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最后三个字,就是命令式语气,黎峰会生气。
加了三个字,有了商量的余地,黎峰就愿意考虑。
他依然觉着陆杨有坏心眼儿,可他堂堂八尺男儿,大庭广众之下,还怕一个小哥儿不成?
他拿起抹布,两只大手在上揉搓擦手,再把抹布摔打在摊位上,绕过木板,过来扶陆杨。
他手大,一巴掌能赶上陆柳的小手臂那么长。陆柳站在他身边跟只小鸡崽似的。
陆柳突然佩服哥哥。
怎么那么胆大,敢跟这样的汉子起争执。
黎峰顺利把人安置到骡子车上坐着,看他乖乖的,不闹事也没耍嘴皮子,心里有些异样,总归是满意的。
陆柳坐稳了,很快表现出与哥哥截然不同的性格。
他连坐姿都是内敛乖巧的,两条腿垂在车底板外边,他就两腿并拢,双手也放在膝上。
黎峰还要卖货,只打量他一眼,就回到摊位前。
这一眼,让他看见陆柳鞋面上的鞋印。
鞋印很深,踩上去的人肯定很用力,看边缘痕迹,还故意碾磨过。
谁踩的?
黎峰不知道。
他将羊肉分割了,论斤散卖干净,见陈老爹还没回来,就回头看了眼。
陆柳已经改换了坐姿,整个人都坐到了车板上,用手抱着膝盖,看着小小一团。
黎峰是打猎的老手,他不懂旁的东西,只知道陆家小哥儿看起来像一只踩踏进陷阱的猎物。
他进退无门,只能困在里边,任人宰割。可怜极了。
黎峰想着,好歹是他未过门的夫郎,在他眼皮子底下被人欺负了算什么事?
他又一次擦手,从放在地上的布包里拿出一个竹筒。
竹筒用木塞封着了,他拔下木塞,把竹筒递给陆柳。
陆柳在想事情,被黎峰吓着了,他身体抖了下,一双圆润的杏眼睁大,水润润的,更加像猎物了。
像小鹿。
黎峰没想太多,又递了一次竹筒。
陆柳接过来,见里面满满都是长条的肉干,很茫然。
黎峰让他吃,然后问:“谁踩你脚了?”
陆柳缩缩脚。
他上身是短袄,棉裤刚及脚踝,遮不住鞋面。
黎峰跟陆杨不对付,没有一定要□□的意思。
在他看来,陆杨那么厉害,就该自个儿找场子。
“不说算了。”
陆柳却拽住他衣袖。
好不容易有人要替他出头,他得抓住机会。
他说:“我爹踩的!”
他眼里的期待,让黎峰有拒绝不了的理由。
可这个人,黎峰动不得。
黎峰看着陆柳。
陆柳看着黎峰。
黎峰眼里的疑惑越来越深。
陆柳眼里的期待越来越浓。
最终黎峰确定:“你在耍我?”
陆柳见状,不敢要黎峰帮他出头了。
可他委屈。
为什么要凶他?
“不是你问的吗?我只是说了实话……”
黎峰哽住。
算了。
小哥儿果然是世上最不讲理的人。
离他们不远的小小角落里,陆杨始终看着这边的情况,见黎峰能扶弟弟,还愿意给弟弟拿吃的,提着的心重重落下,继而低头,点数竹篮里的鸡蛋数量,然后提起篮子,大声喊着“卖鸡蛋”,朝东边走去。
陆柳听见叫卖声,往那边看,他坐着,视线矮,越不过人群。但他知道是哥哥的声音。
哥哥刚才一直看着他,放心了才离开。
陆柳眼眶发热,有泪意上涌。
黎峰不明所以,还以为是他两句话给说哭的,立时头疼了。
“那我待会儿也踩你爹一脚。”
他语气肯定,只是通知陆柳。
陆柳偏过头看黎峰,确认了,这个男人不是坏心眼儿。
他破涕为笑:“那我要看着。”
看就看吧。
黎峰想:我难道会偷偷摸摸踩?
