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人是何荷允和方秀,各背着一个大登山包,肩上还落着雪。
古芝蓝侧身让她俩挤进小小的房间。
“怎么才到,我都到了大半天了。”
“我们可是从秘鲁赶过来,交通很麻烦。”何荷允把包丢到墙边,“现在什么情况?”
“没太多新消息。最新消息说又找到了三个人,没有她。”
“不是说你先过去吗?怎么还在这儿?”
“没有车愿意去。”
“唔,天气太差时会这样。”何荷允自个倒了杯水喝,“昨天出发前我做了些准备,让这边的朋友准备了辆越野车。”
“你在这种地方也有朋友?”
“多少认识点。”
“什么时候可以出发?”古芝蓝只想尽早赶到现场。
“大概一个多小时吧,普通的车不太行,我让他们找了最适合雪地的型号,按我要求改装了一下。加上备用的能源和物资……费用有点高。哎,你带钱了吧?我付了订金,尾款不够。”
“带了,全款由我来支付。”
“那我们分头行动吧。我和古芝蓝去取钱——他们非要收现金。”何荷允从容不迫,“方秀你去准备点好吃的食物,那帮大胡子的应急食物都很难吃。我们需要充足的能量和好心情。”
没有多余的话语,她们两人的到来仿佛使一切又有了眉目。
···
用一大袋现金买来的这辆车根本不是普通的越野车,从轮胎到发动机到通讯系统都经过了改装,车上还准备了三倍续航里程的备用能源、应急物资。短短两天不到,能做出如此充足的准备,速度快得惊人,看来何荷允找的这些朋友并不简单。
当然,价格也翻了三倍,这点古芝蓝觉得很合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是小问题。
“优秀的交通工具可是抢速度的关键。”何荷允是这么说的。
说这话时,她们三人还在郊区一个车库里。何荷允正在往车里安装专门的寻路系统,这是她让别的朋友连夜优化出来的,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
古芝蓝问:“我电话里都没说详细情况,你就做了这么多准备?”
“我查了新闻啊。”系统数据还在下载,何荷允继续说,“你电话里声音都在发抖呢,虽然不明显。能让你急吼吼跑到这种地方来的,绝不是小事吧?”
“也不知道她现在怎样了。”
古芝蓝没正面回答她的问题,只盯着那下载进度条,怎么这么慢!
“先吃点好吃的。”方秀递来一个夹着热牛排的汉堡包,在严寒的天气里无疑是美味。
虽然毫无胃口,古芝蓝还是把食物全咽了下去,待会她们三个人要轮流开上一天一夜的车才能去到目的地。
待食物都下肚,整备也完成了。何荷允跳上驾驶座,发动车子:“出发吧,去接那家伙回家!”
时值得冬季,靠近北极圈的纬度夜晚很长,白天短暂,无人区的夜晚是一望无际的荒芜,连星光都看不到。幸而专用寻路系统找出了最优行进路线,在飓风肆虐的西伯利亚平原,她们把这辆越野车开得飞快!
全赖性能超卓的车子和寻路系统,并不用一天一夜,只用了不到二十小时,她们就找到了塌方的科考坑洞群。
救援基地设在离坑洞群约500米远的一个背风小低地里,情况比想象中要糟糕。获救的二十多人还滞留在这里,有部分人伤势比较严重,正等待天气转好立即送去城里的医院。救援人手不足进程缓慢,电力供应首要保障挖掘工作,以至于基地帐篷供暖堪忧,笼罩在一片寒冷之中。
她们带着侥幸之心找遍了每一顶帐篷,然而都没见到司一冉。
在坑洞群入口,她们找到了救援队的队长。古芝蓝要求作为志愿小组加入救援。
外行人加入挖掘一线这种极度危险的要求,当然被拒绝了,费尽口舌也行不通。直到何荷允和方秀拿出了她们各种应急救援资格证书,队长才勉强同意可以留在现场。
古芝蓝二话不说,签下了个人安全免责书——只要有一丝可能,她都无法忍受束手等待。
作者有话说:
救援工作以及太科学的东西作者菌不熟,随便掰掰,如有不合理的地方请忽略,捂脸。
---
ps.假日随缘掉落更新。终段部分估计都是随缘掉落。
pss.感谢耐心!
