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谁来言说夜晚(近代现代)——薇诺拉/金陵十四钗/金十四钗

时间:2024-12-16 09:40:46  作者:薇诺拉/金陵十四钗/金十四钗
  收拾完自己的办公桌,带着一箱个人物品,盛宁走过了反贪局侦查处的大办公室。他驻足,回眸,望向办公室里那个原本属于叶远的空空的座位。一个检察官就这么凭空消失了,因为是在去往汶川的路上失踪的,在更惨烈的人间悲剧面前,他的失踪没有激起哪怕一点波澜。
  还有一个消息他是在新闻里得知的,很小的一个版面,跟叶远的失踪一样无人在意,无人过问。由于即将无家可归,哑巴的妻子一下急出了脑溢血。谁也不知道这个哑巴临死前想的是什么,他来时也曾喧嚣,去时却安安静静。也许在医院陪护妻子的时候,他望着病重的妻子与孱弱的儿女,想到自己的残疾与无能,想到也许这辈子都无法带给妻女一个完整的家、一段幸福的人生,于是他跨过医院12楼的防护栏,一跃而下,当场死亡。
  一个自杀的穷哑巴,一个消失的检察官,微末如尘埃,就这么被不着痕迹地抹去了。
  反贪局所有人都来送他们曾经的盛局长,一些别的部门的检察官也在一个较远的安全的距离望着这个男人。他们的目光有惊骇有庆幸,有惋惜有怜悯。他们中的一部分不明白周公子的心上人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还有一部分真就像在看一只跟大象斗败了的蚂蚁。
  盛宁没有跟他们告别。他垂着头,从这一身身检服、一枚枚检徽面前一一走过。
 
 
第136章 信命(二)
  决定回香港之后,蒋贺之没有提前告知蒋继之,倒跟家里的幺妹蒋宣淇联系上了。他骨子里的骄傲和倔强都随了母亲,不想向老子和二哥先低头。
  只是,如今留在这里,除了日复一日地徒增伤慨,实在没有意义了。
  趁周末天气晴好,蒋贺之一边在街上开着车,一边用耳机跟蒋云琪打电话,听凭她的差遣,替她去采购一些洸州特产回港送人。
  “嗯,我想想啊,除了刚才跟你说的那些,还要荔枝干还有陈皮饼。”蒋宣淇还是贪嘴的年纪,所谓的要送人的特产都与“吃”相关。
  “我的大小姐,你这都带的什么啊?”面对幺妹,蒋贺之宠溺地笑了,“在香港,还有蒋二小姐吃不到的零食吗?”
  “你别管啊,记得一定要给我带啊,爸爸和二哥还生你的气呢,没我的美言,你就算回得了香港也踏不进家里的大门——哎,对了,桂味,要桂味的荔枝干!”蒋宣淇也随哥哥一起笑了,想想,多问了一句,“就你一个人回来吗?我那美若天仙、倾国倾城的‘三嫂’呢?”
