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温故的计划就是这边居住的人口以匈奴人和跟匈奴人通婚的大庸人为主,这样两族都能和平共处。
随着通婚的人越来越多,丰州那边迟早有一日能做到真正接受,这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过程虽然缓慢,但是循序渐进的好处就是不会爆发激烈的冲突,潜移默化就和平的接受了。
至于没收匈奴人的牛羊马什么的,当然不会还给匈奴人。
这些大牲畜招了大庸人过来放牧,牲畜是府衙的,这些牧民只是工人,给月俸。
这边匈奴百姓的民心稳定下来后,邴温故开始骚扰乌孙。
有了前几次对战匈奴的经验,再加上最近戍边军伙食不错,训练有素,对战乌孙这几场仗都打赢了,且赢得很漂亮。
费曼单于不甘心,主动发起几次游击战,可是最后都被邴温故打退了。
费曼单于带着一部分匈奴人漂泊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很快就把带出来的那点粮食消耗光了。最后不得不宰杀了战马裹腹。
“单于,这般下去不行呀,战马若是都被吃光了,咱们还怎么夺回王庭。”
“闭嘴!”费曼单于岂能不知道这些道理,但是有什么用,他现在又打不过邴温故,抢也抢不回王庭。再打几次,他就得成光杆司令了。
一直存在感不强的二王子忽然道:“父亲,从前大庸朝廷不是一直想同咱们和亲吗?不如咱们同大庸朝廷和谈吧。”
费曼单于抬头目光沉沉地瞅着二王子,把二王子瞅的毛毛的。
“父亲,儿子,儿子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这么僵持下去不是个办法,倒不如暂时委曲求全,把王庭谋夺回来再做打算。”二王子恐怕费曼误会他着急忙慌的解释。
“单于,二王子说的有道理。”属下跟着劝说。
“可是如今形势有利于大庸,大庸皇帝会同意和亲吗?”一个属下担忧道。
“会的。”二王子坚定道:“大庸朝廷不知道这边真实情况如何,一定以为咱们还有从前的实力,肯定愿意和解。况且据在大庸埋伏的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看,大庸朝廷并非铁板一块,这位丰州府尹在大庸朝廷还有一位死敌。那位很是厉害,深得大庸皇帝的圣心,有他从中调和,不怕不成事。”
费曼单于想来想去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这样。
费曼单于知道从邴温故这边入手肯定不成,派探子暗中接近那位据说丰州知府的死敌,使了一些金银财宝,那位死敌帮忙安排,最后费曼单于谈和的折子出现在展煜的御书房。
大朝会的时候,展煜把匈奴单于想谈和的奏折给朝臣看了,文臣大多同意,武将全部反对,还有中立派提出先见见费曼单于,之后再做打算。
最后展煜同意面见费曼单于,费曼单于愣是没敢从丰州前去汴京城,他怕邴温故直接把他杀了。硬是绕路多走十几日到的汴京。
费曼单于来到汴京城,汴京城官员还当他是当初那个叱咤风云的人物,好吃好喝招待着他。
这样的款待令费曼单于明白,对于边境战况,汴京这边可能知道并不多,再次变得傲慢自大起来。
费曼单于在驿馆休息了三日,展煜才召见他。
来到大殿之上,费曼单于带领二王子和几位心腹只是简单把右手放在胸口微微鞠躬,就算作行礼了。
大庸常年被匈奴压着打,都打的没脾气了,对此展煜没有计较。
“大庸皇帝,我是匈奴费曼单于。”费曼不会讲大庸语言,这些都是身边会大庸语言的翻译给翻译的。
展煜对费曼单于很是客气,先是简单寒暄了几句才进入正题。
“如果大庸皇帝愿意嫁公主和亲,单于愿意同大庸皇室结下两姓之好,签下百年互不相犯的和平条约。”费曼单于叽里呱啦一顿讲,翻译翻译道。
“当然,单于也是有条件的。大庸必须无偿归还王庭,同时每年还要给五万两白银、绢十万匹、茶叶……这些算作岁赐。”
展煜听了匈奴的条件,没有立刻做决定,而是道:“容朕考虑一下。”
散朝后,展煜把几位信任的大臣招到御书房商量此事。其中就有梅成温。
梅成温几乎立刻道:“圣人,臣觉得此事可行。虽然目前为止看似咱们大庸占上峰,但是过往的经验告诉咱们匈奴的实力不可小觑。若是不同意和谈,激怒了费曼单于,费曼单于不管不顾彻底反扑,到时候两军交战,死伤无数,不知道又有多少戍边军或者大庸无辜百姓死在战争中。”
户部尚书附和道:“圣人,和亲能换取大庸和匈奴百年和平,值得啊。”
“可是现在是我方占有大好局势,凭什么还要给岁赐?”左相不赞同道。
“岁赐,听名字就知道是咱们大庸赏赐给匈奴的。赐,何为赐?上位者对下位者那是赐。说明在匈奴和大庸的关系中,大庸才是那个上位者。就好比大庸每年不一样往地方财政拨款,匈奴接受了岁赐,就等同于大庸的附属。只一点点钱财就能让匈奴成为大庸的附属,何乐不为?”
