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梁王殿下怕是要遭难了!
他四肢并用,从地上爬了起来。
继而连滚带爬地朝着王府而去,第一时间给慕思安报信。
……
瑶光坊内人虽然不多。
不过早晨巳时,却正是百姓,还有各府侍从外出采买的时候。
这一幕不但落入了梁王府那名侍从的眼中。
同样还落入了无数崇京人眼底。
-
酌花院位于王府最深处。
慕厌舟并没有抱宋明稚回那里,而是穿过前院,将他带到了徽鸣堂中。
同时在第一时间,派人去皇宫,来请太医为宋明稚看诊。
齐王府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它不但紧邻着城中的繁华之地,甚至与皇宫也没有隔太远的距离。
因此,还没有过多长时间,王府里的下人,便气喘吁吁地带着一名太医,奔回了府中:“殿下,祝太医来了——”
伴随着一阵叮叮当当的声响。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太医,已经被两名侍从架入了屋内,同时,还不忘呲牙咧嘴地道:“哎哟,慢点慢点!”
他的背后,还跟着一个手捧药箱的小太监。
甫一进门,那名小太监便嗅到了一阵浓重的血腥味,他的余光看见……不仅仅衣袖,齐王妃身上那件浅白的外袍上,也满都是血迹。
小太监:“……!”
齐王对王妃格外在意。
万一他真有三长两短,自己说不定也会跟着倒霉。
以为宋明稚就要重伤不治的小太监,立刻放轻脚步偷偷退了出去,只留祝太医一个人在此应对。
……
宫里的太医到底是见过世面的。
他并没有像那个小太监一样,被这满屋子的血腥味吓破胆——乐章山距离京城有一段距离,倘若王妃真的深受重伤,他定然坚持不到回王府时。
太医第一时间强压下心中的紧张。
他解开了缠在宋明稚手臂上的布料,迅速为他清洗起了伤处。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终于处理完毕,拿来丝帕擦掉了额间的冷汗:“万幸!”
太医长舒了一口气道:“齐王妃手臂上的伤口,虽然很深,但是第一时间,便止住了血。如今只需好好服药,在府内静养,未来是不会影响到正常活动的。”
说着,便轻轻将宋明稚的手臂放回了床帷之中。
府内的侍从,也在这个时候端着汤药,快步走了进来:“殿下,药煎好了!”
慕厌舟松了一口气。
他朝太医道:“届时还请祝太医来府上,替阿稚开些去疤的药。”
太医连忙应下:“这是下官应该做的!”
他这一次来王府,来得实在太过着急,身边除了那名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的小太监以外,谁也没有带。眼见宋明稚的伤已经处理完毕,太医也没有在这里多耽搁的意思,连忙转过身去,自己收拾起了药箱。
作为一名资深太医。
他已经很多年没做过这种活了。
祝太医的动作稍有些慢,他一边收拾药箱一边看到——侍从放下汤药之后,便自觉离开了徽鸣堂。慕厌舟轻轻将床帷掀起一角,理所应当地端起了药碗。
他竟然要屈尊降贵,给王妃喂药?
祝太医进宫已有四十多年,算是看着慕厌舟长大的。
此前他虽已听过,齐王与王妃的“事迹”,但是在亲眼看到这一幕前,祝太医也没有料,在宫中养尊处优,身边随时都有几十号人伺候等着的朽木,竟然有一日会去照顾旁人?
这还是那个齐王吗!
祝太医虽然放缓了动作,但整理药箱总归要不了多长时间。
他不能一直待在这里,看了一会儿终于低声朝慕厌舟行了一礼,背着药箱走了出去。
祝太医出门的那一刻:慕厌舟已无比小心地将宋明稚半搂在怀,他舀起一勺汤药,轻轻吹了两下,方才放到了宋明稚的唇边,同时低声道:“来阿稚,小心烫着。”
太医:“……!”
在宫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齐王,真的学会照顾人了。
太医看得太过认真,被门槛绊了一下,险些跌倒在地。他忙扶着门框,稳住身形,以最快的速度自徽鸣堂内退了出去。
末了,低叹一声:
太阳还真是能从西边出来!
