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只觉得心肌一梗,想了想之前整个交流团立下的“三天内解决这该死的历史”的决定,小心翼翼地问:“我们误拿了学生用书吧,难道华夏就没有大年份表吗?”就是那种,比如“1420年,故宫建成,象征xxx;3420年,故宫2000岁,象征xxx”这样,简单、明了的表!翻译成联邦文也是“一→一”这样模式的年份表!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件大事对华夏的影响的表!
唐肃被他问得十分疑惑:“先生,你让我好好想想。”说着就打开了智能机,像模像样地搜索起来。
学者差点一口血吐出来:真的在网上搜到的话,他至于拉下脸来问吗?
唐肃没注意到学者的表情,眯着眼睛认认真真地去搜,嘴里还依稀呢喃着什么,学者华夏语不错,大概听明白了,他说的是:“我记得有学霸做总结……咦……难不成资料被删了吗……文史系的学弟学妹应该都靠这份资料救急才对……”
他大概搜了有五分钟,才“啊哈”一声笑道:“找到了,需要我发到你的智能机去吗?”
没想到自己在网上没能搜到的信息还真的被对方找到了,学者只觉得华夏这个民族奇怪起来,连网络都欺负外来人!但是他做出了感谢的表情:“那实在是太麻烦你了,请发过来给我吧。”
唐肃一边发一边说道:“华夏出版的书籍里没有你们想要的那种表,好在有人做过事件表的笔记,整理得较为详细,不过也只能知道个大概,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要的就是够简洁!那几本书的内容才是不正常记录,你们华夏人要学习联邦史,要考第一第二大学,本身就很忙了,还把自己民族的历史那么细化,真的忙得过来吗?
学者一边吐槽,一边说着感谢的话。
等文件传完之后,他立刻就告辞走人。
回到宿舍,他慷慨地与所有人分享自己拿到的资料,这一次也是几个人分看。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分到的那一部分:
改革背景:北魏中期,各级矛盾日益尖锐,孝文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做出了改革。
{ 政治方面} 结果:
{ 经济方面} 结果:
{ 文化方面} 结果:
改革的历史作用: (正面评价)(负面评价)
学者:“……”所以,年份在哪里?
一个小时之后他才知道,这份文档,把具体年份、大事件内容,分开了,他看的这将近1页的总结里,在另一个同事的资料中,只占据了一句话: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改革。然后没了,至于改革的作用,也就是“历史评价”那里,得他这边找。
于是他们开启了“你看年份,我找作用”的分工合作,然后汇总的模式,等他们把年份大事及大事的作用整理完成,又是5小时过去了。
此时第一天已经过去了。
而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首都星,他们的人员也正和联邦政府进行洽谈,并且双方的脸色都十分不好——不,或者说是帝国那边的代表团脸色十分不好。
“您刚刚说,联邦不打算兑现之前的诺言?”
联邦的人员轻描淡写:“先生,不要以为我们远在首都星,就不知道你们暗地里做了什么,骆先生是烈士遗孤,你们暗中售买人员拿走他的信息的事情我们已经上报,把消息卖给你们的人员我们也会后续处理,还有,请你们时刻记住,你们并没有和我们谈条件的权利。”
帝国的人脸色暗得可怕:“骆家很有可能掌握了生物机甲的技术,他们瞒着联邦,你们真的能相信他们的忠诚吗?”
