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穿越重生)——端瑜

时间:2025-02-09 14:24:56  作者:端瑜
  肉脯显然不够他吃,虞澜意犹豫着拿着大饼怼了怼,梆硬。
  虞澜意看向金云,跟金云面面相觑。
  郑山辞把虞澜意面前的热水往他旁边推了推。
  虞澜意仿佛天都塌下来了。
  “我想吃烤鸭。”虞澜意说道。
  郑山辞:“忍耐几日,我们马上就到了。”
  虞澜意瘪着嘴,把大饼放进热水里泡,然后把郑山辞的肉脯拿走了。
  郑山辞没放在心上,又从包袱里拿出一块新的肉脯。
  吃过了味同嚼蜡的一顿晚饭,虞澜意听着雨声打哈欠。郑山辞这次没看他的书,有外人在,他一向很谨慎。
  中年男人许是也觉得无聊便搭话:“这位小兄弟,你们是上哪儿去?”
  郑山辞苦笑:“家道中落,我们这是去投奔亲戚去。大哥看我这些行李,都是不值当的,充充面子罢了。”
  “瞧着小兄弟是一个家底殷实的。”
  郑山辞忙不迭摆手:“都是过往的事了,现下去了寄人篱下,只盼着舅父待我好上一些,我和夫郎就心满意足了。我早年喜赌博,把家底都败干净了,现在悔悟了,甚么都不剩了。”
  中年男人露出同情之色:“赌博确实害人。”
  搭了几句话,中年男人便睡了。郑山辞叫来旺福小声说:“让底下的人今日轮流值班,我看他们不是正派中人,小心谨慎些。若见他们要偷偷的翻包袱,便把我的物件给他们翻,一旦要去翻其他的物件,你们就装作被惊动了。”
  旺福心中一惊,看那围坐在火堆里的人,后背生了一层寒意。
  “是,大人。”
  虞澜意还是找了郑山辞的腿当枕头。
  晚上旺福等人不敢放松警惕,果真中年男人那一行人中有一个男人趁机过来翻了包袱,旺福如郑山辞吩咐所言把男人吓走了。
  “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
  “书籍倒是多,看来这人以前是个书呆子。”
  “哈,书呆子还会赌博,这倒是稀奇,哈哈哈。”
  “那书呆子的夫郎倒是好看,要不是我们此行有要紧事要办,不然……”
  他们压低了声音,说着笑话。
  ……
  翌日,郑山辞醒过来带着虞澜意打算离开,中年男人半睡半醒,叫住了郑山辞。
  “小兄弟这么早就要走了?”
  郑山辞脚步一顿,旺福都为郑山辞捏了一把汗。
  “昨日淋雨了,夫郎发病了,我要赶紧带他去找大夫。”郑山辞语气急促。
  “你这小子投奔亲戚都不忘带夫郎去,虽是赌徒,心眼却好。”中年男人感慨一句:“你且快去吧,别耽误了你夫郎的病情。”
  “天气渐冷,大哥在破庙里也要注意保重身体。”
  中年男人摆摆手,有些不耐,扯着毯子又睡过去。
  读书人就是屁话多。
  郑山辞爬上马车,马夫立马驾着马车飞快逃走。
  “好险,大人。”旺福的心脏都要跳到嗓子眼了。
  “快些走,若是那人反应过来便知道我是在说谎。”郑山辞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我听着大人的话没有漏洞啊。”旺福抓了抓脸。
  郑山辞:“赌徒不会改变,一旦成为赌徒了哪里还会顾及家人。”
  旺福想了想心中佩服。
  这话还真是郑山辞说的那般。
  昨日郑山辞进了破庙就觉坐在火堆的那些人不好惹,现下出去又太打眼了,反而惹得怀疑。见他们包裹上还有雨,又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便知他们是有要事在身。
  在破庙度过一晚上,郑山辞的心一直悬着,离开后心才落到了肚子里。
  虞澜意还睡着,他尚不知他们刚从虎口逃脱。
  这一路上不敢再耽搁下去,他们一行人赶路到了新奉县。
 
 
第27章 县衙初探
  新奉县自打上任县令突发恶疾而死,就跟朝廷递呈了折子,朝廷回批已经安排官员来了。
  戚县丞不敢怠慢,每日都派了人到城门口候着,只等县令来了,出城迎接。
  县丞是正八品官,是县令的辅佐官,主管全县的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戚县丞已有四十岁,他自二十六岁授官后便一直在新奉县做县丞,其家族也是新奉县的大族之一。
