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在年代文里爆改男配命运(近代现代)——蜀江春水

时间:2025-01-27 11:07:20  作者:蜀江春水
  从此以后赵核桃要以家庭为重了,他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家人。
  就在赵核桃结婚半个月后,他得到了一个工作,在县邮局当正式工。
  这个工作是蒋镇长一直为赵核桃留着的,就是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这消息一出来,可把赵家村的人给震惊的啊!
  “我怎么没这么好的运气?当镇长的救命恩人。”
  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
  “叹,以后人家吃的是公家饭了,和我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了。”
  这是羡慕的人家说的话。
  “恭喜啊!核桃哥。”
  赵想几人提着鸡蛋和鱼,去跟赵核桃道喜。
  “同喜同喜。”
  已经欢喜到傻了的赵核桃。
  “……”
  要不是看在他高兴傻了,赵想几个非得怼他一怼几句。
  什么叫同喜?大哥,你要不要听听你自己在说些什么?
  无语他、妈给无语开门,无语到家了。
  不过赵核桃家确实很欢喜,已经高兴到语无伦次的那种了。
  赵核桃有了工作,对他们家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以后家里也能减轻不少负担,他不仅有工资拿,而且正式工的福利也很好。
  赵家村的人已经开始跟核桃说了,以后村子里的信和包裹,就由他顺手带回来了。
  说这种话的人还不少,没看到赵核桃一家渐渐消失的笑脸。
  “你们住嘴,不许再说了。”
  村长听他们越说越不像话,立即张口制止。
  “村长,我们怎么了?”
  还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的村民傻眼中。
  赵想拉着赵核桃几个悄悄离开。
  “核桃哥,你别听他们的。”
  赵想拍了拍赵核桃的肩膀。
  “就是,凭什么要你帮他们带啊?你又不是他们家的牛马,一次两次就算了,村子好几百口人,这包裹和信都不少,你白天要上班,累了一天晚上回来还要帮他们带东西,想什么美事呢?”
  赵玉一点也瞧不上这些人。
  “我们村离镇上又不是很远,这点路他们都不愿意走,万一哪天你有事没帮他们带,肯定要遭埋怨的。”
  赵磊也不支持赵核桃这么做,这绝对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谢谢弟弟们,我知道该怎么做。”
  赵核桃一脸感动地看着大家,他没想到最后理解他的还是兄弟们啊!
  因为兄弟们的理解和安慰,赵核桃的脸上终于没有了郁闷。刚才他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他们,因为大家都是同族,有些话开不了口。
  幸好村长阻止了他们继续说下去,兄弟们也能理解自己的难处。
  就连最亲近的人都没让赵核桃帮他们带信和包裹回来,其他人就更不要说了。
  信还好,主要是包裹,这玩意又大又重,不是顺不顺手的事。
  被村长批评过后,村民们也不敢再说这种话了。不过赵核桃也主动跟村民们说,有信的话他会帮大家带回来的,包裹需要本人去取,不是他不愿意帮忙,而是做不到。
  “好好好,那就麻烦核桃了哈。”
  有了这个台阶给大家下,一时间气氛又热闹起来。
  看着赵核桃游刃有余地和村民们聊天,赵想三人相视一笑,悄悄离开了这热闹的地方。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三人排成一条线。
  “核桃哥有了工作,你呢?”
  赵磊看着赵玉,他已经十九岁了,总不能一直在家里让父母养着吧!
  “我爸让我跟他学记账。”
  赵玉嘴里叼着一根杂草说道。
  “你不上学了?”
  赵想惊讶地看着他。
  “要上,我课业也没落下,只是我爸希望我多一条路子。”
  赵玉点头又摇头,把赵影的打算跟两个小伙伴说了。
  “倒是三石,我觉得你还是继续上学比较好。”
  赵玉真诚地向小伙伴建议道。
  “可我读不进去啊!”
  赵磊双手抱在脑后,他要是能读得进去的话,就不会中途退学了。
  “读不进也要读,以后你就跟我和赵玉一起学习,我就不信把你这个榆林脑袋掰不过来。”
  赵想发狠到,第一次高考的题目最简单,如果连第一次赵磊都考不中的话,以后只会越来越难。
  不管怎样,赵磊有一个好的文凭,对他以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专科,也让赵磊以后不至于在土里刨食。
  即使分产到户,农民的生活也没多好过,顶多是不挨饿,可辛苦是真辛苦。
  不像后世,当农民还有补贴,这个年代是没有的。种地除了自家留的粮食,还要上交公粮。
  所以只要有机会,赵想还是希望赵磊能上一个好学校,哪怕拿个死工资以后也
  没那么辛苦。
  而且有了学历,就算是未来的下岗风波都不容易波及赵磊。
  “你们来真的啊?”
