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笑道,“不能只学个花把式,行走江湖还是得有点真本事傍身才行。”
小小苏的声音更弱了,“我要开始闯荡江湖了吗?”
什麽时候开始的?他自己怎麽不知道?
张龙拿手肘捣了乱说话的赵虎一下,“苏小郎将来要考状元,行走什麽江湖?”
王朝马汉跟着附和,“就是就是,这细皮嫩肉的一看就不适合闯荡江湖。”
苏小郎:……
倒也不用这麽评价。
哼,他不和皮糙肉厚的习武之人比。
湡 厀……
小小苏略过不重要的话题,指了指隔壁白五爷的宅子问道,“展护卫,白五爷回陷空岛了你知道吗?”
“知道,前天刚走的。”展昭提起这事儿还有些哭笑不得,“他说京城的尔虞我诈太复杂,要回陷空岛感受一下纯粹的江湖风范。”
“朝堂上的风起云涌的确不是江湖上能比的。”王朝感慨道,“以前行走江湖路见不平就是拔刀相向,朝堂之上杀人不见血,幸好有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在,不然我们兄弟几个完全应付不来。”
他们跟随包大人之前一直在江湖上摸爬滚打,劫富济贫的事情也没少干,後来跟着包大人吃公家粮才没再重操旧业。
往年那些经历要是被包大人的政敌扒拉出来当成攻讦包大人的理由,他们连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
劫富济贫的确是他们干的,他们着重的点是“济贫”,那些人着重的点是“劫富”,不管侧重哪一点,那个“富”他们的确劫了。
朝堂上的大臣各个都有八百个心眼子,他们这种心眼少的还是别凑热闹了。
一切交给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大人和先生让他们干什麽他们就干什麽,绝对不会自作聪明觉得他们的想法更好。
实践证明,他们的想法就从来没好过。
苏景殊听到这里眸光微动,挪到展猫猫跟前小声问道,“他们是不是出什麽馊主意了?”
里头肯定有故事,不然他们不会感慨这麽多。
展昭轻咳两声,“他们觉得耶律梦龙弑君篡位的案子已经结了。耶律梦龙是契丹人,即便他纠结了一群大宋的江湖人也没法再审出别的线索。”
苏景殊睁大眼睛,“耶律梦龙不是已经被龙头铡给铡了吗?案子还没结?”
“咱们这儿的算是能结案了,辽国那边的却还没有。”展昭挽了个剑花,走到亭子里坐下,“公孙先生说耶律梦龙弑君篡位蓄谋已久,应该不会将所有希望都放到那些刺客身上,所以又根据他和秦彭年的来往密信查了下辽国那边的情况。”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耶律梦龙果然心机深沉,他在出使大宋之前已经和辽国的北院大王密谋好辽帝死後如何稳定朝堂分配权利,只是那北院大王藏的深,要不是公孙先生心思缜密只怕还查不出来此事和他有关。
“然後呢然後呢?”辽国的内斗听起来也没比大宋好哪儿去,属实是卧龙凤雏凑一块儿了,“公孙先生将查出来的事情告诉新来的辽国使臣了吗?”
“大宋和辽国乃是友好邻邦,这种事情怎麽好不告诉他们呢。”展昭似笑非笑,“公孙先生说辽国的北院大王权势不小,即便辽使回去将此事告诉辽帝,辽帝也没有办法直接将他处决。”
但是弑君谋反的事情暴露,即便辽帝不声张,他们那北院大王也不会什麽都不做。
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酣睡,对辽帝是如此,对北院大王更是这样,到时就是鹬蚌相争,大宋应对得当的话没准儿还能当那个得利的渔翁。
前提是应对得当,如果官家还是现在这个态度的话那就难说了。
四大护卫对他们公孙先生心服口服,以前服气,现在更加服气,不过提到包大人这几天和朝中大臣一起请官家立储之事,服气立刻变成生气。
他们包大人为大宋鞠躬尽瘁死而後已,天天忙的脚不沾地,就差连吃带住都在书房了。
官家可好,他自己没有儿子拖着不肯立储还要戳他们包大人的痛处,他们包大人招谁惹谁了?
苏景殊迟疑的看向展昭,“展护卫,这又是怎麽回事?”
“官家没有戳包大人痛处,只是他们在为包大人鸣不平。”展昭无奈摇头,“包大人早年有过一子,可惜二十多岁便亡故,孙儿也在幼年早夭。”
官家不想立宗室子为太子,只想等他的亲生儿子降生,所以在大臣们逼他立储的时候故意问他们觉得应当立谁。
这个问题不好答,答谁都会让官家觉得这是有异心。
宗室子那麽多,朝臣的第一选择都是曾经被接进宫充作皇子教养的汝南郡王第十三子赵宗实,但是这话只能由官家自己来说,朝臣说不得。
催没有儿子的官家立储已经够让官家不满,他们若是再把人选给挑好,这和直接指着官家的鼻子让他退位让贤有什麽区别?
