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暑假的第一天上午,他们登上了前往种花家的国际航班。
第55章
穿越至今,已经有三年了。
这是唐栗第一次登上飞机,前往那令他无限惦念,临近了却连近乡情怯的觉得不合适的种花。
他坐在飞机上,一句话也不说,静静地凝望着窗外被阳光染成一片耀眼金色的云层,辽阔而壮美。
就像那片土地。
兰波老师不打扰他,独自看书,累了便拉下眼罩,靠椅往后调试小睡。
茯苓糕很乖,因为有两个铲屎官在身边,就是待在笼子里也没有应激焦虑,乖乖趴在那里,就着身边令猫安心的气息熟睡中,等待着被放出去的那一刻。
他们从樱花出发,到T省转航班到内陆,再到河南郑州。
一下飞机,真实地踏在这片土地上,从机场里出来,看见机场外人来人往的喧闹的烟火气,唐栗难免心潮澎湃,眼泪在眼眶里积蓄,令他热泪盈眶。
熟悉又陌生,陌生又熟悉。
熟悉的土地,熟悉的声音,熟悉的人文。
分明是一个地方,中间却隔着一个世界。
这里是种花,却不是他的种花。
就像同卵双胞胎,一样的成长,一样的吃穿,一样的经历,哪哪都是一样的,可追其根本,他们是两个独立的人。
谁也不是谁的分身,谁也不是谁的替身。
他以樱花人的身份踏在种花的土地上,他是客人,是国际友人。
唯独不再是同胞。
即使有充足的心理准备,恍惚、失落、闷讷、悲伤、无助……种种情绪齐齐涌上的时候,仍旧能在人心头重击。
这样复杂的情感,像一层灰雾,一堵墙,一条路,唐栗明白只有自己才能领着自己走过去,旁人谁都不行,谁都不能真正感同身受另一个人。
“怎么哭了?”
兰波老师不明所以,关切地问,取了纸巾递给唐栗。
“很奇怪的感觉,兰波老师,你相信人真的有灵魂吗?”
“栗想说什么?”
“我相信。”
唐栗接过来擦擦眼泪,用开玩笑的语气,诉说着谁都不信的真实。
“我上辈子一定是个种花人,站在这里让我有种回家的感觉。”
“太真实了,哭出来反而畅快多了。”
兰波老师说的是法语,唐栗回答用的是汉语。
有路过的种花人听到了唐栗的话,更注意到了唐栗通红的眼睛和难以压制的情感,迎面路过的刹那,笑容灿烂地对这位情绪激动的异国女孩儿善意地说。
“欢迎妳回家。”
中文里,妳和你同音。
有点蹩脚的普通话,是曾经再熟悉不过的声音。
没有什么热烈的情感,只是简单的一句善意的温暖的话,就叫唐栗泪如雨下。
……………
唐栗的目标很明确,或者说,他来种花的主要目的,就是到‘曾经的故地’看一看,住一住,尝尝记忆里的味道,见见………那些或许会存在的故人。
只有这些目的达成了,他才能以全然轻松洒脱的心态,与兰波老师和茯苓糕游遍种花的大好河山。
种花大地那样广阔,一个半月显然是不够的,那便随机着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想什么时候启程,就什么时候启程。
旅行的时候,要作风。
记得以前不知从哪里看过这样一句话:‘出发,去往新的眷恋与嘈杂中。’①
快意的、自由的、随心而往的启程,比精心设计、项目紧促、时间衔接完美的旅行计划要更来得自在畅意。
兰波老师人生地不熟,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自然是听唐栗的。
茯苓糕来到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猫生地不熟,只有在两个铲屎官身边一米范围内才是安心的,铲屎官去哪里,小猫咪就跟到哪里。
他们的行李一人一箱,本来是不多的,加上茯苓糕的就多了,不想挤火车、公共汽车,又不想坐出租车。
便租了一辆汽车作为在这个省份的代步,花了一个半小时抵达陌生的故里,唐栗找了离故居最近的酒店入住,休息一晚后,次日一早便带着兰波老师在外面闲逛。
胡辣汤配油条本地人早餐的标配之一,也是唐栗曾经十年如一日的习惯。
如今再尝到那熟悉的味道,内心只觉得怅然。
手法娴熟地往里面加醋,一根根的泡油条,稠的全部捞完吃掉,再把汤喝完,是唐栗一贯的喝胡辣汤的方式。
胡辣汤辣劲不小,兰波老师自然敬谢不敏,唐栗向他介绍了不辣的甜豆腐脑、豆浆、小米粥、八宝粥等,还有个小皮薄、鲜美可口、偶尔还能爆浆的生煎包。
