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得?”盛宁想起来,听廖晖提过,这位雕两笔就要五十万的工艺美术大师就叫邱立明。
“他送过不止一尊玉雕给我二哥。”确实是大师级的雕工,这尊观音眉如弯月,法相慈祥,坐骑雄狮怒目爆瞪,极其威武,唯一的不足是观音左眼下有一道裂痕,一路延展至颊边,宛若泪迹。蒋贺之说,“请他不便宜,哪儿来的?”
“廖晖暂时寄放在我这里,说找到修补的工匠就取走。”
“这廖晖怎么阴魂不散,老缠着你?”这个男人的名字令蒋贺之心里无端一酸,他扭头看了盛宁一眼,笑容花俏地问,“他是不是对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想法?”
都是男人,能有什么想法?佛前不得行淫,这蒋三少衣不蔽体、胡言乱语,跟行淫也差不离了。盛宁没搭理他这茬,只皱眉道:“你先把衣服穿起来。”
蒋贺之没有听话地去穿衣服,反倒走到了一墙盛艺的演出剧照前。他被墙上那张巨幅的《倩女幽魂》狠狠惊艳了一把,怔了片刻才问:“这是谁?”
盛宁回答:“我姐姐。”
蒋贺之扭头看着盛宁:“亲姐姐?”
盛宁“嗯”了一声:“爸妈出事以后,就我跟姐姐相依为命了。”
蒋贺之问:“她是舞蹈演员?”
盛宁又“嗯”了一声:“她自己有个工作室,最近她们工作室参演的舞剧《红楼梦》正在全国巡演。”
“你姐姐真的……好靓啊。”蒋贺之毫不吝惜对盛艺的赞美,但发现似乎再多的形容词都不及“靓”这一声来的直接、贴切。忽然间,他倾身靠近盛宁,以不足五公分之距,细着眼睛打量他的脸,他说,“我发现,你跟你姐姐长得很像。”
“是很像。长大了还好,如果都拿我们小时候的照片,你会完全分不清谁是谁。”后退至一个安全距离,盛宁将落在姐姐脸上的目光收回来,又落回蒋贺之的身上。平时应该没少健身,蒋三少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典型,很难想象,这样一张五官立体的窄脸盘,竟能拥有一副如此健壮完美的身材。淋浴后的身体还未完全擦干,一身水珠在肌肉的沟壑间滚动。蒋贺之胸部饱满光洁,下腹却微有毛发,一直延伸向他隐秘的私处,腰间浴巾将落未落,隐隐可见腰下七寸,人鱼线宛如刀刻,再往下一点……
喉结蓦然一动,盛宁赶紧把目光挪开,再次冷着脸道:“你把衣服穿起来。”
“都是男人,你脸红什么?”这人已完全从昨日怀念亡母的伤感中缓过来了,居然还伸手摸了摸他的脸,笑着说,“你耳朵都发烫了。”
耳根确实有些发烫,脸红却断无可能,盛宁的目光再次往下游动,提醒道:“你的浴巾掉了。”
还真掉了。蒋贺之低头,看见了自己两腿间那根魁伟的器官。他不慌不忙地将浴巾重新束好,居然还觍着脸,凑近了问盛宁:“好顶,是不是?”
盛宁懒得理他,转身进了自己的卧室。蒋贺之紧随其后,一进屋就注意到了靠窗的书桌上有两本杂志。
盛宁来不及将杂志收起来,便被眼明手快的蒋三少一把夺在了手里。
“这么紧张,《花花公子》还是《龙虎豹》?”蒋三少口中的都是著名的成人杂志,他一边说着“别害羞嘛,男人看这个多正常”,一边拿起杂志准备翻阅,待看见了自家兄弟的两张俊脸,才恍然笑道,“原来是补过课了。”
“随便看看。”盛宁又把杂志夺回来,随手扔在了桌上。
“别这么傲娇行不行,”蒋贺之盯着对方的眼睛,眼底有风情,唇边有笑意,“你明明就对我很感兴趣。”
盛宁倒不否认:“是感兴趣,哪个平民百姓不对豪门阔少感兴趣?”
