[穿越]——风吹石子

时间:2024-12-09 09:58:22  作者:风吹石子
第68章 疑惑
  更不用说冒菜里面的爆汁鱼丸和爆汁牛肉丸,吃起来很劲道,弹性十足,中间有夹着一些汁水和肉粒,放在嘴中咬开,汁水四溢,怪不得前面会加上爆汁二字,确实写实。
  “表哥,你就吃一点嘛,真的不腻,你试试。”王景乐说着,给李简夹了一块红烧肉,这么好吃的东西,他一定要让表哥尝尝的,怎么能他自己一个人独享呢。
  “好吧,那我就吃一块。”李简无奈道。虽说他只比王景乐大一岁,但是性格沉稳,从小就对自己这个表弟格外照顾,甚至有些宠溺。
  李简夹起这块红烧肉放入嘴中,没进嘴里之前,李简还是有点抗拒的,但是放入口中之后,他发现想象之中的肥腻口感并没有出现,这红烧肉不知是用的什么做法,炖的软烂,放入口中轻轻一嚼就化在口中,好似牙齿在此处都没有用处。而且确实如表弟所说,肥而不腻,连他这个不喜肥肉的人吃了,都觉得好吃,还想再来一块。
  这样想着,李简就又夹了一块,看他这样,王景乐说到:“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这红烧肉很好吃。”
  “确实不错,要不是你,我就错过这等美食了。”李简将口中的红烧肉咽下之后说道。
  “没想到在这石溪村,还能吃到比京都还好吃的东西,真的不错。”王景乐感叹。他对这家人都有点好奇了。
  本来只是看了杜子越的诗文,想看樱桃花和连翘花,才拉着表哥来石溪村游玩,但是来了之后,还没看到花,光是美食和美酒,就让他走不动道了,想一直住在这里。
  这里虽没有京都的浮躁繁华,但是有此等美食,就让王景乐不想走了。
  “杜兄也真是的,有这等好地方不和我们说,还是我们看了他的诗文才知道。”王景乐抱怨道。
  杜子越在京都的时候时常带着他们一起玩乐,只是杜子越比他们长几岁,杜子越大些之后,喜欢出来游玩,但他们年纪还小,家人也不允许他们出来。而且李简对这些也没有特别大的兴趣。
  “杜兄想必是知道我们不喜出门。”李简道。他是知道的,他成年之后,杜子越也邀过他一同出游,但是他不感兴趣,便推辞了。
  宁启和郑云吃过饭后,收拾一番,就一起来到客院中,李简和王景乐已经吃过了午饭,正坐在院中石凳上喝酒聊天。
  “李公子,王公子,让你们久等了,我们吃过午饭就赶快过来了。”宁启开口道。
  李简和王景乐起身,映入他们眼帘的是一位高大的男子和一位漂亮的夫郎。
  第一次见面时,宁启刚从连翘地回来,虽穿着朴素,头发也被连翘的枝丫挂的很凌乱,但他们也看出了这夫郎五官很好,收拾一番想必一定好看,只是那时候,他们并且没有凑近观察,也没有觉得会很惊艳。
  但是宁启梳洗完毕,换了衣衫来见他们之后,两人便发现,这位夫郎好像是蒙尘的珍珠,擦净灰尘之后便闪闪发光,异常夺目。
  李简倒还好,他一直有礼有节,为人沉稳,即使觉得这位夫郎好看,也知道自己不能多看,赶快收回了视线。
  但是王景乐不一样,他还是少年心性,看到好看的哥儿,眼神便一直直勾勾的盯着,不是出于喜欢,而是出于一种对美的欣赏。即便是在京都,他看了好看的人都要多看几眼。何况宁启的样貌,放在京都也是不常见的,他一下子便看呆了。
  “咳咳。”李简出声提醒,并用手肘碰了碰王景乐,以免他这迟钝的表弟被那郎君的视线杀死。表弟只顾着看这夫郎,没注意到,这郎君看着他一直盯着人家夫郎看,眼睛都快喷火了。
  郑云看他这样确实很不爽,虽说宁启好看,但是村里的人经常看,已经习惯了,看宁启的眼神都很寻常。因此他每次看到这样的眼神都很不爽。
  “失礼了!”王景乐回过神来,也知道自己不妥,赶快道歉。
  “郎君真是有福气,娶了这么漂亮的夫郎。”李简是个直肠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现在很自然地说出了心里话。
  “那当然。”郑云被他这一句话安慰道了,收起了不爽的眼神,表情一下子变得骄傲。
  “刚才的饭菜可有不合口味的?”宁启笑着询问。
  宁启这一笑,王景乐又忍不住看了几眼。
  “夫郎客气了,哪有什么不合口味的,你家的饭菜味道很好。”李简道。
  “是啊,我刚才都吃撑了。特别是那红烧肉,我最喜欢了。还有冒菜,吃法也甚是新鲜,里面的丸子吃了还想吃。”王景乐激动的说道。说到饭菜,他就忍不住开始回味刚才的味道,不遗余力的夸赞。
  “是啊,那红烧肉连我一个不喜肥肉的人都觉得好吃。”李简笑了笑道。
  “两位觉得合口味就好,要是有什么不便的,请及时告知我们。”宁启道。
  “夫郎客气了,我们觉得很舒服。”李简道。