兰波老师对甜豆腐脑挺受用的,小小的生煎包也很美味,跟横滨中华街的生煎包比起来更地道可口。
茯苓糕吃自带的罐罐和小鱼干。
吃过早饭,人就有了精气神。
唐栗带着兰波老师和茯苓糕大街小巷的乱转,跟记忆中相似,却也不同。
说不上来是失落还是松了口气。
唐栗‘家’的位置上是一栋不大的独院,跟记忆中完全不一样了。
不仅是房子,还有人。
唐栗明悟,原来在这个世界,他是没有同位体的。
不仅是自己,还有哥哥,星云,白袅他们。
也是,都有蜡笔小新了,自然是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想开一些事情只需要一念之间。
说不上放下,还是怎么着,总之,唐栗觉得已经足够了。
就这样吧,这样挺好的。
这个的世界种花很好很好,不受战争侵扰,国土和平安全,人民和乐幸福。
未来也将继续繁荣昌盛。
………………
无论什么样的好东西,都只有在源头选购才是最实惠的。
自从唐栗当了肥羊,花了大价钱给兰波老师送汝瓷如意,唐栗就决心有朝一日回了种花老家,一定要买最好最漂亮性价比最高的汝瓷。
汝瓷不是一眼惊艳的那种类型,它美得很内秀,说人话的意思就是,它的美需要慢慢的品味。
越品越有感觉,越品才越能体会它细腻温润、清雅如玉的美。
汝瓷最出名的是它永远活泼不起来的清冷色泽,以及充满意外美的细碎裂纹。
汝瓷的基础颜色,除了最出名的天青色,剩下的就是月白、粉青、卵青、豆青、灰青等,以及烧制困难的天蓝色釉面。
除了天蓝和天青,剩下的釉色其实是有一点泛灰的,致使其颜色本身的饱和度较低,显得不如天蓝、天青通透纯净,像这样过于稳重的颜色,年轻人很难体会它的美,
但是有了其独有的裂纹就不一样了。
裂纹,又叫开片,是充满意外的天然雕饰的花纹。
汝瓷独有的开片细细密密地分布在瓷器任何一处釉面上,有的像冰片,小小一朵的冰花层层叠叠,一朵接着一朵,仿佛自冰川下生长起来的极地之花;有的像鱼鳞,向着一侧的方向层叠生长,对强迫症挺友好;有的像知了的翅膀的花纹,小小的不规则方格的纹路,一开始看可能不太看得出来,可是当真正的知了翅膀被放在蝉翼纹汝瓷的旁边比对的时候,才能看出它们的相似;有的像蟹爪、有的像…………
唐栗和兰波老师还那么年轻,理所当然地更喜欢釉色清透的天蓝和天青色。
虽然其他釉色的瓷器看起来也很精美,但总归没有这两种釉色那么抓人视线,尤其在灯光下。
此时,他们俩正在导购的介绍和推介下挑选喜欢的瓷器,除了自用来插花、泡茶,当摆件、储物的,还有带回去给亲友们的伴手礼。
唐栗抱着自家大美喵,一刻都不敢放下,累了就递给兰波老师抱着,兰波老师累了就还给唐栗,总之,不能给茯苓糕丝毫能下地的机会,因为周围全是瓷器。
猫咪是好奇心和爪欠做的,唐栗绝对不想因为己方的不谨慎,而对任何一个无辜被摔碎的瓷器负责。
茯苓糕才一岁多,陌生地方再独自一猫,会让它没有安全感,会焦虑和害怕,唐栗他们就只得带上猫猫一起。
唐栗和兰波老师两人轮流负重前行,只为了看住小猫咪过剩的好奇心跟…………欠欠的爪。
哎~谁家养猫的没有被猫主子打碎过水杯跟花瓶。
唐栗抱着茯苓糕,下意识低下头往猫的后脖颈吸一口。
啊~真香。
一旁的导购也是不错眼地看着茯苓糕,生怕这位活祖宗突然从铲屎官的怀里蹦出来,他们店有试图阻止猫猫跟着铲屎官进店,甚至他们还专门派出自家店员提供在门口看猫的服务。
然而,人没问题,猫不愿意。
又嚎又叫又扭又拍店员的脸,好在只用了肉垫,没用爪尖,可只这样也很疼啊QAQ
这位店员,就是唐栗他们现在的导购小姐。
瓷器卖出去,导购有提成,这是唐栗过意不去,给导购小姐的精神及肉|体补偿。
拗不过这只猫,看在它在铲屎官面前很听话,看在它的铲屎官能贡献营业额的份上,店长捏着鼻子同意猫猫进店,并时刻警惕,时刻担惊受怕。
最后,是漂亮的业绩、闪闪发光的营业额使得店长的弱小心灵,完成从担惊受怕到心花怒放的转变全过程。
并在离开时,赠与唐栗他们一句情感充沛到发腻的话。
“感谢惠顾,欢迎下次光临。”
第56章
他们在汝瓷之乡待了五天,若不是暑假只有短短的一个半月,待得太久只会压缩去其他地方旅行的时间,唐栗甚至想待得更久。
