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开车比较符合社交礼节。
卿孟祝将车开到山脚下,只是上山的路没办法使用交通工具,只能靠人走了。
好在,卿孟祝一边带着两人上山,一边介绍山上的作物,路途并不无聊。
卿孟祝去年就做好了他们的作物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的准备,所有的产品基本都送去检查过,目前为止,没有检查出什么问题。
他们的竹子也是,检测结果还是竹子,并没有其他不明成分,顶多品质比较高而已。
现在要带人去看,卿孟祝也不怵。
爬了二十多分钟的山,卿孟祝将两人带到用了地力恢复剂的那片竹林里:“这批就是老竹子,品质要比之前的竹子高一些,我砍一根下来给你们看看。”
卿孟祝说着,开动了电锯。
电锯嗡嗡地,锯下了大量的锯末,可见竹子的结实程度。
段宇昂眸中精光一闪,脸上浮现了一点惊喜。
卿孟祝很快砍下了一根竹子,削去多余的枝叶后让段宇昂和裴光健看:“这批竹子的种植周期更长,用的肥料更多,所以有点不一样。”
段宇昂抓着沉甸甸的竹子,仔细查看。
光看切口,他就发现这竹子的切口跟别的竹子不一样。
它不是一般竹子那种淡黄偏白的颜色,而是深黄带有一点红色,一看就是老竹。
段宇昂见状忍不住赞叹:“这竹子真好。”
卿孟祝露出一点骄傲的表情,安然接下了这句夸奖:“我们在这上面花了很多心血。”
第163章
竹子算是卿孟祝花心血花得最多的植物,给他们带来的回报也最丰厚。
他希望,有一天,这批竹子大部分能恢复到“优品-”的品质,而母竹能达到“优品”的品质。
为此,他们现在依旧努力给竹子埋肥、松土、修枝,加强护理。
段宇昂仔细看了竹子之后问道:“这个竹子的品种是楠竹吧?”
卿孟祝点头:“对,就是楠竹,当时在网上买的,一连买了好几批,后面种混了,也不知道哪批是哪家的,不过应该都是楠竹。”
段宇昂掂量着竹子,又掐了掐竹子的断面,感慨:“还真沉,有点楠木的意味了。”
卿孟祝:“是啊,这就是我们这里最好的竹子了,你们可以先带回去试试,要是这批竹子符合你们的要求,我们再来谈。”
段宇昂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拍了拍他的肩膀:“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卿孟祝:“应该的,我也希望能帮上忙。”
段宇昂提出想看看竹林,卿孟祝答应了,带他们在竹林里转悠。
卿孟祝家的竹林不仅有竹子,还有天麻、黄精、地黄等药材,此外,他们在转悠的时候还看到了地下冒出来的野生竹荪。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竹林里的好东西不少。
他们在转悠的时候,很多榛鸡在竹林里跑来跑去,一群黄牛旁若无人地吃草。
竹林里居住的那只猫头鹰,不知道是不是感觉到了陌生人的气息,还飞出来看了他们一眼,很快又飞走了。
赤狐也感觉到了威胁,远远地躲到竹子后面查看,看卿孟祝在,哧溜一下又缩回去了。
卿孟祝看见消失在竹子后面的尾巴尖,脸上不由露出笑意。
段宇昂将一切都看在眼里,忍不住对卿孟祝说道:“你们这竹林的生态真好。”
卿孟祝:“当时主要想搞立体农业,把能用的资源都用起来,形成一个循环,节约种植成本。”
段宇昂:“不仅节约成本,对环境保护方面也很好。我注意到你们这竹林的竹子其实主要有两批?”
卿孟祝点头:“差不多,当时种下去的时候都属于一批,因为用的肥料不同,管理方式也有点差异,慢慢地就形成区别了。”
段宇昂:“那一小批质量更好的竹子好像也不多,就那五六百根?”