  江主簿拿了文书过来,他瞅着戚县丞的脸色说道:“戚大人,郑大人还没有来,还是太年轻了,这般耽误行程,县里的秋收可耽误不得。”
  主簿负责主管全县的户籍、文书办理等事务,还需负责审核签发文书,比如通关文牒和商号发行,是一个油水很足的官职。官职位于正九品。
  戚县丞代领县令的职务,这些日子春风得意。上任县令死得突然,戚县丞想着朝廷会不会让自己做了县令,直到朝廷的任命书发到新奉县,戚县丞才死了心。
  大燕的恩科开了不少,许多进士都等着官位,哪还轮得上他。不过要说他真没点小心思,那是不可能的。
  新来的进士老爷不通俗务,他们稍稍使点手段,让新县令对县衙的事力不从心,久而久之,就会心生颓废,不理俗务。这些俗务就到了他的手中,这跟他当县令又有甚区别。对新县令表面上要礼遇有加,实则不让他接触到半点县衙里重要的事务。
  戚县丞听了江主簿的话,轻斥道:“这是说的什么话,盛京到新奉县的路途遥远,郑大人到得晚些也能谅解,他是我们的上官,你说这话太无状了。亏你还当了几年的主簿,怎么心眼还这般浅。”
  江主簿喏喏的应声,耸拉着低头认错。
  拿着文书出了大门,心中一阵冷笑,他说这话不是趁了戚县丞的心,还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真真是戴了一张假面。
  自打这姓戚的当了县丞,这衙门塞了多少人,随便使唤个人还要去请了戚县丞的意,怎地,戚县丞升官啦,变成戚县令了。
  江主簿心中腹诽,面上却还是和气着,不敢同戚县丞翻脸。
  “江大人刚从戚大人处回来了?”有同僚笑着说道。
  江主簿笑:“这不是职责所在,刚把一些文书给戚大人批复了。”
  “我原以为江大人要私下跟戚大人说说话呢。”
  “我们都是同僚,为了全县的生计奔波,哪有什么私下的话要说,说的也是县里的事。”江主簿打哈哈,话锋一转:“我还有文书要处理,先走一步了。”
  “江大人慢走。”
  江主簿知晓县衙里的人在站队呢,他是装傻充愣,这新县令还未来,没见识过新县令的手段前就站队了,显得不明智。虽说戚县丞在新奉县早已扎根,但官大一级压死人。在官场上混的人怎地还不知道这个道理,只要新县令是个狠角色,戚县丞所想的种种都不能实现。
  在未看见新县令人来时,他是不肯淌这趟浑水。
  但临到头了,新县令若扶不起来,他也要站队的,不然受到排挤了,还不知道怎么活。他只是一个小人物,改变不了就随着大众。
  这般想着江主簿心中松快许多,他反而哼着小曲儿来。
  “您那人间千古事,俺只松下一盘棋,把富贵做浮云可比……”[1]
  “江大人,新县令到城门了!”有衙役跑进来喘着气说。
  “什么?!”江主簿瞪大了眼睛了,曲儿也不唱了。
  ……
  郑山辞一行人的马车停在城门口,虞澜意下了马车一眼望去,风沙满天,空气中干燥异常。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用余光打量着他们。
  “这料子看着真舒服,不知要几两银子?”有妇人羡慕的说道。
  “瞧着不像是我们县城里的人,倒像是从别处来的贵人。”
  “这带着全身的家当来的吧,瞧这马车,多高啊。”
  虞澜意拢了拢披风,他看见城门口的上方写着新奉县这三个大字,这里果真是新奉县,他又看了看风沙,只想把自己缩进披风里。
  两个月余了,虞澜意自认也涨了一些见识,见过许多小城,但独独没见过新奉县这样的。守城的士兵不敢看他们,只说了县丞和主簿马上来接新县令。
  余下的百姓不知郑山辞的身份,好奇的目光直往他们身上使。虞澜意吓得够呛。
  “郑山辞,这就是新奉县?”虞澜意的语气中还含着一丝不确定。
  郑山辞点头:“这就是新奉县,往后我们要在这里生活三年。”
  虞澜意:“……”
  他突然觉得成亲不是一件快活的事。
  他脸上的神色变了又变,看向郑山辞的目光都变得不善起来。他好想回家!
  郑山辞瞧见了虞澜意的神色变化,心中好笑,只能安抚道:“城里条件比外边好一些,没这么大的风沙。”
  虞澜意着急:“我、我不习惯!”
