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进宝推辞不要:“辣椒酱我们没做什么,至于在店里售卖,那也是我们该做的,已经拿了串串店的工钱,哪能再多要。”
“给你你就拿着就是。”江盼再不多说,强行塞给林进宝,也不管林进宝作何表情,开始跟时远归算其他收入。
木艺馆稳定下来后净利润能得三成,每月净利四百两,五月开店,到如今七个月全部利润二千八百两。
辣椒酱净利也按三成算,卖过三次,第一次一千罐,第二次九千罐,第三次一万八千罐。
前两次没找人合作,净利三百九十两都归江盼。
第三次有合作伙伴,利润分出去两成,张娘子和林业成各得七十两,江盼得五百六十两。
加上串串店的四百三十两,这一年江盼总获利润四千一百八十两;其中木艺馆和辣椒酱生意占大头。
再算这一年的家庭开支:
买两处铺子的花费算在店铺成本里,不算家庭开支;县城几处宅子花费一千一百零四两,林家村竹林小院花费二百三十两,再就是林安安上学,家里四人平时吃用,二十几亩田地,着林业成照看家里田地花销等,零零碎碎算下来今年全部花出去将近两千两。
剩两千一百八十两,两千两存成银票,一百八十两零用。
江盼对着时远归叹息道:“辛苦一整年,结果连三千两银子都剩不下,还得继续努力呀。”
四千两净收入看似很多,实则连城安县富人都够不上,人家动辄可是一万两起步。
不过江盼也很知足了,这个收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能让一家人衣食无忧,就很好啦!
他所期盼的,不就是踏踏实实奔小康,平平淡淡归田园嘛。
如今小康也差不多了,另一半也找到了,归园田居生活就剩下一半了。等过两年这些事业稳定后,他跟时远归就退居二线,过他们的二人生活咯!
盘完账,分完钱,两家店铺歇业,准备过大年。
腊月二十八,孙巧巧诞下一名女婴。
第86章 双更
添丁是喜事, 江盼提前打了一副长命锁,让林进宝带回去给孙巧巧,他就不去林家了。平日送些吃食之类完全是因着林进宝和孙巧巧, 至于林家众人, 他并未打算有过多往来。
他们今年在竹林小院过年, 当时盖房子时就额外留了两小间,给萍萍和安安临时住。时远归已经过了明路, 今年他们全家一起守岁。
红梅报喜, 瑞雪迎春,过年总是让人开心喜悦的时节。
江盼四人过年热热闹闹,林业成及张娘子家因跟江盼合作辣椒酱生意,每人分得七十二两银子,也是喜气洋洋。
林家村众人过去一年因着江盼的生意, 或多或少皆有些进项, 这个年比往日肥了许多, 一派祥和喜悦。
只林家众人, 脸上满是郁郁之色。
按理说添丁本是喜事,可林家因孙巧巧生的这个女儿, 引发众多矛盾,整个新年都在吵闹中度过。
江盼原也不知道,还是林进宝来时说起,他们这才晓得。
正月初七, 林进宝垂着头来竹林小院找江盼。
江盼几人正围在炉子边烤板栗煮茶聊天,看到林进宝一脸郁色, 垂头丧气地进来。
时远归搬了个小凳子给林进宝让他坐炉子边,林进宝扯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破天荒的对时远归道了声谢:“谢谢啊。”
时远归:“……没事。”
江盼见此, 给林萍萍使了个颜色,林萍萍十分上道地倒了杯茶递给林进宝,故意打趣道:“林进宝,你前两天咋没来给哥拜年,去年不初一就来了么?”
林进宝并未像往常一样跟林萍萍斗嘴,闻言只是一笑,叹了口气,悠悠地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我们家可能要散了。”
江盼跟时远归对视一眼,还没来得及问,林进宝又丢出个大雷:“林钱来在坝子镇养了个外室。”
“!!!”
林进宝没理会众人脸上吃惊的神色,自顾说道:“那外室是个年轻寡妇,林钱来在镇上读书时就勾搭上了,跟二嫂成婚后有些时日没去镇上,就与那人断了;可后来二嫂不是在县城干活么,去年三月林钱来春试未过,跟家里说要去镇上读书,结果是跟那女的在一起,如今那女的有了身孕,估摸着再有四五个月孩子就会出生。”
“……嫂子知道么?”江盼迟疑着问。
林进宝摇了摇头:“不知道,就我娘知道,林钱来跟我娘说的时候我偷听到的。”
江盼:“……”
“哥,你说我要不要告诉嫂子啊?”林进宝闷闷地问。
“我也不知道……”
林进宝搓了把脸,眼中满是迷茫:“哥,你说为什么啊?二嫂不好么,林钱来他个软饭男他凭啥啊!”
