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依人和江小公子也赶了回来,虽然没有找到石油,但是江小公子的眼力十分刁钻,在外地找到了不少煤山。
他俩打算过完年再出去一趟。
礼部尚书自是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在外奔波,看江小公子那真是哪儿哪儿都不顺眼,直到江小公子从怀里掏出了一沓银票,足足二十万两,礼部尚书这才笑眯眯地道,“女子嘛,还是要多出去闯荡闯荡的,见识多了,才能挑到好男人。”
盛依人听得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谢承泽正巧路过,厚着脸皮伸出了手:“见者有份,不然告你贪污。”
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满脸肉疼的掏出了一半。
瞬间富有的谢承泽,在年宴殿上开始给大臣们发红包,这可把大臣们高兴的,瞬间决定不再计较国师大人平日里“荒淫无度、逼良为娼”的作风。
什么逼良为娼,国师大人那分明是对沈大人负责!对先帝遗诏负责!
第0311章 厨艺不精出丑饺,半夜镇床守清白!
年宴结束后,大臣们带着自家的家眷们离宫。
谢子渺不愿回府,缠着要歇在承欢殿,谢承泽拗不过他,于是干脆邀请了谢守均一起,正好将欠下的十年生辰礼送给他。
至于沈渊,就不用说了,除了属于谢瑾瑜的那三天不得踏入承欢殿,其他时候都好似他第二个家一样来去自如。
几人如同那次,聚在了谢承泽的寝殿里。沈渊铲着煤烧上了火炕,亲自将被褥铺得平整暖和,谢瑾瑜想吩咐膳房烧上几壶热酒和小菜,却发现谢承泽早已给承欢殿的宫人们放了年假,正想让沈渊去准备,便听到谢承泽对着谢子渺道,“小渺,跟二哥去趟膳房,二哥给你包饺子。”
谢瑾瑜连忙扯住他的袖子,“你们要留在膳房包饺子?”
“不啊,回屋里包。”
谢承泽拍拍他的脑袋,示意稍安勿躁,而后像模像样地念出了那句过年的经典台词,“大家一起包饺砸!”
说完,他就忍不住俯着腰笑,谢瑾瑜不知道他在笑什么,但见他笑得这般开心,也不禁跟着柔了眉眼,“嗯,我和二哥一起。”
他想吃二哥亲手包的团圆饺子。
不一会儿,谢承泽便拎着一提猪肉、一把菜刀和一撮小葱回来,身后的谢瑾瑜一只手端着放置瓶瓶罐罐的盘子、一只手提着面粉袋子,谢子渺则扛着揉面的大面板,将东西整整齐齐地放在了屋内的木桌上。
谢瑾瑜和谢子渺都不会下厨,于是便由谢守均剁肉切碎,沈渊揉面擀皮,谢承泽拌馅包饺。
谢承泽还把无痕和无迹也叫了进来,一个半吊子教四个厨艺不精的人捏饺子褶儿,面板上全是他们五个捏得丑爆了的饺子。
煮饺子的功夫,谢承泽把他欠给谢守均的生辰礼拿了出来。
相比较谢守均,谢子渺看起来更为的激动,“大哥,你快拆!看看二哥给你送了什么?”
谢守均按住他躁动的手,不急不慢道,“慢慢来。”
但他拆生辰礼的动作,却是丝毫不慢。
第一份生辰礼,是一把设计极为奇特的弓弩,谢承泽把它称作“隐形者叉挨了踢”,这种弓弩不需要使用者费力的拨弄箭弦,而是用枪柄的弯勾来发射弓箭,不仅十分省力气,射程还非常远,单手便可以操作,谢守均仅是试了一试,便爱不释手。
第二份生辰礼,是一个叫做灯笼盾的冷兵器,由铁手与圆盾结合,圆盾的直径不到半米,手套上装有2个锯齿状尖刺,盾牌上配有匕首,而内侧下方则装有一把与手臂平行的剑刃,是集进攻与防守于一身的武器。
原版的灯笼盾上还有一个小洞,里面可以放置油灯,晚上决斗时打开,突如其来的强光会让对手暂时失明,因为设计有些复杂,谢承泽和古老没研究出来,就暂时先放弃了这个功能。
前两个生辰礼看起来有点冰冷,但那时谢守均初上战场,如果是谢承泽来送生辰礼,他当然更希望自己能够送出可以保护大皇兄平安归来的生日礼物。
从第三个生辰礼起,礼物便开始温馨起来,有谢承泽上街挑了好久的玉佩,也有谢承泽自己串的菩提手串,还有谢承泽找工匠制作的麻将……
到最后一个生辰礼时,谢承泽有些不好意思地按住了谢守均的手,提醒道,“这个……还是个半成品,没做完。”
这一下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心。
“难道是二哥你雕刻的木偶?”谢子渺还记得,二哥小时候挺喜欢雕刻木偶的,但因为手残,雕得太丑,最后都是丢进柴房里烧火去了。
谢承泽摇摇头。
谢瑾瑜微微沉吟,猜测道,“那便是二哥写的信?整整十年的手写信?”
