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劳模知府(古代架空)——AgedTea

时间:2025-02-15 08:56:58  作者:AgedTea
 
 
 
两方相衡,天子得益。
 
 
 
王思从小生在皇宫里,摸爬滚打长大,人情世故浸润透了骨子里,见惯了数不清的人从低爬到高,又摔得粉身碎骨。你说这些人,哪个拎出来不是人中翘楚?可不照样该贬的贬,可见再拨弄风云的人物,终归要匍匐在皇权的脚下。
 
 
 
他战战兢兢做到主官太监,于是不再求别的了,只求安安稳稳的把每一天凑合着过了就行。
 
 
 
这一点,和吏部的霍老头倒是不谋而合。
 
 
 
但他们终归不一样,霍老头活得自在了,他是真的心向田园,而王思只是怕,皇室有器重自然也有警惕,权势再高又如何?
 
 
 
天子面前,当年的胡相不也说杀就杀么?
 
 
 
罢了罢了,不再想了......
 
 
 
只是徐尚书进去那么久了,怎么还不出来?
 
 
 
皇帝的御书房实际离文渊阁只有一千米不到,但除了经筵讲学之日,亦或是朝会时,皇上不大能有机会与处理政务的这帮臣子见面。
 
 
 
御书房中,天子身着玄色大氅,面色犹豫,在他的面前有几个人,或是翰林院的修撰,或是内阁的学士,还有一位来汇报工作的工部尚书。
 
 
 
“皇上三思!如今太后圣体欠安,册封之礼不能急于一时。还需从长计议。”说话的是翰林院的修撰秦鸥。
 
 
 
承旭揉了揉眉心,他听倦了这套说辞,太师这样说,内阁那帮人也是这样说,现在连修撰也如此。他摆摆手,“此事先按原先商议之策办,严卿,你先说说工部的情况吧。”
 
 
 
“陛下!......”秦鸥原想慷慨陈词一番,哪想得皇帝并不接受,他也只好等工部尚书述职完。
 
 
 
“偏殿失火原因已核查,盖因前些日子雷雨天气,而偏殿本是木质结构,年久失修,故而遭此一劫......”工部尚书贴心地略过了这德行问题,历来有此天灾,皆视为天子德行不正,可新帝即位一年未到,政绩之类也还刚有起步,那只剩另一个问题,便是册封一事。
 
 
 
但若真这么说了,便是直接往皇帝的心窝子里捅,陛下近日正为此事烦心,他若如此禀报,恐怕有站队之嫌隙。
 
 
 
于是他顺着方才的话继而道:“工部已先征调了一批工匠暂时修补,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需资费还需和户部核对协调后才能拨给款项进行更完整的修缮,以免后顾之忧。”
 
 
 
工部尚书姓严,名逸微,刚丁忧回朝,他如今所说的,是有关京都的宫室修缮与财政拨款,工部修缮工程素来要与户部分不开关系,户部核查人口,清丈土地,而后公食税,工部都要通过户部来拨款修缮工程。
 
 
 
上月偏殿遇雷击而失火,太后亦突发头疾,原先已定好的册封之礼,在一干反对派的口诛笔伐下被搁置了。
 
 
 
但册封之礼自然要继续,偏殿也得修。
 
 
 
承旭帝听着听着,却走了神,他想起了故乡的老屋,屋前种着一棵白玉兰,母亲素爱在白玉兰下做女红,可一转眼,他如今独自一人置身于层层宫墙之中。
 
 
 
他在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但他只是想接自己的母亲,为何这些人百般阻挠?
 
 
 
少年的帝王虽饱读诗书,但他未亲眼见过朝堂风云变幻,难以想通这个中的关节。
 
 
 
正思虑时,太监忽传唤,礼部尚书徐易求见。
 
 
 
徐易!
 
 
 
承旭眼睛一亮,唯一坚定不移支持他的,如今也只有礼部的徐尚书了!
 
 
 
......
 
 
 
京城的风难以逾越云中的山,于是任凭血雨腥风跨越层层阻隔,只化作几句不痛不痒的趣闻,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姚温他们那日把人葬好后,便已做好了暴露身份的准备,近日来,他让人放出消息,只说是知府大人将要亲临落霞县走访,至于何时来,并没有个确切的消息。
 
 
 
正是要这不确切,他们才能尽可能地把握主动权。
 
 
 
姚温这几日也没闲着,他自京城而来,京城文官那套系统,落实到地方上可没有用。京城诸多运筹帷幄的官员,但离开了权术,这些好手也无精明能干可言。
 
 
 
他前阵子刚来云中,整理卷宗时便处处留心县中的产簿产出之类,官方税额虽是统一定调,但具体落实到各个地方,则仍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于是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地方总会有拖欠税钱税粮的情况,地方与中央又难及时来往,旧税还未清,新税又至,实在是交不上了,而旧税未清常是新税之累,所以中央只得借用各种名义将还未收的部分给减免,毕竟立于民生,所谓藏富于民,大抵类似。
 
 
 
但这么做又则会导致鼓励拖欠而拒不纳税,中央远在洛城,最后的追责自然是落到地方知府上,地方上的若想保住自己的官位,于是在产簿上做文章,又或是官官相护,到赴京述职时,官官相护的人情便派上了大用场。
 
 
 
从前姚温见过从地方呈上来的卷册,实际有用的信息屈指可数,通篇文章辞藻华丽,无一不是在吹嘘天子神通,此前也不是没有官员想改变这一现象,那官员要求地方官将常例税也得上交,且不说这一举措是否真的得到有力执行,只看那官员最后被抄了全家。
 
 
 
