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古代架空)——羽春

时间:2025-02-09 14:26:22  作者:羽春
  既然陆柳不介意,他就再说了山菌肉丁酱的炒制方法:“你哥让你试着炒酱,我们在山寨里找人搭伙,多炒一些,做成了,也是个生意。”
  陆柳瞬时干劲满满。
  “菌子酱可以卖钱?那酸萝卜是不是也能卖钱啊?”
  萝卜便宜,做成酸萝卜,又是盐又是姜蒜醋,肯定会贵一些。
  不知县里有钱人吃不吃酸萝卜,这个真的好好吃。
  黎峰也不知,以前没卖过。
  他说:“先积着,积好以后,我带两坛子过去。给你哥送一坛,留一坛卖卖看。”
  他俩在屋里说上话,聊起来没停歇。
  外面的声音一时半会儿听不到了,等顺哥儿来敲门,黎峰直接就打开,他俩衣衫完整,还在堂屋里坐着。
  小年轻,脸皮薄,过来人就爱打趣。
  门一开,就有人问他俩在屋里聊什么。
  陆柳是想挣钱的,他说:“我跟大峰商量着,下回带些酸萝卜去县里,看能不能卖钱。”
  银子是正经事,大家一下就把炕上那点事忘记了,转而问酸萝卜怎么卖钱。
  这东西不好说,还没卖过。再说萝卜,各家都是晒的萝卜干,炒出来是姜黄色,不像陈桂枝做的酸萝卜,白白的,跟新鲜萝卜一样,味道特别,酸甜脆爽,好多人想学,她都没教。
  陈桂枝这时才跟黎峰搭上话,问他:“你老丈人的作坊开起来了?”
  黎峰点头说是:“开起来了,昨晚都住县里去了,家里就一点杂物,我今早帮着搬完了。”
  坐他们院里的人,脸色各异。
  以前好多人说他们家花二十两下聘,是打肿脸充胖子,为着脸面砸银子。
  现在怎么说,老丈人又开起作坊了,夫郎也有哥哥在开铺面,自家也在寨子里做起了生意。
  从前都是散卖的山货,他们能大量收货了。
  野味都不用一天天赶着去卖,可以有个铺面寄存。
  连酸萝卜都能卖了。
  这银子花得值。
  就连陆柳这性子,他们瞧着也好,哪有什么彪悍样?看他这一天天笑眯眯的,做什么都麻利,也不埋怨,又不比较,和他待一起都心情好。
  有人问陈桂枝:“是谁说你家定的是个悍夫郎?这挺好的啊!”
  陈桂枝眨眼不认旧账,给两孩子铺路。
  “我哪知道?你们就看我对大峰的事有多上心就知道了,不是好孩子,我能给他说亲吗?就看中他体贴了。怎么可能是个烈脾气?”
  是这个理。
  没谁给自家找炮仗的。
  姚夫郎说:“是二田媳妇说的,她还跟人说,这亲事肯定成不了。”
  是二田媳妇传的话,那就不可信了。
  日落西山,大家收拾收拾东西,各回各家。
  嘴闲聊起他们家的事,都说陈桂枝眼光好,给黎峰娶了个好夫郎。
  又说陆柳能干体贴,把黎峰招呼得,眉毛都要飘上天了,笑起来跟二傻没区别!
  再说他家的日子,无一不是羡慕。
  家里有个会经营的人,就是不一样。
  这才多久啊,好日子都在路上等着了。随便走走,都能挣得金银满手抓。
  陆柳晚上取了一碗山菌肉丁酱炒炒热了,端上桌算个菜,大家一起尝尝。
  陆杨炒酱,偏爱酱香,取用大酱很舍得,要的就是入口那一瞬,让人感到香的滋味。
  既然是酱,味道必然会浓厚一些,这样够味儿,可以下饭。但他预处理过山菌和肉丁,让这两者裹足酱汁又没完全入味,细品之中,自有食材的鲜美。
  他们一家四口吃着停不下筷子,中途,陆柳又取勺子,挖了两勺出来。
  陆柳想试着炒酱,家里人都没意见。
  这样好吃的酱,卖不出去才有鬼了。
  晚间,陈桂枝出来倒洗脚水,跟黎峰打了个照面。
  她跟黎峰说:“你在柳哥儿手里留点银子,你俩过日子,夫郎要学着管家。他心思向着你,不用防那么紧。”
  黎峰叫冤:“我给了,他让我拿着。手里就留几个铜板花着玩,他不常出门,出门都跟我一起,不想拿钱。”
  陈桂枝:“……”
  “你让他学着拿,我能帮你们管多久的家?”
