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劳模知府(古代架空)——AgedTea

时间:2025-02-15 08:56:58  作者:AgedTea
 
 
 
从来蒙在鼓里的,只有自己。
 
 
 
牢房外,杨约手上挎了个食盒,可守卫愣是拦着不让他进去。守门的士兵瞧见那金子,两眼一放光,可转瞬又暗淡下去,摆手道:“您请回吧,上面的吩咐了,没有手谕不能进去,我这也是实在没办法。”
 
 
 
杨约点点头,所谓上面,大概指的是安乐王那边,如今陛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日薄西山,安乐王暂代理朝政。
 
 
 
他还是将金子拿给了那士兵,“也罢,这东西你就收着,那我不进去了,只在这外面看看,可否通融?”
 
 
 
士兵想了想,若是不进去的话,那应该能行,便收了金子。
 
 
 
杨约望着那牢房,想必姚温在内吃尽了苦头。那是自己的学生,自然最为心疼,但如今朝上风云诡谲,不再是推行改制的时机,他了解姚温此人是个说一不二的性子,否则也不会干出领一堆官员去左顺门的事情。
 
 
 
事已至此,他只能往好处想,或许姚温在狱中,也算逃过一劫呢?
 
 
 
他也只敢这样猜测,若是真的瞧见姚温那满身的伤,恐怕恨不得当初将变局与自己的推演悉数告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山雨欲来,风雨将至。
 
 
 
太医院成天忙得脚不沾地,陛下如今连话都讲不出,皇后衣不解带侍奉在他身边。
 
 
 
而安乐王则代为摄政。
 
 
 
陛下如今清醒的时日愈发少,偏偏也无甚子嗣,皇位一旦空悬,势必起争端,争端一起,干戈难停。
 
 
 
与此同时,高游徐易他们也未闲着,礼部已经在开始筹备相关典礼需要的事物,而高游则暗中打听过去皇室中的旁系宗亲。
 
 
 
这么暗中探访,真让他找到一个,论起来也算陛下的同辈。
 
 
 
他不动声色,秘密让人去接来京中。
 
 
 
就这么吊了这些日子,霍老头今日上朝的时候,嘴巴上还沾着一小块饼皮,他经了人提醒,将那酥皮弄下来,复又塞到自己嘴里,含糊道:“卖饼的怎么回事,这饼子都不怎么甜了。”
 
 
 
小高后刚给帝王喂了一碗药,正在自个儿宫中扶额小憩。哪不防自己的贴身侍女来报,贴着她的耳朵密语。她听后不动声色,只点了点头,吩咐那侍女,“这些日子多去司礼监那走动走动。”侍女得了令,便退了下去。
 
 
 
外头暑气正盛,高华难得存了心思,竟自己亲自下厨,做了叠冰酥络。
 
 
 
待她将酥酪装入食盒中时,那侍女又来了。她垂着眼听完侍女转告的话,不由抿起了嘴。
 
 
 
正走到陛下寝宫外时,高华迎面碰上了刚从里头的安乐王,她按规矩给行了礼,安乐王瞥见她手上的食盒,还不等他问,高华便开口道:“这日头正晒,便想着做点冰酥络给陛下,太医院的药虽是良药,可太过苦涩,让陛下尝点甜点也好。”
 
 
 
安乐王一手背在身后,闻言颔首,“嫂嫂有心了。”
 
 
 
他目送着高华的身影进入那寝宫,常闻高家兄妹离心,而他正是推手。可他总有哪里觉得违和,是太过平静了么?还是太过顺利了?
 
 
 
眼下似乎风平浪静,似乎只等皇兄驾鹤西去,他便能顺理成章登基。又似乎合该是这般?
 
 
 
他收回目光,一个女人,又能造多大风浪呢?
 
 
 
寝宫中,高华从食盒中端出了冰酥络。
 
 
 
皇帝难得醒来,斜倚着床,有气无力道:“皇后有心了。”
 
 
 
高华摇摇头,“侍奉陛下是臣妾的应尽之义。”
 
 
 
她端起冰酥络时,袖子垂落,露出腕间的手环,皇帝瞥见那手环,手环的样式也算别致,但不像是皇宫内的东西。
 
 
 
高华触到皇帝的视线,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自己腕间,脸色一变,忙跪下道:“臣妾有罪。”
 
 
 
皇帝摇摇头,他本想将她扶起来,可奈何自己早已没了力气。他也知自己时日无多,在最后这些日子,他似乎卸下了皇帝的重担,此时的他,只是李睿。
 
 
 
“无妨,起来说罢。”
 
 
 
得了皇帝的赦令,高华这才小心翼翼起来,低垂着眼道:“这镯子,原是臣妾入宫前的,那时家母为臣妾择了一门不错的亲事,这镯子便是那时的互赠。”
 
 
 
“今日得知那人的孩子刚办了抓周宴,忽地感慨,便戴上了,是臣妾疏忽,这一戴竟忘了取下来。”
 
 
 
高华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观察帝王的神色。
 
 
 
皇帝听她这么说,却也沉默了,前尘故事似一纸残卷,他自认帝王冷心,可人心是肉做的,又怎能真的如石头般冰冷。
 
 
 
更何况,他也算变相破坏了一桩本该圆满的姻缘。
 
 
 