……
齐王府内的下人都知道。
绝不能在殿下和王妃独处的时候来打扰他们。
太医走后,徽鸣堂内便只剩下了宋明稚和慕厌舟两人。
宋明稚只伤了一只手臂。
喝药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太医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两人也无须再演。
宋明稚并没有张嘴,而是理所应当地抬起了另一只没有受伤的手,从慕厌舟的手中接过汤匙,轻声道:“殿下,我自己喝药就好,您先去忙吧。”
说着便欲坐直身,脱离慕厌舟的怀抱。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
宋明稚还没有起身,便被慕厌舟微微用力,再一次揽进了怀中:“不行。”
宋明稚愣了愣:“……不行?”
话音落下的同时,汤匙已经到了他的唇边。
慕厌舟不容他拒绝:“张嘴。”
第35章 惹到了
瓷制的汤匙带着淡淡的暖意,轻贴在宋明稚的唇边。
慕厌舟轻笑道:“屋门没关。”
只一息,宋明稚便反应了过来——
此时还没有到正午,天色正亮,侍从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徽鸣堂外,甚至就连方才离开的那一名太医,都有可能会杀个回马枪。在他们的眼里,齐王当然不能看着自己喝药,什么都不做。
祸患常积于忽微……
若是要演,绝对不能忽略细节。
宋明稚立刻配合地张开了嘴巴。
慕厌舟轻轻地将汤匙向前倾斜,带着浅淡苦香的热气袅袅升了起来,扑向他的鼻间。不过,宋明稚却连眉毛都没有皱一下,便将汤匙中的东西一饮而尽。
慕厌舟好奇道:“阿稚不觉得苦?”
宋明稚认真道:“还好。”
生肌止痛的汤药除了苦涩以外,还带着一点淡淡的铁锈气。宋明稚不知道里面究竟都有什么草药,对他来说,这汤药虽然有一些难喝,但是不至于苦涩到难以入口。
慕厌舟再次垂眸舀起一勺汤药。
述兰虽然附属于大楚,是一个小国。
但是位于商路上的它,自古便是繁荣富庶之地,国中的贵族也一个比一个懂得享受。作为述兰的小郡王,宋明稚却既不怕疼,又能吃苦……
慕厌舟忽然有几分好奇。
宋明稚他究竟是怎么长大的呢?
宋明稚轻轻将嘴唇,贴在了瓷勺畔。
还没有将汤药喝到口中,他便听到,徽鸣堂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元九小跑着穿过了前院。
不过转眼,他的身影便出现在了门前,接着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于第一时间朝慕厌舟道:“启禀殿下,消息已经传到宫中去了!”
他一口气说完这句话后,方才后知后觉地看清两人在做什么。
元九:“……!”
殿下他,他竟然在喂王妃吃药?
元九虽然不是什么外人……
但是,见他急匆匆闯进徽鸣堂中,宋明稚终不由在心中暗暗感慨道——齐王殿下果然很有先见之明!
慕厌舟没有朝门外看一眼。
而是低下头,轻声提醒道:“爱妃?”
宋明稚顿了一下,立刻把汤药喝了下去。
慕厌舟又漫不经心地舀起了一勺汤药,终于在等待它晾凉的间隙开口,朝元九问:“之后又有何动作?”
元九在慕厌舟的身边,待了这么些年,大小也见过一些世面。他立刻低下头去,一边整理思绪,一边说了起来:“回齐王殿下的话,皇帝陛下知道此事后,在宫中大发雷霆,并于第一时间派人出宫,将梁王带进凤仪宫内……”
徽鸣堂内,阒然无声。
元九的话音落下之后,半天也不见慕厌舟回答。
见此情形,他终于忍不住抬头,悄悄地朝前看了一眼——徽鸣堂最西侧,那张悬着青纱帐幔的床榻畔,慕厌舟正低头用汤匙,轻晃碗里的汤药,等待它变凉。几息后,方才再次拿起汤匙,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放在了宋明稚的唇边。
殿下竟然在专心致志地喂王妃吃药?
元九的小动作没有逃出慕厌舟的眼底。
慕厌舟蹙了蹙眉:“继续。”
元九立刻回过神,再一次低下了头去:“是,是殿下……”
他将震惊,强压在了心底。
同时忍不住在心中猜测——
这也是齐王殿下计划里的一环吗?