  黎峰应下了,回屋银钱没说两句,夫夫俩就吃上鸡了。
  今晚是翻看到了姚夫郎推荐的那本书,陆柳装模作样挑选,选了能很深的图画。试过了,姚夫郎没说虚话,真的很深。
 
 
第63章 状告公堂
  初七衙门开工, 到初八才有信儿。
  初九的时候,金师爷来了一趟,让他们准备上堂。
  这一宿, 陆杨跟谢岩都没睡着觉, 夜里实在睡不着,他俩起来揉面做包子,结果碰见赵佩兰。她也没睡着。
  哪知道衙门没个准头,初十的时候没人来唤,到了十一, 罗大勇才兴冲冲来唤他们上堂去。
  谢岩有秀才的衣袍,都太薄了, 不适合这个季节穿。
  裹在棉衣外头,不伦不类, 太装样。
  陆杨早想过了,这是告状,就把谢岩的旧棉衣掏出来,让他穿上。
  脸洗干净, 头发梳好,面相瞧着精神就足够。穿着破烂一些没事,这样才符合被欺压的形象。
  衙门有二门, 平常审案,百姓进不去,也不敢轻易在外张望, 总体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今天一家三口都过去, 陆杨提前跟陆林说好了,这几天可能有事出门,让他跟张铁看店。
  衙门开门的时辰, 比街上的商铺晚一点,他们出发时,陆林已经到了。
  这头无话,他们一行人半走半跑的去衙门。
  状纸已经递上去,还要再等上溪村的人被捉来,到的时候,县官还没坐到堂上,他们需要在外等一等。
  罗大勇领他们去金师爷的值房坐,金师爷把状纸念了一遍,问谢岩:“谢秀才,以上有无错漏?”
  这份状纸,谢岩都会背了,绝无错漏。
  状纸之上,陆杨跟他商量过好多次,谢家三个叔伯和村长张大石是绝对不能轻饶的,尤其是张大石和谢四财。
  这两个人,一个是起因、是源头,一个是助力的帮凶,不然他们母子不会过得这样惨。
  别的村民,哪怕是像傻柱和二喜家那种闹得大的村民,也不能捉来办了。民众是会被煽动跟风的,他们现在已经退了,愿意说谢岩的好话。要是捉了他们其中之一,别的村民心中惶惶,说不定会被谢家的族亲还有张大石的家人煽动,过来倒打一耙。
  人言可畏,发声的百姓多了,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这样就挺好。
  他们在值房等了快半个时辰,清早去上溪村捉人的衙差才带人归来。
  上溪村也有村民跟来,主要是谢家的族亲和张大石的亲人。再有傻柱和二喜的家人。
  这伙人不敢进衙门,又实在好奇,前门后院的转悠张望。
  衙门寂静,在外头不出声,可以依稀听见一些话。
  本县的县官也姓张,说起来跟张大石是本家。
  张大人体貌端正,面相方阔,瞧着很正派,惊堂木一拍,地上跪一片。
  秀才有功名,见官不跪。余下人都跪了。
  陆杨跟赵佩兰还在值房待着,等传唤,没去衙门里挤着。
  谢岩懂规矩一些,作揖行礼后,只等张大人问话。堂下跪着的四个人却胡乱喊冤,扰乱公堂,一人挨了三棍子,老实了。
  张大人看向谢岩,眼睛把谢岩打量了个遍。
  他已经听金师爷说过,这是个读书的好苗子,自入学起,任何考试都是拿的魁首。
  说起谢岩的名字,他有印象。谢岩考秀才,其中一份卷子还是他出的,他批改过。
  县官治理一个县的民生,人才培养也是政绩之一,县学那边的事,张大人很少插手,因为培养人才实在太难,指望这处,就跟指望祖坟冒青烟一样。
  像他本人,也是科举入仕的。他知道难度,没把秀才功名看得太重。
  没想到,县里仅有的一根好苗苗,差点被人祸害没了。
  他不指望,也没说不培养啊。真是岂有此理。
  再看谢岩这一身破棉衣,人收拾得精神,衣衫破烂,看不出半点书生样,也是可怜。
  他让谢岩先说。
  谢岩是递状纸的人,先“告状”,再看看这些刁民如何喊冤。
  这是年前就开始准备的事,谢岩无法不想。他过心太多遍,如今置身公堂,两眼婆娑,开口就哭了。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两行热泪,看得张大人心有所感,与他说道:“你说,有什么委屈,本官为你做主。”
  谢岩再次作揖,声音哽咽:“学生要谢谢朝廷,张大人治下有方,让我每个月能领些银钱和米粮,让我和我娘有口饭吃,不然我们早被逼死了!”
  这都是虚话,那点银米,根本不够养活两口人。
  不过他肯捧,还这样真情实感,张大人爱听。
  谢岩又道:“我本不想来衙门叫苦,拿这些琐事来烦您,可我实在没法子了。家里的田都没了,银子也没了,东西都被抢了许多。我从县学退学了,还想继续考个举人报答乡里,给县里争光,可他们把我的束脩也抢了!我这个有功名的秀才尚且如此,他们平常又怎样欺负其他乡亲?报官都不怕,还让我只管来,我真的走投无路了!”
