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4

古小渔有相公啦(古代架空)——Romanticrose

时间:2024-12-16 09:45:30  作者:Romanticrose
  苏子清笑笑,这倒是也是,要是真让人多吃了,下回人可就不放古小渔跟他出来了。
  两人正说着话,忽然响起一阵叫好声,原来是台上的人翻了个跟头。
  古小渔远远看着,也跟着喊了两句。
  周围的人来来往往,古小渔跟苏子清在一个角落待着,人多,怕待会儿混乱间两人走散或是被人撞着,古小渔如今胎才稳,还是要多仔细些。
  不过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古小渔还背对着跟苏子清说笑呢,一个汉子像是喝醉了酒,摇摇晃晃的过来,眼看着就要撞到古小渔,苏子清立即将古小渔拉向自己。
  可人还是擦着古小渔的肩膀过去,古小渔往前踉跄了一下,转头看着来人,他还没说话,那汉子便醉醺醺的嚷嚷:“眼瞎了,没看见你大爷要过路?”
  “我说是谁呢,好威风啊,王大哥。”古小渔冷笑,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不长眼的汉子正是和古小渔有过嫌隙的王虎。
  王虎听着声音有些眼熟,等仔细辨认出人之后,先前凶狠的表情也变了,上次他才被他老叔狠狠请了一顿竹鞭,疼了好几天呢。
  被人讽刺了一句,王虎也没说什么,暗叹了句晦气,吐了口唾沫,踉跄着走了。
  古小渔看着他的背影却将这件事记下了。
  要不是现下他怀了孩子,在王虎说出第一句话的时候他就会让王虎知道谁才是大爷。
  “认识?”苏子清低声询问古小渔。
  古小渔便将先前的事情跟苏子清说了,苏子清皱起眉头,怕后面这王虎会回来,毕竟今日就他们两个出来,也没个汉子跟着。
  古小渔本是想宽慰苏子清没事,但想着不是人人都像他这样胆大,怕人担心,便答应跟着苏子清先回去。
  幸而上次王虎被他老叔教训的狠了,并没有想回来找古小渔报复的意思,两人顺利的回了家。
  两人刚走到门口,赵锦正要出门,古小渔一看就知道估计又是去寻他的。
  “娘忧心,让我跟着去看看。”赵锦倒是找了个好借口。
  古小渔也没拆穿他,笑:“那真是不巧了,我都回来了。”
  苏子清在旁边笑了笑,先进去了。
  “社戏好看么?”赵锦问古小渔。
  古小渔:“人多着呢,我们去晚了,没寻着个好地,只听着人的叫好声了。”
  先前倒了水在院子里,赵锦怕路滑,拉着古小渔:“晚上还有舞龙。”
  一个村一个村的来,长长的金龙蜿蜒起伏,燃起的火把将村子点亮,到时经过赵家门口,那才是真正的热闹呢。
  古小渔一听,果然欢喜:“吃完夜饭咱们就出来等着。”
  “好。”赵锦点头。
  他们才回来,得知古小河过来没瞧见古小渔,约着赵家哥俩也去看社戏了,知道江大今也跟着去的,苏子清和古小渔放心了些。
  江大今是最护着古小河的,有他在,倒是不怎么。
  且有江大今看着,那三个就是玩的再疯,天黑之前也能乖乖回家,古小渔也觉着奇怪,江大今平日话不多,也不凶,但那三个偏偏就怕他。
  赵臻拿着一小条鱼正在院里逗乌圆,急得猫崽儿嗷呜嗷呜得叫,瞧着还怪可怜的。
  赵婶子出来看见,笑骂:“当心乌圆急了咬你,多大的人了,整天逗猫遛狗的。”
  赵臻向来脸皮厚,被说了也没什么,但是也没再逗乌圆了,把手里的小鱼扔给乌圆,谁知乌圆却不要了,扭头找古小渔去了。
  “气性还挺大。”赵臻好笑。
  古小渔蹲下身摸了摸乌圆的头:“果真气了?”