若放在平常,他一有这种想法便会立即掐灭,也许自己真的时日无多,竟也无端觉得亏欠。
 
 
 
他闭了闭眼,让高华去将公公唤来,高华点头,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
 
 
 
从寝宫中出来时,由侍女端着食盒,她亲手抱着一个长盒子。她的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
 
 
 
没过几日,皇帝驾崩,万民同悲。
 
 
 
丧期临至结尾,众人皆素服乌纱,安乐王站在最前方,却听得事先安排好的人东一句西一句,只差没点明让他遵循礼法继位。他没少的要推托几句,可刚说完,只觉汗毛倒竖,他下意识去寻找高游的身影。
 
 
 
可一众人影中,却不见高子涯。
 
 
 
他去哪了?安乐王心中警铃大作,但只能强颜欢笑,他的兵力部署在城墙外围,若有突发情况,想必会有所行动。
 
 
 
此时的宫外已是满目狼藉,禁军队伍以一辆马车为中心呈防御姿态。高游的甲胄沾满血污,与这残存的拂衣阁势力斡旋。
 
 
 
早在他们抓到那名拂衣阁成员时,便从他口中拿到了拂衣阁的成员名单。这其中不少成员都是领了官职的,官职恰好由吏部管理。
 
 
 
于是徐易便让段嘉玉从中调换安插,将他们的人马与原先的人相替换。这更亏了拂衣阁因其私密性,从来皆为单线联系,由此更方便这“狸猫”神不知鬼不觉地以假乱真。
 
 
 
马车中坐的不是别人,正是高华与那位皇子。
 
 
 
只听得外头金属刀剑碰撞的声音不止,那皇子哪里见过这阵仗,浑身发抖。高华见状,便将他揽在怀中,一双手捂住少年的耳朵。
 
 
 
宫内,安乐王一双琥珀色的眸子盯着司礼监的公公,公公面上笑着同安乐王装傻,眼下可谓“群臣”推举这安乐王为帝,但他是知道内情的。
 
 
 
所以只能在内推脱拖延。
 
 
 
人怎么还没来?
 
 
 
安乐王的步子越逼越紧,他面上仍噙着笑,可声音冰凉,“国不可一日无君,公公是觉得本王德不配位么?”
 
 
 
太监的冷汗直直往下冒。
 
 
 
只在这剑拔弩张之时。
 
 
 
却闻众人后方高呼,“皇后娘娘驾到,圣旨到!”
 
 
 
随之而来的是两列兵士,他们簇拥着高华与少年步步前行。
 
 
 
只见高华斜侧正是那消失的高游,他手拿一柄长剑,目光如炬,对上安乐王的目光,他忽地笑了。
 
 
 
安乐王一脸不可置信,他转过身去,他看见高华手中拿的,正是遗诏。
 
 
 
皇兄从未对他谈起遗诏的事情。
 
 
 
高华年轻的面孔俱是威严,她目光扫过群臣,“既见圣旨,缘何不跪?”
 
 
 
群臣闻言,纷纷下跪,高华看向安乐王,安乐王气急反笑,也只能跪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绍承祖宗丕业,十有八年,深惟有孤先帝付托,惟在继统得人,宗社先民有赖。皇考高宗敬皇帝亲弟英王长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堂下群臣,莫敢不从。
 
 
 
史载:
 
 
 
靖元九年十月癸巳朔,后念遗诏,擢礼部行事,安乐王以负国负恩罪,念过劳,幽别苑,终身不得出。
 
十月甲辰,即皇帝位,高游护有功,擢游太师,改元承旭,为旭元年。帝即位大赦,易升为礼部尚书,问温所处,举云中守。
 
--------------------
 
第二卷结束。标注一波:遗诏内容规范参考的是明世宗实录中遗诏。感觉像个衔尾蛇,写到这里时与第一章姚温衔接上。很多场面还是无法完全描绘出心中所想,事已至此,就来个小剧场吧:
姚温视角:
姥姥孔武有力高大威猛:高枫
妈妈顶天立地足智多谋:杨约
姐姐气宇轩昂风度翩翩:徐易
爷爷年过七十风韵犹存:霍老头
爸爸凹凸有致天生尤物:江叔……
姚温:不是只有四个吗?最后一个怎么回事?江叔又是谁?
纸上(汗流浃背):路遇白月光养父兼养兄兼师父江叔,强如怪物没忍住犯错,拼尽全力无法战胜。
徐易:并非全力(如果此人填表,第五个就会变成杨约……)
 
 
 
 
 
 
 
# 第三卷:山雨至
 
 
 
 
 
 
第57章 峰回路转暗藏玄机,浪子无悔悬崖难勒(一)
 
 
 
 
承旭元年,深夜,姚温埋首于书卷中,范饮溪今夜轮到值班,却见老大那边还亮着光,他打了个哈欠,强忍下困意摇摇头,该说不说,不愧是从京里过来的官,做事情一板一眼极其负责。
 
 
 
他正这么想着,哪不防正面迎上刚出来的姚温。姚温外袍松松披在身上,如今快到冬日,夜里的气温寒冷非常,姚温一时半会没适应过来,乍一出来,便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阿嚏!”姚温揉揉鼻子,却看见小范在那边踌躇着,似乎在犹豫走或不走。姚温想了想,便招手将他唤过来,“小范,过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