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古代架空)——羽春

时间:2025-02-09 14:26:22  作者:羽春
  陆杨笑话他:“你晚上还有空想别人?你不是要研究鸡的一百种吃法吗?”
  陆柳被他臊得脸蛋通红,什么心疼泪流、什么委屈忧愁,全都没了。
  他真是容易被影响,话到这里,又换了个话题。
  他问陆杨:“哥哥,你知不知道怎么快点怀上孩子?”
  陆杨不知道,但他不能在弟弟面前说不知道,这会坏了他顶天立地的兄长形象。
  陆杨说:“很简单,孩子又不是凭空来的,就跟地里的粮食一样,你得翻地播种吧?地也得肥一些,不然翻了地播了种,苗儿也长不出来。
  “你现在就被养肥了点儿,孕痣都亮了些,看得出红色了。再努力翻翻地,多撒些种子,总能活一个。种子活了,你就怀崽了。”
  农家长大的孩子,翻地播种听得懂。
  家里的田地就不肥,庄稼长得稀稀拉拉,秋收的时候,粮食都比别家少。
  陆柳用很朴实的想法来理解,他要养得好一些,然后让大峰勤快一些,这样就能生出壮实的孩子了。嘿嘿。
  他上回赶集买的红枣还没吃几颗,回家就炖上。
  大峰不会介意他炖枣子吃,偶尔再加个鸡蛋,放点糖。
  想想就香,真好。以后嘴馋,就跟大峰说想怀孩子。嘿嘿。
  听哥哥讲一句,他傻乐好几次,然后又把话题绕回去,问陆杨:“过年要吃年夜饭,要是二田两口子不老实,我怎么办?”
  陆杨让他不要管,“让你们娘管,娘才管儿子。年夜饭的时候,黎峰肯定在,他在,那两口子能翻天?就是挨骂的命。平常要是遇见,你照常怼回去就行了。见了二田,就说他听媳妇话。见了二田媳妇,就说她管不住男人。不管他们说什么,你就说这两句。”
  这个简单,陆柳记下了,还要跟哥哥撒娇,让他再教教怎么怼陈夫郎。
  怼陈夫郎就更简单了,那人不是嫉妒吗?不是冒酸水吗?
  陆杨跟他说:“下回见面,你跟他说你开小铺子了,是你县里哥哥给你牵线进货的。他就酸你是县里人,你就气他。多气两回,他见了你会绕路走。但你不要绕,见到他,正常说话,告诉他你在卖什么东西,收什么货,气死他。”
  陆柳胸有成竹了,笑得喜滋滋的。
  陆杨看他这一串问题,又主动为他解决社交难题。
  交朋友,简而言之,以利而聚。聚起来,再看值不值得交心。但凡能互相帮扶,就能长久来往。平常的关系,就是点头之交,见面寒暄一句。也简单,吃了没,喝了没,干啥去。万能套话。
  “你开起了小铺子,家里自然有人气,到时你不用想太多,简单来往就行。最好把黎峰娘请到家里来帮你。”
  弟弟这性子,别人来家里,非要嗑瓜子,他肯定不好意思拒绝。
  到时候摆出来卖的瓜子,都成了别人聊闲随手抓一把的东西,非把他急哭。
  弟弟跟他不一样,性情软,又没别的心思,黎峰的娘想刁难都没处刁难。
  娘家有本事,弟弟腰板就硬。真有一些摩擦,双方能好好说,再有黎峰周旋,处一段日子,互相了解了性情,就知道怎么相处。
  家庭和睦了,再怀个孩子。啧啧,这日子真是好。
  陆杨摸摸弟弟的肚子,跟他说:“要么让黎峰忍着,先把你好好养养,来年才好生胖娃娃。”
  陆柳听了,稍作犹豫,摇头说不。
  晚上那么长,两口睡一窝,不吃鸡做什么,聊天都感觉没劲,身上难受。
  他说:“我要做大厨。”
  陆杨笑死了。
  他今天先一步回,坐黎峰的车,跟弟弟一起走。
  谢岩晚一步,把陆林他们拖着。
  黎峰买完糯米回来,先到前面跟谢岩结账。
  铺子里卖出去了八十斤年糕,都是附近老板、街坊照顾的生意。时间长一点,他这一车都不算事。
  已经宣传出去了,黎峰不让他们难做,余下的年糕也过称卸货。他留给米行的年糕有三百五十斤。零碎的斤两不计,散卖要七两银子。
  货款先不拿,卖完了再说。
  他每斤让两文钱,算是分账。
  谢岩在这方面很坚定,怎么都不要。
  黎峰再跟陆杨说,陆杨也是不要。
  他做事要圆滑些:“你要过意不去,待会儿给我买个饼子吃,算你交了摊位费。”
  也行。
  黎峰去隔壁酒铺,拿了两坛酒。一坛二十五斤。丁老板已经吩咐伙计缠好了草绳,只要不翻车,一点小颠簸完全没问题。
  陆杨拿了一笼包子带上,让陆柳回家吃。
  陆柳又一次蒙上了脸,哥哥在他身边,他走之前,也回望了这间铺子好久。
