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猎户的漂亮夫郎[穿越]——风吹石子

时间:2024-12-09 09:58:22  作者:风吹石子
  听到宁启的呼声后,郑云慢慢减缓了力气:“这个力度怎么样?”
  宁启:“这样刚好,就这样。”
  感受这郑云的手指在自己腿上揉捏,自己酸痛的肌肉得到了放松,宁启舒服的长呼一口气。
  腿部慢慢放松之后,显得自己腰部的酸意更加明显:“帮我按一下腰部吧。”
  郑云的手放在宁启的腰部上,刚开始确实老实的在按揉腰部,按着按着,郑云感觉宁启的腰好细,好像自己一只手就能握住。
  以前宁启总不让他碰,现在看着宁启乖乖的躺在床上,郑云难免起了一点心思。
  按揉腰部的手慢慢改成了抚摸,由腰部网上到肩部,再向下到臀部。
  因为是趴在床上,臀部隆起,弧度十分明显,郑云抓了一把,感觉软软的,整只手像是摸到了柔软的馒头。
  “阿启。”郑云情不自禁的叫出声,趴下身想亲一下宁启。
  这时,郑云才看到,原来宁启睡着了,怪不得没有阻止自己作乱的手。
  看着宁启的睡脸,郑云清醒了,停住了自己的邪念,亲了一下宁启红润的双唇。
  怕宁启趴着睡不舒服,抱着他转了个身,让他躺在床上。
  宁启醒过来的时候,看到郑云抱着自己,正盯着自己看,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了,只有屋内昏暗的烛光还在闪烁。
  “我睡了多久。”宁启起身问道。
  “约莫一个时辰。”郑云说:“小二已经把饭菜送过来了,但是我看你睡得正熟,就没叫你,你喝点水,我让小二过来把饭菜热一下。”
  “你也没吃吗?”宁启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对,我等你。”郑云说道。
  “好,你先叫小二热饭吧。”宁启心里想着,郑云这个傻大个,自己都不知道先吃饭。
  吃完饭,躺在床上,郑云跟宁启交代:“对了,阿启,我刚才找小二打听了一下,看县里有没有铸铜师,他说好像城东有一家,我们明天可以去看一下。”
  宁启:“好,那我们明天去。”
  可能是傍晚睡多了,现在躺在床上,宁启是没有一点困意。睁着眼睛,在黑暗的环境中看久了,慢慢能看到一点模糊的景象。
  感受着郑云抱着自己,宁启侧过身,看着郑云,心想虽然郑云这家伙皮肤黑,但鼻梁挺拔,轮廓棱角分明,而且十分有男人味。
  宁启看着看着神出手摸了摸郑云的鼻头,心想自己怎么不穿越到男子身上,这张脸要是长在自己身上就,那不得开心死。
  正想的出身,郑云突然睁开了眼睛,对着他的嘴唇亲了过来。宁启猝不及防,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宁启还以为他睡着了才敢这样,谁知被抓个正着。
  刚开始只是唇对唇,慢慢地,郑云的舌头伸了出来,对着宁启的嘴唇一顿舔允,正当郑云准备撬开宁启双唇的时候,宁启终于反映了过来。
  “呜呜呜呜……”
  宁启挣扎,但是力气没有郑云大,挣扎不开。
  “你放……”张嘴说话的时候,郑云正好趁着时机,攻城入腹,缠着宁启的舌尖一阵搅合,来来往往。
  不知道过了多久,宁启感觉自己头晕脑胀,快要窒息的时候,郑云终于放开自己。
  宁启立马背过身去,说什么也不再转身,心中惊叫连连。
  想自己一个大好直男,守了几个月,没想到在此时丢了初吻,还上来就是法式。
  宁启现在都不知道要怎么面对郑云了,太尴尬了,只想打个洞钻进去。
  
 
第14章 铸铜作坊
  其实宁启不知道,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已经不能算是他的初吻了。
  第二天一早,宁启竭力忘了昨晚发生的一切,和郑云往城东去找店小二说的那个铸铜师。
  一路走一路打听,终于到了铸铜作坊。
  这个作坊位于城东边缘地带,是私人经营的作坊,占地面积很大,平时主要铸造一些摆件、礼器、祭祀用品等。
  这里的主事人是赵掌作,见到宁启和郑云来到作坊后,立马迎上来:“郎君、夫郎好,我是这里的掌作,姓赵,不知郎君要铸造什么样的铜器?”
  赵掌作看着两位,根据经验来说,一般做主的人都是郎君,何况这位夫郎长的太好看,不像经常出门的人。因此他询问的是郑云。
  宁启倒是没有在意这点,掏出怀里的图纸,递给赵掌作。
  这图纸是他在家里用碳条画的简易的蒸馏装置图,他现代学的设计,画这些图纸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宁启真的感谢他现代学的是设计,对各种东西都感兴趣,上学的时候搜罗过许多东西的图纸,工作后在网上刷视频刷到感兴趣的东西也会记下来。
  不然他现在即使想做蒸馏设备,也是两眼一抹黑,普通人谁会特意记得这些东西啊。
  要是只知道有这东西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原理和构造,靠口述,想要复刻出来可不容易。
  “赵掌作,这是图纸,不知你们作坊是否可以铸造的出来?”
