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渊朝他露出了一个苦笑,无奈的耸了耸肩。
“母后怎么来了。”楚沉昭起身,叫钱良,“去给母后搬把椅子。”
顾眠从瓷盆里探出了一半小脑袋,看了看丝毫没有想坐下的太后,慢慢沉进了水里。
太后的脸色好可怕。
“你们一个两个,真是……”
刘太后深吸了口气,转身瞪了台阶上的楚沉昭一眼。
楚沉昭有些头疼的叹了口气。
他本来是想等着事情尘埃落定之后再和太后说的,毕竟太后最近身体不好,他也怕这些事让她烦心。上次太后把他叫去,告诉他秦王似乎和有些大臣相交,叫他要管教着些弟弟的时候,脸色不是一般的难看。
“楚珩。”刘太后手一抖,那根漆黑的鞭子被直接抖开,鞭尾落在了地上,划过了一个灵巧的弧度,“你刚才在说什么屁话,嗯?”
顾眠:……
刘太后,不愧是将门虎女啊!
这威压,已经隔着水入侵他的鱼盆了。
“母、母后……”秦王表情带着些尴尬,尤其是看着后面被押在一边的红芍的时候,他的脸有一瞬间的扭曲。
但是下一刻,秦王缓了缓神,辩解道,“儿臣只是觉得,既然皇兄是宗室的孩子,那怎么能继承大统,现在上天都已经降下了灾异,难道母后就希望自己一直被蒙在鼓里,眼看着百姓受苦吗?”
刘太后看着自己儿子带着迫不及待的语气,说着这些看似大义凛然的话,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看向了跪在脚边的小太监,“就是你说皇帝不是先帝亲子?”
娃娃脸的小太监并不回话,只是一个劲的磕头,叫着“太后饶命”。
“母后。”秦王不赞同的看了刘太后一眼,“事实已经明晰了,另外有宋太医作证,母后若是不信,自可以叫太医滴血验亲。”
“宋太医?”
刘太后这才看到了跪在一边的宋太医。
宋太医年纪已经大了,他颤巍巍地跪在地上,神色平静中还带着些悲怆。
刘太后仔细打量了半晌,才认出他来:“宋太医确实为哀家诊过脉,但是当年哀家临盆,宋太医似乎并不在场。”
她冷斥一声,“不在场的人,也能作证了么!”
“太后娘娘息怒。”那老太医朝太后行了一个大礼,然后声音嘶哑地缓缓道,“臣当年虽然并未在场,但是臣早在几个月前给您诊脉的时候,便诊出您腹中的胎儿,应当是为公主。”
宋太医医术高超,为孕妇诊脉,胎儿四个月以上,他便能判断男女。
但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家会因为孩子的性别堕掉胎儿,宋太医当场并不会不会把孩子性别说出来,只会告知母亲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当年他听到皇后和贵妃同时发动,且情况危急之后,立刻匆匆拿上药箱准备赶过去,结果出门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当场右手便流血不住。
于是,他的师兄便带着他的小徒弟替他过去了。
结果……
他的师兄和徒弟就再也没回来。
宋太医当时还不明所以,直到他后来听说刘贵妃诞下了一名男婴,而姜皇后则因血崩而死,就连刚出生的女儿也没保住的时候,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前些日子,秦王忽然找到了他,告诉他——当年刘太后的孩子,其实在生产的时候就已经夭折了。
当年姜皇后和还是贵妃的刘太后还在闺中的时候关系就十分亲密,刘太后是将门虎女,经常带着姜皇后出门玩耍,但是姜皇后自从入宫之后,身子就一直不太好。
刘太后入宫后,在后宫中也经常同姜皇后走动,后来两人先后被查出来了有孕,结果在快要临产的时候,竟然有妃子给两人带了有红花的点心。
两人吃完回去,晚上便有些不对了。后来,宋太医便听说姜皇后和腹中的胎儿都没有保住,而刘太后则诞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
“是谁告诉你陛下是宗室抱养的?”
刘太后冷声问小太监。
“回太后娘娘。”太监低声道,“是奴婢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当年侥幸逃脱的一个小宫女,她告诉奴婢的。”
“那个宫女呢?”刘太后逼问道。
“这——”小太监深深垂头,“前些年已经病死了。”
“哈。”刘太后被直接气笑了,“既无人证,有无物证,难道天家血脉就由得你们在这里胡乱猜测?!”
“母后!”
秦王见太后袒护皇帝,立刻上前不满道,“当年的事却有蹊跷,您不能糊涂啊!”