  赵想的话让赵磊放下了手,咽了咽口水看着二人说道。
  “当然。”
  赵想和赵玉一左一右把人夹在中间。
  “也不用等了,就从今天开始吧!”
  被夹裹在中间的赵磊欲哭无泪,开始了对他来说惨无人道的学习生涯。
  其实也没他自己说的那么差,只是脑子和普通人一样,学习是慢了点,不是完全学不会。
  而且赵想、赵玉都是那种成绩好的学生,二带一比一个老师教五六十人要容易多了。
  特别是赵想讲解得比老师还要清楚和风趣,如果他没时间就由赵玉教。
  赵想没想让赵老师和钱老他们教导赵磊,因为他知道大家对村民有隔阂,也不愿意和村民打交道。
  所以这教导赵磊的事,就由他和赵玉负责了。
  而且说句不好听的,两位老师的教导方式,未必就适合赵磊。
  他们是很正经的老师,讲课是很无聊的,赵想脑瓜子够,记忆力也好,所以他们教赵想能学会,赵磊就不一定了。
  赵磊基础很差,不像赵想是装出来的。
  所以他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来教,得用一些带着趣味的方式进行引导,让他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赵想教赵磊的时候就是这样,所以他教的时候赵磊的学习进步是最大的。
  赵玉见状,便来和赵想取经。在赵想教导赵磊的时候,在一边学习他的教学方式。
  听过几节课后,赵玉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随着他听得越多,赵玉的眼界被赵想打开来了。
  “阿想,我想当外交官。”
  一赵玉拦住远点想对他说道。说这话时他的眼中有光,这是赵玉第一次明确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好啊!外交官好。”
  赵想欣慰地笑了。
  玉哥终于不是影大爷说什么,他就做什么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这个想法还挺好的。
  赵玉在语言方面是有天赋的,便让他跟自己学外语。
  虽然他不是很精通,但是对目前的赵玉来说已经足够了。
  于是跟着赵想学习的人又多了一个,只是他学的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外语。
  作为外交官,肯定是要会多国语言的。
  赵玉既然有了这个想法,他学习外语的时候就很认真,那精神比他平时学习时的干劲还要足。
  赵影在知道儿子的想法后,默默收回了让儿子跟自己学记账的想法。
  儿子有志气,他也不能拖后腿不是吗?
  而且他相信赵想,赵想都在认真学习,自家儿子跟着他学准没错。
  高考,也许真的要恢复了。
  赵影虽然一辈子没离开过他们县,可是他的脑子好使。赵想平时和什么人来往最多?牛棚里的人就不说了,阿想的师父可是首都的神医。
  人家知道的肯定比他们这些乡巴佬多,说不定张医生暗中跟赵想说了什么,不然他也不会抓着自己儿子和赵磊一起学习了。
  赵磊的爸妈为此还专门送了谢礼给赵家和赵影家。
  知青院里也有聪明人,发现这一情况后,便开始写信让家里人给自己寄书和资料。
 
 
第64章 
  有了一就有二, 知青院的知青一个个安静下来学习。
  他们安静了,知青院的事就少了,村长和村支书都松了口气。
  虽然平时他们没表现出来, 但是知青院的事一点也不少。
  今天不是屋顶漏了,明天就是几个知青吵架。
  更可气的是, 这些知青仗着有学问, 还一副瞧不起村民的样子。
  不过他们只敢私下这么做,明面上他们不敢对村民有任何的不满。
  还因为赵家村的人对他们严防死守,赵家村的年轻姑娘没被他们的表象迷惑,从而嫁给这些知青。
  其实原小说里有姑娘嫁的, 后来被抛弃了。
  不过赵想的到来, 改变了许多。因为女主的早早离开, 从而让村子里的姑娘看清楚了这些知青的真面目, 于是她们没有被他们迷惑,更不要说嫁给他们了。
  倒是有女知青和村子里的男青年谈起了恋爱,两人还去扯了证。
  一开始村长怕她骗人,还暗中盯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发现对方是真的喜欢村子里的青年,便没再盯着了。
  赵想知道那个和村子里男青年谈恋爱的女知青是谁,也知道她不想回城。
  或者说, 她不想回到那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回去后, 她只会被父母随便嫁了,用来给家中兄弟换取彩礼。
  留在村子里, 哪怕苦点也比回去后随便被父母嫁了强。
  她也在学习,不过她打算考中专, 然后回来教书。
  女知青没有瞒着自己对象,而是认真和他商量过后才做了这个决定。并得到了男方家中的支持, 她为了安对象的心,提前和对象把证扯了,也搬进了男主的家中居住。
  虽然还没公开,但是村子里的人都清楚,可能高考真的要恢复了。
  作为村子指向标的赵想对于村子里的这点猜测没发表任何意见,反正学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
  村民们也有分寸,只在自己村子里猜测几句,并没有跟外村人说。
  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习的知青也只有赵家村的这些人,外村知青以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时间就这样一点点地溜走,学习也不能落下春耕。大家都是白天干活,晚上回去学习。
  赵想在自己学的同时,还要教导赵磊和赵玉,每天忙成了陀螺。
  “阿想,要我们帮你教导那两个发小吗?”
