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被迫造反了(穿越重生)——老大白猫

时间:2025-02-26 07:40:08  作者:老大白猫
 
 
第85章 
  铁骑值守幽州北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的长城便是将士们便是大部分将士们值守的阵地。在铁骑统领们赶来见秦阙之前,卫椋亲自带着秦阙和温珣登上了长城。
  老将军眺望着风雪中的鲜卑,语气苍凉:“自大景立朝至今,我们和外族的争斗从未停止。东有高句丽夫余鲜卑,西有匈奴番邦,我们脚底的这道长城是大景百姓的生命线。你且记住,切不可让异族之人突破这条生命线,若是有一日你站在了这里千万记住宁可死战,也不后退一步。”
  秦阙正色道:“师侄明白。”
  卫椋满意地点了点头,像是自言自语一般低语着:“我们大景的长城东起山海,西至玉门,横跨幽州并州凉州,长度足有万里。幽州境内长城八百里,十里一座烽火台,二十里一座岗哨。经年累月不知多少将士埋骨于此,又不知还会有多少年轻人会来到这里。每两个月,老夫都会将幽州境内的长城跑一遍……”
  “你和老夫的情况不一样,不过老夫还是希望你,得空时能站在长城上看一看。这墙头站着的每一个将士,都是血肉之躯,都是家国的希望。身为主帅,身先士卒的同时,也要多体谅他们的不易。”
  秦阙拱手:“师侄记下了。”
  一边走一边说,卫椋恨不得将自己镇守居庸关一辈子学到的东西灌到秦阙和温珣耳中。不知过了多久,风雪越发大,卫椋停下脚步,眺望着被雪覆盖的城楼。
  寒风呼啸着吹开了三人身上的棉大衣,卫椋转身看了看温珣和秦阙额前被霜雪冻住的头发,许久后长叹一声,不舍道:“回吧。”
  第二日起,陆续有统帅带着自己麾下的将领们赶回居庸关,参见秦阙这个新出炉的铁骑主帅。
  若是换成其他藩王手中掌握了兵权,必定第一时间巡视营房,遇到刺头还能顺便立个威。主打一个让大家知晓,现在是谁当家做主。
  然而到了秦阙这里,端王爷高座帅位震慑将帅的场面并不存在。
  卫椋在三年前就指着秦阙和温珣告诉他身后的统领们:若是不出所料,以后他们就是铁骑主帅。
  最初时,不少将领并不服气:端王?毛头小子一个,上过几次战场?知道幽州内情吗?一过来就当家做主,他配吗?还有他身边那个唇红齿白的王妃,看着弱不禁风,别说杀人了,只怕连鸡都没杀过,他也能当主帅?开什么玩笑。
  更有不少人猜测,秦阙的到来会打破幽州现有的平衡,说不定鲜卑大军还没打来,幽州先乱了。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让铁骑的将士们看不透情况了:卫椋并没有对秦阙有排斥之意,甚至大将军王还带秦阙冲锋陷阵;秦阙也没有咄咄逼人索要权利,他和温珣同铁骑的将领们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每当端王部曲有什么好东西,铁骑兄弟们也能分得一份。
  三年多的时间里,铁骑将领们无数次出入部曲大营。他们听着大儒讲课,吃着美味的土豆和玉米,穿着妥帖的衣衫,手握锋利的兵刃……
  苦难的日子肉眼可见地变得有盼头了,部曲和铁骑们也早已从互相提防的状态磨合成为异姓兄弟了。
  当铁骑将士们得知秦阙正式接管了虎符之后,这群人欢天喜地的过来拜见新老大了。一见面,一群铁骨铮铮的汉子们咧着嘴开始傻笑:“王爷,上次送来的弩箭可还有?”“王爷,听闻实验楼中有能在千丈外杀敌的新武器,什么时候让兄弟们见识见识啊?”