第51章 地底三千米
车上物资齐全,有能源、有食物、有应急工具,还有扎实的雪山帐。不得不感叹何荷允的先见之明,即使没有任何补给,她们也能在这冰天雪地里待上几天。
此刻,在寒冷的小帐篷里,她们正商量接下来的计划。
便携电脑上显示着刚搞到手的坑洞群结构模型,虽然不是最新的,但基本差不离。这个坑洞群开挖了十几年,就像一棵倒着生长的树,分支繁多。结构比较混乱,有些分支标注得很模糊。
“你说司一冉在几号坑洞来着?”何荷允问。
“164号。”
古芝蓝非常确定,司一冉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就跟她说了。只要她没有乱跑,应该会一直在164号。
“嗯……那就是……在这里,距离地表约3000米。”
几乎是最深的地方了。何荷允旋转并放大立体图,是新区,画得很简单,她在相应位置放置了显眼的黄色标记。接着说:
“已知的塌方区域在主出入口这一块,其他地区不明。救援也主要集中在这边,因为困在这附近的人最多。但很不走运,164号在分支的另一边,他们暂时还顾不上。”
“乐观来说,远处的分支空间比主出入口小,受到塌方的影响相对较小。”
“两边权衡,他们暂时放弃了人少的那边。”方秀接话,“未得到确认前,我们预设所有人都还活着。但通风设备的总机完全压坏了,现在整个坑洞群就是一个大密封罐。已经过去两天多了,照这个速度,等他们救完那边的人,这边的……可能已经闷死了。”
何荷允暗中用胳膊肘捅了捅方秀,似在怪她把坏的预设说得太直白。
“嗯……所以不能等他们了。我们要从一百米深的这个地方,借用坑洞本身的结构,直接挖一条通道,通到那边去。”
何荷允在图上拟了一条简单的路线。
方秀同意她的想法:“据目前统计,困在这边的人大概五六个。只要我们能把空气送进去,就能大大延长他们的等待时间。”
“刚刚借到的那台掘进机,挖这个距离太吃力了,冻土很吃钻头。就算利用原有的坑道,恐怕也要花很长时间。”
……
除了一开头应那两句,古芝蓝都没怎么吱声,只边听她们说,边抱着电脑忙个不停。
又过了足足半小时,她才停下来,把电脑转到大家面前。
“需要掘进机是吧?”她划开地图,指着一个地点,“这里有个私人矿井,实力雄厚设备齐全,距离我们只有1400公里。碰巧,这个公司的CFO是我同专业的学长。谈好了,可以跟他们借设备。”
古芝蓝切换出一份清单:“他们愿意全力支持救援工作。这是他们首批送过来的设备,已经准备装车了,三天内就能送到。”
何荷允仔细浏览了设备清单,感叹了一句:“这可不简单啊!能让资本家把这些家当借出来。”
“这没什么。”古芝蓝轻描淡写,“他还是会卖我一点面子的……毕竟有段时间关系还挺好。”
“哦?”何荷允就笑了,“前男友?”
“不是!追过我一段时间,约会过几次而已。”
“你没答应他别的条件吧?”
“我至于么!”
“我觉得你现在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别管我用什么手段,总之你赶紧想办法把人救出来!运过来要三天太久了!”
“好好好,让我想想。”
何荷允不开玩笑了,专心思考起来。故意扯那么两句有的没的,也就想缓和下气氛而已。古芝蓝这人本来就不懂放松,这两天更是随时能把弦绷断的样子。
方秀熟知何荷允的思考习惯,拿出烟给递了过来。
“不好吧?这里空间这么小,你又不抽烟。”
“没事,赶紧想。”方秀直接把烟放她嘴边,点上火。
何荷允便在烟雾中托着腮陷入了沉思。
看着她俩,古芝蓝真的很羡慕——如果此刻那呆子也在这里的话,该有多好。外面风雪那么大,地底那么深,她在做什么呢?