  “是啊,我在京都都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王景乐道。
  “两位也是从京都来的?不知二位是否认识杜子越杜公子?”郑云问道。
  “认识,我们还是朋友呢,这次就是看了他写的诗,才拉着表哥到这里游玩。”王景乐忙道。
  “杜公子的诗这么出名?可否给我一看?”宁启惊讶道。他们只知道当时杜子越拉着铁根一趟一趟往樱桃园和连翘园去看花,也知道他写了诗,但是他们并没有在意杜子越写的是什么。
  “是啊,杜兄的诗文一直都很好,在京都数一数二的,在其他地方,也有人慕名抄录他的诗文。”李简解释道:“两位稍等,我去拿他写的诗。”
  李简走进房内,拿出在京都时抄录的诗句,递给宁启一份:“这是他写的关于樱桃花的诗。”
  “石溪樱桃花如雪,高粱酒酿享醇香。醉卧树下赏芳月,不枉人间走一趟。”宁启边看边念。念完后看郑云一直在旁边伸着脑袋,便将诗递给了他。
  “确实是好诗。”虽然对于诗文,宁启也只是一知半解,但能看出,杜子越写的这首诗确实不错,能流传开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样说,这诗文传播很广?”宁启继续问道。
  “是啊,杜兄这首诗是他在此处游玩的时候写的,后面也没有回京都,但是这诗没过多久就流传回了京都,人人传颂。”李简道。
  “对了,我这这还有几首。”李简将手上的诗全部递给宁启,宁启一一查看,有赞美樱桃花的,有赞美连翘花的,还有赞美高粱酒的,每一首都写的很好。
  “杜兄大才。”宁启赞赏。宁启没想到,石溪村的樱桃花和高粱酒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出名,还吸引了人来游玩。杜子越真是古代的宣传大使,免费给他们做了一个宣传。
  宁启心想,这古代竟也有名人效应,会因为一个人的诗而喜欢一个地方,想要到那个地方游玩。也不知道还会不会有其他的人来游玩。
  “两位在村里吃好玩好,我们就先告辞了,等下还要到连翘地里去。”继续聊了一会儿之后,宁启道,并将诗文全部还给他们。
  “这诗本就是抄录的,我还有许多,这份就送给你们。”李简道。
  “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宁启道。说完,他们便起身告辞。
  “阿启,这诗真的写的很好吗?”宁启和郑云将诗文的手稿送到书房,郑云拿着手稿,询问宁启。
  “是啊,确实很好,真没想到杜公子深藏不漏。”宁启道。
  “那我放起来。”郑云道。虽然郑云也有读书认字,但是他现在也就是认字多一些,能看懂简单的东西,对于诗文这种,他还是不懂。而且他们也没想要考科举做官的,宁启和郑云都没有学的那么深。
  本来郑云就是一个粗人,他不喜欢学习,以前也就是宁启教他,他才耐下心来学习。后来宁启看他认字了之后,也没有每天要求他继续学习了,没有那个必要。郑云本来就有自己擅长的事情,现在的样子就很好。
  宁启和郑云接下来几天,还是和家人一起,到地里去修剪连翘枝条。
  李简和王景乐就在宁启家里住了下来,和杜子越刚来石溪村的时候一样,虽然樱桃花和连翘花都没有开,但是两人每天也能找到乐趣,在村里到处游玩。
  他们从来没有出过京都,对于石溪村人的生活很感兴趣,村里人经常能在各地碰到他们。
  村里人这两年也时常见到村外来的人,对于又有人来村里游玩,也都见怪不怪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在村子里见到穿着很好的陌生人。
  不过石溪村人大部分都很朴实,对外面游玩的人还是很热情。见到他们在村里游玩,会和他们打招呼,还耐心的解答他们问的各种问题。
  两人在石溪村玩,第一个注意到的就是石溪村的水车。没办法,这个不注意都不行,因为水车在石溪村实在是太显眼了,从河道到田间地头,只要有田地的身影,都能看到水车的影子。
  这么多水车连在一起,非常壮观,也是石溪村独有的风景,让人看了就想探究。
  “你们说的这水车啊,是去年芒种的时候,眼看着要种庄稼了,但是我们这里一直不下雨,地里干旱啊,庄稼没法种,大家都很着急。这时,启哥儿,也就是郑夫郎,他做出来的这种水车,解决了我们村地里的浇水难题,让大家都种上了地。”在自家地里拿着锄头除草的一位大娘,放下锄头和他们说道。
  
 
第69章 震撼