  在又一次教导赵想后,赵老师主动提出要帮心。
  “不,不用的。我可以,老师你们就好好休息吧!你们每天要干的活一点也不轻松,除了我其他人不是你们的责任。”
  赵想拒绝了,牛棚里的大家确实没有责任帮助赵磊他们。
  而且他也不想让大家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当年村民对他们的伤害一直都在呢!
  “那好吧!”
  被拒绝后,赵老师他们反而松了口气。
  他们想帮赵想的心是真的,可是不想和村子里的人打交道也是真的。
  伤害就是伤害,可能在村民那里过去了,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并没有过去。不怨恨,已经是他们心性好了。
  张百草离开后,村民就再也没来过牛棚。当然,对牛棚众人的态度还是一样,没有怎么限制他们的活动地盘,走远一点也没事了。
  可双方就是不来往,这一点上赵想也不愿意勉强大家。
  赵想在师父走后,也经常送吃的喝的过来,并没有因为顾老和张百草的离开就不管他们。
  赵想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如果连赵想都变了,他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幸好赵想还是那个他们记忆中的少年,大家都在变化,只有他一直是这样。
  春天的河鱼很肥,赵想忍不住去河里抓了一桶回来。
  他干活快,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又帮赵爷爷干完,便直接离开了。
  回家提了桶,便去河边抓鱼。
  一个冬天没有人来抓鱼,鱼的警惕性都下降了。
  撒了一点鱼饵在河里,没多久就有鱼过来吃饵。
  把爷爷做的小渔网撒进河里,一次就捞了好几条上来,都是比成人巴掌还要大的大鱼。
  赵想下网两次,捞了十条就收手回家。
  现在的他已经不会再因为鱼腥味而不愿意杀鱼了,家中只有他们祖孙三人,他不做就要爷爷奶奶做。
  赵想的想法是他多做一点,爷爷奶奶就少做一点。
  大孙子的孝心赵爷爷和赵奶奶很受用,和村人聊天时脸上的笑容就没消失过。
  “你们这一天天的开心啥子哦?”
  趁着休息的时候,大家坐在一起聊天,见二人实在是太过高兴,就有村民问起二老。
  “嘿嘿,心情好自然就开心啊!”
  赵爷爷抽着烟说着让众人生气的话。
  咋的,我们心情没你好,所以就不配开心了是吗?
  虽然这么想,但是大家没说出来。
  “是不是你家大孙子又做什么了?”
  知情的一下子就猜出了赵爷爷想法。
  “哎,我大孙子说去河边给我们两个老家伙捞鱼,然后炖汤给我们喝。”
  赵爷爷一脸自豪地说道,他家大孙子无所不能。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阿想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
  可恶,又来炫孙。
  被炫了一脸的村民气坏了,他们也想炫,结果发现本来还算拿得出手的大孙子和赵想比起来,那可是天和地的差别,就不要说出来自取其辱了。
  “你家大孙子再好,也不是亲生的。”
  赵前坐在边沿,见不得赵爷爷得意。明明是他的亲孙子,结果现在和他没关系了,老头子十分不服气。
  “和你有什么关系?亲不亲生的又怎么样?阿想孝顺懂礼,聪明又肯干,以后出息着呢!不像某人,阿想是亲生的,却养得跟非亲生的一样。”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