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巧取豪夺了无cp男主(穿越重生)——观山雪

时间:2025-01-22 08:45:25  作者:观山雪
  越青君闻言,轻轻笑了笑,抱着宁悬明的手贴在脸颊上,眷恋难舍。
  “多想放下一切,什么都不管,就这样与你紧紧相依,万事皆休。”
  “只是世上多少事,都是难得圆满,无法成全。”
  宁悬明含笑温声道:“既喜欢,那就多贪恋几分,有时候,也要对自己好一点。”
  越青君微微阖眸,轻声道:“我知道。”
  “我知道……”
  语气幽幽,声音低沉,似深冬蕴藏着整个世界。
  在天子默许下,刑部果然查出太后身边蛊惑人心之辈,一一处置后,此事便算是有了个结果。
  长乐宫乃至整个后宫都彻底清洗一番,太后幽禁于长乐宫,无诏不得出,太子迁出长乐宫,移居东宫。
  天子没有对太后有任何责罚,对太子也没有迁怒,这让原本怀疑此事都是天子设计,只为夺取太后权柄,名正言顺出尔反尔废黜太子,且不损自己名声的那些人,深感惭愧。
  天子至善至孝,宽宏大度,却是他们这等俗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惭愧,惭愧!
  天子想要做孝子,朝臣们自然配合,只是,原本还想为太后求情的人,如今也没了话头。
  太后不过是幽禁,一应待遇却并未削减,天子宽宏至此,太后还能得寸进尺吗?
  案子了结,太后在长乐宫中接旨时,竟是当场大笑出声。
  “大奸似忠,大善至恶。”
  “你们当真知道,自己侍奉的是个怎样的人吗?”
  几句话传出,没弄出什么动静,唯有天子有些受伤,原本还在与宁悬明说笑,听完后面上却彻底没了笑意,半晌,才叹道:“总归是朕有诸多过失,无法让母后满意。”
  “大约在母后心中,武德太子才是她最喜爱的孩子。”
  “让人将武德太子的灵位移到长乐宫小佛堂,朕无法日日尽孝,只好让武德太子长伴母后身边,也算安慰。”
  灵位移过去后,太后骤然安静下来,再没听见什么诋毁天子的话。
  旁人见状,难免在心中为越青君不平,前太子是什么模样,当今天子又是什么模样,对前太子怀念,对天子处处看不顺眼的太后,在他们眼中大约是世间最蠢最没眼光的人。
  难得清净一段时间,一个消息砸了整个朝堂一个措手不及。
  西边慕容氏扬言妖后祸国,天子垂危,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反了。
 
 
第95章 美梦
  慕容氏乃西边的土民,因开国时有功,朝廷在诸多因素下,设立土民自治,慕容氏便是当地豪族之首。
  卫国国祚三百余年,随着国祚越长,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力就越弱,当初宁悬明去南地时便有所感,更何况是从开国时就让当地土民自治的西边呢。
  今日之前,朝廷对西地的管控早就名存实亡,除了年节时地方意思意思上供点东西,那里的税收甚至都欠了好些年了,而朝廷对此毫无作为。
  西地多瘴毒,朝廷的人去了那里,极易染水土不服病,在这个医疗水平极度落后的时代,一病一个准。
  语言方面也是个问题,朝廷少有官员学习偏远地方的土语,即便到了那儿,也很难开展工作。
  还有中央与边地难以调和的天然矛盾,都促成了如今的局面。
  消息一经传出,越青君便诏百官朝议。
  伤刚刚开始愈合的越青君,不得不强自起身下床。
  众臣们来到殿内时,便见到皇位之前竟难得设了屏风,天子虚弱的声音自屏风后传来。
  “慕容氏叛乱,占据三城,剑指焦州,诸位爱卿可有何想法?”
  “启禀陛下,西地百姓受朝廷恩惠,却丝毫不知感恩,犯上作乱,实在可恶,必须赶紧派人平叛。”说话的是主战的武将。
  “陛下,国库空虚,朝廷疲弊,实在不是作战的好时机,不如先行安抚。”这是习惯了安乐窝,不愿意动干戈的糊涂鬼。
  殿上公卿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表自己的看法。
  越青君坐在堂上,闭眼枕头,安静听着,只是越听眉心越紧。
  人多心也杂,有人想战有人主和很正常,并不奇怪。
  然而这件事的重点其实并不是慕容氏反叛。
  而是在叛乱本身。
  “咳咳……”天子虚弱轻咳的声音自屏风响起,全场安静。
  “慕容氏造反,罪无可恕,自当平乱。”
  刚刚还在争执的人,此时也没了声音。
  说到底,平乱与否并非此事重点。
  “慕容氏居心叵测,立刻发檄文昭告天下,让其险恶用心天下皆知。”
  “是!”
