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礼物不管什么时候拿出来,都不算轻。
晚饭后,江盼和林安安一人提着两个篮子,上门道谢。
先是离得最近的张屠户家,进去后张娘子拉着江盼和林安安好一通说:“你说你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都是邻居搭把手的事儿,值得你专门来一趟。”
江盼:“都是自己做的,不值什么,要不是世忠跟我说一声,安安还不知道会怎么样。还有婶子跟着忙前忙后的,我都记得。一点心意,还请婶子一定要收下。”
“你说你这,唉。”
张娘子没法,只能接过篮子,去屋里把东西腾出来,再把篮子递回江盼手上时,感觉沉甸甸的。
江盼要打开看,张娘子阻止了:“装了些菜,你们回去吃吧。”
江盼他们走后,张屠户问:“装了什么?”
“装了两斤排骨,一斤肉,上面放了点蔬菜。”
张屠户:“是该这样,他们带的东西不少。给安安看病就花了不少银钱,他们手上恐怕没剩多少。”
张娘子:“可不是。而且他们带了中秋送的那种糕点,我吃着比县城买的都好吃,县城糕点铺好点的糕点一斤就要五六十文。还有一包饴糖,加上其他吃的,估摸着不少于一百文,我都觉得回礼太轻了。”
“以后多帮衬点吧,你这会儿给其他的江盼怕是也不要。”
“是啊。”
--
第二家是孙万军家。
当时安安落水,其他人都围在边上看着,只有十三岁的孙万军,不顾田大娘的咒骂跳下去把安安捞了上来。
这份情,江盼会记一辈子。
他们惦记着孙万军救人的恩情,殊不知对方家里这会儿也正说着此事。
孙万军大嫂又旧事重提借题发挥:“万军,你也是个傻的,那么冷的天你跳下水救人,人家可记得半点好?这都几天了可有给你道声谢?你浑身湿透回来,还不是我们给你收拾,现在让你帮我娘家做点事,你推三阻四,当时跳水,怎么没见你推脱?”
孙万军爹娘都是话少的老实人,闷着头一言不发。
孙万军看着一脸精明算计的大嫂,不在意地笑笑。
他们家兄妹四个,大哥孙万全二十一,大嫂是邻村冯氏,刚进门没多久就撺掇着爹娘分了家出去单过。
二哥比他大五岁,今年十八,去年二嫂进门后跟着大嫂有样学样,也分出去单过,家里就剩下他跟十一岁的妹妹孙万霞照顾爹娘。
爹娘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家里的积蓄都被大嫂二嫂分走了,地也没多少,一家四口只勉强够吃。
如果大嫂二嫂没有时不时搜刮的话。
前两年他年纪小,性子软,大嫂经常指使他给自己娘家干活。这两年他懂事了,大嫂指使不动自己,这不就各种找事儿指桑骂槐。
一个院子里住着,就这点不好。
大嫂还在继续抱怨:“一天乐呵呵的,也不知道有啥可高兴的,有那力气跳水救人,还不如帮你大哥去砍点柴。你拼了命救人家,可得了什么好?”
孙万军不在意道:“我救人又不是图什么好处,都一个村里的,离得这么近,顺便就救了,不是我救也会有别人救。”
孙万军大嫂:“哟,看不出来你还是,那个什么,义士!舍己救人啊。你不图感谢,可别哪天把自己命搭上。”
“蓉蓉!”孙万全终于出声呵斥自家媳妇。
冯蓉蓉怒道:“我说的有什么不对?他救人,他落什么好?还不是连句感谢都没有……”
“万军,在家吗?”江盼和林安安站在院子门口喊,他们从孙家屋后过来,农村房屋不隔音,刚刚不小心把孙大嫂的话听了七八成。
林安安有些不安:“哥,现在进去没事儿吧?”
