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组合解散,我爆红了!(近代现代)——远上天山

时间:2024-12-15 10:07:06  作者:远上天山
  陆煦并不遗憾,毕竟这是堂堂正正的输。
  “还是得遗憾一下的,以后演男配的机会就不多了啊小狗同学。”
  “陆煦也不是都演主角的好吗?”
  “同样是输,陆煦的状态和那年金焰奖完全不同,瞧瞧你干了什么好事@金焰奖(指指点点)。”
  娱乐圈一向是个捧高踩低的人情社会,越是高高在上便越是有人追捧,放在奖项上也是一样。
  去年金焰奖经历了低谷期,今年正打算重整旗鼓再继续,然而,去年的获奖影片整体关注惨淡、获奖者的后续资源也远不如预期,这只会让原本对金焰奖有所期待的电影人更加远离。
  换而言之,去年的金焰奖提名名单好歹能看,有块遮羞布在,到了今年,金焰奖几乎没有什么看点了。
  之前的金焰奖为什么受人追捧?因为它权威,因为奖项之争有看点,也因为金焰奖影帝影后甚至最佳男女配角的身份足以让演员们赢得更多的关注,在选片、商务、时尚方面晋升一个台阶。
  但现在,金焰奖已经没有这种优势了。
  获奖是需要公关的,一般来说,各家公司同时下注两个奖项所耗费的金钱和精力远超想象,专注一家的话,不仅投入少,效果也可能更好一些。
  金焰奖的口碑受损,争鸣奖因此成为了观众心目中口碑的代表,自然地,各家公司以及明星本人的力气都使到了争鸣奖那边。
  今年的金焰奖惨淡得难以形容。
  星光黯淡远不及往年不说,红毯上大牌明星少了,秀礼服的网红变多了,连续合作多年的冠名品牌直接取消了赞助,赞助品牌也从一线跌到了二线,一看就是给钱就能上。
  几年后业内再评点金焰奖,“《无畏人生》事件”是奖项自身无法越过的一个槛,但无论金焰奖的境遇有多么惨淡,观众们都很难再对它生出一丝同情。
  不是观众先抛弃了金焰奖,是金焰奖先抛弃了观众。
  总而言之,这一年的金焰奖从公布提名到颁奖都没有上过几次热搜,倒是#金焰奖  惨#这个词条在热搜上挂了很长时间,之后因为组委会的抗议被撤下了。
  奖项之外的戏比奖项本身更有意思——今年金焰奖度过了一个惨淡的颁奖典礼后,组委会的两位核心成员把柳任农给告了。
  虽然两人告得小心翼翼,还是在柳任农退圈近一年后才告的,却依旧引起了注意。
  柳任农在电影圈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两人与柳任农合作,着实赚到了数目不菲的金钱,可柳任农退圈之后,原有的模式行不通了,不仅如此,柳任农还在最后关头坑了两人一把,债转移到两人头上,利润则被他全部抽走了。
  陆煦欢快地吃瓜看戏,顺便感慨:“柳任农确实是个商业奇才啊!”
  从陆煦听说柳任农这个名字开始,他就没见对方吃过一次亏,从来都是他占别人的便宜、坑人,不管是和他一起合伙骗票房的,还是合伙坑奖项的,到最后都会吃柳任农的亏。
  “你等着看吧,这些成天算计别人的,总有一天会栽个大跟头,这个跟头一栽,他想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陆煦深深怀疑,自家经纪人可能是乌鸦转世,这张嘴说好消息未必准,一说坏消息,那是绝对的灵光。
  陆煦只知道柳任农折腾去海外拍电影了,在海外继续搞电影事业自然不如在国内舒服,在国内几乎人人都捧着他,尊他为大导,大牌演员们争着和他合作,谁也不敢对他不客气。
  可到了国外,几乎没人在乎他是谁,谁都不认得他。
  陆煦只以为柳任农会过得不太舒服,结果不久之后,他就在财经新闻上看到了某海外公司涉嫌诈骗,国内的电影投资人被骗得血本无归的消息。
  那正是柳任农参与投资、执导的剧组合作的海外公司。
  在国内的时候,柳任农只要专心拍片就足够,可去了海外的话,他想拿导演的权限,就必须掏钱,丝毫不付出是不可能的。
 
 
第216章 216 不看后悔
  陆煦唯一感到好奇的是,柳任农究竟赚了多少钱?