  朝议过后,被越青君点名的重臣留下,随他回寝殿,商议平叛具体事宜。
  “诸位爱卿想来也明白,慕容氏叛乱一事,将会造成多恶劣的影响,绝不能让其名声宣扬,必须遏制。”
  “此事绝不可姑息。”
  慕容氏本就与朝廷来往不深,从前便是不举旗,离自立也不过一个名义上的问题。
  如今自立旗帜,显然是觉得自己火候已成,又恰逢一个好时机。
  而对方的叛乱,造成的影响巨大,想必在今后不久,朝廷还能收到其他地方的叛乱消息。
  所为人和,便是一人叛乱,群雄皆起。
  从前大家都只是私下做点小动作,还不敢闹到明面上,但如今已经有了第一个,自然会有其他人趁机紧随其后。
  从前朝廷对地方上的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到了别人逼着不得不睁眼的时候。
  “陛下所想,亦是臣所想,只是遏制消息固然重要,从源头上解决也很有必要。”
  “太后从前多次伤害陛下,陛下念在母子之情,并未将其知罪,如今太后竟成了边臣造反的理由,自然要将其明正典刑,以正视听!”说话之人是兵部侍郎,先前便是他首先说要打。
  此言一出,场面一度陷入寂静。
  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先帝已死,新帝登基未稳,且缠绵病榻。
  这些都是引发今日慕容氏举旗的原因。
  但最直接的原因,却是太后的刺杀,给了对方这个恰到好处的时机。
  越青君闻言,不由低头:“为人子,太后犯错,未能劝诫,未能阻止,为人君,公私不分,赏罚不明,多次包庇太后,以至于今日情形,若太后有错,朕错得更多。”
  原以为听到他们要他处置太后的话后,天子会大发雷霆,毕竟先前天子对太后的宽容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如今慕容氏显然也只是拿太后做幌子,并非当真觉得太后挟持了天子,他们却仍要天子处置太后,实在有些不近人情。
  却没想到天子会说这么一番话,不仅没有怪罪,反而还将此前罪责大半归于自身。
  “陛下……”在场众人心中感慨,感触颇深。
  天子虽也有诸多不如人意之处,却唯有一点,从未变过,便是当真君子如兰,高洁无瑕。
  “既是朕的过错,那如今也该由朕拨乱反正,弥补一二,咳咳……”越青君说着,忍不住低头咳嗽起来。
  越青君将一切责任揽于自身,甚至没让臣子背上冒犯太后之名,不愧仁善之名。
  等商议好平叛人选,粮草运送以及调兵事宜,越青君便适时展露出疲惫,众人便当即有眼色地告退。
  待人走后,宁悬明方才上前,为说了许久话的越青君倒了杯温水。
  越青君连喝三杯,才觉得嘴没那么干了。
  他含笑望着宁悬明,“从前只想着若没了自己,悬明会如何难受,如今却觉得,自己才是最无法接受悬明离开的那个。”
  宁悬明:“你当真要处置太后?”
  越青君唇边笑意淡了淡。
  他敛眉垂眸,声音有些难受,“这也是别无他法。”
  “纵然我再不愿,可眼下情势不容我犹疑。”
  即便太后只是慕容氏叛乱打出的幌子,他也必须对此做出一定反应。
  “并非说你做的不对,只是……有些关心你的名声。”
  越青君登基确实受了太后恩惠,二人从前便是嫡母与庶子,如今更是玉牒上的嫡亲母子,无论如何说,越青君若想杀太后,必然都会背上一个弑母之名,此后纵然成了一捧黄土,史书工笔也饶不了他。
  越青君掩唇轻咳,“虚名而已,不如眼前事物重要。”
  抬眸看着宁悬明,神色认真,语气深沉,“要我还恩,纵然将皇位相赠也不无不可。”
  “可若伤的是你,便是一根头发我也不愿意。”
  他握紧宁悬明的手,苍白的手背没什么血气,面露惭愧,语气却十分坚定,“悬明,有那么一刻,我心里其实是庆幸的。”
  “庆幸之前没有处置太后。”
  说得隐晦,但宁悬明却能明白。
  慕容氏早晚要叛乱,可不同的时间,选择的时机与打出的名号必定有所不同。
  此次若非有太后在前挡着,慕容氏打出的旗号说不定就要变成铲除魅惑君上的奸佞。
  届时,饶是他诸多维护,只怕宁悬明也难保性命。
  闻言,宁悬明面上顿了顿,方才他还在想越青君先前留下太后是否故意,此时听对方如此坦荡,心中不由有些惭愧与内疚。
  也是,即便越青君再有心机,应当也料不到慕容氏会在这时叛乱,更遑论提前留下太后做挡箭牌。
  “人皆有私心,陛下只是有寻常人都会有的想法,一切都是阴差阳错,怨不得人。”
  “只是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太后?”