  尤其是三个卫统领,更是没将秦阙当外人,一进帐篷,寒暄的大嗓门和笑声便传了出来。
  温珣本来也该在营房中和铁骑的几大统帅打个招呼的,可是他进去了之后又老实退了出来。没别的原因,他那脆弱的耳膜有点扛不住。
  统帅们似乎有一种错误的认知,他们觉得嗓门越大就热情,于是一个个吼着说话。只在门口停了片刻,温珣的脑瓜子就被震得嗡嗡的,耳膜上像是有八百只鸭子在跳舞。机智的他决定先晚一阵再进去,让那群精力充沛的汉子们先消耗一下体力。
  听着将领们的大嗓门,站在远处清耳道的温珣心有余悸:“幸亏平西师兄和刑武还在并州值守,若是他们一道回来,营房的顶都能被他们掀了。”
  这时就见卫椋身边的传讯小兵快步跑了过来,温珣原以为是卫椋找他有话要说,却没想到那小兵行了个军礼后,从袖中掏出了一封信件双手递给了温珣:“王妃,这是大将军王给您的信。”
  信件上,苍劲有力的字体跃然入目:琼琅,行远,北上之事不要告诉师门。师伯出发了,勿念。
  修长的手指将信纸捏皱,温珣心里猛地一空。他原本想着卫椋离开时自己和秦阙去送一送他,再安排一些人马中途照拂着。
  可是正如卫椋所说,这次入鲜卑,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这不,就连卫椋离开也悄无声息。就是卫椋这一去杳无音信,这种不确定的感觉让人有些难受。
  饶是秦阙也招架不住铁骑将领们的热情,没过多久,他从营房中窜了出来擦了擦头上的汗珠:“一群悍将。
  见温珣站在原地,秦阙关切地问道:“怎么了?”
  温珣压低声音,眼眶微红:“师伯出发了。”
  秦阙同样震惊:“什么时候的事?怎么这么急?我以为他会……”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可能大了些,秦阙连忙压低了自己的嗓门,“师伯有自己的安排,他这辈子都在和鲜卑人交手,我们不会比他更了解鲜卑的情况。相信师伯,相信他能带回姑母。”
  温珣抿唇抬头看了看北方的天空,乌压压的铅云低垂,眼看着一场暴风雪又将来临。温珣强压下心中的忧虑,缓声道:“只希望师伯早去早回。”
  鲜卑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他们的王庭在何处知晓的人并不多。温珣和秦阙不知卫椋走的哪条路,现在到了哪里。他们又想派人去鲜卑探听消息,又怕自己的动静太大反而会让卫椋涉险。于是日复一日地焦急等待着,期盼着卫椋能早些回来。
  腊月初十,卫椋离开居庸满一个月,一大早卫震东三人便领着温珣和秦阙出了居庸关。
  居庸关以北十八里陉道旁连绵几座山被称为英雄冢,山上密布着战死将士们的坟冢。
  卫家三个统领一言不发,领着二人径直上了英雄冢上最高的山。山上的衰草被寒风吹得东倒西歪,不知名的坟冢间散落着腐朽的纸钱。等爬到山顶时,温珣才发现山顶上立了一座新修的墓,墓碑上刻着“大将军王卫椋衣冠冢”几个大字。
  温珣和秦阙身体一震,二人盯着墓碑久久回不过神来。直到卫定北开始撒纸钱,温珣才恍惚地开口:“这……这是什么情况?”
  卫震东干涩的嗓音响了起来:“义父走之前告诉我们,若是顺利,也就二十几日他就能接回嘉和公主。若是不顺利,等到今日,让我们领你们来看看他的衣冠冢。今日不归,他老人家多半回不来了。”
  卫向南笑不出来,他的眼眶中已经浸出了泪,“毕竟是去鲜卑王庭,怎么可能没有危险。义父说了,若是他回不来,让我们不要费心去找他的尸身。就让他的尸身留在鲜卑,将来大景铁骑脚踏鲜卑时,他会庇佑我们的将士。”
  温珣头一低,两行泪滴滴答答滚了下来,自责不已:“我该劝住他,不让他去鲜卑……”明明有更好的方法能接回嘉和公主,为什么偏偏要让卫椋一个老人家北上?