  他很难才出一次寨子,这时就有了离愁。
  陆杨提醒他:“你忘了?过几天就见面了,我们还要换换。”
  陆柳没忘:“你去陈家湾,我又不一起。”
  小可怜样,还挺黏人。
  陆杨说:“你把寨子里的事情料理好,可以跟着黎峰来县里拿货,让他去忙,你来找我,我给你弄好吃的。今天中午没吃好,下次哥哥给你做。”
  陆柳应下了:“有铺子真好,又能挣钱,又能交朋友,还能来县里。”
  只是寨子里的人数限制了生意,实在没多少利钱,主要还是收山货,这个也要辛苦些。
  黎峰给他俩买了饼子吃,陆杨尝着馅饼里的肉馅儿,感觉跟他的包子馅儿差不多,只是汤汁更浓更多。
  他看陆柳好馋,吃得好香,这饼子又实在贵,就教陆柳调馅:“我还没做过,可能要差一点,你回家试试。反正肉饼子就没有难吃的,多调几次馅儿,练熟了,你想吃就能吃,不用跑这么远,眼巴巴嘴馋了。”
  陆柳“嗯嗯”点头,又开启夸夸模式,对陆杨大夸特夸。
  吃完饼子,陆杨蒙上脸,换陆柳“透气”。
  从城门这段开始,往外走能碰到好多人,都是各村出来的人,其中还有黎寨卖年糕的汉子。
  他们看黎峰车上多了个小夫郎,问了一句,没说什么,路上也聊天说话。
  等到上溪村,黎峰让他们先走。陆杨下车,一路跑回家,拿了五本图册过来,送给弟弟,祝他早日厨艺大成。
  荤话裹了普通词,光明正大说出来,那也是荤话。
  黎峰都忍不住多看了陆杨两眼。他还在这里听着呢,陆杨知不知羞?
  一天都过去了,他非要眼神挑衅。陆杨就怼他:“怎么了?你好意思做,还不好意思听啊?”
  陆柳拉架:“哥哥哥哥,大峰大峰……”
  他这个拉架方式,把陆杨逗笑了。
  “行吧,你俩走吧,我让阿岩再写些字,下回见面教教你们。”
  黎峰哼了声,到底没拒绝。
  这年头,不是什么人都能识字读书的。
  陆柳也道谢,但他怯怯的:“听说读书好难,我又笨……”
  陆杨说:“没事,我这里还有几本图文书,你们看图识字就行了。这是很好的识字方式,我都认得不少字了。”
  黎峰:“……”
  陆柳红着脸,有点期待。
  “谢谢哥哥。”
  他终于肯定了谢岩的用处,也说:“哥夫真厉害。”
  陆杨又是一阵笑。
  很好,晚上就羞羞他家状元郎。
  真厉害啊,都识字呢,不给他读两话煲汤书,怎么对得起漫漫长夜。
 
 
第46章 吃饱了
  陆柳跟黎峰回到黎寨的时候, 天色已见黑。
  他们在新村歇脚,把糯米卸下。
  陆杨给陆柳拿了一笼肉包子,有二十个, 陆柳拿了一半出来, 给陈桂枝和顺哥儿吃。
  陈桂枝唬了一跳,还以为是他们在县里买的,也就多忍耐了一会儿,就听陆柳笑道:“娘,这是我哥哥给我拿的, 他在县里开铺面,包子是他做的, 您尝尝。”
  陈桂枝看看包子,又看看卸糯米的黎峰, 再看闻着味儿就过来的顺哥儿和二田两口子,问他:“你什么哥哥能给你这么多包子?”
  别的白面包子就算了,可能是菜包子,陆杨给的, 都是他亲手包的酱肉包子,个个透油透酱,一看就是肉包子, 皮薄馅厚,瞅一眼都馋。
  陆柳嘿嘿笑:“我亲哥哥。”
  黎峰听见,搭了句话, 把陈桂枝的话头岔开, 说:“娘,你就吃吧,给顺哥儿拿两个, 这包子趁热吃才好吃,他一路裹棉衣里带回来的,还热乎着。”
  二田被王冬梅掐了一把,也开口说话,笑嘻嘻的:“大哥,不给我吃啊?”
  黎峰不给。一般的矛盾,他做哥哥的,让就让了,能教好好教,兄弟之间没什么过不去的。
  二田埋怨他,他挣一点银子,娶个夫郎都被他记恨,这事就没什么好说的。
  寨子里也有一家兄弟欺负老实人的,上头的爹娘偏心,压着儿子当老黄牛,熬成老光棍,也娶不上亲,挣来的银子,换来的粮食,自己都吃不饱饭。
  他们家没有这样,老二不满意。怪他为什么不能这样。
  没劲。
  他说:“你媳妇没有哥哥吗?找她哥哥要。”
  他给了话,陆柳正好不给他们分,好得很。
  王冬梅笑了声:“大哥,我知道你瞧不起我们家穷亲戚,我家是穷,可我要的聘礼也少啊。”
  她今天说话没底气,都没看陆柳一眼。
  县里来的就是县里来的,上门的二舅阔气,又是肉又是糖。
  回门一趟,娘家也亲热。又是棉衣又是豆腐。
  这又不知哪里出来个哥哥,出手就是二十个肉包子。
  就这些东西,满寨子里,谁家比得了?