  沉默半晌,越青君仍是语气平缓却坚定道:“慕容氏的消息一经传出,母后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只是私心里,我还是难免心生愧疚,不能自已。”
  他苦笑一声道:“当初从未想过,才不过短短半年,竟就要物是人非。”
  宁悬明握紧他的手,仿佛给予他力量,“陛下不过一人,如何能扭转乾坤,不过是顺着世事而为,太过为难自己,于身体无益。”
  宁悬明的仁慈与善良,大多都是对着普通百姓,对于达官贵人,他并没有过多的善心,在这一点上,他却是比不上无瑕。
  长乐宫中,太后看着天子送来的酒,渐渐笑出声。
  前不久她还在为太子而针对越青君,如今太子还好好的,自己却要走向末路。
  她为太子之位兢兢业业,然而到头来,说不定整个卫国都要倾覆,更遑论一个小小太子,多么可笑。
  太后端起酒杯,脑海中浮现出许久、许久之前的画面,温柔娴静,气质如兰的女子对她诉说自己的感情与抱负。
  “阿燕,我要做就做世间最尊贵的女子,辅佐明君,匡扶社稷,在史书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名字。”
  然而嫁人之后,才发现夫君非明君,一切想法,也终究只是想法,而她本人更是倒在生育这道坎上,一切抱负都不过是少年时做的一场梦。
  太后虽说世家大族出身,却是庶出,且生母身份低贱,她自小也倍受欺凌,是遇到了那人,她告诉她,男子享受美色,所做结果,却要无知孩童承受,何其无辜,你的身份应该由自己定义,而非让别人决定。
  之后多年,她用尽手段成为记名嫡女,才算有了与那人相当的身份,她学她性情,学她才名,处处与她相近,为此,甚至有人嘲笑她,庶出就是庶出,总归做不了真凤凰,这些她都从未放在心上。
  她只想恶她所恶,喜她所喜。
  却不想所做一切努力,却都不过是成了她继承那人所有遗产的条件。
  此后多年,她的汲汲营营,却都没能达成目的。
  那人在史书上,终究只是皇后崔氏,而她的血脉也都没有延续她的遗志。
  太后没有抵抗,静静喝下有些苦涩的酒。
  闭上眼时,浑身都轻飘飘的,仿佛抛却凡尘,羽化登仙。
  人间万事休,枯朽的灵魂悄然散去。
  旧梦依稀,往事皆浮云。
  数十年来,她做了第一个美梦。
  越青君的光幕上,属于太后的名字也改变。
  【长醉不复醒】
  他只看了一眼,便随意关掉光幕。
 
 
第96章 锦书咫尺又千里
  太后知道自己引发的祸乱后,愧对先帝,愧对臣民,自尽于长乐宫。
  满朝文武皆默认,无一人指责越青君心狠,在更大的危机面前,什么名声,什么道德礼法,都要为其退让。
  他们将消息广而告之,然而此时已经晚了,各地有不少人在听闻慕容氏的叛乱后,也纷纷揭竿而起。
  少部分人自立,大部分人表示京中有奸臣逆党,蛊惑天子,欲和慕容氏一样清君侧。
  无论是何名目,都意味着一件事,他们不再遵从朝廷号令。
  只有南地静悄悄的,既没有表明旗帜,但也没明着和朝廷对立,一派平和,仿佛天下太平。
  然而越是平静,就越是如深渊潭水,波澜隐于其中,仿若陷阱。
  朝廷一时间四面楚歌,危如累卵。
  值得一提的事,因起事人多,众势力打出的名号也各不相同,其中不乏有朝中奸佞蛊惑天子,妖孽勾引天子,害其性命这一类的说辞,不难听出其中说的是谁。
  然而因为人太多,各种原因里,胡编乱造的也多,即便当真牵扯到宁悬明身上,朝廷也一律将所有言论打成逆贼的胡言乱语。
  再没有出现当初太后被清算的场景。
  而也不知是不是那些人说得太荒唐,让百姓们也看不下去,那些个说宁悬明是奸佞妖邪的小势力,在短短时间,不知怎的就轻易分崩离析,首领死的死,跑的跑,不出一个月,就销声匿迹,只留下一片狼藉,不等朝廷的人前去善后,就被一个叫明月山庄的组织接手休整。
  据说这个组织行事低调,但出手大方,在他们接手后,当地动乱迅速平复,并未造成太大影响。
  眼下朝廷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再不能给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因此,即便明月山庄明显越俎代庖,朝廷的人对此也只能以和为贵,主动示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