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大夫。”
若云端水给大夫洗手,大夫一边洗手,一边道:“日后一定要注意,我给你开服药,要吃七日,日后可要注意,也不能下重活。”
“多谢大夫,多谢大夫!”容安感激道。
大夫笑道:“若是真的要谢,就谢你的妻子吧,若不是她,我也是不愿意来的。”
容安感激道:“内子自然是要谢的,只是大夫辛苦一趟,也是该谢的。”
“哈哈哈,客气了,这药你们明日来拿就是。”
嗯,多谢大夫。
“天色不早了,我要回去了。”大夫笑道。
“我们送您!”容家一家人把大夫送上牛车,又把车钱给了
大夫不喜出外诊的愿意,就是有的人家,要救人的时候匆忙,治完了有时候连口水都没有,有时候是夜间,主家连住处都不安排。
这家人虽然看起来贫苦,倒是知礼的,大夫心里有了计较。
“王忠,那容安怎么下床了,还送大夫出去。”
“这小人也不知道。”
王忠皱眉道:“这腰伤起码也要二三两银子,庄头给了五百文,这也是不够的。”
“对了,这许氏日日出去,去打听打听去做什么了。”
“庄头放心,小的明白。”
“去吧。”
“得嘞。”
次日一早,许氏又去摆摊了,容安本要跟着一起去的,许氏想着容安身体刚好,就给拒了。
这次两人带的东西少,找大夫拿药也只花了半两银子,再加上大夫出诊,一共花了一两半,加班马上牛车钱,许氏手里也还剩四百文。
许氏盘算了一番,就决定再给家里买些肉。
“小姐,咱们今日买骨头吧,我听说骨头吃了补人,姑爷身体刚好,正可以补补。”
“这好是好,这排骨也太贵了。”排骨比肥肉贵些,要十文钱一斤,许氏有些犹豫。
“夫人,看看咱们肉,好的很。”
“这排骨还能少吗?”许氏问道。
“夫人,这排骨抢手得很,少不了,若是想买骨头,不如买这个大棒骨。就是没什么肉。”
周屠夫笑道:“方才听说要补身体,这大棒骨最好了,炖出来的汤白白的。”
“这大棒骨多少钱。”
周屠夫笑道:“这一根五文钱。”大棒骨有人手臂那么大,虽然没什么肉,但是也不算贵。
许氏点点头道:“那给我拿个大棒骨,再给我割二斤肉。”
“好。”周屠夫手头很稳,上下也就多个一两二两的,周屠夫笑道:“这大棒骨五文,二斤肉十四文,一共十九文。”
“这二斤肉称得旺旺的,老板可真会做生意。”
虞兮正里6
“哈哈哈,都是老熟识,不必客气,日后多来就是了。”
“嗯,一定。”
许氏拿着肉离开,若云等走远了才道:“小姐,这屠夫可真会说话,我们就来了两次,就说是熟识了。”
许氏笑道:“这些人都是做了多年生意的,咱们也要多学着些。”
嗯,这些我可学到了。若云笑道。
家里的容与和容安在做木薯粉,容与在刮皮,其他的容安来做,容与还要烧火,父子俩倒也做得起劲。
容安躺了几天,皮都躺松了,就想忙活忙活。
待许氏他们回来的时候,两人都做完了。
“娘,你看着这都是我和爹爹做的。”
许氏看到那么多木薯粉,心里有些心疼,笑道:“我儿真乖你身体不好,这些事就不要去做了。”
“娘,没事的。”
“娘,骂爹爹。
爹爹刚好就去做事。”容与嘿嘿道。
“小鬼头,白疼你了。”容父笑道。
“好了好了,还饿着吧吧?”
“嗯!”
“娘今天给你买了排骨,给你炖萝卜吃好不好?”
“好啊!”
容安笑道:“若云去歇着吧,这里我来就是了。”
“姑爷,这怎么行。”
“若姨,陪我玩嘛,让爹爹和娘亲说说悄悄话咱们玩!”