  赵掌作听到宁启的询问,才发现原来做主的是这位夫郎。
  这倒是奇了,不知这夫郎有何本事。赵掌柜心里想。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
  赵掌柜展开图纸仔细观看,确认自己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器物,心想,这夫郎确实奇特:“夫郎,我经营者铸铜作坊半辈子,经手的物件很多,但这种器物我还从未见过,具体能不能做出来,需要找我们的模具师傅研究研究,能否做出模具,两位请随我来。”
  宁启和郑云跟着赵掌柜向作坊后院走去,中间经过了打磨区、雕刻区、窖藏区等,凡是看到的地方,赵掌柜都一一为他们介绍。
  作坊每个区域都单独开来,互不干扰,分工明确。
  在经过窖藏区的时候,宁启看到了这里储存的一些铜器,有大有小,有些朴素,有些有复杂的雕花,但不管各种,都很精美。
  本来宁启还担心这个铸铜作坊的手艺会不会好,但是看了窖藏区的铜器后,宁启就放心了。
  最后他们到达铸造区,模具师傅在这里维护一些常规模具。
  远远的,赵掌作就冲着一位胡子花白,正弯腰维护模具的老者喊道:“孙师傅,先别忙活了,你来看看这纸上画的器物能不能做出来模具。”
  孙师傅听到声音和赵掌作打了声招呼后,就接过图纸查看:“妙,妙,妙极了,这些器物虽从未见过,但结构精巧,不知是谁想出来的?”看过之后,孙师傅一脸惊叹。
  “是这位夫郎给的图纸。”赵掌教回道。
  孙师傅没想到是位漂亮的夫郎,果然是人不可貌相。立马热情的盯着宁启,把旁边郑云都给忽略了:“夫郎,不知这器物是用来干什么的?”
  “不好意思,孙师傅,具体做什么不方便告知,不过这各部件的作用,倒是可以告诉你。”
  宁启心想,这可是我将来的挣钱利器,怎么能轻易告诉你们是用来干什么呢。
  虽然告诉各部件的作用,这些老师傅说不定能够猜出来大概的方向,但是离发现真正的作用,还得一段时间。
  而且要让师傅制作模具,必须要让他了解作用,才能把模具制造的完美。
  宁启指着图纸上的各个部件,一一解释:“这个是加热器,是用来加热水的;这个是蒸发器,能够把水进一步加热到蒸发;这个是冷凝管,能够把蒸发的水重新冷凝变成水……”
  听完后,孙师傅赞不绝口:“精巧,简直太精巧了,都说覆水难收。我以前从未想过,蒸发掉的水还能重新变回水收回。你这小夫郎,脑子也不知是怎么长的。”
  “哈哈,孙师傅,这也不是我想出来,不知这东西的模具能不能做出来?”看孙师傅这么激动,宁启赶快问道。
  “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我做了一辈子模具,好好研究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图纸不够详细,需要完善,我才能制出模具,还有,这几天可能需要你到这里和我探讨探讨细节。”孙师傅看着图纸,对宁启说出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好,那我这几天一直呆在县里,每天过来一趟。”宁启也不知道孙师傅需要自己将图纸完善到什么程度,但只要能够做出来,他愿意天天过来,于是就答应了孙师傅的提议。
  三天后,宁启和孙师傅两人终于蒸馏设备的图纸补充完善,孙师傅已经开始着手做模具了。
  宁启之前设计的蒸馏设备各个部件都更加偏向于现代化,和孙师傅讨论后,最终设计出了一套适合现代手工工艺的蒸馏设备,由加热器、蒸发器、冷凝管、收集器、连接管道和阀门等零部件。
  其实每个部件要制作出来相对容易,难就难在如何把这些部件连接起来,并且能够保证不渗漏,不然一边蒸馏一边漏,就搞笑了。
  为了更好的连接这些部件,宁启和孙师傅就讨论了两天,想尽了各种办法,最终才得以解决。
  这几天,郑云一直陪着宁启在客栈和铸铜作坊来回奔波。
  宁启忙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看着,也不打扰。宁启闲的时候,就和宁启说说话。宁启累的时候,就让宁启靠着他休息。
  模具的问题解决后,剩下铸造的部分就是铜器作坊的事了,宁启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
  赵掌作给宁启他们合计了一下,这套蒸馏设备制作完成需要他们付八十五两银子,其中需要先付二十两定金。
