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知道了。”
中年男人拿过点心也没急着走,和沈凌之东拉西扯说了好几句,直到沈凌之有些不耐烦了,他才问道:“小哥儿你们以后就要摆摊买点心了吗?不四处吆喝了?还有什么新点心吗?”
沈凌之还以为这是个爱吃他们点心的客人,笑着回道:“都卖,一边摆摊一边吆喝,新点心也会有的,客人您下次来就知道了。”
中年男子:“……”
这话说和没说有区别吗?
沈凌之还想再说什么,那人已经扭头走了。
沈凌之: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算了,还是洗碗吧。
等林樾回来,沈凌之就和他说起这事儿,原是想说着解闷儿,结果林樾脸上的笑都没了。
“哥哥,我说错什么了吗?还是哪里出问题了?”
林樾轻轻摇了摇头,“没事儿,就是听你说这个人的样子有些眼熟,你说得对。”
不出意外,那个中年男子就是点心铺子的掌柜了,镇子就那么大,多一个卖点心的,点心铺子生意就会少一些,不过他来那么快,林樾还是很意外的。
他们的小摊就这么大一点儿,每天做的点心也不多,不说比不上点心铺子,连同样摆摊的另外两个摊子也比不上,顶多比什么东西都卖然后顺带卖点心的货郎多一些,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点心铺子注意到了。
不过林樾也没太紧张,镇上另外两个摊子他都搭过话,看模样也是普通老百姓,有一家也是附近村子的,他们都开得好好的,想来自家摊子也没事儿,现在又添了其他东西,不单卖点心了,风险更小。
但人既然来了,林樾也把这个事儿放在了心上,想着之后卖点心的时候多注意些,现在六月底,最多再卖一个月,他们就得回家忙活秋收,等忙完再来镇上又是一两个月,想来那点心铺的掌柜也不会记得他们了。
再者,沈淮之八月就院试了,要是考上秀才,见县太爷都不用跪,他们镇上也没有几个秀才,想来那铺子的掌柜也不敢做什么,要真是有身份有背景的,早就去县城,去府城了,哪会待在他们这种小镇子里。
保持警惕,放松心态。
林樾脑子里的念头转了一大圈,实则不过片刻,就低头和沈凌之一起忙活起来。
收摊回家后的活动与之前几乎一模一样,一起洗菌子,林樾炒菌菇酱,沈凌之做饭,一家五口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就坐在檐下纳凉喝浆水。
怕他们担心,林樾也没和他们说那事儿,只把今天的热闹场景给他们说了一遍,“今儿生意可好了,尤其是凉粉,一个时辰多就卖完了,凉虾也卖得好……”
宋寻春听得津津有味,听到林樾说菌菇酱还剩三坛子又有些忧心,虽说做成酱可以多放几天,但要是放坏了,就相当于丢了二十文钱,她可舍不得。
等林樾说完,她才提议道:“今儿早饭咱们都吃了菌菇酱,香得我多吃了一碗饭,等明儿淮之去私塾让他带一坛子去看看你们爹娘,也让他们尝尝。”
林樾一时没反应过来,之前做点心,隔三差五的沈淮之也会带一些回去给他爹娘,有时候是他提,有时候是沈淮之提,宋寻春一直没问过他们,也没说他这样是拿婆家贴补娘家,没想到这会儿会主动提让带菌菇酱过去。
“娘,我娘和我弟弟也会去捡菌子,他们自己就能做菌菇酱,不要带回去了。”
宋寻春也没绕弯子,直接道:“他们做是他们做的,你做的送回去他们肯定开心,而且做好的菌菇酱还有那么多,咱家都吃两顿了,怎么也得让亲家尝尝。”
林樾本也没多坚定,闻言立刻就答应了,“那成,明儿装两碗回去,坛子就算了,留着卖。”
“那多带些,你也好久没回去了,等中秋让淮之和你回去一趟。”
“知道了,谢谢娘。”
等灶房的水烧热,一家人陆续洗漱回屋睡觉了。
临近院试,沈淮之课业更加紧张,每晚到家吃过饭就开始温习功课,一直到全家人洗漱完他才去洗漱,回屋还要再背书半个时辰才睡。
林樾怕打扰他,吃完饭就在院子里待着,可惜只待了一天,就被沈淮之拉回去了。
“你不在我不安心,看书总走神儿。”
林樾觉得他在骗人,但又怕真的影响沈淮之读书,只能跟着回屋。
沈淮之温书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练字,用的字帖也是沈淮之写的,等沈淮之开始背书,他就去一边做针线,衣裳袖口,领口磨损大,没多久就要缝补一次,白天抽不出空,只能晚上补。
等忙完活计,林樾就换了里衣躺倒床上,每晚都要催几遍,沈淮之才上床睡觉。
“很晚了,快些睡,明儿该起不来了,睡不好读书肯定没精神。”
沈淮之头也不抬,“你先睡,我看完就来。”
“你不在我不安心,我睡不着。”
沈淮之:“……”
他还能说什么呢?收拾桌子,上床睡觉。
林樾窝在被子里偷笑,被沈淮之发现笑得更大声了。
“咳,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你相信我。”
沈淮之揉了一下林樾的头,也不说话,就看着林樾的眼睛。
第47章
屋里的灯早就熄了, 只有屋外透进来的一丝月光,不细看压根看不清面容。
然而就是这样,林樾还是看清了沈淮之眼里的柔和, 没等再看,就被沈淮之拉到怀里了。
“嗓子疼不疼?床头柜上有方才倒的热水, 要不要喝一口?”