卿孟祝:“对,那五百多根竹子的品质最突出,剩下的就是之前卖给你们的那种竹子。”
这批品质达到了“优品-”的竹子主要是用了地力恢复剂。
卿孟祝之前想再买一点,可惜要用星币的地方很多,地力恢复剂又贵,再买一份或两份对大局没什么影响,但是会拖累他们的资金流。
综合考虑之后,卿孟祝和明春晰最终放弃了购买地力恢复剂来调理竹林的想法,决定留着星币,等技能书的冷却期度过了之后,去买技能书。
卿孟祝很乐观地想,说不定到时候他们种的团芸薹种出了成果,弄出了地球版本的地力恢复剂,可能直接省掉这笔购买地力恢复剂的星币了。
在竹林里转了一圈后,段宇昂说要回去。
卿孟祝原本还想再多砍两根竹子一起背下去,段宇昂说这根就够了,要是有用,到时候再来打扰。
主要竹林里的好竹子不多,砍一根少一根,段宇昂不想浪费。
卿孟祝也不坚持,只是让领导一个人背竹子不太好看,他便将竹子锯成三段,一人背了一段下去。
别看一根竹子锯成了三节,重量也不轻,人背着下山还有点累,裴光健背得额头上都冒出汗珠了,卿孟祝和段宇昂倒还好。
卿孟祝原本想请他们吃午饭,段宇昂说下午还有事,要先回去,车已经在下面接了。
卿孟祝送他们到路边,果然看到有司机开着车等他们。
他们的司机有一种特别的气质,看着特别黝黑精悍,精神面貌特别好,还很年轻,不像是一般的中年司机。
卿孟祝大概能猜到段宇昂的单位了。
裴光健这次跟过来,全程跟在后面没怎么说话,不过笑眯眯的,看来很满意这趟行程。
离开的时候,裴光健朝卿孟祝笑着挥挥手,示意不用送。
卿孟祝便目送他们的车离开。
等送完人,卿孟祝给明春晰发信息:【裴先生他们看完竹子回去了。】
卿孟祝:【他们看起来挺满意的,目测我们会有一笔稳定的生意。】
明春晰:【你种的竹子那么好,生意本来就会很稳定。】
卿孟祝发了个卖萌的表情包过去:【是我们种的竹子。本来想留他们吃饭,他们婉拒了。】
明春晰:【那下午的时间空出来了,要来市里吗?我们出去吃午饭。】
卿孟祝看到这行字还真有点心动,考虑片刻之后遗憾地回绝:【我也想,可惜下午要跟陈哥去看青虾,没空。】
明春晰给他发了个揉脑袋的表情包:【我傍晚早点下班回来。】
两人发完消息,卿孟祝带着笑意转身回家,简单吃了个炒饭就联系陈屹。
陈屹就是之前指导他孵化青虾卵的那位大哥,本身是个养殖户,养殖的技术还不错。
现在天气暖和了,池塘里的青虾差不多进入了繁殖季,卿孟祝不太会繁殖青虾,干脆联系陈屹,请对方过来做个兼职,帮忙孵化一批新的青虾出来。
他们家池塘里的青虾没怎么捞过,现在里面有很多健壮的公虾和母虾,有了活虾,今年的繁殖工作应该比去年轻松。
陈屹对他们家的青虾很感兴趣,接到卿孟祝的电话之后立刻表示下午就会过来。
卿孟祝不太好意思地解释:“本来今天下午有事要忙,现在事情提前忙完了,我又惦记着青虾,所以请你提前过来看一下。”
陈屹:“没事,反正我在家待着也待着。你等我一会儿,我现在就骑摩托车过来。”
卿孟祝:“要不我们直接在池塘边上会合吧?”
陈屹知道他家的池塘在哪,一口答应下来:“行,我们等会见。”
卿孟祝挂断电话之后就去池塘边等着。
田野里有很多正在干农活的人,还包括他们公司的人,天气好,大家情愿在早点干完活,早点下班,中午便不回去了,而是叫盒饭过来,就在地里吃。
此时看到卿孟祝,好多人跟他打招呼。
听说他要准备孵化青虾,有人纳闷:“你们的青虾不是已经孵化出来了吗?那天我从池塘边路过都看到里面有好多小虾游来游去。”
卿孟祝站在路边:“天然的虾就是这样,有的早一点,有的晚一点,繁殖期不固定。现在早孵化的青虾是已经孵化出来了,不过大部分还没开始生产。”
那人:“懂了,我就说,池塘里都有那么多虾苗了,怎么你们还要搞孵化工作?”
卿孟祝一路的人聊着走到池塘。
他蹲下来看池塘里的虾,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生长,池塘里的虾又长大了一点,现在无论公虾还是母虾,都长得十分健壮。
尤其公虾,哪怕不算触须,大多也比他的手掌还长,又长又大,半透明的身体看起来非常诱人。
卿孟祝随手捞了一只,掂了掂,感觉这虾有小一两,还真是市面上难以见到的大虾。
要不是他们在这边安装了监控,平时又有大鹅和水獭在,这么好的虾,说不定真的会被偷。
现在他们公司开在这里,名声也算起来了,这两池塘的虾才算保住了。
卿孟祝看完虾,去池塘的进出水口看。
他们一向很在意维护进出水口的防护网,每一个进出水口都放了五层防护网,哪怕有哪层防护网破了,其他防护网也会顶上。
因此,现在防护网好好地运作着,并没有出现纰漏,他们家的大虾和小虾在池塘里也呆得好好的,完全没有逃逸的迹象。
水獭不知道什么时候游到了附近,看到卿孟祝蹲在这边,水獭从池塘里冒出脑袋:“嘤?”