  “就我一个人。”肩部的伤口无端端一疼,蒋贺之默了良久,才说,“可能我还得留一阵子,我一个朋友还在医院里没醒,我——”
  说着话,忽见一群穿着九弘中学校服的少年正结伴横穿马路。少年们勾肩搭背大摇大摆,一身嚣张的不良气质,惹得街上的司机们为了躲避他们频踩刹车,纷纷探出头来大骂。蒋贺之很快认出这群少年人中为首的是张熟面孔,马秉元的弟弟马秉泉。
  马秉泉头上戴着一顶驴牌的刺绣棒球帽,尚不知是真是赝,但正品得好几千。对方好像也看见了他,一刹变了脸色,呼朋唤伴地匆匆离去。
  他微微细着眼睛沉思,在妹妹一声“三哥”的呼唤中才醒过来,应付了对方两句,再一扭头望向车窗外,那群少年已经不见了。
  替妹妹买齐了零食回到荔宁路的住处,蒋贺之开始整理要带回香港的行李。其实不多。柜子里的书怕是都带不走了,太沉,读书那会儿还爱看,工作以后闲时就所余无几了。他从一排排几乎还是全新的书籍中取出一本厚似砖头的大红本儿,是《政法队伍应知应会国家法律题库》。抚摸着微微起皱的书封,他竟不自禁地微笑,想起他们就是因为一场应知应会考试结下了梁子,起初对他,他只是受一种原始的欲望支配,渐渐的,发自真心的钦佩和喜欢便横织成网,他深陷其中,心甘情愿。
  他已经从燕子那里听说了金乌山爆发的那场检民冲突,也从别处听说了盛宁被调去省检政研室的消息。获悉这些的瞬间他自责得要命。在这样苦痛而困难的时刻,他本该陪在他的身边。蒋贺之越想越后悔,无论如何也不该冲他发那通火、说那番伤人的话,人在气头上,难免口不择言,可这会儿他冷静下来了——这场大地震突如其来,打乱了一切部署,谁也想不到。洪兆龙刚刚脱离危险期,他甚至开始懊悔这么早抓住了他。他想多给自己一点时间,或者多给盛宁一点时间,给些时间是为了彻底忘记还是继续等待,他自己也拿不准。
  算了,如今他身边有个周公子,我都要走了还纠结这些干什么。想联系又觉不妥,想放下又不甘心,蒋贺之斜斜盯着桌上的手机,又不自觉地用手摸了摸左肩,伤口的痛感还是强烈。要不是那晚那么疯狂,不至于这会儿还没有一点愈合的迹象。他自己都承认不是满不在乎,他都快被醋海溺没、被妒火烧糊涂了。
  短时间内窦涛也不知能不能醒过来,他的一些文件资料和个人物品就都由蒋贺之封箱代为保管。从晶臣酒店带回了那柄雕花黄铜镶嵌彩色宝石的裁纸刀,取了拆箱,他想看看窦涛有什么待办事项,能在走之前替他处理的就都处理一下。
  大多都是些不重要的杂物,蒋贺之翻检了一会儿,忽然在一本类似工作笔记的本子里发现了一张纸,拾起一看,竟是一份有些年头的手写的急诊病历记录,上头清楚地记录着,就在咸晓光自杀前几日,他还因发烧39度去他家附近的一家小医院里吊了针,一吊就三天。
  尚不得知,是他托窦涛查资料时对方不慎遗漏了这个信息,还是有人悄悄把这份手写病历单塞进了窦涛的文件箱里,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一个都打算自杀了的少年为什么还要挂急诊看病呢?
  而且,他的尸检报告里并没有记录身上的针眼。
  蒋贺之从肺腑深处发出了一声喜悦的呼喊。他想,警服一日未脱他就还是警察,不负肩头使命,或许应该查清楚这桩旧案再走。
  门外忽然响起一阵敲门声,还伴随着一个有些尖利的女声:“蒋警官,你在家吗?”
  “在。”应着声蒋贺之就跑去开了门,眼前出现的果然是那位邻楼的胖阿姨,照旧一袭花睡裙,丰腴绰约。她的老公瘦阿叔也依然光着膀子,亦步亦趋地跟在她的身后。这对老夫妻永远这样,吵吵闹闹嘻嘻哈哈平平淡淡恩恩爱爱,蒋贺之由衷羡慕。
  “蒋警官,你这是要搬家啊?”见地板上躺着几只打包箱,胖阿姨惊诧地问,“搬到哪里去啊?”
  “不是搬家,是回家。”默了片刻,蒋贺之不易为人察觉地轻轻叹气,“我要回香港了。”
  “香港?你原来是香港人啊?香港好呀,明明这么近,我跟我爱人还没去过来。”作为“纽伦港”之一的国际大都市,其繁荣与稳定总会令粤地百姓对港人高看一眼。胖阿姨顾自眉飞色舞地说着话,接着又手舞足蹈地唱了起来,“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
  蒋贺之倒是饶给面子地微笑聆听,瘦大叔却及时翻着眼儿搡了老婆一胳膊,示意她,不要唱了,说正事!