  能上财经新闻的话,意味着柳任农被骗走的钱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新闻报道里说是10位数的美金,但被骗的不止柳任农一个人。
  如果柳任农被骗走的资金占据其中的十分之一,陆煦也不得不感慨钱真好赚。
  至少对柳任农是这样的。
  陆煦与柳任农交集不算深,却相当了解对方的行事风格,这么大一笔钱的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要了柳任农的命也毫不夸张。
  但陆煦又觉得,这个结局像是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柳任农亏心事做了不少了,总不能他从头到尾一点亏都不吃,还能全身而退。
  据说柳任农先前投资不少,盘子铺得特别大,他退圈那时候临时撤了一笔,被诈骗那些几乎就是他本人的全部现金流了,至于这事最终将如何收尾,柳任农如何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陆煦只能祝他好运了。
  陆煦偶尔会感慨娱乐圈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柳任农从前那么风光,他才退圈不过一年,关于他的痕迹就从圈里完全消失了,就好像根本没有这个人一般。
  唯一让陆煦觉得庆幸的是,现在总算没人说他克柳任农了。
  电影是柳任农在海外拍的,钱是他在海外被骗的,陆煦总不至于追到海外去克他。
  他原以为退圈会是柳任农的最终结局,没想到精彩的人在哪里都可以发光发热,一般人绝对做不到对方这种程度。
  “无非是贪心罢了。”许闻总结道,“他还是留恋娱乐圈这块地方,不肯轻易放手。”
  “这个结局倒也不坏,至少沈文杰会很满意。”
  陆煦点了点头:“我也没有表示不满的意思。”
  这个结局和柳任农本人实在是太配了。
  ……
  陆煦说给自己放长假,就真的放了一个超长假期,他没去哪里玩,而是一觉睡到自然醒,过上了非常懒散的生活。
  年末的庆功会和舞台表演尤其多,陆煦几乎没有露过面,以前他是演员中的流量,人气和实力各占一半,而到了现在,即使陆煦人气依然高昂,他却是公认的不靠流量吃饭的演员。
  他只偶尔参加一两场电影相关的活动,其余时间都无所事事。
  冬天的C市湿冷湿冷的,风虽然不大,可人只要往大街上站个两分钟,就会产生抖腿的冲动,陆煦偶尔骑车晃到体育馆,偶尔去江边转两圈,再去逛逛本地的公园、博物馆,天冷了,景区的人流比平时少上不少,陆煦也能更惬意些。
  粉丝们最近偶遇陆煦的机会特别多,偶尔有粉丝发一条视频,下面就会出现好几条同类型推荐。
  陆煦因此被穆迁逮到了。
  “最近闲吧?”穆迁单刀直入,没和陆煦客气,“有没有兴趣来客串个角色?”
  “行啊,什么角色?”
  陆煦这么干脆,穆迁反而愣住了。
  陆煦好几年不拍电视剧了,平时也不太在电视剧相关的场合露面,穆迁表现得这么豪爽,是因为陆煦一旦拒绝的话,他可以豪爽地当这件事没发生,如此才不会显得尴尬。
  毕竟陆煦如今已经是影圈大咖,不愿纡尊降贵来拍电视剧是很正常的事。
  穆迁和太多电影圈“下凡”的演员打过交道了。
  陆煦不一样,现在是陆煦事业的黄金期,他眼下确实没有任何动静,可一旦哪天他决定拍新电影,整个娱乐圈都会关注。
  时隔好几分钟,穆迁才介绍起了想要陆煦客串的角色。
  他拍的新剧是《18岁那年》的姊妹篇,邀请陆煦客串的是一个类似黄路宁的角色。
  如果观众愿意的话,可以视作是黄路宁温暖生活的再延续。
  这个角色找谁都行,可穆迁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陆煦最合适。
  “我随时有空,什么时候进组?”
  两人太久不联系了,陆煦的咖位比起两人合作时又升了一级,穆迁本以为陆煦不愿意再拍电视剧了,没想到对方答应得这么爽快。
  他把日期和剧本发给了陆煦。
  陆煦刚好无事可干,客串个角色还是可行的,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剧本还是金木的手笔,虽是《18岁那年》的姊妹篇,剧情上和《18岁那年》的相关之处却并不多。
  总而言之,这依然是一个温暖的剧本。
  穆迁就是从粉丝们的“偶遇”视频里揪到陆煦的。
  角色戏份很少,陆煦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拍完了,回来继续被粉丝们“偶遇”。
  陆煦客串穆迁新片之后,邀请他去客串的剧组倏然多了起来,这个时候只能由许闻出面回绝。
  陆煦可以闲着,经纪人却始终处于忙碌的状态中。
  当然,许闻很热爱这份工作,他比陆煦还害怕闲着。
  许闻已经不打算接新艺人了,他如今在飞扬演艺已属高层,却不涉及具体业务,只负责陆煦一个人。
  许闻满意如今的状态,对他来说,陆煦就是他的事业。
  陆煦计划给自己放半年假,在这半年里,他和品牌方签订的合同、他投资获得的分成、各种邀约……方方面面的信息都由许闻来处理。
  经纪人偶尔会给他打电话,强调现在邀请陆煦的剧组有多么多。
  “你有新片在拍其实还好,最近大概是都知道你很闲……”陆煦既在商业大片中证明过自己,拍摄小成本电影也不在话下,热血正义的柏千山他能够驾驭,精神变态他演起来照样适配,成功的范例实在太多,以至于陆煦并不需要拘泥于某个单一角色。
  自然地,邀请他的各种类型的剧本都有,还有那种尺度大到让经纪人震惊的。
  他以陆煦暂时还没做好暴露的准备为由回绝了对方,对方却很有毅力地一直在邀请,并保证,即使陆煦真人小,镜头拍出来也会显得非常big。
  经纪人:“……”
  big滚出地球!
