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元英在意,她不准任何人说林黛玉的不是。
“不行,我今天就要下旨,立你为后。”
林黛玉阻止道:“时机未到。”
“你总说时机未到,什么时候时机才到?”李元英生气说。
林黛玉也不知道时机何时才到,但现在不是时候,女皇帝本就冒天下之大不韪,再娶了女皇后,还不乱了天。
她也想改变人的观念,可根深蒂固的思想岂是说变就能变?不然,当初先帝就该直接立李元英为太子,何必让百姓受这一番苦?
见林黛玉不言语,李元英软下来,温柔地拉着她的手,看着她的脸色温和道:“我听你的,等你什么时候说好,我就下旨,行不行?”
这时,站在边上的两个侍卫惊呆了,在朝堂上威风凛凛的皇上此刻正在低声下气地求一个臣子。
等说完了,李元英才发现,原来这里还有俩人,不由收起求人的模样,威严道:“你俩出去守着。”
俩侍卫早就想走,这时得了恩准,如释重负般出了乾元殿。
林黛玉好笑地看着她:“你还知道这里有人啊。”
李元英梗着脖子说:“爱怎么看怎么看,朕乐意说!”
只有在黛玉面前,李元英才会露出这副傻傻的样子,如果说她有什么软肋,那便是眼前的这个女子吧。
看着黛玉喜笑颜开,她稍稍放下心来:“你也体谅体谅我。”
“我体谅你什么?”黛玉明知故问。
“想要你,但你总不让我下旨,我等得好辛苦。”李元英将她拥入怀里。
黛玉吃吃笑起来,一把将她推开,叫她“老古董”。
末世人,哪里有什么仪式感,怎么舒服怎么来,哪知道穿到西晋这个朝代碰到绝世老古董,想舒服还得走形式。
林黛玉叫苦不迭:“你这不能怨我。”
正在俩人争执时,原明玉公主,如今的明玉郡主闯了进来。
“姑姑——”李子华最怕李元英,今日前来定是有要事。
林黛玉看见李子华,给了李元英一个眼色。
此时李元英方回过神来,正色道:“子华,你有事?”
李子华一向跋扈,此刻看着严肃的李元英,瞬间声音细如蚊蝇。
“姑姑,我想让您给赐婚。”
赐婚?林黛玉瞬间想起史湘云。
“哦?你看上哪家的孩子了?”李元英心知李子华男女不忌,看上谁那便是谁的恶报。
李子华闻言抬头看了林黛玉一眼,这一眼不巧被李元英看见。
“不要打林大人的注意。”李元英呵斥。
李子华自然知道林黛玉与自家姑姑两情相悦,如今她要是敢动半分心思,怕要被皇帝姑姑掐死,于是瑟缩着脑袋,小心翼翼地讲:“姑姑莫误会,是史家的姑娘,湘云。”
李元英这才想起李子华早就对湘云动了心思,如今又来找她赐婚,看来是动了真心,既然如此,他也不打算让她失望,可也不好直接赐婚,毕竟史姑娘也算是名门之后。
“那史姑娘的意思呢?”
李子华一听,慌了神,想要掩饰过去,但姑姑的威严在上,她想扯谎也来不及了,只好乖乖道:“她不想嫁给我。”
“那你不好强人所难!”李元英最不喜欢强迫别人,尤其她现在还是皇帝,更不好让人看笑话。
林黛玉在一旁听她俩你一言我一语,暗暗思忖,李子华对湘云的喜欢是真,可她花心也是真,湘云对人亲和纯情,定是发现李子华的劣迹才不愿与她相交。
如今李子华良心发现,可史湘云却不愿意跟她在一起了。
“姑姑,子华一向没有求过姑姑什么,今日只求姑姑赐婚。”李子华说得声泪俱下,看来是用情至深。
李元英进退两难,一边是自己的亲侄女,另一边则是黛玉的徒儿和亲友,她叹了口气,回头看黛玉一眼。
黛玉见她乞求,笑道:“郡主何苦求皇上?倒不如好好找湘云去,她性子一向直来直去,不管公主做了什么,只要你肯好好赔个不是,我想她一定会原谅你。”
李子华一听,抹了抹泪,从地上起来,朝黛玉行了一礼,让黛玉有点无所适从。
“郡主何故行此大礼?”林黛玉退了两步。
“云儿如今是拉不回来了。”李子华垂头丧气,“当初我带媒人去史家提亲,可是云儿却把我的东西都扔了出来,说她要浪迹天涯了,让我不要去找她。”
浪迹天涯?林黛玉心里默默钦佩湘云,这丫头说什么便是什么,心如明镜,嫉恶如仇,做什么定要有始有终,看来难了。
“那你让皇上赐婚,她就愿意吗?若是她不愿意,就是把她绑在身边又能如何呢?”林黛玉眼带询问。
“那我该怎么办?”李子华泪如雨下。
林黛玉看不得人哭,尤其是女子。像李子华这般生来就锦衣玉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痛苦,如今遇见湘云,尝到爱情的滋味,也尝到爱情的苦楚。
“云儿是强求不来的。”林黛玉伸手为她擦擦泪,“郡主,你若真把云儿放在心上,不如去追随她。”
“追随她?”李子华愣了愣,“她不理我怎么办?”