  卫定北红着眼睛在坟头添上新土,“义父这人倔得很,认定的事八头牛拉不回来。他早就想去鲜卑接人了,只可惜我们四人蠢笨,无法让他老人家安心。如今有了你们,他才能放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见温珣哭成了泪人,卫震东劝道:“小师弟,不要哭。义父说了,人早晚都有这一遭。这座山头位置很好,南守居庸北镇鲜卑。我们的兄长小弟都沉睡在这里,将来我们也会葬在这里。大家热热闹闹,不会寂寞。”
  卫向南涕不成声:“义父交代了,如果他回不来,让我们不用等了,早些出殡。大过年的不要因为他冲淡了年味和喜气。”
  寒风卷着纸钱猛烈的飞扬了起来,好似满山的英魂都认同了卫家兄弟的话。温珣原本不断在告诫自己,不要激动,事情还没到毫无转机的时候。可是看到明黄色的纸钱在自己身前旋转时,他感觉紧绷了一个月的情绪突然兜不住了,脑子里的那根弦一下断了。
  风中传来了温珣声嘶力竭的哭声:“他说自己做好了万全准备,他说让我们安心勿念。我和行远信任他,才让他北上去接人。可现在人没接到他杳无音信,就留给我们一座衣冠冢?他这个大将军王怎么当的?他怎么能言而无信骗人?!”
  “出殡?不!一日见不到人,一天看不到尸体,幽州的大将军王就还在,我决不允许出殡!”
  秦阙红着眼抱着情绪激动的伴侣,凝视着纂刻着卫椋名字的墓碑。泪眼中,仿佛看到了卫椋对着自己颔首微笑的模样……
  从英雄冢上下来之后,温珣就昏昏沉沉发起了高烧。昏沉之际,他感觉自己的额头上传来了凉意,恍惚睁开眼,他看到了自家师父红肿的泪眼。
  章淮扯着唇角苦涩笑了两下:“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师父和师兄们都来了。不怪你,琼琅,这事不怪你和行远。子衿素来如此,别说你拦不住他,就算我们整个师门都站出来阻拦也无济于事。”
  温珣的目光在床榻边转了一圈,“什么时候了?”他昏睡了多久?
  章淮还没来得及说话,秦阙压低的声音便从一边传了过来:“今日是腊月十三,你昏睡了三日。琼琅,你身体可有哪里难受?”
  温珣觉得眼睛酸胀得难受,脑子也有点迷糊,在继续昏睡之前,他低声说道:“不要出殡……再等等……”
  虽然卫椋笃定自己能在一个月间接回人,可这年头山高路远又没手机,万一路上出点事耽搁了也很正常。若是按照卫家几个统领的意思出殡,万一卫椋没死,回来发现自己被迫死亡,那就好玩了。
  “行远,派人出去找找师伯他们,万一他们只是被绊住了……再等等……再等等……”
  听温珣低声念叨的声音,秦阙将温珣的手轻轻塞回被子里:“好,再等等。你别想这些了,好好养身体。”
  腊月十八,幽州有传言流出,说大将军王卫椋已经身故,始作俑者是端王。饶是铁骑营房一如既往,可是营房前已经有不明情况的百姓出现了。
  眼看铁骑们又扣住了几个煽风点火的探子,卫家几个统领急得都团团转:“王爷,不要等了。再等下去,恐生事端。”
  卫椋之所以做那么多准备,就是不希望有人借着自己出事来为难秦阙他们。朝廷安插到幽州的探子太多了,稍有不慎,就会被这群人钻了空子。
  秦阙沉吟片刻,刚想说话时,就见崔昊急急跑了进来。崔昊凑到秦阙耳边低语了几句,秦阙眼睛一亮猛地起身:“请他进来!”