  “对哦,差点把正事忘掉了!”胖阿姨收放自如,当场回归说正事的状态,柳眉怒竖道,“我们隔壁的阿元、阿泉不是搬走了么,最近换了一个新租客。这个新邻居素质实在不高,天天把垃圾袋堆到我家门口,蒋队长,你能不能管一管?”
  “管是管不了,不过我可以去说说看——等等,你刚刚说,马秉元与他弟弟搬走了?”
  “对啊,搬走都有阵子了,你跟他关系那么好,他没有跟你打过招呼吗?”胖阿姨嘴巴艳若血盆,一双眼瞪得铜铃大。
  “我前阵子太忙,可能一直没遇上吧。”话是这么说,但联想到方才街头看见的马秉泉,蒋贺之隐隐感到疑惑与不安,于是他告别了胖阿姨与瘦阿叔,又跟左右四邻打听来了马秉元的新住址,决定上门看一看他,解一解惑。
  蒋贺之循地址找过去,马秉元的新住处竟是一个中产楼盘,小区环境不错,栋距开阔,古典整洁的外立面与花繁木茂的中式园林风格相得益彰,健身设施与儿童乐园也应有尽有,想来这里的房价与房租都不会便宜。
  马秉元是在家的。蒋贺之出现在门口的时候,他明显吓了一跳,结结巴巴道:“蒋……蒋队,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我系警察,边有我揾唔到嘅地方(我是警察,哪有我找不到的地方)。”表现出客人的自觉,蒋贺之低头脱鞋,马秉元也有主人的周到,马上弓腰递上了拖鞋。
  蒋贺之走进这间新居,一边顾自参观,一边询问主人:“房子很不错么……怎么想到搬到这儿来?”
  “孟母三迁么,我自己住哪儿其实都没问题,可荔宁路那边龙蛇混杂,好好的孩子都得被教坏,我们家还指着出阿泉这么个大学生呢……”马秉元挠头一笑,“所以苦点累点也不打紧,好在房东是个认识的朋友,房租也算公道。”
  “永远把弟弟摆在第一位,也不想着找个老婆,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欸,阿元,你知道我每天接触那么多人,好人坏人嫌疑人,为什么独独跟你投缘吗?”蒋贺之笑了,自问自答,“因为你总让我想到一个人。”
  “谁?”马秉元有点紧张。
  “我二哥。”蒋贺之掏心肺地说了句大实话,“他对我,就像你对阿泉一样。”
  这话吓得马秉元差点没当场咬掉自己的舌头。他更加结巴地说:“我、我……我哪儿配得上跟二少相提并论……我、我算什么……”
  “凭什么不能相提并论,”蒋贺之倒替对方不服气起来,“蒋家三个少爷两个小姐,都会痒会疼会渴会饿,痒会笑疼会哭渴了要饮饿了要食,跟你一样么,也就投胎的技术好一点……”整洁的大两室,一间卧室敞着门,一间却锁着。他停在这间锁着房门的房间门口,侧目看了看马秉元,问,“我能进去看看吗?”
  “当……当然……”马秉元脸上的一丝犹疑与惊慌并没有逃过蒋贺之的眼睛。
  门一打开,却见床上一堆奢侈品的T恤、帽子和鞋子,蒋贺之随手拿起马秉泉那顶同款式的帽子看了看,远看难辨真假,细看就挺糙,明显都是仿冒的,称不称得上“高仿”都有待商榷。这下真相大白、一切都有了合理解释,蒋贺之心里为自己的多疑感到抱歉,却故意微微眯眼,摆出一副质问的样子:“马秉元,你出息了,不卖盒饭改卖假货了?”