在这短短的五天时间里,唐栗带兰波老师走遍了这个平凡却不普通的城市,吃遍了大街小巷所有好吃的东西。
这个唐栗最在行,他最清楚哪条小巷的油茶最浓稠,给的馓子片最多;知道哪家的炸鸡才是真正的肉嫩多汁、香酥可口,本地人都常去的种;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
城里玩够了,就去郊外看看。
风穴寺在自己上初中以后,基本就没有再来玩了,不论如何都想去看看。
这可是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次,更可能是最后一次。
风穴寺在山里,从山外的门牌到寺庙的正门,开车要花挺长时间才能到达。
长长的一条水泥路,两边有不错的自然风光,除了他们租来的车,几乎没有其他车子一起同行或迎面路过。
山里的空气很干净,他们把窗户放下来,车速也慢一些,就能悠闲地享受山风的沁凉和鸟语虫鸣。
唐栗开着车与兰波老师说笑闲聊,车子与牵马的老者路过,唐栗想起了年少时,与哥哥唐茯吵闹着要父母同意他们骑马到寺庙大门,得逞后,还为了谁坐前面、谁坐后面内讧。
爸妈总是以,‘栗栗是你弟弟’、‘让让你弟弟’等话,来让哥哥妥协,那时候总觉得赢了哥哥很得意,现在却觉得,哥哥也只比自己大几分钟,严格来说,那几分钟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都是一样的孩子,他们应互相谦让,而不是以哥哥弟弟的名义,让某一方强行遵守所谓的规矩,强行让某一方妥协,那未免太过残忍。
现在想起来,只觉得有愧。
现在再看那马,幼时只觉得高大帅气,靠近都觉得危险,现在长大了再看,明明差不多的外表,却莫名觉得很普通,不够精神、不够神俊。
“栗在看那匹马,是想骑马吗?”兰波老师察觉到他注意力的偏差,问道。
唐栗:“有一点,说到骑马的话,还是大草原上更好,那里有天然草场,精神更好。”
兰波老师:“栗要是想的话,我们可以去内蒙古。”
唐栗反问道:“兰波老师想去吗?”
兰波老师:“我都可以,栗要是想的话,我们就去,不想的话,就不去。”
“这样的话,那就去吧,刚好我还不会骑马,趁这个机会去草原学一学,纵马驰骋,快意奔驰也很不错。”
想做就做,想去就去。
旅行的人,当成为风,自由且无所拘束。
唐栗向往地说:“还能买一些本地的特产,我记得那里有很棒的牛羊肉,到时候带点肉干、肉筋回去也不错。”
可以作为伴手礼寄给小姨,哦,小叔也不能忘记。
兰波老师:“盛产牛羊的话,一定有品质很好的黄油和奶酪。”
唐栗:“那边的黄油好像被叫做酥油,管它呢,原材料都一样,应该差不了多少,他们还有酥油茶、咸奶茶跟奶酒。”
“不过这个时候的大草原蚊虫很多,最好还是带上驱蚊水,穿长袖和长裤。”
车子到了,找了停车位停下。
风穴寺里香客不多,清新的空气里掺杂着些微的线香燃烧的气味,闻起来让人心情平静。
两个铲屎官让茯苓糕自己走,猫猫很乖地走在铲屎官们中间。
风穴寺占地广阔,有很多供奉着佛像、菩萨像的殿屋,种着很多树龄极高的松树和竹子。
这些大殿有很多都缺少维护修理,显得陈旧且破败。
唯有端坐高台的巨大佛像、菩萨像神色庄严,低垂眉眼无喜无悲,给唐栗的感觉和幼时一样,一进来、一看见,便不由自主地拘谨起来。
向功德箱投钱,跪在金蒲团上拜神仙,祈祷未来顺遂平安,兰波老师早日恢复记忆。
兰波老师不信这个,自然不会像唐栗那样跪拜神佛,其实唐栗也不信,只是被家里长辈带着,耳濡目染下,有了这个不以为意的习惯罢了。
唐栗也不是每进一个殿就投钱跪拜,更多时候是与兰波老师他们一同参观,兜兜转转的竟也都看下来了。
风穴寺后面有一个投钱的许愿池,还有一眼泉眼,那是唐栗小时候最喜欢的去处。
每次来,唐栗和哥哥唐茯就会扔硬币许愿,能不能实现不重要,重要是要扔进许愿池里的那只碗里!
那时候人小,准头也不行,最好的纪录是离那只碗有一掌的距离,现在再投掷,只要计算好距离,就能顺利投掷进去。
39/71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