蒋贺之忽然正色道:“我要解释一下,我弟弟不是杂志上写的这样。港媒以诲淫诲盗著称,标题一般怎么夸张怎么来,内容也不与事实相符。我弟弟从小在国外长大,确实性格外向、不拘小节,但这不意味着他就像这杂志里写的这样放纵和滥交。”
“我没问你。”盛宁想,你弟弟是纯良还是花心,跟我无关。
“没问我也要解释一下。”不知怎么就跟这八卦内容较上劲了,蒋贺之依然蹙着眉头,严肃地说,“这关系着你会怎么看待我的家庭、怎么看待我。”
“你的家庭我不了解,我现在对你只有一个要求,”这人腰间的浴巾又快掉了,盛宁赶紧说,“你最好先把衣服穿起来。”
衣橱里除了检察制服就是素色的衬衣,蒋贺之随手取了一件试了试,扣不上。回头看看盛宁,仍是八月的天气,这小子竟已换上了检察秋装,标配白衬衣,制式红领带,衬衣下摆尽收于裤腰,那腰,细得不盈一握。
“你太瘦了。”又换一件衬衫,仍是袖长可以,胸塞不下。蒋贺之只扣最下面的两颗扣子,半敞的衣襟遮住两股劲壮的胸肌,实则欲遮还露,更添诱惑。他目光荡漾地说,“那我只能这么穿去刑警队了。”
“你是孔雀?还是打算去小梅楼兼职营业?”这人根本就是故意招展。盛宁从柜子里找出一件宽大的T恤,可能是他学生时期的衣服。他将T恤扔给蒋贺之,不耐烦地说,“这件你试试。”
解决了“衣”的问题,又为“食”愁上了。昨晚心绪不佳,两人没叫外卖,然而一觉睡醒腹内空空,蒋三少依然看不上速食食品。
“昨晚你也没吃东西,真的不饿?”碗里泡着速食的粥,微波炉里加热着速食的包子。
“饿啊,但我不喜欢这种速食品。”蒋贺之看看盛宁,又伸手摸了摸他的脸,“你就是吃太多了这种没营养的东西,才瘦成这样。”
“反贪任务重,没时间做饭。”盛宁拍掉蒋贺之的手,道,“将就一下。”
“饿死也不将就。”蒋贺之微微睨眼,“你是不是土生土长的洸州人啊?都说‘洸州人识食,更识做嘢食’,没有一盅两件,我没胃口。”
“那你去市局的路上自己买吧。”
“外面的东西不干净。”蒋贺之其实没有这么挑剔,但偏偏就想在这人面前挑剔一下。他故意说,“‘一盅’要择茶、择水,‘两件’至少八甜八咸,云吞、虾饺都得手工现包,不能用模具、不能流水线;叉烧要半肥半瘦、咸甜适中;凤爪要先焯再炸,一吮脱骨;生滚粥要吃米不见米,不能稠也不能稀;炒河粉要猛火3分钟,不能粘也不能坨……”
“够了,这不是你在香港的豪宅,没人伺候你。”盛宁果然冷脸,道,“不吃就饿着。”
蒋贺之拿起果盆里一只洗净的苹果,像把玩棒球似的,频频将它竖直上抛,又握回手里。他一直垂目看着盛宁,突然说:“我想吃别的。”
等着速食的早餐加热出锅,盛宁正在打理姐姐的白玫瑰。摘掉两片泛出褐色的花瓣,他当这人要啃苹果,头也不抬地说:“随你。”
蒋贺之便伸手捏起盛宁的下巴,直接俯身吻了上去——
然而四目相对,四唇相距不过毫厘,他又及时中止了这个吻。
在晨间明亮的阳光下,他们极近距离地彼此凝视,盛宁发现,得益于混血基因,这个男人不仅有高挺的鼻梁,还有一双难以言喻的美妙眼睛,既甜蜜又伤感。
“我昨晚没有跟你说,我妈其实很想去香港,但凡他们在正确的时间遇到对方,我想她一定会跟他走的。虽然她一直跟我说,人跟人最亲密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最安全的距离就是天涯海角,但她每天还是很难过,她经常徘徊在他们相识的那个轮渡口,幻想那个男人没有结婚,期待那个男人突然出现,问她要不要跟他一起去香港。”手掌托着盛宁的下巴,拇指抚摸过他的嘴唇,他说,“我爸是个处处留情、处处吻的男人,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要跟他一样。”
短暂的慨伤过后,蒋贺之突然捏了捏盛宁漂亮的鼻尖,笑着说,“都第三次了,接吻都唔知闭眼,傻仔。”
“我忍你很久了——”盛宁再次拍掉蒋贺之的手,正要作色,门铃却恰巧响了。
原是姐姐出门前,拜托了隔壁邻居关照自己的弟弟,邻居阿姨真就给他送来了新鲜出屉的烧麦与虾饺,还有刚刚熬好的咸骨粥,用砂锅端来,米粒出稠,葱花增香,肯定是一大早就起来煮的。
同桌吃完早餐,蒋贺之开车先将人送到检察院。
一路都不太痛快的盛处长下了车,蒋贺之抄手倚住车门,喊他一声“领导”,又问:“今天下班接你去吃饭,好不好?”
盛宁面有一丝愠色:“加班。”
蒋贺之挑了挑眉:“如果要查案,我们可以弹性工作、提前下班,你们不行吗?”