  “我、我没冒充真货卖啊!我就……我就是想多挣点钱嘛,在洸州,很多人都卖A货的!”马秉元佯装有点急了。其实这些都是弟弟回来说了今天在街头的遭遇,他第一时间去路边摊扫来的货。做了这位蒋队长这么长时间的线人,他太了解他那明察秋毫、寻根究底的工作态度了。
  “逗你的,我就快不干警察了。”“仿冒伪劣”是洸州一大顽疾,非上头突然下达什么专项整治的命令,警方一般不管。他还想着“英雄不问出处”,自己每每把对方当成嫌疑人看待,委实不大气。于是,他就真的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我早上在街上看到阿泉了,我担心他还跟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混在一起,你个做大哥的一定好好引导他,别行歧路,我还等着收你家出了个大学生的喜报呢。”说罢,蒋贺之欣于所见,笑一笑,准备告辞了,“好了,看你现在蒸蒸日上,我也放心了,该走了。”
  走到门口,蒋贺之又突然止步,回头说了这么一句:“你的房东人不错。”
  “什么意思?”马秉元不解。
  “房东一般不会允许房客在自家的墙上钉东西。”原来,方才他正要把他跟弟弟的一张合影钉到餐厅的墙上,榔头和半人高的相框还留在餐桌上呢。蒋贺之又冲那墙上的两枚钉子挑了挑眉,说,“钉子歪了。”
  百密一疏,他竟没想到这一茬。马秉元故作镇定,马上反应很快地解释,“我是长租,房东确实好说话。”但他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他怕被蒋贺之发现这房子不是租的,是买的。他就解释不清哪儿来的这笔巨款了。
  貌似也是随口一提,蒋贺之只是笑笑,真就走了。
  然而蒋队长一离开,马秉元就瘫坐在了沙发上,良久又缓过神来,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嘴巴。他懊悔自己辜负了这位蒋队长的信任。自打决定开始制毒,他每每见到这位蒋队长,就跟老鼠见着猫似的心虚和害怕。所以当初他明明打探出了洪兆龙走私了火箭筒的消息,却在最后关头故意没有说出真相,就是担心有朝一日东窗事发,整个洸州的警察里只有蒋贺之一个人知道他真的会制毒,而以他的聪明和敏锐,第一个就会查到自己的头上。
  想到这番阴暗心理,马秉元且悔且愧,又惊又怕,思虑再三,想到又快到了供货的日子,他终于鼓足勇气给那边打了个电话,他说,小廖总,我不想再干下去了。
 
 
第137章 临崖(一)
  马秉元挂了电话便删了廖晖的号码,思来想去,索性把电话卡都拔了出来,准备丢掉换张新卡。他天真地以为自己单方面失联就能中止这场“合作”,可现实永远比较骨感,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
  这天傍晚时分,洸州的天空已被残阳染成一种铜锈色,点点斑斑,云低要雨。马秉元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被两个陌生人用麻袋套上脑袋,来不及呼救一声,就被一左一右地挟持着上了辆黑车。
  廖晖就淡定地坐在后车座上。马秉元被迫坐在了他的身边,身旁还有一个凶神恶煞的男人钳制着他。他惊魂甫定,低头嗫嚅:“小……小廖总……”
  廖晖却一眼不看他,点了根细细长长的外国烟,边抽边说:“毒虫真是可悲,毒瘾上来又没了毒资,那便卖爹卖娘卖儿女卖自己,什么都能出卖,当然也包括房子。”这位化学天才的杰作已成功潜进了长留街,虽暂未成泛滥之势,但也是迟早的事情。最近的旧改进程推进得异常顺利,洪家与廖家都惦记着事成之后的百亿利润,岂能容许马秉元在这个紧要关头打退堂鼓。
  “小廖总,我真的不能再干下去了……”一方面是愧疚,一方面也是担心事发之后会被蒋贺之识破,马秉元翁着鼻子说,“蒋队……蒋队长一定会……”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