“糊涂?”
刘太后一甩鞭子,直接把秦王吓得缩了缩脖子,“我看糊涂的是你!”
她猛地吸了一口气,一字一顿道:“按照你的说法,先帝明知道陛下不是他的亲子,却依旧如此培养他,甚至在你出生后也没有废掉他的太子之位,甚至遗诏都没来得及留,你觉得,你父皇就蠢后成这样?”
秦王张了张嘴。
他不甘道:“既然母后这样坚持,那便叫皇兄同您、同我滴血验亲!”
“用不着。”
刘太后见秦王还不死心,露出了一个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你是觉得你皇兄是宗室子,若没有你皇兄,你便是先帝的嫡长子,上面这位子便一定是你的,是不是?”
秦王没说话,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秦王确实是这样想的。
“母后——”楚沉昭在寂静中开口,“母后先坐下说吧,莫要气坏了身子。”
刘太后摇头,示意她现在气得根本坐不住。
楚沉昭看着太后的表情,非常明智的没有再出声,只是把顾眠的小瓷盆往自己的方向拽了拽,然后用一堆奏疏挡住了。
顾眠也悄悄的游到了水底。
“那哀家便告诉你,若是论出身,你皇兄比你更有资格当皇帝!”
姜太后一步步逼近秦王,在秦王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脚把人踹得跪在了地上,“不必验血,哀家直接告诉你,皇帝确实不是哀家的亲子。”
太后这句话,仿佛在滚油上浇了一勺冷水,整个大殿立刻沸腾了起来。
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秦王的眼神也一瞬间亮了起来。
没想到,母后竟然也知道这件事,那他岂不是——
“陛下乃是姜皇后和先帝的儿子。”
刘太后扫了一眼四周骚动的大臣,慢慢道,“当年姜姐姐身体不好,我们被奸人所害,吃了被下了药的点心,她虽然吃的少,但是因为身子不好,所以诞下孩子之后便去了。”
“而哀家虽然活了下来,但是孩子月份稍小,没能保住。”
想到那个刚出生就逝去的孩子,刘太后深呼吸了几次,缓和了下情绪,这才继续道:“先帝当年出于各种考量,便把姜姐姐的孩子交给了哀家抚养。”
刘太后顿了顿,还是没细说当年的隐情。
实际上,先帝和姜家嫡女本是青梅竹马,两人感情极好,先帝还是王爷的时候,就和她定下了婚约。
两人最甜蜜的时候,也曾许下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誓言,但是随着先帝登上皇位,他开始为了各种原因,迎娶了一个个的女子入宫。
因此,本来就不算是太健康的姜皇后,因为忧虑,身体每况愈下。
在皇帝为了安抚刘家,甚至娶了已经心有所属的、自己的好友之后,姜皇后终于不再对皇帝有任何感情上的期待了。
然后,就是两人先后有孕,姜皇后虽然身子不好,对皇帝也冷了心,但她还是很期待这个孩子的降生。
刘太后至今仍然记得她当时和自己说的话。
第108章
“若是我没撑过去, 妹妹可否帮我看顾些这孩子?”姜皇后温柔地抚摸着已经高高隆起的腹部,她十分清楚自己的身体,虽然太医告诉她孩子一切都好, 但女子生产本来就是去鬼门关闯一遭的,她的身体,恐怕……
虽然和皇帝青梅竹马的情分早在他一个个新人迎进宫,甚至为了刘将军的军权,连她的手帕之交都纳进宫来, 但姜皇后却是真心的喜欢腹中的这个孩子。
她也希望能好好抚养这个孩子长大, 看着他/她从爬到走,再到牙牙学语, 想听他/她软软地喊母后, 然后她会教这孩子念书, 教他/她为人处世的道理。至少,她不希望她的孩子成为像他/她父皇那样的人。
“你——”刘太后当时皱着眉头,不赞同道:“你不要多想, 太医不是说一切都好么?”
姜皇后看着好友的表情, 笑了笑, 没有多说,只道:“这不是以防万一么。”
“还有这些。”姜皇后小心地把一个精巧的檀木盒子推给了好友,见刘太后似乎又要说她, 立刻软声道:“以防万一以防万一, 就是我给孩子做的一点小玩意儿, 怕万一出了什么事下面的人收拾东西的时候不仔细, 你、你先帮我收着, 要是没有意外,到时候我可是要问你拿回来的!”
刘太后看着好友笑得温温柔柔的样子, 最后还是哼了一声,把盒子收下了,“我只是替你收着!”
