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就再去查。”
很快,他就把这件事情也查清楚了。
“刑大哥的邻居说,那天晚上,刑大哥他们吃完饭之后,还打了好几个小时的牌。”
还能打牌,就说明他们当时的意识还很清晰。
“除此之外,我们还查到,死者邢兴邦的二哥半年前也跑去市里开了一家店,但他显然不是个做生意的料,半年下来,不仅一分钱都没有赚到,还亏了两万多块钱,这个窟窿还是两名死者借给他钱,帮他填上的。”
“而刑家人现在正在和孔家人争夺两名死者的两个儿子的抚养权。”
说白了,他们就是在抢夺两名死者的遗产。
说到最后,他深吸一口气:“连队,你是对的,两名死者有可能是被刑家人有意灌醉的。”
第138章
就是不知道, 这件事情是邢家所有人都参与了,还是其中某一个人做的。
所以连峙说道:“一天之内,我要知道邢家所有的情况。”
那名年轻公安:“明白。”
第二天下午, 那名年轻公安就把刑家所有的情况全都调查清楚了。
“死者邢兴邦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上面一共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
“18号那天晚上,除了他大姐因为远嫁去了外地,所以没有去邢大哥家吃饭之外,其他人都到了场。”
“据刑家村的村民所说, 邢兴邦其他四个兄姐中,除了邢三姐因为和刑兴邦年纪相仿,所以和邢兴邦关系比较好之外, 其他三人其实都跟邢兴邦夫妇有不少的矛盾。”
“先说邢大哥,在邢兴邦夫妇没有发家之前,刑大哥因为顶替了他父亲在粮站的工作, 原本是邢家六个兄弟姐妹中条件最好的, 在其他人家过年的时候, 连个素饺子都要勒紧裤腰带才吃得上的时候, 他们家就已经吃上红烧肉了。”
“但是后来他因为手脚不干净, 被粮站开除了, 为了不被送进监狱,还赔了粮站一大笔钱, 之后家境就一落千丈。”
“刑大哥的老婆似乎是觉得,是邢兴邦夫妇把他们家的气运吸走了,所以他们家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因而邢家村的人平时没少听到他老婆在背地里咒骂刑兴邦夫妇俩。”
“刑二哥就不用说了。”
“刑兴邦和孔思莲刚生下大儿子没多久, 他们的大儿子就得了重病,整宿整宿的发烧, 最高的时候甚至烧到了四十度,他们跑遍了附近几个市县的医院,把家里的钱都花光了,都没把孩子治好。”
“后来有人给他们出主意说,干脆让他们带孩子去北京看看,但是去一趟北京,至少也得准备个千八百块钱,他们家没钱了,就想找他们兄弟姐妹们借一点钱。”
“他们也没想多借,就想一人借两百块。刑大哥他们还好,只是为难了他们几句,就把钱借给他们了。”
“只有邢二哥,找了一大堆的理由,就是不肯把钱借给他们。”
“刑二哥显然是觉得他们的大儿子肯定是治不好了,而且他们以后也不可能还得上这么大一笔钱。”
“所以半年前,邢二哥开店失败,倒欠了供货商两万块钱,去求刑兴邦和孔思莲帮忙的时候,直到他跪下给孔思莲磕头,刑兴邦才松口把钱借给他。”
“最后是刑二姐,她跟孔思莲夫妇结怨,主要是因为她的前婆家于家是开饭店的,以前给于家饭店里供菜的是于家的一个表亲,对方经常缺斤少两,但是碍于亲戚关系,他们又不好换掉他。”
“于是她就打着想要帮助亲哥哥的名义,名正言顺的把他给换掉了。”
“毕竟表亲哪有亲家亲,更何况刑二姐当时已经怀上了于家的孩子。”
“因为这一桩生意,治好了大儿子之后,刑兴邦夫妇家渐渐有了起色。”
“刑二姐的前公公将刑兴邦夫妇家的变化都看在眼里,觉得这都是他们于家的功劳。”
“正好孔思莲长得有点漂亮,他就动了不该有的心思。”
“孔思莲夫妇却觉得,于家把供菜的生意交给他们,他们非常感谢,所以他们每天送到于家饭店的蔬菜都是最新鲜最干净的菜,连一片黄叶子,一点泥土都没有,而且他们还主动把菜价降下来了不少,这些就足以报答于家了。”
“所以在刑二姐的前公公第三次借口喝多了骚扰孔思莲的时候,刑兴邦没有再忍耐,直接给了他一脚。”
“就是这一脚,直接把刑二姐的前公公的左腿给踢断了。”
“因为当年正值严打,于家人也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大,所以最后他们也不敢追究这件事情,只是把给孔思莲夫妇俩的购菜合同给取消了。”
“孔思莲夫妇也很硬气,于家不要她们的菜,她们就挑着菜去市里卖。”
“刑二姐可能是因为不想跟丈夫离婚,又或者是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在这件事情上,她始终站在于家人那边。”
“但没想到的是,因为她连着两胎都是生的女儿,再加上后来,她丈夫喜欢上了隔壁新搬来的一个寡妇,然后就把她赶出了家门。”
“她二婚嫁给了一个老师,对方没过几年就病死了,她的继子又把她赶出了家门。”
