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强攻吧,养出这样小孩的人,是不会投降的。」公主对张子娥说道。
如果是她,她会做同样的事。看到他拔出钗子前那一刻的眼神,就像是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她与那孩子唯一的不同是,他死了,而她还活着。
她要一直活着。活到最后。
张子娥明确感受到,公主与两年前初遇之时,气质已全然不同。对这种成长,她很满意。而她似乎除了床上功夫颇有长进外,并未有所成长。
行军打仗,你不如我,揣度人心,我不如你。
人与人之间便是如此分明,有人轻悠悠地发号施令,有人用血肉去奋勇杀敌,再拖着残破的躯壳将功勋捧到她面前。
这个没用的废物并未受惊吓,她反而落得几分失落,自如地从把手中沾了男孩泪水的帕子丢在地上,又从怀中取出另一方手帕为公主擦去脸上血迹,心头不禁嘀咕道:「我是哪里演得不对?」
苏青舟知道她的脾气,定又是输不起了,垂头丧气的模样有些可爱,像是不知道刚才差点去见了阎王爷。她和张子娥不一样,张子娥会想尽办法逃避一切不喜欢的,而她会学,骑马也好,练身手也好。她握住张子娥的手腕,叫她别在脸上乱擦了,疼得慌,而张子娥突然被打断了,眉儿微皱,看上去委屈得紧。
公主眸中微睐,唇边含笑道:「先生还是不愿去校场跑两圈?」
张子娥看起来更委屈了。若是哭能逃避,她定能哭出来。
作者有话说:
青舟,永远滴神。
子娥,可爱的废物。
小柏:我也是可爱的废物!(孩子,这种称号不要争。)
子娥:公主……第一次?
青舟:不,是二血。
青舟:去锻炼。
子娥:不想上体育课呜呜呜。
第 95 章 黑云掩月
卫城之战打得相当艰难,一连数月无一宁日。
在冬天第一场大雪落下前,卫城陷落。
「大捷!」士兵浴血来报,他一抬头,一片拇指大的雪花落在了鼻尖。
张子娥裹紧狐裘,紧绷的神经终于缓和。她带一纵人马从城外山丘赶来,此时正值傍晚,风雪正盛,视线灰白不明,一整座城楼在鹅毛大雪中仅剩一片火光。城门未入,一支冷箭从暗处飞速射来,张子娥侧身闪避不及,小腿硬生生担下一箭。马儿顿时抬蹄嘶鸣,张子娥当即伏下身子抓紧马鞍,眼前顷刻间天昏地暗,近乎翻下马去。箭雨来袭,杀意在寒夜中蓦然大噪,四周守卫于同一时间纷纷坠马。马车如临乱石猛地颠簸,公主掀帘一看,立觉形势不对,即刻甩帘而出,一脚踩上车板,跳上马背,将张子娥稳在双臂之间。
「掩护!」是她下达的最后命令。
她两手将绳一转,趁夜色反向而去。
初冬山地阴冷难耐,苏青舟扶张子娥寻到一山洞,将她安置在洞内,拿枯枝掩盖了洞口。公主看向伏在一旁的白马,一言不发地从怀里拔出了匕首。马在跌落山谷摔断了腿,呜呜咽咽只会引人注意,留它已无用。
「公主不要……」
张子娥伸手招了招,白马一瘸一拐地走来,轻轻伏在她身侧,鼻子里有一阵没一阵地喷着温热的气。
「且留它几日吧,这马从平原城便跟着我了。」她依偎在马背上慢慢蜷起腿来,温柔地理顺打结的鬃毛,「这样也暖和。」她说话时,所剩无几的暗光轻覆在不施脂粉的半侧面颊上,唇瓣苍白,呼吸浅如游丝,脆弱得像一颗从天穹坠落的暗星。
公主收回了刀,为她拔箭清伤。一惯冷血的张子娥越发地像个人了,而她,似乎变得更加冷漠了。张子娥时而谦逊温和,时而盛气凌人,时而脆弱不堪,她能将这些气质上巨大的转折拿捏得当,以至于很难了解她的本貌。就好比这匹白马,她应是相当钟意的,可为了不让他人察觉,不会表现出任何优待,或时常与它出行。遮掩,虚构,欺骗,她的谎言在方方面面,并非总带有特殊目的,不过是一种刻入骨子的习惯。
她们身上流着同样多疑而自我的血。
每一次深交都让她们愈发笃定是同路人。
一语方落,张子娥陷入了昏睡。公主下意识地去探了一下她的鼻息,不觉松了一口气。
还好,这呆子没死。
黑暗来袭,万物一一安于沉寂。入夜后,张子娥毫无预兆地发起高烧,苏青舟被身侧滚烫的身子唤醒,她迎着稀薄的月光,解开绑带。几个时辰过去,腿伤非但没见好,反生了一片血污。
这不是普通的箭上。
伤口有毒!