她嘟囔着:“反正你肯定会平安的,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让我带孩子……我家这个没准还得麻烦你帮我带带呢!”
当时的刘太后是真的觉得好友多虑了。然而不久之后,他们和平日里相处不错的慧嫔一起吃了些点心之后,忽然就出了事。
谁能想到,慧嫔自己先吃的点心,竟然是有问题的呢?
——为了让他们放心,那点心慧嫔也吃了不少。后来她才知道,慧嫔因为爱慕皇帝,对姜皇后和她心有不满,最后竟然想出了往点心里放红花的毒计。
虽然有太医在场,但因为红花并非是毒,且慧嫔放了许多其他东西遮掩味道,种种因素相加,她们谁也没想到这点心竟然会有问题。
然而等到晚上她和姜皇后一起下棋的时候,姜皇后忽然觉得腹中巨痛。
“妹妹。”姜皇后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我恐怕……若是有什么事,告诉太医,我不要紧,但请务必要保住这个孩子!”
她露出了个似哭非笑的表情:“那荷包里的信,是给你……”
话还没说完,姜皇后就痛昏了过去。
刘太后脸色发白,甚至顾不上自己隐隐作痛的腹部,急急叫宫人去传太医。
“你不能有事。”她紧紧握着姜皇后的手,喃喃道。
她本来以为,姜皇后是因为着凉或是什么原因不舒服。但是很快,她腹中的隐痛忽然变成了刀绞一般。
是……是慧嫔……
可是怎么会?
——这是刘太后昏过去之前,最后一个想法。
等到她再隐隐有些意识的时候,就听见自己耳边传来了贴身宫女的哭声,“太医,公主,公主她……”
太医的叹息声传来:“贵妃娘娘恐怕是误服了不少活血的药物,加上孩子月份小,公主已经……”
然后是远远传来的喧闹声,“生了,皇后娘娘生了个皇子!”
紧接着是混乱:“皇后娘娘血崩了!”
“来人!快来人!”
“陛下!”
刘太后拼尽全力挣开了眼睛,只看见那个虽然年纪小,但是十分成熟稳重的小宫女,抱着一个天青色的小襁褓,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扑到了她的床前,问太医:“那娘娘,娘娘的身体——”
太医听见了外面的喧闹,变得十分不安,低声道:“贵妃娘娘身体底子好,只要好好休养,定会没事的。”
后面的,刘太后再也听不见了——她再次昏了过去。
等再醒来的时候,她身边的人全都变成了陌生面孔,她最好的姐妹已经入棺,她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而皇帝来的时候,竟然对她说,她生下了一个皇子,而姜皇后生产时血崩,母女都没有保住。
刘太后险些以为那天隐约听到的谈话是幻觉。
直到她看见那个孩子的脸。
那孩子的眼睛,生的和姜皇后一模一样。
“当日的宫人看护不力,朕已经将人处理了。”皇帝看着她,语气沉沉,“这孩子是朕的第一个孩子,朕会封他为太子。”
刘太后抱着朝着她笑的孩子,心里一片冰凉。
皇帝……是觉得他们都是傻子吗?
若是因为看护不力处理宫人,那她和孩子母子平安,为何她身边的宫人,连同当日的太医,全都被处理了?
刘太后虽然出身将门,平日里也总是大大咧咧的,但也绝不是傻子。
她知道,恐怕是皇帝觉得她已经昏了几天,就算是说这是她的孩子,她也看不出来。
至于为何换了孩子,应当是觉得,只有说是她的亲子,她才会上心照看。毕竟皇帝即便是后宫佳丽三千,也依旧自认对皇后一往情深,自然是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照看。
后面的封后,也是为了让这个孩子既能得到刘家的支持、她的全心照看,又能成为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未来皇位的继承人。
也因此,当日所有知道真实情况的人,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才最是保险。
至于那些人命,他们本应有什么样的人生,他们出了事家里会不会伤心,皇帝哪里在乎呢?
在他看来,那些怎么能算人?不过是工具罢了,工具有风险,用着不顺手,换掉就是了。
很快,刘太后就由贵妃变成了皇后,姜姐姐的孩子,也被立为了太子。
皇帝可能不会懂,当年就算他告诉自己这是姜皇后的孩子,她也会视如己出,好好抚养他长大的。
她知道,若是换了姜姐姐一定也是一样的。
所以当她强撑着身体,在下葬前去看姜皇后的棺木的时候,就在心里把那个和姜姐姐合葬的孩子,托付给了她。
88/96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