丝毫没有这般想法,也没有这般细腻之心的谢承泽:“……也不是。”
无痕和无迹也加入了这场猜答案的游戏,“冰雕灯?又或者是恭王的画像?”
见谢承泽依旧摇头,众人不禁将视线放在了沈渊身上。
沈渊盯着那放置生辰礼的箱子,再看谢承泽一脸你们绝对猜不到的模样,良久才语气慎重道,“……莫非是,殿下亲手缝制的贴身衣物?”
屋内微妙地沉寂了一下。
下一刻,谢承泽红着脸怒吼,“才不是!谁家好人送生辰礼会送这个啊!”
谢子渺啧啧两声,露出微微嫌弃的眼神,“没想到你是这样的沈大人。”
沈渊:……还不是因为谢承泽一向不按常出牌,他才会——
最后谢守均打开了箱子。
只见里面盛放着的,是一个……橘子。
一个长满了青毛的橘子。
谢子渺探了探头,有些茫然,“二哥,你是拿错了吗?”
为什么生辰礼,是一个长了毛的坏橘子?
“没拿错。”谢承泽拍拍箱子,自豪道,“这是二哥正在研制的——青霉素。”
他给几人科普道,“这是一种抗感染药,士兵们在战场上受伤时,不是有很多人伤口发脓溃烂,甚至可能因此死亡嘛,这个青霉素就能减轻这种感染,帮助士兵更快地恢复战斗力。”
谢子渺顿时瞪大了眼睛,他知道,军中士兵们大多都是因为伤口发炎溃烂,得不到有效治疗才会死去。
虽然炸火药可以很好的震慑住边境的敌军,但总有不怕死的人,也总有需要两军短兵相接的时候,士兵们该受伤还是会受伤。
但如果二哥这个青霉素真有那么厉害,可想而知,有多少被砍伤的士兵可以因此活命,而又有多少百姓不会失去自己的亲人!
“二哥!”谢子渺直接冒出了星星眼,“你真的好厉害啊,你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啊?”
寻常人怎么可能会想到,长毛的橘子可以做出抗炎的伤药啊!
“因为二哥是福星啊。”谢承泽不禁笑着揉了揉他的脑袋,“有老天爷托梦!”
一旁的谢瑾瑜闻言微微蹙了蹙眉,看着这些生辰礼,一口饮尽了杯中的热酒。
“看来二哥,最近耗费了不少心神准备这些生辰礼啊。”他的语气略显刻薄,“从沈渊那里补回来的精气神儿,都用到这上面了吧。”
谢承泽顿时心虚地低下头,给他倒上热酒,“就这一次嘛。”
他确实借着给谢守均准备生辰礼的功夫,偷偷研究了一些利民的东西。
谢子渺困惑地看了一眼谢瑾瑜,只以为他是嫉妒大哥有这么多的生辰礼才会阴阳怪气,并没有放在心上。
此时水饺也煮熟了,几人一边开动,一边开始尝试玩谢承泽制作的那副麻将,玩上瘾了,饺子便忘了吃,几人轮流上桌,打得热火朝天。
谢承泽不能熬夜,早早上了炕睡觉,剩下几人悄没声地打着麻将,谢守均等人到底端庄沉稳了些,不像谢子渺和无迹,胳膊甩着麻将无声吼牌,仿佛在上演一场精彩的哑剧。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
谢承泽迷迷糊糊地醒来,感觉床边好像有声音,他微微睁开眼睛,看到沈渊正站在床前,手里似乎提溜着一团什么巨物。
“沈渊?”青年声音沙哑,嗓子被火炕烧得有些干涩。
听到动静,沈渊回头,屋内的烛光早已熄灭,夜色里,他对上谢承泽那双迷蒙困惑的眼睛,语气放柔了许多,“臣在。”
“你在干嘛呢?”谢承泽拍拍枕头,邀请道,“快过来睡觉。”
沈渊身形一顿,松开了手中的巨物,将那巨物往远处推了一把,眼神似是在警告什么,直到那巨物嘀嘀咕咕地走了,这才坐到床边,握住了青年的手掌,“殿下先睡。”
这一次,他就守在床边,看看哪个不要脸的还敢趁着谢承泽睡觉乱来!!!