“没事儿。”
没一会儿,孙万军出来开门,看见来人,有些诧异:“江盼?安安?你们怎么过来了,快进来?”说着让开大门,让两人进去。
孙家有个专门待客的堂屋,几家共用,平时说事情吃团圆饭也在一起。刚刚大家都是在堂屋说着话。
刚说到江盼,江盼就带着礼物上门,孙大嫂脸上有一丝不自然,很快遮掩过去。
孙万军让江盼两人坐下,问道:“你们怎么这时候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主要是天快黑了。
江盼有些不好意思道:“你那天不顾危险把安安从水里救上来,我们都很感激你。这几天事情多,一直没来得及道谢,今天刚给安安拆完线,带着他过来给你道声谢,安安,谢谢万军哥哥。”
林安安用跟江盼学的礼仪,跟万军行了一礼:“谢谢万军哥哥救命之恩,安安来日必当报答。”
看江盼和林安安这么正式,孙万军很不自在:“你们这,快别这样了。都是邻居,就是其他人我也会救的,没什么的。”
“对你来说可能只是随手一救,对我们来说却是大恩。我们目前没有什么好东西,做了吃食,希望你不要嫌弃。”
孙万军推辞:“哎呀,这,这,你们自己吃吧。你们接下来用银钱的地方多,不用给我的。”
“哎呀万军,人家江盼给你就拿着,再说这也是谢你救他弟弟呢,我看看是什么。”冯蓉蓉说着就拿过篮子放在桌子掀开布,看清里面东西后“呀”了一声。
精致的糕点她见都没有见过,还有油汪汪的肉,一大包饴糖,一海碗自己没见过的吃食,馋的她直流口水。
孙万军也看到了,单看糕点的卖相就知道不便宜,他更加不敢要:“这,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江盼还没来得及说话,冯蓉蓉就开口了:“有啥不能要的,你不要就给石头,他年纪小,正是爱吃嘴的时候。”
石头是孙万全和冯蓉蓉的儿子,不到两岁。
孙万军让他大嫂说的十分难堪,从来带笑脸庞涨的通红。
冯蓉蓉想直接拿走篮子,被江盼拦住。
孙家的情况他大概听说过,这篮子是给孙万军的,就不能让她拿走。他对着冯蓉蓉十分好脾气道:“孙大嫂,这东西是给万军的,谢谢他救了安安,恐怕不能让你拿走。”
冯蓉蓉脸上有些尴尬,讪笑道:“你这说的,我只是想去腾出来,知道是给万军的。”
江盼不在理他,对孙万军道:“万军,你收起来吧,篮子明天再给我。”
见此,孙万军就不再推辞:“好,谢谢你,江盼。”
许是想到孙万军的处境,跟之前的自己有些相似,加上又救了安安,江盼头一次有些冲动,他当着孙家众人的面对孙万军道:“万军,过段时间我打算在县城开一家吃食店,还缺一个伙计,你要是有空,可以来店里帮忙,按月付你工钱,你先跟叔叔和婶子商量下,明天你来找我,咱们详谈。”
江盼他们走后,冯蓉蓉不可思议道:“江盼什么意思?他那是什么意思?要在县城开店,就他?开玩笑吧!”
孙万军没理她。
他把江盼带的糕点给每个人都分了一块儿,剩下的糕点和糖都收了起来,肉和碗里的吃食放着让大家一起吃。
熟食不好放,他藏不住。
--
江盼他们去的第三家是林大夫家,因为天比较晚了,他们没有多留,碗腾出来江盼和林安安就告辞。
走之前林大夫给了他们好几包配好的药,治个头疼脑热的,又听韩大夫说江盼之前买过山楂陈皮等药材,东西都不值钱,他看自己有的都给江盼包了一大包。
江盼拿着几乎配全的酸梅汤配料,有些哭笑不得,林大夫也太实在了!
最后去的是里正家。
里正家在村在中间,屋子建的也比别家气派不少,里正家的三孙子林爱强是村子里除了林钱来外唯一的读书人,年纪不大,十四岁,就考取了童生之名,前途无限。
里正看江盼带着东西上门,知道江盼礼足,就没有多推辞收下了东西,江盼又得了几句叮嘱,起身告辞。
道过谢,两人很是愉悦,一路说说笑笑。
走了没几步,林安安扯扯江盼:“哥,看前面。”
暮色下,时远归站在路边,等他归来。
江盼心里前所未有的明亮,他笑的开怀:“走,回家!”
第51章 农忙
第二天早上刚吃过饭, 孙万军就找了过来。
“没打扰你们吧?”孙万军有些不好意思,脸上表情憨憨的,笑着问。
“没有。”江盼让他进屋, 等坐下后江盼直接问:“昨晚说的事可有结果?你爹娘可同意?”
孙万军忙道:“同意, 就是怕我做不好, 给你添麻烦。”
“没事,不会可以慢慢学。”江盼看出对方的局促, 宽慰道:“做的东西都不难, 只要勤快肯干,大家都是从不会到会,到时候你可以跟着进宝学,让他带带你。’
他打算雇孙万军,不是一时冲动, 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诚然是有报答之意, 但他也看上孙万军这个人。
能见义勇为的人, 人品不会坏到哪里去。
更何况孙万军虽然家贫, 人却不邋遢,反倒收拾的很齐整;再加上天生的笑脸, 很适合招呼客人。
做餐饮行业,没有好的服务意识怎么行?
林进宝对孙万军也很有好感,这会儿安抚道:“对,前期你就跟着我, 做的东西都不难,很快就能学会。”虽然他也不知道新店要做什么, 但江盼既然敢用他们,总归是信他们的吧?反正相信他哥总没错!