身在险境,她们已是同命,顾不上许多犹豫,公主俯身欲吸去毒血,不料张子娥突然醒来,一手牵住她的衣袖:「不可!」
「自我与龙珥相遇,体质便异于常人,普通伤病害不得我。这伤至今未愈,怕本是会要我性命。公主体弱,万万不可碰到毒物……」言未及终,张子娥向后倒下,体重毫无支撑地打在马腹上,睡梦中的马儿扭了扭头轻哼了一下,黑色的鼻孔里委屈地喷了两下的粗气。张子娥一手抚摸着鬃毛,一边低声问道:「公主得龙之后,身子倒越来越弱,不像我与龙珥,相距甚远,也无大碍。此事我想了许久,仍是想不通,这回伤得这么重,怕是一个不小心就会带到棺材地里,公主……可否为我解惑?」
苏青舟陷入了沉默,她自然地垂首用融化的雪水为她清理伤口,借此掩盖她的无所适从。
她与龙翎之间的事,不可细说。
张子娥曾向襄王献小龙,宋王有意传龙夷于储君,她的父兄同样强逼她将龙交予太子。在生来拥有一切的男人看来,这不是抢夺,而是拿回他们应得之物。她那时除了龙翎一无所有,唯有在他身边哭泣。贤妃教了她身为女子的柔弱,这是她唯一可以动用的武器,她虽不耻于惺惺作态,却别无选择。那时他们相识不过一日,这个身高九尺的陌生男人静静站在一旁,连一句安慰的话也不会讲。她并无和男子单独相处的经验,为数不多的几次便是同郭麟羽在一起,但他像只叽叽喳喳的喜鹊,总有说不完的笑话。她不知是不是哭得不够楚楚可怜,眉尖一皱,这回是真哭了,为自己的无能。
「我不想把你让给大哥!」
「公主,我有办法。」
他的沉默自有缘由。
仙承阁是一次结契,他们需要第二次结契。在这之后,谁也没有办法把龙翎夺走。作为代价,她变得离不开他,必须在他身边维持气力,于此同时,绝不能让太子知道这个秘密,所以她迫切地需要找到最后一个拥有龙的人。幸运的是,她知道那人是谁。
龙气一事,只有龙家三兄妹才有可能知晓其中就理。龙翎作为龙家长子,告诉了她很多三龙之间的事情,以及他们最终的命运。而对于这些隐秘,张子娥表现得一无所知。那只无忧无虑的小龙应是知道的,苏青舟有这样的直觉——每每单独与龙珥相处,她总能感受到孩子清澈的眼中迸射出的敌意。这种眼神,她再了解不过。
见公主许久没有回话,张子娥从沉默中知道到了态度——公主不愿说。
她善于洞察人心的君主一次次探知到她的底线,她是谁,她从哪里来,她所求为何物,却从不将自己的过去显露。她不甘于此,却也无可奈何。换作旁人,张子娥会毫不犹豫地除掉那些踏入禁地之人,但换作公主,她竟魔怔似的愿将外壳一层层剥开来,纵使她要用刀尖来感受胸腔下的心跳。
她没想到能在一个人面前软弱成这样。
「我……好痛……公主……同我说说话吧。」
心猛地一下被揪住,这一声痛听得苏青舟受不了。那场箭雨方来时,她一心逃命,任何出神都会置她于死地。在摆脱追兵后,刚喘一口气,压力便突然铺天盖地而来,压得额间发胀。那些人是谁,有什么目的,会有人来救她们吗,会被追兵找到吗,张子娥会不会死,张子娥死了她又该怎么办,龙气还能用几天……她必须提前想到一切可能,与任何可以改变局势的方法,她们是山谷中没有外援的两个女子,她不是公主,她不是谋臣,只是两个想要活命的人。
活下去!回到军队!查清一切!