这并不是说地方官员的势力有多大,而是在于本朝制度旧弊积重难返,人情关系利益往来关系复杂,哪怕是天子,亦要被世代流传的制度体系裹挟前进,以一己之力贸然在不成熟的时机做出最大的修正,其精神之可佩,但其下场自然也在意料之中。
 
--------------------
 
久等了,以后可能一周一更,慢慢推进剧情,这一章介绍了很多的设定,新的人物也一个接一个登场,接下来,就敬请期待姚大人在这迷雾之中走出自己的路吧!
部分设定参考了大明的制度与政治生态,但仅是参考,咱还是主打架空啦,感谢等待观看。
税收部分参考了《万历十五年》以及相关文献论文
 
今日得闲回顾文章,感觉哪里怪怪的,原来是工部尚书那里弄错了,抓虫ing
 
发现很久没有写周檐了,把咱的周大人带出来
 
仔:周檐你最近都在忙什么?
 
周:你猜
 
仔:你什么时候才能消除对姚温的偏见?
 
周:......除非他能给我兵器。
 
周檐,你要是眼里再只有兵器,你会失去老婆的。。
 
预计应该明日会更,久等了......
这次不会再隔很久更新了。(心虚)
 
 
第15章 落霞官乱语落霞事,探虚实身险真相迟(十)
 
 
“成大事者,无一不徐徐图之,韬光养晦,继而厚积薄发,一击即中。”
 
 
 
这几日的落霞县变了天,阴云密布,走在大街上若不注意紧着嘴巴,能吃进去一嘴的风沙。
 
 
 
传闻中的知府终于肯现身了。
 
 
 
这一日,实在稀疏平常,田间的农人并未因为风沙而停止农事,他们在忙着收割尽可能多的作物,以上交缴清欠下的粮税;而对于矿工来说,却成了个难得的休息之日。
 
 
 
上头忽然给了他们几天休息的时间,这在以往是没有的,于是闲下来的人,有点余钱的聚在茶馆里,兜里空空的则蹲在路边的墩子旁,无论在哪里,他们讨论的话题大抵都一致:
 
 
 
云中的知府这回真来了落霞县,听说人已经在官府里了。
 
 
 
来了落霞县可有一段时间,他们如今才真真的坐到公堂上。
 
 
 
落霞县的公堂比起云中府自然要小一些,小院中置了一个石缸,缸上雕有白杨纹样,缸内是一潭死水,俯身望去,不见活物,但见青苔满壁。
 
 
 
堂上两侧放了几张太师椅,落了厚厚一层灰,若是抬头望去,便可见梁处的蜘蛛网摇摇欲坠。
 
 
 
所谓公堂,不见有正经事务,倒成了蜘蛛蝼蚁的庇护所。
 
 
 
“大人,这耿琨未免也太嚣张跋扈了,明摆着给咱们下马威呢。”范饮溪站在姚温身侧,忍不住同他窃窃私语。
 
 
 
哪有身为一个小官不为知府的巡查而鞍前马后,诚惶诚恐的呢?
 
 
 
这耿琨倒好,托人来禀告说有事情晚到,生生把姚温他们晾在这将近一个时辰。
 
 
 
范饮溪从前只知耿琨尸位素餐,哪想得到自己还能受这委屈,倒是姚温能耐得住。
 
 
 
姚温今日不再是平日的常服,换了官袍,毕竟亦曾经历过腥风血雨,他脱了常服,倒是不怒自威了。
 
 
 
“小不忍则乱大谋。”姚温冷静地出奇,“等他来了,接下来的事情才会有眉目。”
 
 
 
“对了,矿场那边?”姚温问道,范饮溪连忙答他:“听说今日给了休沐,也不知是不是做贼心虚呢。”
 
 
 
姚温点头,接下来便只等这位县令老爷大驾光临了。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这大老爷才姗姗来迟。
 
 
 
耿琨其人,似个富贵闲人,走路时摇摇晃晃,跑起来更具喜感,他乍一进门,那发面馒头似的脸颊先堆满了笑,拱手道:“是耿某罪过,家中老母近日突发恶疾,我忙着照顾她老人家,不得已让您在此久等啊!”
 
 
 
话中言辞恳切,让人难以辨析真假,然姚温不吃这一套,他亦笑道:“早闻耿县令孝子美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令尊缠绵病榻,耿县令在侍疾百忙之中还需过来处理政务,实属不易。”
 
 
 
他话风一转,“本官既身为一方知府,唯恐落了个不体恤下属的臭名,不如这样,耿县令这几日不妨专心尽孝,本官来也不过是例行公事催收卷宗罢了。”
 
 
 
所谓例行公事,姚温含糊其辞,耿琨不傻,听得出来姚温这是变相想把自己困在家中,好方便他办事,他继而周璇道:“大人体恤下官,下官感激涕零,但若是因了下官的家事而难能招待大人,下官纵使尽孝亦于心不安啊!”
 
 
 
姚温心道,你若在这里,我才是于心不安。
 
 
 
这话自然只能在心中说说,他面上仍然含笑,“原是如此,本官便不强求,但如今来,除了催收卷宗之外,还有一事。”
 
 
 
耿琨道:“大人您说。”
 
 
 
姚温正色道:“前些日子有一妇人状告至布政司,自称落霞县生人,言其丈夫横死矿场,怀疑遭人毒手,可县内无人管辖,她不得已,只得告来云中。”
 
 
 
说到这时,他语气森寒,“耿县令,本官想听听你的解释。”
 
 
 
耿琨倒吸了口寒气,这姚大人来势汹汹,恐有准备,保不齐尸体被偷也是他的手笔。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