“因为这些,她现在过得一塌糊涂,所以她就怨恨上了孔思莲夫妇俩,觉得都是因为那件事情,导致她前夫对她心生厌恶,所以她前夫才会喜欢上其他的女人,并最终跟她离婚。”
“偏偏孔思莲还特别喜欢炫耀……”
连峙当下就有了判断:“立即将案发当天所有在场的刑家人全都抓起来。”
“审讯重点放在和两名死者没有什么恩怨的邢三姐一家身上。”
果不其然,在得知刑兴邦夫妇很有可能是被刑大哥他们故意灌醉的,刑三姐夫妇全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在这件事情上,作为刑家人的刑三姐不免有些左右为难,但是她的丈夫可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
他说:“那天晚上,刑兴邦和孔思莲刚一上桌子,就跟我们说过,他们吃完饭之后还要去高家村收账,所以只能喝一点酒,后来刑大哥就给了他们一壶冰镇的水果酒,说是港市那边的特色,用葡萄酒加果汁调配的,度数很低。”
“因为里面还放了新鲜的苹果,梨子还有橘子,孔思莲很喜欢,最后,她和刑兴邦一起,把那壶水果酒喝光了。”
连峙:“那壶酒冰镇过?”
他:“对。”
“刑兴邦和孔思莲出事之后,也是刑大哥给我们打电话,说是为了避免麻烦,让我们不要说我们知道刑兴邦和孔思莲吃完饭之后,还要骑车去高家村收账的事情。”
“哦,对了,刑二姐当时也帮着他说了不少话。”
看来刑大哥就是这件案子的主谋了。
而刑二姐显然也参与进了这件案子。
连峙当即站起身:“走。”
那名年轻公安当即起身跟了上去:“连队,难道那壶水果酒有问题?”
连峙:“那壶水果酒恐怕不是用葡萄酒和果汁兑的,而是用葡萄酒和高度白酒兑的。”
“啊?”
那名年轻公安:“如果那壶水果酒是用葡萄酒和高度白酒兑的,刑兴邦他们不可能喝不出来啊?”
连峙:“因为白酒经过冰镇后,再加入白糖,辣度会大幅度降低。”
就这样,孔思莲和刑兴邦在不知不觉中,就喝下了大量的白酒。
那名年轻公安瞬间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随后他们就又提审了刑二哥。
连峙只说道:“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招了吧。”
“实话告诉你,我们现在提审你就是走个过场。”
“因为你大哥刑振国已经全都招了,他说就是你指使的他们,用冰镇后的白酒伪装成水果酒,害死的孔思莲和刑兴邦夫妇。”
果不其然,听见这话,刑二哥脱口而出:“胡说,这明明都是他的主意——”
至此,这件案子终于真相大白。
得知这件事,高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中就包括原第三大队大队长,现第三大队副大队长余天和。
第139章
一是因为, 余天和原本都已经认定了刑兴邦和孔思莲夫妇的死就是一起意外,甚至已经决定就按照这一结论,结案了。
后来还是受到那名年轻公安, 也就是曾良平的提醒,他才想起来自己已经不是第三大队的大队长了,所以这件案子能不能就此结案,还得上报现任第三大队大队长连拓,由他拍板才行。
且不说他当时的心情有多复杂, 之后他就直接让曾良平把这件案子的所有的材料送去了连拓那里。
然后他就把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
他以为连拓应该已经在结案书上签了字了。
因为他二十一岁进入高院市公安局,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年了。
这二十年里,他破获的案子没有四五百件, 也有两三百件了,从来都没有出过任何岔子。
所以整个高院市公安局,谁不知道, 连拓之所以能够升任刑侦支队实力最强的第三大队大队长, 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强, 只是因为他的资历高。
高到一年半之后, 他就要退休了。
而余天和只要能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 再做出一些成绩来, 就能顺理成章地升回第三大队大队长的位置。
余天和当即说道:“那件案子的卷宗呢?我看看。”
看完卷宗之后,余天和直接就沉默了。
其他人见状, 当即安慰他道:“这件案子的卷宗我也看了,一开始我也认为刑兴邦和孔思莲夫妇的死就是个意外。”
“谁能想到,刑家的那些人竟然会那么狠毒, 就为了那么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就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毒手。”
“再说了,余队你最近的精力全都放在了0212案上……”
0212案就是那件让高院市公安局以及附近几个市县的刑侦专家, 全军覆没的连环强/奸杀人案。
虽然这件案子已经被省厅接手了。
但是余天和不甘心啊!