  他受的委屈,状纸上明明白白,一条条都是控诉的罪状,让他再说一次,是给旁人听的。
  谢岩的马屁拍得乱七八糟,却好巧不巧的把张大人高高架起来了。
  他说:“今天上了公堂,大人肯让我诉说委屈,我才知道头顶有青天,我这心里都踏实了,我原来看他们这样嚣张,没指望这件事有结果,就想来试试看。张大人,您要为学生做主啊!”
  官场打转的人精,哪有听不懂的?
  这群刁民不把他这个县官放在眼里,也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秀才可欺,乡民亦可欺。
  他都是青天大老爷了,他能不秉公办理吗?
  他让被告说话,先问村长张大石:“谢四财闹灵堂,逼迫孤儿寡母之事,你可知晓?”
  张大石冷汗涔涔,在家就已想清楚,谢岩他们一搬家,他就私下联络了谢老大和谢老三,不论如何,先把脏水泼到谢四财身上。
  他说:“草民也是被骗的!他当年来找我,叫苦喊冤,说他二哥死了,欠他的田地都没处要说法了!我看他的哭得可怜,想着谢家还有点家资,才为他做主的!”
  哪知道谢家三兄弟是团结对外,他们一根藤上长着,没被张大石挑拨到。
  他们一齐咬死了张大石,说当年就是张大石拿村长的小小职权施压,不给他办事要银子,就要把他们家的儿子都捉去干最苦的徭役,这才被逼无奈同意的!
  张大石大惊失色,他在村里确实是这样作威作福的。
  村长的权利没有那么大,但村里人要出远门,需要他做介绍。县里要徭役,下派到每个村子,都要固定的人数。谁家去,去几个人,张大石可以运作一番。
  他不承认:“你们拿了银子拿了田,好饭吃着,好日子过着,现在来赖我?我逼你们享福吃肉的?我要是逼你们,为什么我自己不过好日子!”
  谢家三兄弟依然咬死,这些年他们占了污名,但好处都给了张大石。
  张大人看着状纸,听他们互相攀咬。
  如今明了一样,张大石或许没有拿钱,但纵容、加入肯定是有的,他无处狡辩,只说没拿田产和银子。
  而利用这点小小职权,欺压乡民的事也明了,他甚至不敢多说。
  张大人卸了他的村长职权,择日另选,先押到大狱里,等候发落。
  这是衙门解决事情的常见方式,人到了大狱,家里就会想法子掏家底。
  随他什么罪过,不扒下两层皮,别想全须全尾的出去。既然没判刑,也没处死,谁也说不了县官一句坏话。
  眼见张大石都下狱了,谢家三兄弟哑了声。
  张大人审问有一套,他问谢老大:“你知道你兄弟闹灵堂的事吗?”
  这是刚才问张大石的问题,回答不好,已然下狱。
  谢老大没有二话,转头就把谢四财卖了。
  他把谢四财卖了,谢四财的罪状就板上钉钉。
  张大人再问谢四财:“你兄弟前脚包庇你,后脚却说你闹灵堂,逼迫孤儿寡母,谣传债务,张口就要田要银,你有什么说法?”
  谢四财攀咬了谢老大。
  他还说了陆杨带人抢砸,强抢良田之事。
  张大人看向谢岩,谢岩说:“我们两家有冲突,不是他说的这样。我们家要是立得起来,哪会闹到今天这样活不下去的地步?”
  是真是假,张大人不深究。
  兔子急了还咬人,这事深究起来,今天办不完差。
  他把谢老大办了。
  余下一个谢老三。
  张大人只说一句:“坦白从宽。”
  谢老三招了。
  他们三个都招了,公堂不休。
  张大人传了赵佩兰过来问话。
  赵佩兰还是老样子,一提起当年往事,就需要从头细说,才能梳理清楚,无法跳出事件顺序,让她说什么就说什么。
  她一句句诉说着,悲从心来,讲到谢四财非说她故意把男人伺候死的时候,已经泪如雨下。再讲到他们闹到县学,把谢岩闹到退学,哭到近乎昏厥,再说话,都是求青天大老爷给她做主,给他们母子做主。
  谢岩去扶她,她执拗地砰砰磕头,比喊冤的还用力,不一会儿就额头见血。
  张大人委派两个衙差把她扶住,再传唤了陆杨过来问话。
  陆杨是谢家新娶的夫郎,从前往事不提,只说乡民被挑拨着闹婚。他吓坏了,也咽不下这口气,说要报官,这些人都不怕,让他们只管去报官。
  话题回到最初的原点,这个村子,在张大石的治理之下,已经不把张大人这个县老爷放在眼里了。
  张大人再让衙差去传唤村民过来问话,这是必要的证人。
  村民就是来看看情况,想知道怎么判,来的都是跟谢家有点关联的人,上堂以后,二话没说,先骂谢四财,再骂张大石。
  尤其是孙二喜的家人。他们骂张大石骂得有理有据,“他还到我们家要钱,说什么都要我们拿出五两银子!我们就是地里刨食的人,哪有这么多银钱?他说要是不给他,来年就让我家二喜去干徭役。干徭役也没钱啊!他就说,让我们给他拿二两银子。天老爷啊,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吗!”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