江盼不知道说什么,拍了拍林进宝肩膀。
林进宝并不需要别人说什么,只是想找个人倾诉:“二嫂生了个女儿,家里人都有意见。为什么啊?女儿有什么不好?我娘那么喜欢男孩儿,那我也是男孩儿,为何从小到大她都不待见我呢?”
江盼给不出答案,好在林进宝也不是想要个答案。
“爷奶和我娘都不满二嫂生的是女儿,过年几天家里气氛就不大好,初二晚上林钱来找二嫂要钱,二嫂没给,两人吵了起来,我娘装都不装了,过去给了二嫂一巴掌,我没拦住……”林进宝眼睛都有些红:“二嫂她还在月子里啊,过去这一年林钱来读书大大小小的花费,哪样不是二嫂出,他还有什么不满?”
江盼担忧道:“嫂子怎么样了,没事吧?”
林进宝摇了摇头,继续往下说:“后来林钱来拉着我娘出去,我不便留在二嫂屋子里,跟着出去,就听到林钱来跟我娘说外室的事,说已经找大夫看过了,怀的是个男娃。”
江盼:“……那他们是想如何?让外室进门做小,还是休了嫂子给外室腾位置?”
“说等外室生下孩子后再安排。”
“嫂子现在有人照看没?”江盼担忧道,依着赵桂芳的性子,肯定不会好好伺候做月子。
果然,林进宝叹气摇头。
江盼想了想道:“嫂子平时对我们多有照顾,我不便去你家,回头你拿点钱,买点红糖鸡蛋之类的,偷偷给嫂子煮了吃。”
“嗯。”林进宝蔫蔫道:“哥,你说我咋办啊?我要不要告诉二嫂?不告诉她,我心里难受;告诉她,我怕她月子里难受,唉。”
“要不就等她出月子,身体稍微恢复后,跟她提一嘴,让她有个准备?”江盼不建议瞒着孙巧巧,还是得让她知情,至于最后怎么选,得看孙巧巧的魄力。
林进宝:“也只能如此。”
一时间屋里众人都没说话,只有炉子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过了好一会儿,林进宝又说起其他事:“对了,林秀说了人家,隔壁村的,八月成婚。”
江盼:“……林秀,不才十四吗?”虽说这个时期女孩嫁人早,可这也太早了吧!
“男方年纪不小,二十了,对方家里等不及,许了我娘二十两银子做彩礼。”林进宝嗤道:”只要银子给的够,我娘就愿意,还说十三四成亲的不少。”
可那都是不疼女儿的人家,想着早点嫁出去收彩礼。但凡稍微疼姑娘的人家,都会让姑娘在家多养几年,要嫁人基本也都十六七岁。
他娘平时那么疼林秀,他以为他娘肯定不舍得这么早将人嫁出去,结果……
林进宝不明白。
江盼看林进宝一脸迷茫,就知道这几件事对他冲击不小。只是这事他也没法安慰他,一边是他大哥,一边是他亲娘,他不好说什么。
几人围着炉子干巴巴对坐半天,林进宝不顾江盼的留饭,起身告辞。
他只是有些迷茫,有些憋闷,想找人说说话而已。
--
日子多有不易,生活还得继续。
正月二十八,孙巧巧女儿满月,因是女儿,林家并未准备满月酒,只是前几天央林进宝过来请江盼到时候去吃饭。
江盼当然是拒绝了。
礼物早托林进宝给了孙巧巧,他没有跟林家众人扮演亲戚间深情的打算,分家时就说好的,往后各不相干,互不打扰;这一年多来赵桂芳多番示好,江盼敬谢不敏。
林萍萍担心孙巧巧知道林钱来外室的事,这几天都惴惴不安,之前说等孙巧巧出月子后林进宝就把这事告知,林萍萍有些担心。
江盼宽慰道:“进宝正月初十就去了店里,后面都没回过村,应是还没有告诉嫂子。他肯定也不会选满月那天告诉嫂子的,你放心吧。”
“嗯,我就是怕嫂子想不开。”林萍萍咬咬嘴唇,问出这几天一直困扰她的事:“哥,一定要告诉嫂子吗?要是不告诉她,她就不会知道,就不会难受……”
林萍萍过完年已经十一岁,这一年来吃的好,穿的好,见得多,不再畏手畏脚,越发落落大方。
江盼心疼林萍萍,不想她像这个时期的女人一样被困住,哪怕不按照既有的路线走,他也有信心能让林萍萍一世安稳。
他的妹妹不需要顾虑良多,只要随心而活。
“萍萍,哥哥问你,你是愿意迷茫的将就还是清醒的选择?”