每天去镇上做买卖虽说没有下地干活那么累,但一次吆喝大半天, 这么久下来, 林樾嗓子都有些哑了, 今晚沈淮之刚回来就发现了。
林樾声音有些低哑,但精神还好, “喝, 你给我拿。”
“好。”
等林喝完水, 沈淮之才继续道:“明天我回来的时候摘一点儿忍冬花回来给你泡水喝, 嗓子疼喝那个正好。”
“那你多摘一些,凌之嗓子也有些哑了, 到时候我和他一起喝。”
“我晓得了, 你放心, 快睡吧, 明天你们不是还要上山捡菌子,睡晚了该起不来了。”
活计不忙的时候,林樾几乎不会早起,但自从出菌子, 林樾就没睡过懒觉了,有的时候比沈淮之起得还要早,洗脸的时候都睁不开眼。
一说到早起,林樾就想叹气, “好吧,那我睡了,明早起床记得叫我。”
“嗯,睡吧。”
翌日,林樾没有上山。
沈淮之和林樾晚上都睡得很熟,也不知这雨是什么时候下的,雨不大,但应该是下了许久,屋檐的雨水一直滴滴答答地往下落。
上次暴雨后沈家刚加固过屋顶,这回两人的屋子也没有漏雨,只有灶房里漏了一点儿。
沈淮之轻手轻脚地出去洗漱完才回屋叫林樾,“今儿下雨了,你再睡会儿。”
林樾猛地一下直起身,又“哐”一下倒下去了,下雨好啊,雨后山上会出更多菌子,下雨天也是唯一能名正言顺在家休息的日子,睡一整天都可以那种。
林樾在床上翻了个身,半闭着眼看沈淮之,声音也有些含糊,“你记得带上油纸伞和蓑衣,早饭在灶房里,晚上要是还下雨你就歇在那边家里,别回来了。”
沈淮之一一点头应了,又道:“我都记下了,你快睡,菌菇酱我也收好了,等会儿带过去,你们昨天摘的酸角要带一些吗?”
林樾打了个哈欠,缓缓道:“带一些吧,少拿点儿,我爹娘都不爱吃这个,就我弟喜欢,等明儿做成酸角糕再多带几块回去,他们爱吃这个。”
“好,那我走了。”
“雨天路滑,你走慢些,衣柜旁边还有刚晾干的鞋,你多带一双过去,湿鞋穿着难受呢。”
沈淮之又点点头,才起身拿上鞋出去了,今早耽搁了一会儿,再不走该迟到了。
等林樾再次醒来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了,灶房里宋寻春在做针线,沈正初在修补竹筐,沈凌之则蹲在门口洗漱,明显也是才刚起来。
“哥哥,你等一下,我马上就洗完了。”
“不急,你慢慢洗。”
宋寻春给林樾递了个凳子,柔声道:“怎么不多睡会儿,好不容易歇一天。”
林樾挠了挠头,有些羞涩,“已经睡饱了,娘你在做衣裳吗?”
“在补你们爹的衣裳呢,这衣裳刚做好没两年,把磨破的地方补补还能再穿个一两年。”
林樾疑惑道:“娘,今年咱家的麻布有不少,你们怎么不做一身新衣裳?”