听这意思是要查案了,盛宁想了想说:“4点吧。”末了,又补一句:“你的车别停在检察院门口。”
极罕见的定制敞篷版大G,来往路人频频投来注视的目光,实在太招摇。
“那就4点,我来接你。” 一言为定,蒋三少拉开车门,打算上车了。
“欸,蒋贺之。”见对方应声回头,盛宁冲他点了点头,道,“确实好顶。”
“什么?”冷不防来了这么一句,蒋贺之一下没反应过来。
“样子是‘好顶’,”像是报复那声“傻仔”,盛宁的目光移向蒋贺之的两腿之间,眼里露出些许鄙夷之色,“就是看着‘好睇唔好用’。”
说罢,转身即走。
“好睇唔好用?你试试不就知道了!”看出盛宁离去的脚步明显一滞,蒋贺之扶住车门,不可遏止地朗声大笑。
下午四点在市检门外一条街的街口见了面,蒋贺之开了四十多分钟的车,才带他抵达了目的地。不是那类食材高端、价格昂贵的星级餐厅,却是一家普普通通的云吞面馆,高悬一块老旧得褪了色的招牌,黄底红字的“杨记面家”十分醒目,旁边还辅有一行小字,写着:云吞面嘅专家。
盛宁将检察西装与制式领带都留在了车里,才随蒋贺之一起下了车。已经有人在小馆门口等着了。盛宁一看,是个头戴棒球帽的女孩子,瞧着18上下、20不到,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还长有不大不小的眼不圆不方的脸,一身撞了色的大裤衩大T恤,显得特不羁,特帅气。
女孩叫刘俊燕。听她自己得意介绍,她江湖人称“燕子”,真跟那灵巧的飞燕一样,她是某著名街面扒窃团伙中的一员,扒窃技巧高超,深得组织信任。不过她跟蒋贺之相识得早,得知他调来了洸州市局,便自愿充当起他的线人,也算改邪归正了。
她还说,他们要找的那个杨思偲就是这面馆老板的女儿,只不过她真名叫杨彩诗,而且才十五岁。
三人走进杨记面家,找了个偏角落的位置坐下,盛宁与蒋贺之并排坐,燕子则坐在两个男人的对面。店面不大,但收拾得十分干净,墙上挂着一张持净瓶、洒甘露的观音画像,写着“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按说鱼肉之地,不宜供奉观音,但画像下店主钉了一条木板,供上了一些鲜花与瓜果,看着倒也清逸。许是时间还早,眼下店内没有客人,面馆老板杨有禄正一人拖着地。他五旬有余,可能久经社会磨砺,他的头发近乎全白,面孔却黑黑黄黄,布满纹路,像积着垢。瓷砖地板早已光可鉴人,杨有禄闻声抬头,见是客人上门,立马热情地招呼他们道:“老板,想食咩吖?云吞可鲜肉、鲜虾、鸡蛋素珍、蟹籽鲍鱼四选一,面分全蛋面和碱水面,全蛋面营养健康,碱水面劲道弹牙,都系食过返寻味,全看你们喜欢哪种?”
“杨老板,来三碗你这里最贵的云吞面吧。”燕子冲蒋贺之抬起细巧的下巴,不客气地说,“你请啊。”
燕子名为“燕子”,实则比麻雀还聒噪。云吞面还未上桌,盛宁听着她絮叨叨地讲述她与蒋贺之相识的经过,原来她本是一个站街女,却在“上工”第一天就被一位警察盯上了。
“他既不罚我的款,也不逮我进局子,就每晚守在我站街的那个路口,开着豪车跟着我,一跟一个月。我问他,你们警察都没正事儿吗?他说,有正事儿啊,你不就是我的正事儿么。后来我不胜其烦,跟他赌气说我不卖了,我当街约炮行不行?约炮你们警察也管啊?结果他还是跟着我,一有男人上来搭讪,他就下车过去说他是我男朋友,说我正在跟他吵架赌气,如果对方还执意泡他马子,就必须跟他打一架。”说到这里,燕子顾自摘掉了棒球帽,露出一头板寸也似、极短的发。她抬头怒瞪蒋贺之一眼,道,“拜托,这不是发噏风(发羊癫疯、胡说八道)咩?就你这身板,谁敢跟你打啊!”
“谁让你当时还是祖国的花朵,”蒋贺之径自从身侧的冷藏柜里取出一瓶矿泉水,笑着解释,“你要成年了,我就公事公办,直接拘留你了。”
“有次在街上碰巧被我一个高中同学看到了,她回去就传开了,弄得学校里每个人都以为我有个又高又帅又有钱的男朋友,再也没有男生敢追我了,我嫁不出去都怪你啊!”嘴虽不客气,但一个失足边缘的少女被救出了腌臜红尘,燕子心里其实是感激的。
“家里很困难吗?”盛宁倒没有劝人“洁身自好”那种傲慢的想法,他体谅一个女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身不由己,他想,如果受迫于生计,兴许可以帮忙联系一下妇联,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怎么说呢,我家是种地的,农民靠天吃饭,那阵子受台风影响,早稻受灾,我爸连我的学费都交不出了,我就想着,靠出卖自己挣一点钱吧……”女孩看了身前两个男人一眼,挺自豪地拍拍胸口,“不过你们都放心,我现在自力更生,早就改邪归正了。”
“偷东西也叫自力更生啊,傻女。”蒋贺之白眼道。
“怎么不是自力更生了,这靠的不是我的手速和技术吗?”燕子毫无愧色地反驳,“再说要不是偷东西偷出了名堂,我能当你的线人吗,我前两天还看见‘新湘军’的两拨人马准备火拼呢!”
15/135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