种种思虑萦绕在脑海,让她无时无刻不处于紧张状态,心中直绷的弦没有一刻松懈。
此时,却毫无预兆地崩了。
这个为了三千石和李明珏对峙的呆子,竟可以娇娇弱弱地喊一声疼。她慌乱得握紧张子娥的手,不知该说些什么。
「其实……我很怕黑。」
她知道,她都知道。张子娥喜欢睡在外侧,趁她睡着了会悄悄起身点一盏灯,灯油总是放得刚刚好,恰好赶在天亮前熄灭。她清晨起来抚摸尚温的灯盏,知道她做了什么。
「但不知道为什么,和公主在一起,便没那么怕了,」张子娥虚弱地缩起身子,开始喘不上气来,「公主……知道为什么吗?」
「你爱我。」
张子娥闭眼苦笑了一下:「公主好狡猾,所有的事,都想用一个爱字来代替。」
「现在好黑啊。」她的眉心轻轻拧起。
「你怕吗?」
刀子叮铃一声落地,远方鸟雀拍翅而起。
黑云掩月,雪水融化,三两野狐结伴淅淅索索穿过枯木林。而她,在亲吻她奄奄一息的臣子。
「不怕。」
枯叶散发出腐朽的味道,连夜奔袭的马恶臭难闻,她们狼狈地在山洞里接吻,已说不清是谁在给谁续气。黑夜似乎漫长而无止境,昏昧到看不清彼此轮廓,唯有蜷缩在黑暗里,靠体温的触感和含糊的对话反复确认对方的存在。
「你怕吗?」
「不怕。」
……
黑云褪去,雪水消融,三两野狐早已走远。而相触的唇终于错开。张子娥倒再一次倒在马背上,这一次马儿没有醒来。它同它的主人一样,身心俱疲。
公主跪在地上看见两手空空,可如此漆黑的夜,为何她能看清手中的污迹与血?她侧首看向洞口,原是旭日涌来了第一线光。干涩的眼眸中突然感到一阵刺痛,但她却哭不出来。
山洞聚拢的水滴从高处落下,砸到白皙的面颊上,滑出与泪水相似的痕迹。
啪的一声砸落到手心。
「张子娥你不许死!」
「没有我的命令你不许死!」
作者有话说:
再一次,表白青舟。
啊,我想看双公主……是不是献祭了子娥就可以看双公主了?
明珏:什么双公主?老子现在是王。
子娥:你咒我死?