  听说有人拿着卫椋的随身令牌进了营房,饶是身体还没恢复的温珣也艰难地爬了起来。当温珣来到牙帐中时,正巧见到部曲领着一个穿着斗篷的黑衣人从自己面前走过。
  那黑衣人进了牙帐之后站定了身体,虽然斗篷遮盖了他的大半张脸,可温珣等人却知道他在环视四周。秦阙目光如炬盯着黑衣人:“不知阁下是谁?我们大将军王现在身处何处?”
  黑衣人身上的斗篷轻微震了一下,而后他抬起粗糙的双手,揭开了斗篷,露出了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庞。
  谁能想到黑衣人竟然是个中年妇人,这妇人身量中等面色枯黄,可是眼神却格外淡定从容,甚至在秦阙问话时,她的唇角还在微微上扬。
  温珣心念一动:“行远,她是嘉和姑母!”
  嘉和公主笑容更加温和,她赞赏地看了温珣一眼,又对着秦阙满意颔首,而后用长安官话缓声道:“对,我是秦嘉和。卫老将军如今在蓟县城东的客栈中,他受了伤,还请端王爷派人去救治他。”
 
 
第86章 
  通向蓟县城东的马车上,温珣正在听嘉和公主讲述他们一行惊心动魄的逃亡经历。嘉和眼神愧疚:“卫老将军其实安排得很妥当,若是不出意外,我们早该在数日前就顺利到达幽州。是我这边被人钻了空子,不小心泄露了行踪。为了保护那些潜伏在鲜卑的暗探,老将军不得不带着我们绕道而行。”
  这一绕就拉长了行程,原本他们应该从居庸关入幽州,后来改道后,他们是从辽西郡入的幽州。
  温珣给嘉和倒了一杯甜茶,缓声道:“姑母请喝茶。难怪我们派出去的探子始终找不到你们的消息,原来是方向找错了。只是……辽西郡紧邻山海关,铁骑在山海关有营房,你们为何不在山海关营房休息?”
  不仅如此,从蓟县通往辽东辽西的官道上也有官驿,卫椋随时可以通知官差传信,何苦带着孤儿寡母一路颠簸?殊不知那段时间他们为了找卫椋,一个个都急得上火了。卫椋怎会不知轻重缓急?他晚回来一日,不可预知的危险便会多上一分。
  闻言嘉和抬眼看了看温珣,不好意思道:“应当是因为我和我的孩子们身份特殊,老将军不想横生事端。”
  若是按照卫椋的计划,他们顺利出了鲜卑来到幽州,从此隐姓埋名做个普通百姓。可偏偏嘉和那边走漏了风声,如今鲜卑和朝廷也不知道有多少探子正在搜寻嘉和和她的子女。若是卫椋带着他们径直去了山海关营房,难免会被有心之人察觉。到时候卫椋讨不了好也就罢了,说不定还会将秦阙和温珣卷入事端中。
  温珣闻言眉头皱起,略略思索一阵后,掀开车帘唤了一声:“行远。”
  待秦阙钻入车中后,温珣温声细语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们不能大张旗鼓去客栈接师伯,现在有很多眼睛盯着我们,师伯和姑母一路隐藏身份才到了蓟县,切不可现在出问题。我们直接回王府,然后派部曲悄悄将师伯和表弟表妹接回府上。”
  秦阙应了一声:“行,我去安排,你注意身体,好好陪姑母。”
  当车帘放下后,温珣便见嘉和眉眼笑道:“一路上听老将军提起你好几次,那时我便想着,到底是多优秀的孩子才能值得老将军如此夸耀?直到从辽西一路西行,我看到官道两边的良田和屋舍,才彻底信服。”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