随即又想起宋寻春这些日子都在忙,便提议道:“等会儿我去拿布,趁今儿在家,我给你们缝一身。”
沈凌之也探出头,“娘,我和哥哥一起做。”
宋寻春笑着把沈凌之的头推开,笑着道:“去去去,别捣乱,我们都还有衣裳呢,新做的也有一身,今年的布还差一点儿没织完,等过两天弄完你们就带去镇上染坊染个色,也不知道今年有什么时兴的颜色,染完给你们三个各做一身。”
林樾正洗脸呢,用布巾抹了一把就急忙开口,“娘,这怎么行,哪有小辈穿新衣,长辈穿旧衣的道理,先做你们的,剩下的我们再做。”
说完又想起沈凌之,林樾还真没问过他有没有新衣裳,找补道:“再给凌之做一身,我和淮之刚做过衣裳,等明年再做。”
沈凌之哪会答应,林樾话音未落他就开口了,“我也有的,我也明年做。”
眼看两人争论开了,宋寻春愣是没插上话,还是角落里的沈正初咳嗽了一声,“行了,咱家今年没那么拮据,一人做一身衣裳。”
沈正初几乎每天都在忙田地里的活计,平时并不怎么管家里的事,但他决定的事儿其他人也很少反驳,何况也不是大事,宋寻春三人都点头答应了。
“听你们爹的,我和你们爹的衣裳我慢慢做,你俩的也自己慢慢做,倒是淮之的,也得麻烦樾哥儿做了。”
林樾连连摇头,这算什么麻烦,“知道了,娘,等忙完这一阵我就开始做。”
前不久他刚给沈淮之做过一身,林樾想着这回就做一身冬衣,虽然冬天沈淮之可能不去私塾了,但万一呢,早上那么冷,没有棉衣可不成。
一家四口说了会儿话,又各自忙开了,今天的雨不大,但看着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万幸前几天和村里人说了,下雨天不收菌子,不然今天该为难了。
不过林樾下午还是想去镇上一趟,收的菌子虽然能卖出去,但赚的不多,还费时间。
他之前就注意到镇上那家食肆,这段时间的招牌菜就是各种炒菌子,看着还没有固定的合作对象,都是去菜市上采买菌子,要是能搭上食肆给他们提供菌子,每天能省不少功夫。
林樾把这个计划前前后后理清楚,才和宋寻春等人商量。
宋寻春没来得及细想,就先回道:“你要是觉得行就去试试,不成咱们也不吃亏,不过娘觉得你肯定能行。”
沈凌之也跟着点头,还提了个建议,“哥哥,我觉得还可以把菌菇酱带上,你炒的菌菇酱下饭一绝,说不定食肆也会买呢。”
沈正初虽然没说话,但也跟着点头了。
三个人都同意了,林樾反而犹豫了,倒不是犹豫这件事儿,就是怕到时候没成,家里人白高兴一场,他得再好好想想到时候怎么和食肆的掌柜谈这桩生意。
一家人说说笑笑,转眼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不下地那天沈家一般是不蒸米饭的,今天也是如此。
林樾披上蓑衣,换上草鞋,又把裤腿卷起来才去了菜地,迅速摘了几棵小青菜就跑回去了。
这青菜刚种下去没多久,这会儿一棵就手掌那么长,正是鲜嫩的时候,林樾摘的时候特地挑的密集地方摘,这样剩下的菜能长得更大。
林樾今儿煮的是一锅青菜粥,也不纯是大米,里头还加了一些荞麦高粱和豆子,淘洗干净后上锅煮上,又往里头加了一勺菌菇酱里的油,一点儿粗盐,小火慢熬,快煮熟时再把切碎的青菜放进去。
沈凌之还去地窖里摸了几个土豆,放进灶里烤上了,一会儿蘸酱吃。
吃过饭,雨势渐缓。
上门谈生意总不好空着手去,林樾便打算带一包酸角糕,虽说不贵重,但心意到了。
酸角糕是昨晚做的,昨儿刚摘回来,林樾就挑出来一篮子熟透的酸角,去皮去筋,然后用水浸泡了一下午,晚饭后他才开始煮酸角,果肉煮化,果核捞出来丢掉,又用了蒸布把果肉过滤出来,酸角汁里加入糯米浆水和红糖水继续煮,熬至浓稠倒进模具里放凉定型。
酸角糕的颜色和酸角一样都是棕色,看着有些不起眼,但味道和口感都不错,不过林樾还是担心样式不好看卖不出去,想着卖的时候切一点儿给客人先试吃。
外头雨没有停,林越便想一个人去,“凌之,我今天一个人去,你在家歇一天吧。”
沈凌之不答应,“哥哥,我们一起去吧,外头下着雨,你一个人出去不安全,我跟着一起也有个照应。”
宋寻春也附和道:“凌之说得对,要不是你坚持,下雨天就不该出去,多危险啊。”
眼看沈正初也有开口的趋势,林樾顿时答应了,能少被念叨两句是两句。
“那成,我和凌之一起去。”
“娘,你放心吧,这雨不大,说不定一会儿就停了,平时我们忙着摆摊,人家食肆肯定比我们更忙,今儿正合适。”
宋寻春听完果然没再说什么,只道:“要不让你们爹和你们一起去吧?这样我也放心些。”
林樾连连摆手,“真的不用,娘,这条路我和凌之都不知道走了多少遍了,爹好不容易在家一天,该好好休息才是。”
见沈凌之披上蓑衣,林樾就拉着他出去了,一直跑到院门口才回头喊了一声,“娘,我们一定早点儿回来,你们放心吧。”
“哎你这孩子,跑慢点儿!”
今天虽然下雨,但两人几乎是空手,走起路来也很快,没多久就到镇上了。
32/121 首页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