  郑山辞突然靠近,压低了声音:“有人来了。”
  虞澜意哦了一声,看见打城里出来几个穿着官袍的中年男人,还有一个武官样式的年轻男人,长得很是匪气。
  戚县丞跟江主簿见了郑山辞,忙不迭过来行礼问好,“郑大人舟车劳顿,还请先进城休整片刻。县衙的事太忙了,郑大人又迟迟不来,我们有所怠慢,还请郑大人原谅则个。”
  郑山辞上前一步,戚县丞跟江主簿,还有那长得很匪气的年轻男人自发的落后郑山辞一步,亦步亦趋的跟着郑山辞。
  郑山辞眯了眯眼,笑道:“哪里的话,是我们在盛京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县衙的事自然比我这个县令更重要了。”
  此言一出,还没人敢接了。
  戚县丞面上的尴尬之色一闪而过,江主簿心中暗爽。
  “郑大人县衙后院已经打扫出来了,有一家子是我聘来为郑大人做些粗使活的,若是郑大人用得顺心,那就可以留在府邸伺候。”
  “不用了,我夫郎从家里带了侍从来,都是家里知根知底的人,知晓我们的脾性,这般的人用着才顺手。”郑山辞拒绝了。
  戚县丞听了郑山辞的话,免不得要想多,他点头应是,心里暗自琢磨郑山辞。
  “你在前面带路。”戚县丞跟江主簿光知道礼让郑山辞,不能走到上官的前面,却忘记了郑山辞根本就不认识去县衙的路。
  郑山辞指了指那个一身匪气的年轻男人。
  朱典史一愣,连忙抱拳应了一声是,到前面来为新县令带路。
  他本还觉无聊,不曾想被新县令点了名,顿时一个激灵。
  典史未入流,但实权很大。主要负责抓捕、稽查狱囚、治安等事宜。
  戚县丞跟江主簿见郑山辞点了朱典史,两个人对视一眼,不知心里在想甚。
  虞澜意跟着郑山辞一块进了新奉县,进了城门景象大不一样。新奉县几代县令,有励精图治者、有崇尚无为而治者、亦有欺男霸女,荼害百姓者、几代人都投身在这块西北偏僻之地。
  大燕立国以来,重视边境治安、小民生存,对县城的事务比以往朝廷更为重视。新奉县在几任县令手中虽还未变得富裕起来,已比之前的景象好多了。
  燕太祖出身贫寒,以小民之身走上高位,他更加注重小民的生活,大燕皇族在少时就要独自耕种田地,以记生民之苦。正是燕太祖的言传身教,历来大燕的皇帝出过昏庸、无能之君,可每当到了大厦将倾时,总有忠臣扶着江山、以至出现又一代明主,大燕的统治延续至今。
  虞澜意在城门外见过风沙满天的场景,一进了城池,商贩还是挑着担子在叫卖,有商铺挂着商号,虽不如他沿途看的其余小城,进了城,还是有几分人气。
  他跟着郑山辞走,好歹是侯府的哥儿,他知晓这样的场景要给郑山辞面子,不曾说出什么失礼的话。
  戚县丞:"县衙已经到了,郑大人请。"
  郑山辞颔首,跟虞澜意一同踏进县衙。
  虞澜意瞧见县衙里竟还栽种了几颗石榴树,眼中亮了亮:“这院中竟还有石榴树。”
  戚县丞对虞澜意的身份早有猜测,虞澜意看向他们时,并无畏惧和诚惶诚恐之态,反而稀疏平常的移开了眼神。
  虞澜意身上穿的一看就是好料子,又跟郑山辞同进同出。
  戚县丞笑着接话道:“回夫郎的话,这是县衙里的老树了,到了季节还能摘石榴来尝尝。这石榴树在我们这个地界存活不易,也是县衙里的风水树呢。”
  虞澜意点点头。
  这是一个三进三出的小院子里,打扫得干净,屋内一应俱全。
  “郑大人若还有缺的便告诉我,我差人去买。”
  郑山辞:“现在已经很好了。”
  戚县丞把留下的粗使婆子叫了过来,既郑山辞不要,他也不好塞进郑山辞的院子里。
  “郑大人舟车劳顿还请先休息,今晚我们在千味楼为郑大人接风洗尘。”
  郑山辞拱手:“劳烦诸位同僚了。”
  戚县丞:“郑大人客气了。”
  一行人跟在戚县丞后面跟郑山辞问好就离开了。
  虞澜意吐出一口气,“这院子真小,还没甚景致,只有几棵石榴树。”
  金云跟旺福带着人搬着行李进来了,周遭都是自己人,虞澜意也不去伪装了。他一脸沮丧看向郑山辞,“我们要在这儿待三年?”
  郑山辞轻轻点头。
  虞澜意接受不了,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肉眼可见的焦虑起来。金云正待上前安慰虞澜意,郑山辞对着金云摇摇头,金云只好继续去整理物件。
  郑山辞去问:“你对这里有何不满意?”
  “哪哪都不满意,我、风沙太大了,一点也不繁华,跟盛京简直是天壤之别。我从未见过这么穷困的地方。”虞澜意抱怨道。
  郑山辞冷静的说:“正是如此,我们才要让这里的百姓过得更好一些。”
  虞澜意听了这话愣了一下,他突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他只看着郑山辞的侧脸,他未曾料到郑山辞会说这样的话。郑山辞的侧脸轮廓清晰,他看向虞澜意并不生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