虽然他们现在的确想让官家退位让贤,但是君臣相处那麽多年,他们不能连最後一点体面都不留。
臣子逼君退位说出去不好听,宗室也不会允许朝中大臣有如此形同谋逆之举。
左右官家的身子越来越不好,眼看着也没几年了,他们能忍。
衆臣没法回皇帝的问题,最後还是包大人站出来说大臣们请立太子是为宗庙万世之大计着想,官家怀疑他们有私心可以,可他已经那麽大年纪,也没有儿子孙子,孤身一人茕茕孑立,便是有私心又能为谁?还不是为了大宋?
一句话把官家怼回去,弄得官家面红耳赤无话可说。
苏景殊:……
他这不是活该吗。
劝他立储的哪个不是一心为了大宋的忠臣,他为了拖延立储问出这种话,这不是上赶着让忠臣离心是什麽?
作吧作吧使劲作吧,等衆叛亲离了有他哭的时候。
包大人每次出行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都会跟着,大人进宫议事他们就和其他府上的侍卫禁军候在外面聊天,对各位相公府上的情况了如指掌。
朝中大臣大多儿孙满堂,像他们包大人这样不近女色的并不多,膝下无人承欢的也不多。
大人平时待他们如同亲子,虽然话是包大人自己说的,但是他们就是听不惯官家这麽戳他们家大人的心窝子。
凭什麽啊?是官家了不起啊!
欺负他们包大人算怎麽回事,有本事自己生个儿子啊!
咳咳,这话想想就好,不能往外说。
撤回。
小小苏捏捏拳头,“下次大人再提起这事,你们就直接说大家都能给大人当儿子,免得他提起这事儿悄悄伤心。”
张龙多愁善感的抹了把眼角不存在的泪珠,“苏小郎孝心可嘉,对得起大人平日里待你如亲孙一般。”
苏景殊:???
不是,怎麽刚才还亲子,到他这儿就成亲孙了?
差辈了兄弟!
公孙先生从外面回来,看到他们几个人在院子里嘀嘀咕咕挑了挑眉,脚步未停直接去书房,“大人,官家那边松口了,不过诏书却只说要赵团练担任秦州防御史、知宗正寺,并未说立太子之事。”
包拯皱眉,“没有提立储?”
公孙策点点头,继续道,“而且赵团练以为父守孝为由拒绝了官家。”
第57章
*
皇权交替涉及朝堂稳定,立储为国本不是闹着玩的。
皇帝无亲子立养子的情况以前不是没有发生过,但是复杂到如今这种情况的还真是头一次。
归根结底还是要怪官家。
官家有亲生儿子当继承人来培养再好不过,没有亲生儿子及时挑选合适的宗室子当养子也行,偏偏他亲生儿子没养活,养子也几接几送离了心。
包拯叹了口气,只觉得他们官家的行事越发胡来。
赵团练幼年被接进宫交由曹皇後教养,宫里有皇子诞生官家就将他送走,皇子夭折官家再把他接回宫,来来回回折腾好几次,他不愿再接受官家的示好也能理解。
宗室子弟的待遇有明文标准,官爵俸禄即便官家不提宗室也不会亏待他。
官家当他不存在,他今後能安安稳稳当个富贵宗室子,官家再把他拎出来却依旧不给他名分,他在京城的处境只会更差。
毕竟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官家只想立亲生儿子为继承人,他赵宗实几次三番被接进皇宫只是给官家的亲生儿子占位置,等官家的亲生儿子出生就会立刻被踹走。
现在是朝臣逼的紧,官家实在变不出亲生儿子来让朝臣安心,所以故技重施再把他摆到明面上。
等过两年朝臣逼的不紧了,或者後宫再有皇子降生,他依旧是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凭什麽啊?就算是官家也不能这麽欺负人好吧?
赵宗实如今已经二十五岁,不再是那个毫无还手之力的稚童,他生父汝南郡王刚去世不久,孝字当头,就算是官家也拦不住他给生父守孝。
公孙策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大人可要进宫?”
包拯摇头,“不必,八王爷、富相公他们自会再去劝导官家。”
朝臣要的是立储,不是他提拔某个宗室弟子,这次不立太子朝臣宗室都不会善罢甘休,官家再拖延下去只会让宗室朝臣对他更加不满。
官家也是,这态度不是挺强硬的吗,怎麽在面对契丹人的时候什麽想法都没有了呢?