林萍萍似懂非懂。
江盼摸了摸她头,柔声道:“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嫂子不应该被蒙在鼓里,她有知情权。我们不告诉她,才是害了她。”
“可是,知道了,她会难受……”林萍萍不忍。
“现在告诉她,难受只是一时;若一直瞒着她,投入的多了,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才是痛苦的根源。”江盼道:“而且,未必能一直瞒着她,林钱来那外室再有不足半年就会生产,到时候无论如何,嫂子都会知道。与其现在不说到时候啥也不知道被打的措手不及,不如早早告知她,让她有个准备。”
“嫂子怎么办?若林家非要那女子进门呢?”
江盼:“那就要看嫂子如何选择了。”孙巧巧有独立的经济依仗,就看她够不够清醒,够不够决断。
“成家好烦。”林萍萍叹气:“哥,我可以一直不嫁人吗?”
“可以。”江盼答的肯定,未了又道:“只是哥希望你不嫁人是不想嫁人,而不是惧怕嫁人。”
林萍萍疑惑道:“有何区别?”
“有区别。不想嫁人是你有自己的选择,有其他的活法,不一定非得嫁人;惧怕嫁人是你没有经营一段夫妻关系的底气,不敢嫁人。一个是因为不想才不做,主动选择;一个因为不敢而不做,被迫选择。”
林萍萍懵懵懂懂。
江盼怜爱道:“你还小,不必考虑这么多,你安心长大,哥哥会让你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嗯。”对于他哥说的,林萍萍似懂非懂。但她相信他哥,她哥给了她无与伦比的安全感。
人生有无数种选择,没人能干预对方的决定。
孙巧巧的事对江盼来说只是个插曲,他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与帮助,但绝不会教她如何选择。
他也有自己的家人。
-- 世人--
正月底,去年十月份林业成新买来种下的五亩辣椒成熟,众人又是一通忙碌。
因着三月里马上又要大规模种植辣椒,加上十月份上市的辣椒酱还没有卖完,这次五亩辣椒江盼打算留出一大半做辣椒面和干辣椒,一并对外出售。
至此,江记经销铺除了售卖辣椒酱,还有辣椒面和干辣椒售卖,零售价辣椒面一斤二百二十文,干辣椒每斤一百八十文。
价格虽高,但物以稀为贵,一时间生意倒也不错。
三月份,林家村春耕开始。
里正从去年就关注江盼春小麦种植和收成问题,到去年九月底春小麦全部收割,确定产量不低后才决定在村里推行。
如江盼跟林业成建议,本次林家村春小麦种植只选择少部分人家,试推行;等八九月收割后,若效果好,再全面推行。
涉及到全村粮食产量问题,江盼就不敢如自家几亩地般随便种种,而是努力回想了前世所学所见轮种套作知识,写了份详细的方案。
首先确定种植种类和时间安排。
整个大启朝目前大部分都是单季作物,不论小麦水稻或是北方的青稞燕麦之类,都是一年一收。这样一来,一年间土地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空置状态,白白浪费。
而轮作种植就是把这种土地空置时间利用起来,达到一年两收或两年三收。
林家村地处偏南,气候适宜。江盼给里正的建议是先试种小麦,分春冬两季;春小麦三四月种,八九月收;冬小麦十月左右播种,来年四五月收割,这样能保证两年三收。
中间空置的几个月,可以用来涡肥养地。
当然,同一块地不能连着几年都种小麦;中间可根据土地肥力穿插种些其他作物,如油菜,豆类等,能很好的平衡土地养分。
等小麦轮种没有问题后,再将水稻加进来,由单季稻变成双季稻,这样每年的粮食产量都会大大提高。
确定好种植种类和时间,接着便是土地肥力的问题。
除了不同农作物套种平衡土壤养分外,最主要的便是施肥。
这个时期没有化肥,能用的都是有机肥。而林家村给土地施肥仅有秸秆燃烧和粪肥两类,少部分人会用槽渣。
江盼便建议里正说服大家增用腐植土和枯油饼,这两类肥力很足。
确定好肥料类型,接着便是如何施肥。常见的施肥节点便是基肥、种肥和追肥。江盼跟里正详细介绍施肥的节点和对应的肥料种类等。
这些都安排好,最后便是首次实行轮种的农户,这个里正在年前就一一做了动员。
能确定本次春耕种植春小麦的,整个林家村全部有十户人家共计八十亩地,这其中包括里正家、张娘子大儿子两口子、孙万军父母等。
林家村春耕的事项跟里正交代完毕,江盼就着手安排自家的耕种。
72/79 首页 上一页 70 71 72 73 74 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