“梅成温,你脑子没病吧,你在胡说八道什么呢!”左相没忍住气的骂了人。
“本官一心为大庸和百姓着想,哪里不对左相可以指出来。”
“哪里都不对,狗屁不通!”
梅成温同左相吵了起来,最后被展煜压下去。
左相一针见血,“圣人,臣不赞同。无论如何美化,起怎样看似高贵的名字,岁赐的本质都是进贡。”
梅成温对圣人拱手行礼,“圣人,臣绝对没有半分私心。为表示诚心,臣推荐七公主去和亲。”
这下展煜、梅成温连同殿内人都愣住了。原因无他,七公主是四皇子的亲妹妹,也就是梅成温的亲外孙女。
第172章 光杆单于 匈奴没了
展煜到了最后也没有定下来, 丰州城到底什么情况展煜不知道,占了匈奴王庭,损失有多大, 能否支撑费曼单于的反扑这些展煜都不清楚。
邴温故确有奏折汇报这件事情,但是据邴温故奏折上而言,若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结果, 好到可以称呼为奇迹。而奇迹之所以被称为奇迹,就是因为它本身代表着不可能发生。
作为大庸圣人, 展煜见过太多好大喜功,故而谎报军情者。这些人同样把自己或者战役描述得神话一样,任何人听后都觉得是个奇迹, 这主将功劳大着呢。
展煜甚至见过前一日还报自己大获全胜,好似后一日就能把敌人全歼的奏折。结果他还没高兴过夜, 半夜里就得到这个将领被敌人斩杀的消息。
谎报战况,贪功的主将很多, 或者把一点功劳夸大成丰功伟绩比比皆是。
现在展煜纠结的点, 是不知道丰州城具体是哪种情况。
真如邴温故而言, 攻克王庭不费吹灰之力。还是其实元气大伤,勉强占领匈奴王庭, 这之后需要休养生息,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
这两者的区别决定于这个和亲到底要不要。
如果是朝中其他将领, 展煜根据自己的了解对他们本人的性情了解还能确定一二。邴温故此人确切而言,未在展煜跟前待着,展煜对他真实秉性并不了解。
至于那些跟随邴温故的探子,早在邴温故掌控戍边军后就彻底废掉了。邴温故对戍边军的掌控力很强,展煜派去的探子根本打听不到戍边军内部的消息。
这也是展煜迟迟不能做出决定的原因,实在是邴温故表现出的能力太过强悍, 强悍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展煜生性多疑,这大概是所有皇帝都有的通病。但他不是昏君,他不能寒了功臣之心。想来想去,展煜决定把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交给邴温故。
邴温故身为当事人最清楚丰州那场战役的真实情况。他决定把邴温故召回汴京城,如果那场战役,真的未伤根本,邴温故自然会拒绝和亲。但若是邴温故为了功劳,故意谎报了受伤人数。那么他心中有数,明白此时丰州城再经历不得一点动荡,自然也顺水推舟同意和亲。
当然就算邴温故真的谎报了功劳,展煜也不准备追究。
展煜心中做了决定,就往丰州城发去召令。
这件事情展煜秘密决定,并未同朝中任何大臣商量,甚至于太子都不知道,所以梅成温等人还在争论和亲的事情。展煜也不表态,任由他们争吵。
一开始得到消息,梅婕妤也不愿意。还是梅成温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劝说梅婕妤才想通。
“娘娘,这个时候你可不能犯糊涂。牺牲儿子还是女儿,到了你要做抉择的时候了。”
梅成温看着女儿,“四皇子非嫡非长,才华并不比太子出众,若想最后胜利,必须获得朝臣支撑。可如今那个丰州知府横空出世,功高盖主,待来日回到汴京城,必然高官厚禄加官进爵。
而他的话,也将在朝堂之上,占有一席之地。可是他与咱们已经彻底撕破脸皮,绝对不可能站在四皇子这边,所以咱们就需要另外一个可以同他抗衡的势力。
朝中这样的势力不多,仅有的那几个咱们拉拢不过来。所以咱们只能把目光放在朝堂之外。”
梅婕妤明白梅成温指的是匈奴。
“一旦七公主和亲成功,匈奴就是四皇子登基最强有力的后盾。就算圣人也不得不考虑边疆稳定,不选择四皇子,匈奴会不会不同意,撕毁合约,继续攻打边境。”
新帝上任,没站稳脚跟,最怕的无外乎外敌来犯,边境战乱。
梅成温掰开了揉碎了给梅婕妤讲里面的弯弯绕,梅婕妤这个空有美貌脑袋空空的美人也能听明白此事的重要性。
就是要把边境安定绑在四皇子身上,这样四皇子在继承大统一事上就有了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听明白后,梅婕妤冷静下来,很快做出决定,儿子的前途和女儿幸福,自然儿子的前途重要。
七公主得到消息后,跑到梅婕妤那里大闹。
“阿娘,你果然偏心四皇弟,竟然为了他叫我去和亲!”七公主平时就娇纵任性,此刻在气头上,更是蛮横。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梅婕妤试图同七公主推心置腹的讲道理,“你要搞清楚,你四皇弟继承大统,你才有好日子过。若是太子继位,你以为你还能过如今金枝玉叶的日子。太子可不会给你撑腰,你唯一的依靠只有你四皇弟。只有他当皇帝,你才可以为所欲为。”
“可我不要嫁给匈奴单于。你知不知道那老头比我父皇年龄都大,身上一股味,隔着好远我都闻到,熏得我想吐。”七公主大叫着,“凭什么当皇帝得好处的是四皇弟,要做出牺牲的却是我?”