第0312章 冬去春去又秋来,各个都能单开本
新年在三两声鞭炮中度过。
坤宁宫的曹太后突然称病,不日便撒手西去。
皇帝追谥其为“隆懿太后”,很快便将曹太后下了葬,而与棺柩一同离宫的,还有一身白衣外裘的女子。
中年女子身姿修长英爽、姣好的眉目宛若一汪漆黑幽水,她骑在一匹浑身通白的白马上,定定地望了一眼皇宫的方向,随后毫不留恋地收回了视线。
一蓑斗笠遮掩住了其容貌,但见策马奔腾、长鞭扬舞,一人一马一包袱,消失在了前往辽州的官路上,只剩蹄印纷乱,犹若女人此生。
自此,倾然自在。
而辽州的关口,梁万达与李东尧相敬行礼,顺利地解决了煤山与土匪之间的问题,梁万达翻身上了马车,于冬雪之日奔赴益州家乡。
某刻,马匹与马车擦身而过。
但见马车内热手炉袅袅生烟,脱胎换骨的知府大人轻啄暖茶,了下一盘残棋,畅想未来官路亨通、百姓安康。
而白马之上,游女蓑衣落雪、衣袂飘飘,氤氲热气于粉唇之中吐出,纤细的手臂随风扬起,三两口小热酒灌入喉中,明媚飒爽的眼神宛若新生。
冬去春来。
在德州历练的荆泽回归朝廷,因卓然的政绩受皇帝封赏,一跃成为建安最年轻的首辅大人,有望未来官居宰相,辅佐两朝君王。
欧阳久入了御史台下的察院,成为了那位刚正不阿的陈御史的得力助手,正如某些官员所估摸的,皇帝有意将其往京兆尹那边培养。而纪颂华也入了监察院,游刃有余地游走在百官之中,风评甚好,也因此摸到了不少欧阳久得不到的小道消息,二人关系开始变好,常于休沐日一起带着朱小彪踏雪踏春游玩。
谢守均又被皇帝外派去了边关,要求匈奴一族归顺于建安,并将匈奴王子作为人质送入京城。为了替曹太后还谢守均的母债,以及当初故意设计他被送去边关的债,谢瑾瑜交出了一半的兵符,同时也将他的精兵精将一并送上了边关战场。
谢子渺当起了闲散王爷,经常往国子监书院跑,跟着世家公子哥小姐们一起上课,他虽不怎么参与国事,但脑子却是灵光得很,出的考卷每次都能拿满分。尤其在生物这一方面,更是表现出了卓然的天赋,他开始沉迷于给母猪配种,气得柔妃想说谢承泽带着谢子渺不务正业,但是听说杂交出来的猪肉会非常香时,又默默咽了口口水。
虽说国子监的后院养着猪、种着地,十分有碍观瞻,但是这都是为了百姓好啊,谁能跟吃的过不去呢?
为了吃,柔妃私底下给国子监赞助了不少钱,希望他们能够配种出香甜的果子、喷香的猪肉。
春去秋来。
建安的二公主嫁人了,对方一表人才,乃是个读书人,长得也极为俊美,但从商的爹娘均已病逝,独留偌大的宅府与万贯的家财,和一堆妄图分食财产的贪婪亲戚。
为了守住宅院与财产,对方找上了谢平安,自荐枕席想要与她契约联姻,他出钱助她荣华富贵,她出势助他立威府宅。
两人一拍即合,随即奉旨成婚。
三公主谢淑不甘落后,妄图从世家公子哥之中挑选一个脑子好的生出龙子,奈何国师大人一句不满二十岁不准睡男人,谢淑只能饮恨放弃,打算提前挑一个年轻的少年搞养成,未来家里都是她说了算。
大当家和三娘过年后便举办了成亲礼,据说二当家在帮大当家准备喜事时,看上了糕点铺的一位泼辣妇人。对方早年死了丈夫,一个人拉扯着儿子,顶着压力把糕点铺开了起来,这其中也不乏有盛依人暗中帮衬过。
如今虽然生活平稳了些,但年幼的儿子因为没有父亲常被同辈小孩欺负,每每回家便喊着想要个新爹,还要个会武功的爹。赶巧那幼儿被那些孩子欺负的时候,二当家路过出手制止,那幼儿抱着二当家不撒手,喊着爹,要给他介绍娘子。
那妇人瞧着二当家人高马大的,一瞧便是能震慑住街上的地痞流氓,能帮她护住自己的糕点铺,不禁有些心动,一来二去的,两人就好上了。
所有人,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去。
第0313章 人才辈出国子监,笑纳两项梁万达
建安八十年,国子监学员在经过基础教育后,前往泰河流域与当地农民研究种植棉花,成功收获了建安国土本地的第一批棉花,经由尚衣库进行弹花、纺线等多道工序,最终纺织成布。
由棉花纺织出的布匹柔软又暖和,吸湿性强,耐磨耐用,不管是做成衣物还是填充成被,都能够很好的御寒。朝廷下发补贴送种,鼓励当地农民种植棉花,次年国子监分出农部学院,征收泰河流域擅种植棉花者为外派学员,前往大江流域普及当地农者种植棉花知识,确保三年以内建安百姓皆可于冬日盖上棉被,五年以内普及百姓棉衣穿着。
建安八二年,国子监学员通过嫁接技术实现了缩短部分果实的成熟期、提高产量、增强植株抗病等效果,并开始研究类似稻-鱼-鸭生态共生系统法的农业新模式。
同时建安改革科举制,要求春闱落榜者可入国子监学习两年,成绩良好者可留下成为国子监讲师,成绩不佳者亦可返乡建立私塾,普及国子监知识,每年享受朝廷补贴,逐渐达成普及基础教育的目标。
建安学子甚卷,不出三年,国子监人才辈出,各路各府各地更是学堂频建,国子监开始下发特招名额,用以提前收揽有才之人。
155/161 首页 上一页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