孙万军嗫嚅着应下。
江盼就说起他的工钱:“工钱我给你每月开五百文,上工期间店里管三餐, 只是要你们自己做。”
城安县普通工人工钱一个月差不多也才三百到五百文,还都是身强力壮的,他才十三岁,一个半大小孩,江盼就给他开这么多,孙万军知道这是江盼有意照顾自己,他有心推辞,却拗不过对方。
工钱的事就这么定下,想了想江盼又问:“要是你家里人跟我问起你的工钱,我说多少合适?”他怕工钱开的高于市价,说出去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可以对外统一说少点。
谁想孙万军给了他一个意料之外的回答:“按正常的说就可以。”
见江盼面露惊讶,知道对方是担心他被大嫂二嫂欺负,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没关系,我的钱我自己收着,别人拿不走。而且……你本来就给的多,不能因为顾着我,让别人以为你给的少。”
江盼张了张口,一时无言。
他真不在意这些,就算对外说的少,也跟市场价差不了太多,只是没想到孙万军会考虑这么多。
事情谈好,说好铺子有着落后开始上工,孙万军就走了。
孙万军走后,林进宝犹犹豫豫想说话又憋着不啃声又欲言又止。
江盼见不得他这幅样子,好笑地问:“你干嘛?便秘啊?”
“不是!”林进宝结结巴巴道:“哥,要不我的工钱对外也如实说吧,我之前没想那么多,我……”
江盼没想到林进宝半天在琢磨这个,有些哭笑不得:“你乱想啥呢?你跟万军的情况又不一样,人家的钱能自己做主,你能吗?再说,给你的那一成分红还没影的事儿,要是生意不好有没有利润都不好说,反正给你的暂时也是一个月五百文,你想说就说呗。”
“嗯……那就不说分红的事,每月的工钱如实说。”林进宝最后决定。
“可以,你觉得没问题就行。”
--
接下来,林家村的人都开始进入农忙阶段,种麦子,收稻子,上山砍柴,准备过冬。
江盼家地少。
两亩水田种的水稻还没收割,这时期种的是单季稻,六七月种植,十月中下旬收割,等种完麦子,刚好收割水稻。分家时说好的地里的稻子不用江盼他们管,收割后他们得两亩田和五石稻子,剩下的归林家。
江盼打算等村里水稻收完缴纳过赋税后他就去林家讨要水稻,到时候估计还得一番扯皮,不过当时写了字据,他也不怕,实在不行就找里正出面。
另外就是屋子后面的三亩旱田,江盼打算挨着后院的一亩地现在种辣椒,城安县靠近南方,气候温暖,辣椒冬天也能成活,等一月份就能收获,到来年春天试着种点春小麦,若是收成不错,其他几亩地也可以一年两种,轮作种植。
剩下两亩旱田,今年就还是老老实实种冬小麦吧,他们一家得吃饭。
就这,明年粮食估计不太够,得提前屯点麦子,到时候有钱了再买几亩地,粮食是根本。
江盼让时远归按着之前的方式做了好多个竹子方格种植盘做苗床,再去山里背了几次腐植土,先把辣椒种在种植盘里,等后面发芽了再移株定培。
接着就是给种辣椒的一亩地做地垄,地里的肥是麦子收完后就施过一遍的,前段时间江盼又买了些菜籽油枯饼二次施肥,现在地垄做好,等辣椒苗移栽过来定植后再施一次肥,就可以了。
收拾完辣椒地,便开始忙活种冬小麦。
两亩地,家里劳动力就他跟时远归,他本来打算花个三四天慢慢搞,结果这天一早,孙万军来了,林进宝来了,张屠户和张世忠扛着他家的犁也来了。
干活的人多,他们看江盼瘦不拉几的,就没让他去地里。
江盼:“……”他不瘦,他这是脱衣有肉,穿衣显瘦!
时远归看江盼一脸幽怨的眼神,觉得可爱,心里欢喜的很,温声哄劝:“就两亩地,这么多人估计今天一天能种完,要不你多准备点吃食?”
小麦种子前两天刚刚泡过,现在用刚好。
地是早早翻好的,他们之前在县城出摊,时远归就经常照看江盼家的地,要不是这次种辣椒挖地垄,江盼都不知道。
时远归果然是雷锋,偷偷做好事不留名。
江盼一想就没去地里凑热闹,在家跟林萍萍准备午饭。
在村子里收了只老母鸡,做一道板栗鸡;上次张屠户家送的排骨和肉没有吃完,做一道红烧排骨,一道尖椒回锅肉;家里两只鸡下蛋,他们平时吃的多,鸡蛋没剩几颗,用了四颗做一碗蒸蛋;前些日子收的豌豆磨成粉装了两布袋,做一道凉粉,用辣椒料汁拌了;汤是粉鱼汤,一小碗豌豆粉能做一大锅,用漏勺挤成小蝌蚪状,汤汁是江盼的独家秘方,再舀一勺辣椒油,红艳艳油浸浸香喷喷。
41/79 首页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