“她不理你,你就让她理你,让她再次接受你。”林黛玉看着她那双与李元英相似的眼睛说,“不是说要娶她吗?诚意总要有吧?”
李子华垂下头,似乎下定某种决心,半晌才抬起头来:“好,多谢林大人指点迷津。”
明玉郡主离开后,李元英怔怔看着林黛玉:“林大人不许学湘云。”
林黛玉笑着问:“怎么?我若是浪迹天涯,你会如何?”
李元英正色看她:“你没有机会,这辈子只能陪我在皇宫里待着。”
黛玉冷哼一声,又听李元英说:“若有来世,我不是皇帝,你也不是林黛玉,我们还在一起,那时我陪你浪迹天涯,如何?”
日理万机的两个人在这里聊来世,真是奢侈。
就在这时,林黛玉如刀绞的心里正氤氲着另一桩早该解决的事情。
--------------------
第 52 章
难得今日的折子少些,林黛玉半躺在李元英怀里享受片刻悠闲。
“玉儿想回家了?”李元英见她望着一盏来自姑苏的碧绿茶杯出神。
林黛玉回神,其实她是想雪雁了,如果当初雪雁没出事,如今也该与丁白成亲了,可这世间最不可说的便是如果。
“丁白在军营里多久了?”黛玉轻声问。
李元英知她心事,思忖一会儿:“有些时候了,算起来快两年了。”
两年,雪雁也离开她快两年了。
林黛玉想起当年来京州的路上雪雁给她挡酒的模样,明明小小一个不点,却总是傲娇地逞能,想到那娇俏的模样,不由笑出声来,转而眉头又皱起,神色哀伤。
“让丁白去地方任职如何?”李元英想把能勾起黛玉心事的人全都调得远远的。
林黛玉知道她为自己着想,但她更明白丁白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让他去地方太屈才。
“你不必如此,丁白的才华有目共睹,当年光是制冰的技术就能让整个京州夏日少热死上千人,当今正是用人之际,不要让人骂你是昏君。”林黛玉仰头看她,“不必担心我。”
“你怪我?”李元英变了色。
“雪雁的死,不是你的错,当年雪雁是为了救我才死的。”林黛玉看着李元英。
李元英也曾想,如果那日不是雪雁,死的便是林黛玉,可林黛玉是为了替她挡剑,而雪雁又挡在了林黛玉面前。
“终究是因为我。”李元英喃喃自语,思量少时,忽然起身,“不能让雪雁白白死去,当年追杀我的人,如今有了线索。”
“是谁?”林黛玉眼里冒出杀气。
“还记得当初我在雪地里捡到的玉佩吗?”李元英一个铜匣里拿出一枚和田玉龙纹玉佩,递给林黛玉。
林黛玉细细观察手中玉佩,看不出任何异常,满眼疑惑地望着李元英。
“玉佩上的龙纹,你看看。”
龙纹?有什么问题?林黛玉又认真看了看玉佩上雕刻精细的纹路,心里咯噔一声:“不是龙纹,是蟒纹。”
“对,是蟒纹!”李元英眼神一亮,“这玉佩工艺是碾玉之法,京州城里除了皇家玉器店有这种工艺,其他小作坊用的还是传统的琢玉之法。”
林黛玉不知该高兴还是难过:“那这个人是谁?”
李元英继续说:“既然是皇家玉器店,除了宫里的皇子公主可以去,先皇早就定下规矩皇家玉器店也可以为普通百姓打造玉器。”
林黛玉只想知道那个人是谁,着急让她快些往下说。
63/87 首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