“你怎么就想不明白,只有你四皇弟当了皇帝,你才有好日子过。”
“我不明白!”七公主大吼,“反正我不要嫁单于那个死老头!”
七公主和梅婕妤因为和亲之事闹的不可开交,另一边的新城之中,在圣人口谕来之前,姜老侯爷的信先一步到了。
“温故,你看一下祖父写的信。”这件事情事关姜憬淮的前途,姜老侯爷自然格外关注,一有风吹草动,就赶紧给姜憬淮来信。
“费曼这个老头子挺狡猾,竟然绕道直接找上圣人。梅成温就是根搅屎棍,为了给四皇子添加继位的筹码,竟然妄图把匈奴跟四皇子捆绑到一起。”
邴温故一目十行,看了信后便知道怎么回事了。
“温故,这事怎么办?”
姜憬淮虽然没有近身在展煜身边当过值。但是姜老侯爷当过,他没少给姜憬淮分析过展煜的脾性,姜憬淮对展煜还算了解。
“圣人性格谨慎多疑,虽然不是一个昏君,但是他恐怕不会尽信你汇报的战情。主要是这太过传奇,如果我不是当事人,我都不会信。那么厉害的匈奴就这么被你轻易打退,我都会怀疑你谎报军情。”
姜憬淮道:“这种情况下,圣人若同意和亲的可能性很大,可是若是真和亲,你我今日所有的一切功绩岂不是功亏一篑?”
邴温故微微眯着眼睛,“那就来个先斩后奏,彻底坐实,让他们没有反身的机会就好了。”
姜憬淮问道:“温故,你什么意思?”
“费曼单于出使大庸不可能孤身一人,这一路山高水远,危险丛丛,他必然会把武功高强的心腹带在身边。如此一来,匈奴后方此时定然是空虚的,剩下的都是虾兵蟹将,不堪一击。”
邴温故瞅着姜憬淮的眼睛,二人的眼睛里同时闪动着野心勃勃。
“咱们只要把匈奴后方打穿,俘虏了剩下的人,费曼就成了一个光杆单于。七公主同一个光杆单于和亲有什么用,和亲之事自然不了了之。”
姜憬淮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温故,我以前就知道你胆子大。还是一介贫民的时候,就敢得罪我这个候府之子。现在我才发现我那时候大错特错,你不是胆子大,你是胆子大破天。”
邴温故冷呵一声,姜憬淮笑眯眯,“不过我喜欢。”
“现在就去吧,要不等圣人的圣旨传过来,你我二人就成了抗旨不遵,到时候又是一桩麻烦事。”姜憬淮道。
二人一拍即合,当即点兵点将,去草原上寻找留守的匈奴人。
待展煜的圣旨来到丰州城的时候,邴温故和姜憬淮已经带领士兵出征了。
圣旨晚了一步,便算不得邴温故抗旨了。
茫茫草原上要想寻找一个部落没那么容易,剩下的匈奴人藏的很隐蔽。
但是架不住邴温故有外挂,他释放精神力很轻易就能寻找到匈奴人的踪迹。
邴温故不能直接带领士兵打过去,那样是个脑袋空空的草包都得知道邴温故不对劲。
邴温故悄无声息引到军队找到痕迹,在路上周转多日这才找到匈奴人。
留守的这些匈奴士兵不堪一击,邴温故等人轻易就把人全部捉住,至此除了费曼单于带去的人,匈奴人全部被邴温故俘虏。而费曼单于也成了一个光杆单于了。
那头传旨太监没等到传旨对象不敢离开,然后他就等到了俘虏全部匈奴人的邴温故。
传旨太监看邴温故的眼神都不对劲了,对邴温故恭敬得不行,半点不敢托大。
邴温故这头刚把匈奴人俘虏,这时候他不放心就这么离开。他怕自己走了,匈奴人出变故,姜憬淮和丛林应付不过来,便让传旨太监先回去回禀圣人,他这边安顿好了再去汴京述职。
181/198 首页 上一页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