该强硬的时候不强硬,不该强硬的时候又死撑着不肯服软,让人说他什麽好?
两个人说了几句,越说心情越糟糕,索性换其他事情来缓和心情。
秦彭年通敌叛国牵扯出不少人,有些大臣没有到通敌叛国那一步,但是和契丹人的交往却不少,长此以往不确定会不会干出通敌之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中枢机要断不能再让那些人接触。
该刺配充军的刺配充军,该贬官的贬官,把秦彭年牵扯出来的萝卜泥处理完,京城各衙门不可避免空出许多位置,还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位置。
幸好今年科举选上来三百多进士,新进士派去地方为官,吏部便能从地方官中选出政绩出衆者填补京城各衙门的空缺。
不过那是吏部的事情,和开封府关系不大。
无忧洞一案有开封府的衙役小吏勾结洞中凶徒为非作歹,府衙上下早已肃清一波,这次牵扯到的官员多在两府三司,该头疼的是两府三司的几位相公。
“辽国使节已经啓程离京,明面上看这次大宋并未吃亏。”公孙策叹道,“不知道王丞相看此结果会如何做想。”
耶律梦龙被铡,屍身由辽国使臣带回辽国,事关重大,新来的辽国使臣也顾不得向大宋勒索,事情结束後便仓促离开汴京。
契丹人走的轻松,汴京的风波却没有那麽容易平静。
朝臣集体请命让官家立储,几十位朝臣中却不见王丞相的身影,不是他不想进宫,而是在衆臣请命之前他就被弹劾了。
王丞相觉得他在契丹人面前退让是为了缓和两国关系,是为了辽使不再节外生枝,可是他的所作所为的确让大宋的颜面受损。
若这次辽国使节来汴京依旧和以前一样占尽上风也就罢了,可这次的辽国使节是灰溜溜走的,甚至不敢在街上扛起他们辽国的大旗,大宋好不容易在外交上占一次上风,城中百姓都激动的不得了。
这麽一来,在契丹人面前卑躬屈膝的王丞相便成了衆矢之的。
他们不敢喷官家,难道还不敢喷丞相?
于是乎,弹劾的奏疏雪花般飞到官家面前,让本就焦头烂额的官家更加焦头烂额,然後王丞相就在家关禁闭了。
包拯和王丞相相交多年,很清楚老友是怎麽想的。
他或许没有坏心,但是放在如今却是十成十的不合时宜。
关禁闭也好,在家待着也算是明哲保身,免得像他们一样催官家立储还要被怀疑有二心。
院子里,苏景殊戳戳旁边的展猫猫提醒道,“公孙先生刚刚过去了。”
展昭点点头,“我们看到了,你要去书房吗?”
小小苏挺直腰杆,“我今天过来是为了感谢各位送的大礼,当然要见包大人和公孙先生。”
展昭招呼张龙赵虎王朝马汉一起坐下,颇有兴致的问道,“好好好,我们坐好了,你要怎麽感谢?”
那些兵器由他和白五爷出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去买,算一算就是他们几个都有功劳,受谢自然也要一起受。
苏景殊:……
苏景殊看着仗着力气大愣是把石凳搬过来坐下的四大护卫,嘴角微抽。
他说的感谢是口头感谢,怎麽弄得跟要他三叩九拜一样?
行吧行吧,看在他们这麽郑重其事的份儿上,那就正经的感谢。
小小苏拍拍袖子上不存在的灰尘,拿起桌上的茶杯当话筒,郑重其事的走到他们对面,“尊敬的各位来宾、亲朋好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听我的感谢。首先要感谢的是展护卫和白大侠,白大侠不在,劳烦大家回头转述。首先要感谢的是展护卫和白大侠,感谢他们在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
说感谢就感谢,即兴发挥的临场演讲而已,这场面他从来不带怕的。
展猫猫:……
四大护卫:……
现在喊停还来得及吗?
展昭抹了把脸,起身把滔滔不绝的破孩子拎到书房,“大人,先生,景哥儿找。”
苏景殊笑的眼睛露出一条缝,“大人,先生,我正在给展护卫道谢,还没有找你们呢。”
包拯:……
公孙策:……
“景哥儿怎麽谢的?”
苏景殊两脚落地,清清嗓子整理仪表,拿起茶杯继续表演,“尊敬的各位亲朋好友,感谢大家来听我道谢。首先要感谢的是展护卫,感谢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毫不犹豫的帮助,此处省略八百字。”
展昭捏捏拳头,忍了又忍才没有把这破孩子直接扔回家。
夏天刚到,明明还没有蝉,怎麽蝉鸣声会那麽刺耳?
61/415 首页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