联邦代表嗤笑了一声:“如果真的如你们所说,骆大元帅在最后一战中用传说中的生物机甲突破你们的防线,这不就是他们家忠于联邦的证明吗,我们傻吗,不信我们的英雄去相信你们。”
这个时候,帝国的人才相信自己是被联邦政府耍了,更甚至他怀疑,之前他们暗中接洽的那些人,其实都是联邦政府安排的结果。
这个怀疑让他们怒火中烧,恨不得当场掏出武器。
“你们不怕……”他想说你们不怕帝国宣战不降,战火重燃吗,可是转念一想,早在结束的时候联邦就派人接管了帝国群星的武器库,现如今帝国还真的没有重新宣战的能力。
再糟糕的是皇族们已经被联邦列出的条件打动,几乎没有了战斗的欲望,在联邦开出的种种条件之下,他们甘愿守着自己的那些小权利和金库荒度余生。
“我们自然不怕,”联邦代表和颜悦色地说,“我们既然敢耍你们,自然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第50章 五十章
首都星阴云丛生,华夏这边却十分平静。
帝国的参观团成员虽然忙碌了一整天,但是总算有了发展,看到了希望,学者们精神抖擞,打算趁着新鲜劲儿继续查看、分析,从凌晨3点至次日中午11点,总算按照目标,凭着强迫症,把华夏的发展过程看了两遍,大概捋顺了华夏发展大事件。
当然,他们也记了无数槽点:比如让人匪夷所思的把神话当正史、比如莫名其妙被当成文物的石头【注1】、还有一些他们认为应该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在历史当中却莫名其妙被华夏人保留下来的东西、再比如他们在战争中不想办法保护自己还想着转移这些死物的愚蠢行为等等,他们觉得这都是能讨论的点。
觉得终于有借口逮住骆清逸的学者们在第二天下午终于散去,各自好好睡了一觉,第三天早上,他们又聚集在一起,仔细商量,然后终于决定要去堵骆清逸。
然而就在他们要出门的时候,却见接待团的人面色凝重地聚在一起,有人的智能机屏幕开着,大伙儿正皱着眉头看着上面的信息,照着情况来看,似乎没有人能抽出空来陪他们出门。
他们好奇地问了几句,只有唐肃有心情理会他们:“一个傻瓜,不清楚华夏的历史就敢在那里乱说话,我们正在看骆院长怎么反击呢。”
学术领域,可不就是专家们最有发言权吗?而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为文史院院长的骆清逸,在这方面绝对权威。
“发生了什么事?”罗德里克问道。
“就这几天闹起来的,雕刻手艺的事儿。”
大约三天前,有人在网上发了个动态,大肆夸赞了华夏的雕刻技术,之后网友们不断深挖,发现华夏的雕刻——无论是木雕、骨雕、石刻……出来的作品都让人惊为天人,网友们纷纷给“连核桃都能雕成艺术品”的民族献上膝盖,更别说这个技术疑似促进了飞船的外层保护膜新材料正式投入使用,于是华夏雕刻技术就在宇宙火了。
而三天前傍晚,首都星快下班的那个时间,当年协助研究飞船外层新型保护材料的团队发文,证明了当初的“使材料镂空分布”这个建议确实是来自一位华夏籍研究人员(该研究人员已于去年因病去世),原本这个促使新材料投入使用的建议应该在当时飞船引起热议的时候被特别提及,但是因总统遇袭、局势紧张以及一些别的原因,大伙儿再三考虑之后选择了沉默。文章的最后是对参与此次研究的研究人员的一次夸赞和感谢,重点表扬了那位提了建议的研究人员的贡献,却因保密条款并没有提供名字以及提供相片给媒体。
但是这几乎是官方石锤了“华夏技术促进科技进步”这个说法。
整个联邦很诡异地掀起了一波“华夏雕刻艺术热”,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成为了华夏的粉丝,不少人在大肆宣扬华夏技术救了总统的命这一言论,但凡说一个“不”字,都得被一群激动的粉丝喷得自闭。
这件事来势凶猛,在华夏人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便有人突然发难。
有人晒出了几个实物和几张老旧的、勉强能认得出样子的照片,那张照片显然是早几百年、旧科技时代的作品,像素模糊到现代技术都无法修补还原。
但是实物是栩栩如生的雕刻品,照片是多年前的老资料。
对方十分气愤地表示,他的祖上也是地球人,但是绝对不属于华夏这个民族,这些年,从华夏移民的地球人虽然已经和星际人类融为一体,本民族历史基本寻不到根源,但是这不是华夏把别的民族的东西占为己有的理由。
“很不幸,我恰巧就是‘基本’之外的个例,大环境之下已经找不到我民族的历史和手艺,但是我的家族有对此的记载,而我的爷爷手中就有当年的部分资料,甚至我在他的教导下学习到了这些,这只是我平日的消遣,无法说自己达到大师等级,但是虽然我们民族没落了,华夏人,也请你们不要乱盗取别人民族的历史,会这些雕刻技术的,不止你们一个民族。”
晒出来的雕刻品中,确实与华夏展示出来的雕刻品有着相似的外貌,别的星球不少有雕刻手艺的老师傅纷纷在网上发言,称这个晒出来的雕刻品应该是和华夏目前展示的雕刻品有师出同源,而对方展示的资料又可追溯至地球封建王朝时期,这个料一爆出来,全网都炸了。
——你告诉我之前我们觉得无比珍贵的玩意儿,其实不是华夏人一个民族的?
——我认为华夏人或许在雕刻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但是说出“独属于我的民族”这句话就托大了,地球早期移民的那一代人虽然寿命短,但是从第三代开始寿命就很长了,至今应该还有第五代的老人在,肯定还有人知道自己民族的历史吧?