-
或许是因为身上受了伤。
宋明稚刚刚喝完药,头脑便逐渐昏沉了起来,似乎是有一些发烧。
慕厌舟并没有叫人送他回酌花院。
而是放下了榻前的纱帷,留宋明稚在徽鸣堂内休息。
徽鸣堂内的下人们,之前都是在王府后院里干粗活、杂活的。起初他们虽有一些不适应,但是没过多久,便上了手,干起活来甚至起来要比此前皇帝派来的那群人更加积极、上心。
最近这一段时间,慕厌舟夜里虽然住在酌花院,但是白天仍要在徽鸣堂内读书。有他在这里。下人们更是一点也不敢懈怠。今早慕厌舟一行人离开王府去乐章山后,下人们清扫了徽鸣堂,同时按照惯例点燃了香料。
此刻……
宋明稚身上那一条被子。
甚至就连枕头上,都沾着一些淡淡的苏合香,和慕厌舟的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不知怎的,宋明稚竟有一点不习惯。
“殿下……”宋明稚用另一只没有受伤的手撑在榻上,缓缓地坐了起来,“现在时间还早,殿下处理公事要紧,我就先回酌花院里休息吧。”
此时,元九已经离开徽鸣堂。
屋内又只剩下了他们二人。
宋明稚隔着那道青纱帐幔看见:
听到自己的话之后,慕厌舟手上的动作,不由一顿。
他摇了摇头。随口道:“不必,阿稚留在这里养病吧。”
宋明稚上一世时虽然是暗卫,武功要比现在高强许多。但可能是因为小的时候,在吃穿之上有所欠缺,他的体质向来都很一般,长大成人后,也常常因为受伤而生病。不过那个时候,宋明稚都是硬扛着过去的。
“养病”对宋明稚来说,是一个有些陌生和奇怪的词……
但是慕厌舟的语气稀松平常。
宋明稚只好听他的话,重新躺了回去。
方才那碗汤药里,似乎也有些助眠的草药。
宋明稚的头脑愈发昏沉。
可躺回去之后,他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闭上眼睛休息——
宋明稚已经习惯,慕厌舟在夜里趁着自己睡觉的时候处理政事。但是现在,太阳仍高高挂在天际,这个时候休息,宋明稚总觉得有一些不大自在。
更何况,几个时辰之前,他的身边才发生了一件大事。
也不知道殿下要怎么处理。
似乎是看出了他心中所想。
青纱帐幔那头突然响起一阵轻笑,慕厌舟的声音,穿过半座徽鸣堂,落在了宋明稚的耳边。
慕厌舟就像是猜到他心中在想什么似的,轻声道:“安心,阿稚只需要好好休息,养伤、享乐便好,剩下的事情,都是我需要做的。”
他的语气虽带着笑意,并不严肃。
但是宋明稚知道……齐王殿下一定能够做到!
……
宋明稚昨天晚上就没有睡觉。
放下心来之后,正在发着低烧的他,直接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宋明稚也不知道,自己这一觉究竟睡了多长时间。
他只隐隐约约地听到——
皇帝将身边的陶公公派到了齐王府中。
“……陛下听说今天早上发生的事后,龙颜大怒,立刻便叫奴才出宫,来将殿下和王妃一道带入凤安宫中,仔细处理今早之事,顺便好好压压惊。”
宋明稚轻轻蹙起了眉。
他正欲挣扎着起身。
却听见慕厌舟低声道:“不行。”
陶公公被他吓了一跳:“不,不行?”
殿下这又是要做什么。
徽鸣堂正厅,慕厌舟回头看了一眼那道青纱帐幔,他压低了声音,对陶公公道:“阿稚今日受了伤,现在状态还没有恢复,需要好好休息,进宫一事不如等到明后天再说吧。”
……陶公公听得目瞪口呆。
慕厌舟顿了顿又道:“还请公公替父皇传话,就说等阿稚状态好些,本王定第一时间进宫。”
他的神情格外认真。
慕厌舟知道——
皇帝向来多疑猜忌,自己体内的蛊毒便是证据。只要蛊虫还在自己的体内,那便证明自己的“好父皇”仍然没有放下他的戒备。
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
在皇帝以及崇京城中,众多熟悉自己这个“朽木”的人心目中,自己应当时时将王妃放在第一位。
慕厌舟自然不可能错过摁死慕思安的机会,但是他向来都不是一个容易心急的人。
陶公公犹豫道:“这……”
那群刺客都没什么骨气。
还没有到京城,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将今日的计划,与背后之人说了出来,甚至还拿出了证据……一切皆已清清楚楚地指向了梁王慕思安。
38/86 首页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