第5章 稳了
陆杨在市井长大,卖一篮鸡蛋,对他来说轻而易举。
鸡蛋价位不定,夏季便宜,因为天热,不耐放,价格能最低能压到一文钱一个。
过了最炎热那几个月,鸡蛋的价格就会上涨。一般不会低于一文四。
冬季的价格最高,因为气温低、好保存,加之有年节,家家户户都会做好菜,鸡蛋的储备是很有必要的。
依着陆杨的生活经验来说,冬季的鸡蛋最高能卖到一文七一个,集市上要便宜些,一文五、一文六这样。根据鸡蛋大小、新鲜程度来定。
散碎的零头不好计价,通常是十个起卖。
陆杨定价十六文钱十个鸡蛋,买二十个鸡蛋,送一个。价钱刚好在常价上下浮动。
卖鸡蛋要挑人。村里人也会买鸡蛋,但他们在村里就能买,不用费劲的背来背去。
陆杨就挑着县里人叫卖,跟人搭话。
他耳朵尖,眼睛明,嘴上也快,尤其见着那些脸上喜气洋洋的中年人、小年轻,他都追上去跟人搭话。
年节前后,办喜事的人多。
没怀上孩子的,吃个鸡蛋补补,以后好坐胎。
怀上孩子的,也吃个鸡蛋补补,以后生的娃娃白白胖胖又聪明。
若家中没喜事,大人们长辈们也吃个鸡蛋补补,年头忙到年尾,实在辛苦了。
他还跟人讲鸡蛋的味道。
“就我这鸡蛋的个头,您打散了,略加两勺温水,两颗蛋能炒出一大盆!现在菜也少,人嘴里没味道,我给您说个法子,您买些辣椒,再备些葱姜蒜,就拿家里的大酱,锅一烧热就放油,把鸡蛋炒碎,把葱姜蒜都爆香,再拿一勺大酱提味儿,然后把鸡蛋放进去炒炒,那滋味儿——拿红烧肉都不换!又有营养又下饭!家里人吃了都说好,邻居闻着都说香,谁见了您不夸一句好手艺、会过日子啊?”
他的嘴实在灵巧,市井上摸爬十几年练出来的好口才,走完一路,好些人都眉开眼笑,直夸他会说话。
县里人是会买鸡蛋吃的,在谁那里不是买?这小哥儿说话好听,就在他这里买。
买鸡蛋的人都会问他鸡蛋酱是怎么个做法,陆杨耐心跟他们说:“就跟平时炒菜一样,但这是炒酱而已。要想吃得香,可以多打个鸡蛋。要想下饭,可以多加点酱。”
一篮鸡蛋五十颗,他照着定价来,买二十个鸡蛋送一个,余下八个不好卖了。
他也不急,这头的买家不捎带着全买了,他就换条街,说最后几个鸡蛋,便宜了卖。
照着一文四的价格来,抹个零头,十一文钱全拿走。
一篮鸡蛋,合计卖出了七十五文钱,算一文五一个。不亏。
卖完了蛋,陆杨才往陆二保卖鸡的摊位去。
他第一次见亲爹,心情难免紧张,又跟看弟弟一样,蹲在不远处的墙角,往那边静静看了很久。
陆二保很好认,人老实又拘谨,守着两只叠摞的鸡笼,两手扶着,吆喝声都干巴。
人老了,两鬓白了一大片,深麦色的皮肤上满是岁月的痕迹。看着身材高大,但腰背佝偻着。
陆杨见过很多腰背佝偻的人,多见于迎来送往的掌柜、伙计。这些人成天点头哈腰的,长久以往就把腰背折弯了。
这次回乡,他才发现农户的腰背弯折得更厉害。陆二保的年龄不算高,却与很多高龄老头一样,高大身材折了半,看得出高大,偏显得矮、敦实。一看就是被生活压垮了。
陆杨原本对抛弃他的亲生父亲有许多怨气,见此情状,心中情绪复杂难言。
算了。
不把他送出去,他可能早死了。
这都十八年了,陆家还过这苦日子,十八年前定是养不活两个孩子。
也因此,他对陈老爹的埋怨也少了很多。
他想着,弟弟比他好说话,若是陈老爹知道收敛,管好俩儿子不胡作非为,弟弟一定好好孝敬他们。
要是贪心不足,那也没关系。黎峰可不是好惹的。就陈家那几口人,黎寨都进不去。闹不出水花。
陆杨起身,拍拍衣裳上的灰尘,去找陆二保,站他身侧,轻轻叫了声“爹”。
陆二保不知面前的孩子已经换了一个,他跟陆杨说:“刚才谢家那孩子想给你赔不是,出去找一圈,没找着你。我看他们在这里也没话说,白站着让人不自在,就让人先走了。”
陆杨直接戳破:“是被他娘逼着赔不是的吧?”
陆二保:“……”
这孩子怎么突然这么锋利,跟把刀子似的。
“是他娘说的,我看他是读书读多了,不通人情世故,教他他就他做,心是好的。”
陆杨哼了声:“读书人最重孝道,他读那么多书,干嘛惹他娘生气?可见他不是什么好东西。”
陆二保:……?