没有别的选项,她只允许自己有一个猜想:司一冉还活着在等救援。
坑洞的顶都是拱形结构,中学时就学过,这种结构抗压能力很好,能形成空间。
何荷允用两支烟的时间想出了方案。
“这些设备里,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这款小而灵活的掘进机,以及90cm的小型钻头和定位器。挖出来的通道虽然窄,但从输送空气的首要需求来说已经很适合。而且,以我的体型,即使穿上装备也足够通过。”
唔,爬进3000米长的只容一人通过的通道,听起来就是一件又危险又可怕的事。
“利用坑洞群原本的结构可以提高效率,还能设置中继点。当然,如果能挖两条更好,因为太窄了运输会很麻烦……”何荷允继续说道,“时间上,我们的车比较快,先把急需的一套拉回来,等运输车把别的设备运过来再开挖第二条也可以……”
“也就是说,”方秀接话,“我和古芝蓝去跟运输车对接,尽快把一套设备运过来。而你则在现场先开工,是吧?”
“对的!”何荷允比了个赞,“对了,如果稍稍改造一下,改成核能驱动,掘进性能还有上升空间。”
“你还会搞这个?”古芝蓝问。
看来何荷允真的很擅长改装机械。
“不确定,但试一试不坏嘛,如果有材料的话。哎,古芝蓝,你有办法搞点核材料来吗?”
“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核材料这么容易找到吗?这里可是西伯利亚!”
“一点点就够用了,总比基地那过低的电压好吧?”
“你有门路吗?”
“刚问过朋友了,没有。”
“行吧,我来想办法。”
不就买货而已,古芝蓝也很擅长。
“未经允许私下使用核能好像会违反国际公约?”方秀就那么意思意思“提醒”一句。
何荷允和古芝蓝几乎同时应道:
“好像是哦。”
“管它呢!”
方秀就笑了,起身穿上大衣:“那马上出发吧,前半段我来开车。”
···
外面依然风雪肆虐,但已经比前两天稍稍减弱了,是个好兆头。
等她们把车上不必要的东西全部卸下来,何荷允也马上要到救援现场去了。
方秀伸手抱她脖子:“注意安全。”
“嗯,你们也是,快去快回。”
松开方秀后,何荷允又对古芝蓝说:“司一冉这个人从小就小运很差,但大运都很好,会没事的。”
“那当然。”古芝蓝不允许自己往坏处想。
塌方事故发生后的第72小时,古芝蓝和方秀又再驱车飞驰在昏暗的风雪中,只求更快把救命设备运回来。
作者有话说:
这章的题目让我默默产生了一些亲切感!
---
ps.考虑到救援难度,微调了一下时间线,莫细究,哈哈哈。
第52章 飞驰无人区
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上,风雪连天,区区一辆越野车就像独自飞奔的蚂蚁一样渺小。
从睡梦中惊醒时,古芝蓝正在副驾座上,身上盖着毯子。
导航系统读取即时气象信息,算出尽量避开气流的路线,为此常常偏离正常的路面。差劲的路况,过高的车速,一路颠簸得厉害。
方秀双手扶着方向盘,聚精会神看着视野极差的前方,冷调的灯光打在她脸上,显得与世隔绝。
她的驾驶速度跟何荷允有得拼,很难令人相信在5个月前才学会开车。也许她原本就有优秀的驾驶技术,这些技巧性的东西就像自动记在身体里,只要条件适合就会自动派上用场。
看古芝蓝醒了,方秀问:
“做噩梦了?”
“嗯。”
“能睡就再睡吧,你才睡了半小时。”
“不睡了,缓一缓。”
“也行。可以帮我开罐咖啡吗?”
古芝蓝开了咖啡递过去。方秀喝了一口,又说:
“那我们聊会儿天吧。”
“好。”
“阿允经常跟我说你们小时候的事。她可喜欢讲故事了。”
小时候的事么?古芝蓝调直椅背,拉了拉毯子。
“她有跟你说,我跟她们俩小时候是死对头么?”
“有啊。她说你小时候闪闪发光,是小孩子的中心人物。而她俩就很边缘,像被太阳系除名的冥王星那样。”
“明明就是她不想理我在先,还说得像我在欺负人似的。”
“你总是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别的小伙伴回答,答中的还会奖励糖。阿允说她不感兴趣,就没参与。”
“小孩子的把戏罢了。”
古芝蓝才不会说,其实只是她比别的小孩识字早,大部分题目都是书上或网上找了,再改一改拿来用的。
32/47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