卿孟祝看着这个呆头呆脑的小家伙,想到它为保护两池塘虾做的贡献,心中一软,摸了摸水獭的脑袋:“玩去吧,我们看看虾。”
水獭没有走,就浮在水里,跟在卿孟祝后面,活像一个小跟屁虫。
卿孟祝他们之前特地教育过水獭,水獭不怎么吃虾,不过会吃闯入池塘的其他鱼和水蛇之类的水生物。
可能因为池塘里有灵珠渣,水生物的品质很好,它非常喜欢在这里捕猎,常年都泡在池塘里。
卿孟祝知道它这个习惯,看它不走,也没管它,哼着歌继续巡视池塘。
第164章
卿孟祝巡视着池塘的时候,陈屹很快过来了,跟卿孟祝打了声招呼,就打算干活。
才短短一年,卿孟祝他们公司从无到有,现在已经发展壮大成本地比较知名的企业。
陈屹眼睁睁看着他们公司发展起来,对他们还挺佩服,今年接了他们的托请过来,主要把自己放在辅助的位置,对卿孟祝特别客气。
两人沿着池塘转了一圈,陈屹问:“你对青虾的繁育有没有什么想法?是捞起来放到另外的池塘里繁育,还是就在本池塘繁育?”
卿孟祝:“两种繁育方法的区别主要在哪?”
陈屹:“直接在本池塘繁育,步骤少,成本低,不怎么折腾,母虾的成活率比较高。要是换一个池塘繁育,我们可以调一下水的盐度,一般来说水的盐度高于2,幼体会更容易存活并发育。”
卿孟祝想了想:“还是在本池塘繁育吧?我们也没有多余的池塘可以调盐度,另外建繁育池也麻烦。”
他们这里没有天然的咸水塘,如果要调水的盐度,到时候他们重新利用池塘还得再清理一遍。
不如就在这两个池塘繁育,反正公虾和母虾那么多,他们繁育出来的小虾应该也不会少到哪里去。
陈屹没什么意见:“那就要准备网箱了,我看你们这边的青虾比较大,买一两平米的网箱会方便一点,你看看是在网上买还是到镇上去买?”
卿孟祝:“就在镇上买吧,网上买太麻烦了。”
镇上有他们相熟的店家,收费不算贵,直接到镇上买,有什么问题还容易沟通。
陈屹听他这么说,便道:“那现在就去买吧,一个高为一米,面积为两平方米的网箱可以放四斤抱卵的母虾,你看看大概有多少?”
卿孟祝估算了一下:“好像有点多,每个池塘应该能放五六十个网箱。”
陈屹吃了一惊:“底下抱卵的母虾那么多?”
他家的池塘种了莲,考虑到莲叶的遮挡,陈屹之前查看的时候已经往多里估计,都没想到居然有那么多青虾。
卿孟祝:“是啊,从去年我们养虾以来就没怎么捞过虾,现在底下的虾繁殖的已经非常可观了,母虾应该有四五百斤。”
卿孟祝看着陈屹难以置信的神色,补充道:“主要是我们家的母虾个头比较大,比一般的母虾要大。”
陈屹刚刚跟他巡视的时候已经看过了,他家的母虾个头确实大。
一般来说,青虾的公虾个头会比母虾大三分之一,但是卿孟祝家的公母虾差别不算大,母虾大概有公虾体长的五分之四。
这也让陈屹觉得很不可思议,简直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未成熟的青虾,公母的生长速度是一样的,性成熟之后,公虾的生长速度会陡然加快,所以养得越久,公母虾的体型差距越大。
卿孟祝家的虾却不是如此,跟变异了似的,陈屹猜测他家的青虾可能是特地繁育出来的市场化品种。
卿孟祝不知道陈屹的想法,要是知道,也没法告诉他,这批青虾的虾卵来自星际商城,变不变异不知道,不过确实跟普通的青虾有所不同。
都是星际商城的产物了,母青虾和公青虾的差距小,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确定好要在池塘里繁育之后,两人直接去镇上买网箱。
网箱店的老板没想到他们一口气要那么多网箱:“我店里没那么多,店里加上仓库里的,只有九十几个——主要网箱这玩意会老化,要是货压久了,就不好用了。”
卿孟祝不在意:“那就先把店里有的网箱都卖给我吧,记得打个折啊。你们会帮忙一起安装吧?”
老板爽快地答应下来:“帮帮帮!我给你打个八八折,等会跟我小舅子一起去你们那帮忙安装,成不?”
卿孟祝:“成!那我们清点一下。”
很快,九十七个网箱就清点好了。
老板这里虽然没有那么多两平方米的网箱,但是一平方米的网箱还是有,卿孟祝于是补了六十个一平方米的网箱,打算凑合着用一下。
131/200 首页 上一页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