  黎峰没搭理她。他买了四百五十斤糯米,装车上足足九包,城门口遇见人,匀了几包到别的车上,黎峰车上还有四包。
  四包糯米,说多不多,二田帮着抗一包,黎峰也记他好。
  站那儿光看着,一张口就要吃肉包子,两句话不对付,就放任媳妇说难听话,黎峰看他们就烦。
  陆柳不喜欢别人说黎峰,他想张口帮忙,就用他上次说陈夫郎的话,他也说瞧不起王冬梅好了。
  没等他开口,陈桂枝给二田递了话:“你去灶屋,添两碗饭出来,你们两口子端屋里吃。”
  黎峰已经搬完糯米,在拍手去尘,二田怕挨打,不敢多说,拉着王冬梅往灶屋去。
  两口子面上不说,盛饭不留后手,眼看着这边有四个人要吃饭,锅里就留个锅底,菜都夹得只剩个盘底、碗底。
  这还怎么吃?黎峰顿时又气了。
  好好的饭菜,他拿去喂狗,都不给老二两口子吃。
  陈桂枝把他摁住了:“急什么?让他俩闹,到时说分家,也怨不了我偏心。我这个当娘的,还看他俩眼色,受他俩的气,饭都不给吃了。”
  陆柳拿筷子夹包子,一次给她碗里夹了四个,大阔口碗都盛不下了。
  陈桂枝看他,他就说:“娘,你别气,吃包子,包子好吃!”
  陈桂枝无言以对。
  陆柳今天吃得多,早上吃了包子,他平常吃两个就饱了,他愣是吃了三个半。多吃了一个,聊天时又拿一个啃,喝了茶水,肚里发胀,余下半个包子,黎峰吃了。
  中午还不饿,又吃炖菜和面饼子。下午回来,黎峰又买了肉馅饼吃。他是吃不完,跟黎峰合着吃了。
  他这会儿不饿,看娘摁着黎峰,又跟着劝了两句,说:“我去炒个菜,一会儿就好了!”
  主食就吃包子,好东西不耐放,隔夜留几天,还怕吃到别人肚子里了。
  顺哥儿瞅着气氛不对,也说去灶屋帮忙。
  这桌饭确实没法吃,陈桂枝跟陆柳说:“三苗家的今天送了些菌子过来,吃包子就不炒菜了,你洗菌子,再切个萝卜,弄个素汤。你俩风里跑一趟,喝汤暖暖。”
  陆柳应下了。
  顺哥儿跟着他去灶屋,灶膛里有余火,烧火容易,架起柴火,往里塞点干草,火势就起来了。
  陆柳挑了个大萝卜切成块,先过油炒了一遍,再加热水煮,菌子切片,一起加进去炖着。
  顺哥儿不耐烦吃萝卜了,说萝卜吃多了,放屁都是萝卜味儿。
  陆柳知道。那没办法,这个时节,不是萝卜就是白菜,想吃好的,得花银子买。
  汤好做,大火不过一刻钟,萝卜炖软,菌子煮出鲜味儿,加点盐,加点酱油,再切两根葱,撒点葱花,就能端出去。
  堂屋里,黎峰把炉子上的茶壶替下,换了铁丝网,陈桂枝把包子拿上去烤。
  包子放外头晾晾就凉了,烤一烤,底部的面皮焦黄,咬一口像锅巴,没有米锅巴黏,容易崩出面粉末,吃着香。
  他们平常是烤馒头片吃,白口都能吃一碗。烤包子还是头一回,这包子皮薄,陈桂枝翻面勤快,跟黎峰搭着聊了几句。
  她看见黎峰骡子车上的酒坛子了,那么大两个坛子,得有四五十斤酒。
  “那也是他哥哥送的?”
  黎峰顺道就跟她说了支酒摊、卖杂货的事。
  “骡子身上还驮着货,拿了些瓜子、花生、红枣回来,核桃我们山里就能捡,我没要。您之前不是说想搭着搞点别的营生吗?要是能拿回酱和油,这事儿能办吗?”
  陈桂枝点头:“能是能,要门路。我们这里赶集一趟,来回三四十里路,就买些米面油盐,平常也没别的物件要添置,这事可以做,就是利润太薄了。之前王老财不是干过货郎?搭着卖些针头线脑的,看着红火,一个月下来几百文钱,还不如去山里挖笋子。”
  黎峰觉着每个月能有几百文钱,也可以做一做。
  到时让陆柳跟着娘,带着顺哥儿一起,三个人搭把手,这三个都是勤快麻利的人,忙得过来。挣的这点钱,家里日常开支足足的。
  王老财当货郎,家里是要出个劳力,也舍不得一回进货太多,见天儿的往县里跑。他们不用。家里进货,他定个日子,一个月去两三次就行。生意顺了,一个月可以只去一次。
  他娘也会赶车,以前他们兄弟小的时候,都是自己借车去县里,这事儿也能办。唯一的问题是,他娘暂时不方便跟陆杨碰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