  乌圆蹭着古小渔的掌心,叫声颇为委屈。
  古小渔笑笑,过去将小鱼捡起来用水冲干净喂给乌圆,乌圆这才叼着小鱼回窝了。
 
 
第39章 
  忙活了一整天,天将黑时,夜饭终于上桌了。
  几个小的跟着拿碗拿筷,舀饭端菜,勤快的很。
  闻着香味,乌圆也跟着满屋子的乱窜,但是没人喝止,大好的日子,大家都高兴,越热闹越喜庆才好。
  热气腾腾的菜被抬上桌,放眼看去,真是样样都有,看都看不过来。
  这第一便是鱼,鱼是必不可少的,因着人多,赵婶子还烧了两条,一条红烧,一条清蒸。
  最中间还有一盅蘑菇炖鸡,鸡肉炖的耙烂,浸满了汤汁。
  其他的还有凉拌猪耳、炒腰花、炸丸子,东坡肉,素菜有炖豆腐,菘菜汤并一盘腌萝卜,一盘腊八蒜。
  足足十个菜,将碗装的满满的,光是看着,便馋的不行了。
  夜饭之前,须得祭老祖先,赵婶子便让赵锦跟赵臻两个舀了几碗白米饭,放上筷子,敬过香之后将饭撤了,又在院外放了一通鞭炮,这回才能吃了。
  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赵婶子将清淡的菜端在了古小渔面前。
  农家是没有那么多规矩的,只要热热闹的,团团圆圆的,大伙高兴就好。
  “难得一家人那么齐全,大家共饮一杯如何?”赵老爹举杯说道,今日他也是红光满面,欢喜的很。
  众人跟着纷纷举杯,除了古小渔,就连几个孩子面前都有一杯果酒,果酒清香不醉人,大好的日子,几个小的也能小酌一杯。
  喝过了酒,众人便随意动筷了。
  赵老爹招呼着人,让大家不必拘着,想吃什么自己夹,若是想吃的不在自己面前,就是站起来夹也是准的。
  “乌圆呢,乌圆的夜饭可准备了?”吃了一会儿,赵婶子忽然道。
  古小渔笑:“拿肉汤泡了饭了,正吃的香呢。”
  大家一听,都笑起来。
  乌圆可是家里的宠儿,个个都喜欢极了。
  “可不能厚此薄彼,灵寿子也得有。”赵老爹也玩笑道,灵寿子便是赵老爹后来给小龟起的名,龟长寿,这名字倒也贴切。
  “倒是真忘了给灵寿子喂些肉了。”赵婶子说着,起身去灶房里片了两片薄薄的肉片给灵寿子喂去。
  古小渔其实不怎么饿,今日一直在吃东西,这两日家里的零嘴就没断过,果子糕点放在桌上,他闲着无聊便抓过来消遣消遣,一整天肚子都是饱的。
  前些日子惦记着长肉,这几日脸还真圆了。
  夜饭是大伙用心做的,怎么也得吃些,古小渔尝了两口那清蒸鱼,今夜的鱼烧的好,没了往日的腥气,浸了汤汁的鱼肉鲜嫩,滋味十分不错。
  “喜欢便多吃些,这鱼肉是极补身子的。”苏子清见古小渔夹了几块,轻声道。
  古小渔嗯了一声,下一刻碗里便多了一大块鱼肉,是去了刺的。
  赵锦收回筷子,古小渔转头对赵锦笑了笑:“多谢相公。”
  “多吃些。”赵锦轻声道。
  吃了鱼,古小渔又舀了一碗鸡汤,赵婶子将汤上的油打了几回,入口只剩鲜美,是半点油腻也无,古小渔整整喝了两碗。
  吃完这些,他的肚子是真半点装不下了,古小渔放下筷子,赵婶子还担心古小渔没吃饱。
  古小渔苦笑,他是真的吃不下了。
  桌上古老爹,赵老爹,苏老爹他们三个倒是相谈正欢,喝的满脸通红,赵老爹喝的少些,但比起往日,也算十分破格了。
  古小渔闻着酒味,也有些馋酒了,无奈现在怀着身子,滴酒不能沾,就连刚才敬酒都是用甜汤代的。
  吃了一会儿,几个孩子最先放筷。
  好吃的虽难得,但是年里烟花爆竹才更得孩子欢喜呢,若不是说了没吃饱不准出去玩,怕是院外爆竹声响起那一刻,几个小的便要跑出去了。
  瞧着几个孩子眼巴巴得样子,赵婶子不由得好笑,又不是拘着不给人出去了,这么瞧着她,倒是像她的不是了。
  赵婶子给一人发了一个红封,几个小的欢天喜地的出去了。
  江大今原是推辞不肯要的,但是赵婶子诚心要给,他也推辞不过,最后还是拿着了。
  不止江大今,就是古小渔他们也有。
  在爹娘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只要愿意,就是成家了也可得压岁钱。
  收下了赵婶子的红封,古小渔他们自然也得给人说句吉祥话,古小渔嘴甜,将赵婶子哄得笑容满面,剩下的几个就是嘴再笨,也得憋出一两句来。
  其他两个还好,到了赵锦,还真就是一句“爹娘事事顺遂,身体安康。”
  只是话虽短,却是十分诚心的,赵婶子他们也都笑着受了。
  说过吉祥话,只听院外一句“舞龙的来了”,伴随着笑闹着,听着十分热闹。
  古小渔心里一直念着,听着有人一喊,起身就要跑出去。
  赵锦连忙拉住人:“慢些,人又不会跑了。”
  古小渔讪笑:“一时情急,竟忘了肚子里还揣着崽了,快,咱们出去看看去。”
  吃也吃得差不多了,一家人还都挺有兴致的,听古小渔这么一说,大家便都起身朝屋外走去。
  刚走出院子,古小渔便看见了一番盛景,长龙飞舞,火把在长龙两侧,将整个山村点亮,远远看去,气势恢宏,十分壮观。