  “大娘,这水车是怎么浇地的,看着像个轮子,无非就是大了点,好似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啊?”王景乐看着眼前巨大的轮子疑惑。现在水车没有转动起来,他们自然看不出来,这水车是怎么作业的。
  “那你们到那边去看看,那边一直有一个水车在运转的,虽然现在不浇地,但是那个水车也一直没有停。”这位大娘指了指沧河上游。那里有一个水车一直在转动。
  “两位小心点,别离河边太近。”大娘继续提醒道。
  “多谢大娘。”两人道谢,起身朝着大娘说的方向走去。
  走着走着,果然看到远处有一个一直转动的水车,两人凑近一看,才发现这水车的转动是利用水流的冲击来实现的。
  水车放置在一个水渠中,这水渠很窄,水渠中的水是从沧河上游流下来,流经水车的时候,冲刷到水车的挡板,带动了水车转动。
  水车用来取水的竹筒,在水车转动到低处的时候,开口朝上,水自然流入其中,水车转动到到高处的时候,开口朝下,竹筒中的水就顺着竹筒流出来,流入旁边竹子做的水渠中,顺着水渠的走向流到目的地。
  “妙啊,也不知道这夫郎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水车真是神奇。”王景乐目不转睛的盯着转动中的水车,感叹道。
  “是啊,这夫郎真是一个妙人,要不是来这一趟,都不知道还有这种东西,这样取水简直容易极了。”李简回道。
  两人对着转动中的水车,看了许久,直到天色渐晚,才起身回去。
  回到宁启家里,李简就迫不及待去询问宁启,能不能把这东西的图纸寄往京都,给他父亲。
  李简的父亲在京都担任工部侍郎,官居三品,李简看到这水车就想到了他父亲。虽在他们看来,他父亲的官位并不好,但他父亲喜爱制造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李简很了解他父亲,要是把这水车的图纸寄给父亲,让他研究,他一定会很高兴。而且父亲也一定会想办法推广,这样就可以造福整个x朝的百姓。
  “当然可以。”宁启很爽快的答应了,回到书房,将当时画的水车图纸,以及和郑云一起做出来的水车模型,全部拿出来给了李简,让他一起寄给他父亲。
  宁启虽对官场没兴趣,但是这水车就是需要官场的人来推广,才能造福百姓,宁启看李简这么上心,也很高兴。
  “多谢夫郎,我一定向父亲说明情况,不会没了你的功劳。”李简接过图纸和模型,郑重的向宁启道谢,他知道这些东西的分量很重。
  接下来,李简和王景乐又到了村中的学堂去参观,当他们看到学堂中男子、哥儿、女子一起学习时,很是惊奇。
  他们在京都也会上学堂,但学堂中都是男子,从来没有女子和哥儿去学堂的,这打破了他们以往的认知。
  趁着休息时间,两人便找到了学堂的夫子吴度。吴度听说有人找他,走出来,发现是两个从没见过的公子,看穿着不像附近的人:“敢问两位是?”
  “见过夫子,我们是来游玩的。”两人道。
  “原是如此,两位找我何事?”吴度倒是知道最近有人来游玩,但是他没想过这两人还会来学堂。
  “我们刚才见到此地学堂与其他地方不同,还有女子和哥儿在此读书,敢问夫子,为何会让他们来学堂?他们并不能参加科举。”李简问道。
  吴度摸着自己的胡子笑道:“我当时也有这样的疑惑,只是有个人告诉我,学习并不都是为了考科举,而是让人学会分辨是非,而且在他心里,女子和哥儿比起男子,同样很优秀,不能剥夺他们学习的权利。”
  王景乐惊奇:“竟有这样与众不同的想法,这人是谁?”
  李简也好奇:“是啊,还请夫子告知我们。”
  吴度:“是村中的郑夫郎,石溪村好多年没有学堂了,现在能有这个学堂,还是他出了大部分的银钱修建的,而且他每个月都给我发银钱,因此我才能少收一些束脩,让村里更多的孩子都能来学堂读书。”
  “两位看着像是城里人,不知道村里的情况,许多村都是没有学堂的。石溪村能有学堂,实属不易。你们可能觉得石溪村学堂的孩子并不多,但是比起其他村,已经算是很多了,其他村可能一个村也就一两个孩子上学堂读书。”
  “两位可以到门外看看,当时村里修学堂捐赠银钱的石碑上,郑夫郎可是排在第一位呢,村里人都很感激他。”
  对于村里的孩子来说,上学堂光是束脩这一点就难住大部分农家户,更不用说还要买笔墨纸砚,这些也都不便宜。
  两人都被这番言论震撼到,恍恍惚惚出了学堂,刚才进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注意那门口的石碑,现在才知道这石碑的意义。赫然一看,郑夫郎的名字果然排在第一位,而且字体也格外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