  需要证明的话,他完全可以安排陆煦去拍内裤广告。
  虽然在圈里混了很多年,但许多时候,陆煦并不理解某些“艺术家”的想法。
  陆煦更是没有理解的必要。
  陆煦刚红的时候,经纪人还为自家艺人受欢迎感到窃喜,但最近,随着邀请陆煦的奇葩剧本越来越多——剧组的说法是“只有陆煦能诠释的艺术”,许闻偶尔也会同情陆煦。
  从经纪人的角度看,他觉得陆煦已经很勇于突破了。
  好在陆煦很快被拯救了。
  他目前唯一的存货终于制作完毕,准备定档了。
  木琅导演将电影取名为《面人》。
  陆煦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和剧本似乎没有太大相似之处,木琅告诉他,原本考虑过《双面人》或者《两面人》这样的片名,又觉得这样指向性过于明显:“观众看到片名就明白剧情的话,未免过于无趣了。”
  《两面人》更像在讲述官场的故事。
  陆煦同意了。
  电影才定下上映日期,就获得了一片关注——实则是与制作成本完全不相配的关注。
  《面人》的制作成本只有几千万,这还是因为陆煦这个主角的片酬不低的缘故。
  电影的场景非常单一,回忆戏份虽然占据一定比例,却只是在渲染主角马彦文的性格而已,木琅导演又深谙省钱之道,陆煦还少拿了片酬,如果把片中木琅和陆煦两个人的名字去掉,这真的只是一部平平无奇的低成本电影。
  但没办法,陆煦前面三部电影全球票房直接超了120亿,即使他演了一部超级烂片,前期依然可以骗到不少观众。
  木琅对《面人》的定义倒不是纯文艺片,电影最多只是玩了个诡计,却没有故布疑阵把观众绕得稀里糊涂的意思。
  木琅是有艺术追求的导演,但他的追求并非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还是期待观众能与他的想法产生共鸣的。
  ……
  事实上,当《面人》自称低成本电影时,同档期的其他剧组都或多或少表露出了“你别装”的意思。
  “票房不看成本,我记得《诡诈》和《青春之羽》两部电影的拍摄成本同样不高,关键还得看观众的反馈。”
  “拍过电影的都懂,太谦虚也不是什么好事,自己的作品不管选在什么档期上映,都免不了会面临竞争,我们不会高估任何一个电影,但也不会低估任何一部电影。”
  “这个档期里,我最关注《面人》。”
  各家剧组都表露出了对《面人》严阵以待的态度,即使电影的拍摄成本确实很低,可有木琅和陆煦两个名字在,《面人》就很难被等闲视之。
  电影叫《面人》,不意味着陆煦是面团。
  虽然木琅+陆煦的配置更像是要冲奖的,但……冲奖的《反转都市》票房近20亿,冲奖的《无畏人生》票房近40亿,陆煦就是娱乐圈里既要又要的典范。
  《面人》选在5月初上映,这个档期的票房大片相对少,青春片、爱情片、亲情片这些反而扎堆,《面人》打出的宣传语是“令你终生难忘的一段友情”。
  这个宣传语一出炉,粉丝们立刻注意到了。
  《面人》甚至连预告都没发,粉丝们不明白是剧组过于自信,还是木琅导演忙到把这事给忘记了。
  “仔细想想,陆煦好像确实没拍过主打友情的电影哎。”
  “《青春之羽》不是吗?不过主线是尹沛的羽毛球事业,但是友情线也很重,其他应该就没有了。”
  “《夜观天象》必须有姓名,张半奴和魏清芳就是至死不渝的友情!”
  “‘至死不渝’用在那里对吗请问?”
  “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
  在粉丝们印象中,陆煦演过的包含友情线的片子,即使只是纯粹的兄弟情,其中也有值得嗑的点。
  冲着“友情”两个字,一群粉丝兴冲冲地冲向了电影院。
  看完不到两个小时的全片后:“???”
  “终生·难忘的‘友情’???”
  官博评论区完全炸了。
  确实是友情没错,但电影中描绘的“友情”和他们想象中的友情完全不一样啊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