  红绸带在夜空中飞舞,里面除了举龙的汉子,还有扮花脸的,边唱边跳,好不热闹。
  村里的农家户此时都出来了,看到精彩之处,都拍手叫好,十分给面。
  若是愿意,长龙舞到家门口可跟在龙尾后面一起游村,到赵家门口时,古小渔看着后面已经跟着长长的一串队伍了。
  古小河他们几个玩心大起,也跟着混入了人群,在里面笑着跳着,好不欢乐。
  “要去么?”赵锦低声问古小渔。
  古小渔还真有些想去,又怕被人撞到,动了胎气。
  “我护着你,咱们跟在最后面,慢慢的走。”赵锦见古小渔想去,便拉着人也跟上去。
  古小渔便也跟着走了。
  赵臻也是个好玩的,拉着苏子清也跟上了。
  年轻人爱热闹,赵婶子也由着他们去,只是在身后笑着喊:“都当心些。”
  “知道了。”
  声音很快被人群的笑闹声掩盖,年轻的汉子夫郎们在人群里跳起来,周围的人也跟着拍手,这便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
  黑夜之下,人们在欢庆,赵锦护着古小渔走在人群之中,昏暗的烛光照亮了古小渔脸上的笑颜,两人的心一齐跳动。
  “咻——”烟花飞向半空,漫天的烟火随着爆炸声散落,赵锦捂住古小渔的耳朵,古小渔笑了笑,说了句什么。
  周围太吵闹,赵锦没听清,俯下身,古小渔大声的又说了一遍:“相公,”
  赵锦刚要转头,古小渔的唇轻轻贴了一下赵锦的侧脸。
  直起身,赵锦看着古小渔微微愣住,古小渔弯起黑眸,他就是故意的,想让某个人弯腰。
  不然他踮起脚也亲不到人。
  若不是周围都是人,赵锦定会好好疼一疼他的夫郎,但是现下他也只能把人搂住,按耐住心里滔天的情意。
  他的夫郎从来都是胆大的,绵绵的情意都在那双潋滟的眼里,赵锦陷入那双眼,久久不能回神。
  能娶到古小渔,便是他此生最大的幸事。
  跟着长龙走了一会儿,慢慢的他们就被落下了,古小渔也不打算再跟着,笑一回也够了。
  两人便牵着手回家了。
  空气中是爆竹的烟火味,地上都是红纸屑,夜色昏暗,但是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笼,让路上的行人能看清路。
  两人走了一会儿,忽然下起雪来。
  古小渔抬起头,看着漫天的雪花飞扬,落在他和赵锦的头上。
  “等一会儿,就变成老头子了。”古小渔玩笑道。
  赵锦看着古小渔:“那不就共白头了。”
  古小渔怔住,随后轻轻的笑了:“你也有肉麻的一天。”
  赵锦说的镇定,耳朵早已红了,此话虽肉麻,却是他心底最真的想法,和古小渔共白头,是赵锦心底最期许的。
  古小渔笑着转头,挽着赵锦的手:“那就一起白头罢。”
  “好。”赵锦郑重答应。
  回去的路上,两人都没有遮雪,飞扬的雪花下,是心意相通的有情人。
 
 
第40章 
  热热闹闹的过了三天年,该出去走亲戚了。
  这走亲戚也是件极费心的事情,古小渔是新进门的,要趁着这段日子将赵家的亲戚认个齐全,因着虽是劳累了些,也得跟着走。
  幸而远处的亲戚没有多少,都是一个村或是邻村的,走了两天也差不多都走了一遍,念着古小渔怀着身子,大家也都体谅他,只让他跟着说说话。
  三天之后,古小渔总算能在家安生待着了。
  走亲戚虽是累了些,古小渔却也得了些好处,他可是收到了不少红封。
  这些红封,一是给新夫郎的见面礼,二是给他腹中孩子的压岁钱,加起来也有几百文,对于农家来说,是很不错了。
  歇息了两日,铺子也该择吉日开张了。
  年后赵锦跟着赵婶子和赵老爹商量了,如今古小渔怀了身子,一个人到镇上去开铺子他不放心,想着将家里的豆腐铺子停一停。
  赵锦要去镇上照顾古小渔,赵婶子他们自然也是允的,只是这豆腐铺子都做了十年了,村里也就他们一家卖豆腐的,许多都是熟客了。
  若是忽然不卖了,也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几番商量之下,一家人决定买头毛驴来。
  这样就是赵婶子来操持着豆腐铺子也能轻松一些,大不了便将驴棚圈的远一些,不过多走两步路罢了。
  既是说定了,赵锦第二日一大早便去镇上看驴了,午时就拉了一头健壮的驴来。
  驴都拉来了,驴棚也得紧着搭起来。
  赵锦一个人倒也能搭,就是要些日子,幸而赵大哥还在家,古老爹他们得知了,第二日也都过来帮着搭棚。
  几个汉子都是大力气的,只两日驴棚便搭好了。
  有了驴后,磨豆子果然快了不少,初八那日,赵家豆腐铺子开张,前来买豆腐的人将门口都围满了。
  “念了一个冬日了,总算能吃上一口嫩豆腐了。”有婶子一口气便买了三块,想来真是馋的很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