——趁着别人民族融合了就占据别人民族的东西,对这个民族瞬间没有好感了。
一天前大伙儿多么佩服这个民族,如今就多么反感。
渐渐的,民众中出现了一个呼吁声:华夏之所以拿到自治权,理由就是他们的文化历史独一无二吧,但是如果是他们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那么拿自治权的理由还能站得住脚吗?
这个呼声不大,没有被拉到评论第一,但是评论列表往下滑动的时候,却又总能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它没有掀起太大的风浪,却让一些容易被煽动情绪的人如鲠在喉,十分不舒服。
更别提第二天晚上,华夏联合大学的一位教授公然转发这条说说,挑衅似地问:你能告诉我这些资料的具体年代吗?
对方的回复十分不屑,又带着指责:我的民族已经融入时代的浪潮,历史文件失传,我无法给你详细的数据,但是我十分确定它就发生在古代,在我以前的民族中也是一门很悠久的技术。
转发并挑衅的人正是骆清逸,他这条说说底下也被诸多网友指责:人家不是说了历史不全了吗,你为什么揪着不放,华夏人都这么不讲理的吗?
骆清逸很快就回复了一个笑脸:给我一点时间,我慢慢和你讲理啊。
这之后他就消失了一晚上,等再次发文的时候,就是交流团要出门前半个小时。
他的这“讲理”的回复已经被整个联邦传疯了。
交流团面面相觑,不约而同选择停下脚步,先停下来看骆清逸的证据。
他的回复只有一句话,却配了非常多的图文。
【第一:你的国家、民族的出处来自于华夏的《山海经》【注2】,第二:你那玩意,是当初来当华夏的附属国时学过去的。】
这句话可太拉仇恨了,底下一群人嘲讽完了,才打开配图——交流团看到这条回复的时候已经过了最初发布期,那些谩骂的话早就已经被压在底下了——结果被一大堆硬核历史年代表摁在地上疯狂打脸。
图一是对方民族所处国家的历史年份以及华夏的历史大事件年份,是为了证明对方民族不知道比华夏晚诞生了多少年。
图二是对方来朝华夏的时候,从华夏这里学到的东西——骆清逸还配了各种图,包括不仅限于华夏的,还有对方国家的。
图三是对方晒出来的图片的高清无码照片——这玩意不仅仅在对方国家有一套,故宫还有一套,且故宫这套是正版,对方那套是拓印版,有两国交流文书为证,甚至这个文书不够资格进入华夏故宫,仅收藏于华夏圆明园。
图四是帮忙分析了对方国家的雕刻发展史——从华夏以及附近国家学习并加以改进,有对方国家部分历史书、早期亚洲一些国家的《世界史》部分资料为证。
图五是帮忙列举了对方国家还从华夏学习了什么,但是这一次就不贴图了,只留下了一句“预知详情,且待下次开撕”。然后补了个PS:其实我觉得吧,早些年你们国家的人就曾经说过你们创造了宇宙,所以你们民族还是很伟大的,先生,你考虑把你们民族历史捡起来重新学吗?
然后贴了一些资料。
有关对方的民族当年吹嘘自己是宇宙创造者的资料。
简直全联邦公开处刑,这脸打得太硬核,直接把对方吓懵了,色厉内荏地说资料造假,结果被故宫博物院转发艾特:部分文物及文献收藏于华夏圆明园中,欢迎您来亲眼证实。
整个联邦民众快乐吃瓜,当天这个话题就爆了。
交流团把整件事经过看完之后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他们下塌处接待团的人员们已经从一开始的神色凝重变成了眉开眼笑。
罗德里克沉默地想了想自己在“华夏大事件年份表”中找到错漏处,又打开了智能机,在昨天下载的华夏历史数据库中打下自己之前记下的疑点作为关键词。
三个小时之后,他们自己在材料中找到了答案。
几位学者相互看了两眼,沉默地删掉了自己笔记本中的东西。
“还出门吗?”有人干巴巴地问。
房间里沉默良久,响起几道苍老的声音:“我觉得有点困,去补个觉……”
老年人经不起折腾。
第51章 五十一
交流团的主要成员(除掉象征性的安保人员和外勤等等)一共10个人,其中五位帝国知名学者,都是上一辈老学者带出来的优秀后代,在学术领域中年纪不大,却已经是帝国的顶梁柱。
帝国这一次把他们放进交流团,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诚意。
剩下来的五个人才是这次交流的主要领队,正儿八经的帝国外交部的人——即将要被撤部或是融入分部,为了手中权力不丢,极力渴望促成帝国自治星系,所以对于华夏这个自治星抱着绝对的仇视。
他们原本应该在3天后得到学者们从浩如瀚海的书籍内容中随便选出来的“华夏知识BUG”,哪怕就几条,也足够他们对华夏发难。
39/86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