第 96 章 跌落万象
风摇碎雪,穹顶微明,幽谷中一派死寂。一夜周折,苏青舟早已扶不动张子娥,为今之计唯有先寻到一条出路,再谈出山之事。她不敢抛下张子娥独自走太远,在林间转了几圈,没有寻到一丝人烟,最终只盛了些融化的雪水带回山洞。
张子娥没死,却和死没什么两样,喝水都疼,疼得没力气说疼。
「我们……出去吧……」
「出去的路我尚未探明,你这样的身子再到处走动,只有死路一条。」
张子娥倚在她肩上吁吁喘气,眼帘上抬看着公主的侧脸,缓缓回道:「这里是宋国。」
而她,是宋人。
是,也不是。
宋国虚伪的礼教比南央更加老旧,这里是女子出路无门的死地,被抛弃的婴孩,任人生杀买卖的奴婢,不肯放女娃入学的先生,就算老宋国公一心推行新策,洪福也到不了地官横行的穷乡僻壤。
这地界烂透了。
她要亲手把故乡的腐朽碾碎在战火里,把支离破碎的旧土献给公主,与她一起在废墟之上重塑属于她们的天地。
为此,她绝不能死在这荒郊野岭。
张子娥暗暗扶住石壁,高烧令她脚步虚浮,方借力站了片刻,再度倒在公主怀中。
她很虚弱,所幸思绪还算清楚,凭借记忆来到一条冰雪掩盖的山间小路,后沿小路行走一个多时辰,果真有一座村落。她们用随身银两换上了当地人的衣裳,在村子里找了个野郎中粗且医治两下,烧算是退了,但张子娥还是站不起来。见苏青舟日夜不离地照顾她,外人难免会猜测二人关系,苏青舟断没有奴才相,定不是主仆,说是姐妹,相貌又相去甚远,只能猜测是一起逃难的富贵女儿家。但又不像,论它哪般关系,皆寻不出非亲非故还顾得如此周全的道理。
张子娥的宋国话果然说得相当地道,她将遣词与语调里难以改变的小习惯藏得极好,苏青舟过去甚至没有察觉出半点乡音,若不是那日问她是不是宋国人时张子娥有短暂的沉默,她根本无法判断她到底来自哪里。
她看向一侧昏睡之人,为她擦去颈后虚汗,眼神里暗含钦佩。
她敬她,佩她,或许爱她。
但张子娥必须爱她,她不情愿单方面依赖龙气,唯有让张子娥同等依赖她,才能让她在这段莫名所以的关系中感到对等。
两人且休憩五六日,日暮时分,寻个农户架牛车送她们入城。愈近城门,难民愈多,人挤人抱团在一处,脚踩露趾藤鞋,身着破布烂衫,无不面露饥寒。城门守卫森严,不会轻易放来路不明的难民入城,他们只有在城外搭的烂棚子里歇着,指望哪天官老爷们能大发慈悲开城赈灾。
来到人多之地,定少不了途听许多攀谈,一路听来口音混杂,宋国人,梁国人,旧韩民皆有。
「到处都在打仗,连诀洛都不好混。」
「诀洛南面还好,不要往诀洛北走,那是漠北犊子和襄王打仗的地方。」
「雪都落了,城门再不开,早晚得冻死。」
「再撑几天,张大人和五公主都死翘了,这仗估计就打到这里了。」
二人立即对视一看,形势不对!苏青舟压低声音命农户原路返回。
牛车刚一调头,远方便有人大喝道:「什么人!站住!」
「不是在说你!我们快走!」苏青舟安抚道。
士兵持刀拨开人群,难民顿时乱作一团,农户走了不过三米,立觉不对劲,把牛车板一松,乘牛而去。张子娥摔下车板,苏青舟顺势同她挤在难民中,最后趁乱双双伏于高草,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她们随后辗转几座城,城门非但面孔生,且把手严密。苏青舟知道,有位「自己人」在找她,梁国回不去了,盘缠也用尽了,她的鸟早就该飞来找她了,却始终没有出现,想必是不会出现了。冬意渐浓,三九天里大雪纷飞,她们饥肠辘辘,衣衫褴褛,与难民一起取暖流浪,不仅要和男人抢食物,还要面对从未停止的骚扰。这些都不要紧,最令苏青舟忧心的是,张子娥体内毒性未去,反复发烧呕吐,行走困难,时常不可自理。
64/89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