陆二保知道陆柳不喜欢这门亲事,见了谢岩就被气哭,心中定然更加不满。他对陆柳的脾气疑惑,但自找了理由——孩子还在气头上,正常的。
陆二保从怀里摸出五文钱给他,让他去买糖糕吃。
以前陆柳跟他来赶集,总是眼巴巴看着糖糕,他总舍不得买。
家里其实有点积蓄,但他们家穷,亲戚见风倒,旁的事求上门愿意帮一帮,真要用钱,那只能吃闭门羹。
陆柳小时候发高热,他们到处求人,险些让孩子赔了命。卖了几亩良田,才让陆柳看了郎中,把命保住了。
从那以后,陆二保跟王丰年恨不能把每一文钱都省下来,怕有个病啊灾的。他们没人能帮,只能靠自己。
现在陆柳要嫁人了,夫夫俩反而舍得了,这这那那的吃食,从前陆柳没尝过的、不舍得敞开肚皮吃的东西,见天儿的给他弄来吃。
嫁去别人家,哪能随便吃东西。
陆杨不知道这段往事,也不知陆二保心中所想,开开心心拿了铜板去买糖糕吃。
他今天可太幸福了!
弟弟给他买肉包子吃,父亲给他买糖糕吃。
这日子过得,美滋滋啊美滋滋。
陆二保看他高兴,紧皱的眉头松开,还有个“川”字留在那里起褶子。
他叹气:“还有两只公鸡卖不掉,怕是要背回家了。”
陆杨弯腰往鸡笼里看,两只大公鸡养得很好,笼子里待一早上还精神十足,头上的冠子又红又大,身上的羽毛油亮油亮的。
陈家也养了鸡,用豆渣掺着青菜叶子喂的,没陆家的鸡养得好。
他说:“卖得掉,等我找找买家。”
他吃着糖糕,眼睛四下里看,把摆摊的、路过的人都打量个遍。
陆二保没见过这样找买家的,还当他是说大话。
结果陆杨找了谢岩来买鸡。
陆二保:“……”
他两手都不自在的搓来搓去了,陆杨还跟没事人一样,叭叭地给谢岩说。
“公子是书生吧?这读书就得赶早,寒冬腊月的谁不赖床啊?这时候就得养只大公鸡打鸣!您瞧瞧我家这鸡,毛顺,个大,鸡冠红,保管天色一亮就起鸣,每天准时准点叫唤。大公鸡向东叫,这是好兆头,保你金榜题名,衣锦还乡!”
谢岩越听,表情越是迷茫。
什么情况?陆家这小哥儿傻了吗?
他看陆二保搓手的动作,又看陆杨眼睛直直望着他的样子,低头解钱袋。
嗯。应该是赔罪需要办的事。
买了公鸡,陆家小哥儿就不生气了。
谢岩问:“这公鸡多少钱?”
陆杨怕陆二保报价低了,伸手拦了下。
书生的钱最好挣了,这些人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平时连米都没出门买过,懂什么公鸡母鸡,哪知道市价是多少?
他们又不是固定摊位,宰人又怎样?
母鸡价贵,论斤卖,一只约莫八十文到一百文之间。
公鸡便宜些,也论斤卖,一只最高也就八十文。
谢岩没问斤数,就是不懂。
不懂,那就一口价。
陆杨说:“八十文!”
谢岩已经跟娘亲采买完毕,钱袋里余下七十二文钱,不够。
陆杨看他摸来摸去,一文也没有了。立即转个笑脸,“你既然诚心要买,我也讨个彩头,算你七十二文钱,往后我家这鸡摊,也是文曲星光顾过的!”
谢岩欲言又止。
他几次张嘴,都只剩沉默。
他很想再说一次,不要对他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想想他往这头跑两次都只为赔罪,硬生生忍住了。
他给了钱,拿上陆杨亲手给他五花大绑的公鸡,听着陆杨让他多给同窗宣传宣传的话,只是点头,然后问:“你消气了吗?”
陆杨:……?
他脑子灵。
立时想到了定亲的倒霉书生,眼角余光瞥一眼父亲的小动作,哪有不明白的?
早知是谢家这讨厌鬼,他就不该便宜!
陆杨上上下下把他看个遍。谢岩长得还不错,但人没什么精神,眼皮子都耷拉着,唇角下压,面相显苦。
用算命先生的话说,相由心生,命中带苦。要给钱才能改命的。
陆杨觉着七十二文钱一只鸡,他没占便宜。毕竟他可是以身入局了。
他问:“我成亲那天,能喝到鸡汤吗?”
谢岩稍作思考:“可以。”
陆杨就说:“行,我消气了,你走吧。”
谢岩也干脆,再对陆二保作揖,就告辞走了。
还剩下一只鸡。
陆二保不卖了,他跟陆杨说:“回家给你炖汤喝?”
陆杨不要。
一天吃三顿好的,老天爷该来收他了。
他说:“不用,我们出去吧,到外头找个酒楼饭店问问,比市价稍低个几文钱,看他们买不买。”
酒楼饭店一般有固定供应的人,活鸡可以养着,年底大多生意好,好好说话,适当让价,可以卖出去。
4/28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