容与看着若云的肚子,已经有些大了,就有些心疼,他人小也帮不上家里什么。
容与让若云到屋里陪他玩,若云给容与讲他家乡的故事,容与听得津津有味
灶房里
“韵娘,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这有什么,咱们福气是一家人,客气什么。”
容安惭愧道:“我现在才明白,什么都比不上咱们一家人和和气气的。”
“这样想就是了。”
“只是我如今干不了重活,已经是个废人了。”
“怎么说这种话,总会有办法的,再者说家里也有了进项,你别担心,我看咱们与儿是个聪明的,咱们问问他,说不定有办法。”
容安也点点头道:“咱们与儿最是聪明,除了身子不好,唉也是我的不是。”
“都过过去了,别说这些。”
许氏把大骨头放到锅里,炖成奶白色,颜色好看极了,味道也好。
容与喝了三碗还想喝 ,连若云如今胃口不好,也喝了两碗。
“这大骨头可真还,还比排骨便宜。”若云笑道。
“是啊,咱们下次还买。”
一家子吃完了,屋里闲聊。
许氏笑道若是与儿,你最聪明了,咱们家里的生意都是你想出来的,如今你爹爹身体也不好了,干不了重活,你说你爹爹可能做什么。
容与咬了一口钵仔糕,窝在容安怀里道:“娘亲,这不是很简单吗。”
“哦?”
“娘亲和若姨在码头卖糖水,一天最少也有二百文,码头上虽然也有孩子,但是还是没有镇上孩子多。”
“你的意思是,让你爹爹去镇上买糖水?”
“在码头上卖糖水,干活的人可以喝,咱们家还有钵仔糕啊。”
许氏问道“你是说让你爹爹去卖钵仔糕?”
“对呀,钵仔糕软软的,老人孩子都爱吃,说不定比糖水还好些,加上钵仔糕在家里做好了都可以,不用想了甜汤那样麻烦。”
容安笑道:“对啊!”
许氏犹豫道:“这不是和小贩一样吗?”
容安笑道:“如今娘子都在码头上摆摊,一家子都在努力,难不成我还端着少爷的架子。”
“可是……”
“好了好了,韵娘不说这些了,面子都是人赚出来的,若是连饭都吃不起,还说什么面子。”
容与举起一个小手道:“家里人都有事干,那我……我在家里做钵仔糕。”
看着容与一本正经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哈,这孩子……还怕自己没活干啊。”许氏笑道。
“你放心,等再过些日子,娘给你找些事干。”
儿子的聪慧,许氏都看在眼里,她可以去摆摊,去走街串巷,他儿子可不行。
“庄头,打听出来了,容家他们去码头上摆摊了。”
“摆摊,摆摊能赚什么钱?”
“庄头,你有所不知啊,他们再卖甜水,三文钱一碗。”
“三文钱?”
“对啊,他们那甜汤有些古怪,里面有什么丸子,码头上的人都爱喝,依我看一天赚几百文都是没问题的。”
“几百文?”胡庄头不敢置信道。
“是!”
“他们倒是有了好运,你暗中盯着,看他们这甜汤是怎么做的。”
“庄头的意思是……”
胡庄头哈哈大笑道:“王忠,你是个聪明的,若是有了赚钱的营生,也能贴补家里。”
“小的明白了!”王忠知道胡庄头是让他去看他们怎么做的,一天能挣几百文,这生意谁不眼红啊。
虽说若是把生意拿过来,庄头肯定是要占大份,他也可以喝点汤。
第10章 钵仔糕2
容安带着容与走街串巷,钵仔糕样子好看,最开始虽没有人买,容与就在旁边吃,这孩子都是爱从众的,看到容与吃得香,都黏着家里人给买。
“阿爹,那个是什么,我也想吃。”一个俏生生的小丫头在父亲肩头喊道。
“哥哥你吃的什么啊?”
容与笑道:“小妹妹快尝尝。”
“爹爹,可以吗?”小丫头问道。
“小哥哥给你,那就尝尝吧。”男子笑道
小姑娘嘿嘿道:“谢谢小哥哥。”
小丫头吃了一口,甜甜的还有一点果子的香气,小姑娘头上带着银色的小铃铛,看起来软乎乎的,吃了一口钵仔糕,眼睛都高兴得眯起来了。
跳起来道:“好吃好吃!”