  谈成后,宁启和赵掌作签了契约,付了二十两定金,并约定等铸造完成的时候送到石桥镇石溪村郑云家,然后就和郑云离开了平阳县。
  宁启铸造的这套蒸馏设备中有一些大型器具,而且有些小型的零件也比较复杂,铸铜作坊预计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够铸造好,现在是四月份,那就是得等到六月份才差不多可以铸造完成。
  来县里的时候,宁启坐牛车不习惯,一路颠簸,导致他一到县城就浑身酸痛。
  为此,准备回去的时候,郑云就到集市买了一床厚实棉被,铺在牛车上,让宁启坐在棉被上面,能够舒服一些。
  对于郑云的好意,宁启愉快的接受了。现在又不缺钱,再苦也不能苦了自己。
  相处了这么久,要不是出了这样远门,宁启都没有想到,郑云有这么细心。
  回家这一路上,宁启觉得有了棉被之后,果然好了很多,路上颠簸的时候,宁启也只是随着颠簸上下起伏,再也没有被颠的屁股痛了。
  
 
第15章 酒曲
  宁启心想,解决了蒸馏设备之后,要想制作蒸馏酒,还需要制作酒曲。
  这段时间,宁启了解到,这里的酒曲都是小曲等,达不到要制作蒸馏酒的要求,宁启就收集了这里现有的几种酒曲,用来制作大曲。
  “郑云,你把盆中的小麦、大麦和豌豆捞出来,沥干水分,我来生火烧水,我们把浸泡好的小麦、大麦和豌豆蒸煮一下。”
  宁启看了看昨天浸泡在木盆里的小麦、大麦和豌豆,浸泡了一天,已经浸泡好了,就喊郑云捞出来沥干水,放入笼屉中蒸煮。
  郑云拿着笼屉走到木盆边:“好。”
  郑云捞满一个蒸笼后,宁启的水也烧开了,郑云就拿过来放到锅上面进行蒸煮。
  蒸煮期间宁启一直注意着火候,防止火势过大或过小,防止干锅。
  约两个时辰左右,宁启揭开锅捻了一下麦子,看到熟而不烂,是刚刚好的状态:“郑云,这锅蒸好了,我们蒸下一锅。”
  这时郑云经把另一锅也捞好了,还泡好了明天要用的小麦、大麦和豌豆。“好。”
  一天的时间,宁启和郑云一共蒸了两锅。
  蒸完过后,宁启和郑云把蒸好的小麦、大麦、豌豆碾碎:“要碾到芯烂而皮不烂的状态,你看,就像这样。”宁启抓了一把自己刚才碾好的给郑云看。
  郑云碾了一会儿之后,觉得差不多了,就叫宁启看看:“阿启,你过来看看,这样成不成?”
  宁启抓起看了一眼:“成,就是这样,我们继续。”
  全部碾碎之后,宁启和郑云把收集好的小曲和小麦、大麦、豌豆按好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在正方形模具中按压成型后,按照横三块、竖三块的方式,堆放到屋内进行发酵。
  “阿启,要发酵多久呢?”将混合后的料全部放进屋子中后,郑云问道。
  宁启看着屋内的混合料:“得一个月左右,中间还要定期来翻一翻,保持好屋里的湿度和温度,这样才能更好的发酵。”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宁启和郑云连着半个月都在忙制作酒曲的事情,每天都能蒸煮两锅。
  每天搅拌好的混合料都分在不同的区域放置,就这样,一间屋子都被他们放满了。
  到了四月底,村里的小麦都陆续成熟了,现在收割小麦都是拿着镰刀一把一把收割的,相对较慢。
  宁启爹娘家里种了四亩地的小麦。所以到了时间,宁启和郑云就一起前往父母家里帮忙收割小麦了。
  郑云拉着家里的板车过来,收割完小麦后用板车把小麦拉到麦场。
  到宁启爹娘家之后:“爹,娘,我看家里的小麦都成熟了,我和郑云来帮你们收小麦。”
  看到他们过来,宁柱子和王桂花很高兴:“好,我们正要去呢,我们地不多,有你们帮忙肯定更快了。”
  王桂花:“启哥儿,你就留在家里吧,春哥儿和小花也在家,你们中午给我们送饭。”
  宁启:“好的,娘。”
  宁柱子:“郑猎户,拉上板车我们走吧。”
  就这样,宁柱子、王桂花、宁强和郑云一起跟着去地里收割小麦了。宁强因为今天要收割小麦,早早的就去镇上把卤味送到了悦来酒楼。
  中午早早做完饭后,宁启招呼春哥儿和小花先吃饭,吃完后,给地里的家人送饭。
  “大哥,我们帮你拿点。”看宁启一个人拿着饭菜,春哥儿和小花过来跟宁启说。
  “那春哥儿你拿这个饼子吧,小花你拿着这个炒五花肉。”
  到了地头之后,宁启放下拎着的饭菜,大声呼喊:“爹、娘、郑云、大强,过来吃饭了!”
  春哥儿、小花也跟着喊:“爹、娘、二哥、哥夫~”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