所以这段时间,余天和依旧在研究这件案子。
但是余天和不会给自己找借口:“刑家人身上的疑点还是很明显的,我却没有注意到,所以在这件案子上,确实是我疏忽了。”
“多亏了连队,才没有让那些凶手逃脱法网,要不然我这辈子都没有办法原谅自己。”
听见这话,其他人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不过有一说一,那位连大队长的履历虽然不太好看,从警几十年都没有破过几件大案,但是生活经验确实要比我们丰富的多。”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白酒冰镇之后,会让人尝不出辛辣味来。”
“谁不是呢。”
连峙并不知道他侦破这件案子之后,发生的这些小插曲。
因为他这会儿,已经在古玩市场里了。
2003年的中国股市依旧萎靡不振,这也就意味着,他这一次还是没办法在股市里赚到钱。
连峙只能将希望放在古玩市场上。
在上一次任务中,他靠着买到的五十多套2000年版《中国硬币》,轻轻松松就赚到了二十多万。
但那是因为,当时2000年版《中国硬币》才刚刚发行,溢价也不高,所以他才能轻而易举的买到那么多套。
但是这会儿已经是2003年了,再加上2000年版《中国硬币》发行量有限,他想要再用低廉的价格,买到整套的2000年版《中国硬币》就有点难了。
所以这一次,他将投资重心放在粮票,布票,油票等各种票证上。
上世纪50年代时,国内物资匮乏,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国家决定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直到1993年,国内生产力大幅提高,物资供应充足,这一制度才被废除。①
这四十多年里,国家发行的各式票证何止几十万亿张,留存下来的各式票证也是数以十亿计,所以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会去收藏票证,但是到了2023年的时候,票证因为其独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已经成了收藏界的后起之秀。
连峙查过,最值钱的票证是1960年至1962年之间印刷的全国通用粮票,一套六枚,面额包括1两、2两、半斤、1斤、3斤、5斤,最高的时候能够卖到十五万元。
但是这套粮票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过,所以想要买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连峙便把目标放到了其他版的全国通用粮票以及写有语录的票证上。
连峙将整个古玩市场的十几家店全都逛了一边。
这些古玩店里果然都没有收购多少的票证。
不过这些已经足够让他对现在的各式票证的价格有个清晰的了解了。
这会儿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票证的价格都在两块到二十块之间。
连峙先将那些古玩店里的价值较高的票证全都买了下来,而后就跟那些古玩店的老板谈起了生意。
他请那些古玩店老板去乡下收东西的时候,顺便帮他收购一些票证,并表示愿意多支付给他们百分之五的辛苦费,不过只在一个月之内有效。
几乎所有古玩店老板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只有一个老板除外。
他说:“不好意思,这个生意我做不了,你去找其他古玩店的老板吧。”
所以连峙直接就愣了一下:“你是觉得辛苦费给少了吗?”
老板:“不是。”
他解释道:“因为我妹妹离家出走了,说是去边省打工去了,已经半个多月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我们也联系不上她……我准备这几天去边省找一下她。”
88/109 首页 上一页 86 87 88 89 90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