容与笑着再给了小姑娘一块,顾大富笑道:“小孩子喜欢,我买一块给孩子尝尝就是了,再尝就不好意思了。”
顾灵儿也乖巧道:“谢谢哥哥,这个多少钱啊,爹爹给我买。”
容与笑道:“这本来就是试吃的,小妹妹再尝尝别的味道也还。”
顾大富也不再客气,小姑娘咬了一口,对着爹爹道:“爹爹,这个是红枣味道的,祖母爱吃!给祖母买回去吃。”
“你祖母年纪大了,可不爱吃糖了。”顾大富笑道。
“爹爹,这个糖是软软的,祖母肯定爱吃,给买嘛给买嘛。”小丫头抱着爹爹的腿撒娇。
容安笑道:“小姑娘可真孝顺,我们家这个糖是软的,老人也能吃,您尝尝。”
顾大富尝了一口,果然是软软的,还有些弹牙。
“这味道是好,多少钱一个?”
容安笑道:“两文钱一个。”
顾大富笑道:“怎么便宜,比糖葫芦还便宜一文呢?”
容安笑道:“我们这糕点是不贵,但是味道好,老爷觉得好吃了再来。”
顾大富笑道:“给我来十个吧。”
容安听到要十个,心头一跳,随即笑道:“好,这就给你装起来”
容安包好钵仔糕,递到顾大富手里,顾大富笑道:“你们明日还来吗?”
“还来,我们就在镇上卖,若是家里的孩子喜欢,我明日再来。”
“哈哈哈,好!”容安笑着点点头道。
“小哥哥再见!”顾灵儿乖巧道。
容与露出一抹笑道:“小妹妹再见。”
“哥哥肯定爱吃这个糕糕,我要拿回去给哥哥吃。”
小丫头一路上叽叽喳喳的,顾大富又把闺女抱在怀里,笑道“就记得你哥哥,你哥哥”
顾灵儿哼道:“哥哥天天用功读书,很辛苦的,爹爹也不知道心疼爹爹。”
顾大富笑道:“这不是有你这个小棉袄吗?爹爹就疼你好了,你哥哥自然也是你和你娘亲关心着。”
灵儿笑道:“好吧好吧,那我多关心关心哥哥,把爹爹那一份也替了。”
“咱们灵儿真乖。”
容安把东西卖出去了也高兴,笑着对容与道:“咱们的钵仔糕好吃,这一下子就卖出去了不少。”
容与点点头道:“现在爹爹可放心了吧。”
容安笑道:“放心了,放心了。”
“可饿了?”容安看到已经快到晌午了,怕儿子饿着问道。
“倒是不怎么饿。”容与笑道。
“不饿也该吃点东西。”容安看到旁边有个馄饨摊子,就去要了两碗馄饨,父子俩一人一碗,一碗五文,老板看容安块头大,多放了几个馄饨。
容安笑着谢过,给店家送了一个钵仔糕。
“这东西倒是好,今日有不少孩子买,我家闺女看到了,肯定高兴。”店家收到糕点也高兴,笑着道。
容安一边吃东西,一边笑道:“小姑娘是爱吃些甜的。”
后面又来了几个人买钵仔糕,做开始也有人还好奇,这是透明颜色的,能好吃嘛,后面尝了都买了不少,起码也是两个。
这边容安和容与卖完东西,就去码头上找许氏她们,一家人一起回去。一家子回去又遇到了张氏。
许氏笑道:“张娘子赶巧了啊!”
张娘子脸色有些勉强,笑道:“许妹妹这会儿回去呢?”
“是啊,姐姐怎么脸色不好,这个时候才回去。”
张娘子笑道:“没事的,怕是累了。”
“姐姐莫不是有心事,不如说与我听听,说不定有法子呢?”
张娘子看许氏热心,叹了口气道:“也是我不好,这些事说了,也是丢人。”
许氏看到张娘子拿着药,问道:“是不是你身子不适。”
张娘子红了脸,容安笑道:“这里面热得很,我去外面坐着”
许氏笑道:“张姐姐,如今你可以说了吧?”
张氏无奈道:“许家妹妹,我……”
“唉,我们家和村里人有些龃龉,当时家里的田地,两家的长辈是换了的,但是如今我们家种得好好的,如今他们不认账,要要回去。”
8/140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