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清晨雪(GL百合)——之晨

时间:2025-03-18 07:52:23  作者:之晨
  顾晨忍不住轻笑出声。
  国公夫人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道:“你都被苍蝇盯上了,不觉得恶心,还笑!”
  她赶紧走过去,一边为外祖母顺气,一边道:“外祖母都说是苍蝇了,挥手赶开便是,实在不值得动气。”
  国公夫人听她如此说,方觉好受了些。
  顾晨接着道:“此事,应顺着腰牌这条线索查下去。皇室腰牌可不是好弄到手的,更不易仿制。我打算去看望姑母。”
  国公夫人点头,道:“是了,你这次回来还没有去给你姑母请安,理应尽早前去。”
  “是,明日我就去给姑母请安。舅父,不知现在京中形势如何?”
  甄明理斟酌一番,道:“现在京中几位皇子都有自己的势力,盘根错杂。二皇子和三皇子势力颇大,看起来二皇子更胜一些。不过,五皇子却是个深藏不露之人,看起来弱势,实则恐怕并非如此。这几个皇子为人如何,你是知晓的。至于八皇子,主要还是靠丞相。可先帝晚年设立六部,为的就是分权丞相,到如今,魏丞相的势力虽然依旧强大,却大不如前了。”
  国公爷道:“不错。当日魏梃愿意助你继任大将军,最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他的权势已不如从前了。我去和他商议的时候,他辨明形势,不得已,抓住了你这个‘大势’,为的是让八皇子登上那个位置,好保住他魏家其后百年兴盛。”
  甄明理看向赵婉,道:“至于八皇子的为人……”
  赵婉也不拖沓,道:“曾听家父说过,八皇子机敏好学,谦恭有礼。只不过,年纪不大就醉心于所谓的帝王之术。其他的,家父并未多言。”
  并未多言,却足以窥见端倪。
  顾晨了然,道:“最后如何,皆应由当今陛下决定。我做为臣子,遵从圣意便是。”
  为臣之道,理应如此,镇国公父子深以为然。
  “至于父王之事,只要是相关的人,我都会让其付出代价。”
  提起这事,国公夫人就怒不可遏,道:“早知这群畜生会如此,当年‘嘉阳之乱’时,就该让反贼将这几个小子宰了。真不知当日我们在宫中拼死护着他们是为了什么。”
  这话除了国公爷,无人敢接。
  “当今圣上是咱们看着长大的,一路从太子到继位,着实不易呀。他仁善宽厚,知恩念情,是个好皇帝。皇后也是贤良明理,德仪俱佳。帝后待咱们一家,待晨儿都不薄。圣祖、太祖更是皇恩浩荡,‘嘉阳之乱’咱们怎能袖手旁观。君君臣臣,咱们做了臣子该做的事。你莫要再说如此气话了。”
  国公夫人长叹一声,不再言语。
  赵婉听了几人的话,对着顾晨这个如同自己亲生骨肉的孩子,即便有些话不应是她这个做舅母的说,但她不得不说。
  赵婉起身,对着主位行礼,道:“父亲,母亲,儿媳有些僭越的话想对晨儿说,还望父亲和母亲允许。若是儿媳说错了,愿去祠堂领受家法。”
  二老何时见过赵婉如此,皆是一惊,纷纷表示但说无妨。
  “晨儿,你孝顺,忠义,果敢,又手握大权,今后要走的不会是一条寻常之路。舅母今日要对你说一些有违世俗大道之言。”
  顾晨躬身,道:“请舅母教诲。”
  “孝,不可愚孝。忠,不可愚忠。敢,不可冒进。不要被世俗所困,你只要守住本心,无愧于天地即可。”
  顾晨垂眸,恭敬的道:“孩儿谨记舅母的教诲,”
  今日天气甚好,无风无雪,碧空万里。太阳照在身上尽是暖意。
  甄衡和甄惠已经换好了练功服,坐在平日练武的院子里等着。小厮们按照指示,搬了桌椅到院子里。旁边放着炭火,既是用来取暖,又可用来煮水沏茶。一众婢女拿来茶盏果子,一一摆好,恭敬的候在一旁。
  不多时,一家人都到了院子里。二老依旧坐在上首,甄明理和赵婉也都入座。
  云逍和海遥将顾晨的袖口和裤腿一一绑好。
  甄惠率先出来,手中拿着一柄剑。顾晨看向两排的兵器,也从中抽出一把剑。
  甄惠行礼,道:“请阿姐赐教。”
  顾晨颔首。
  甄惠当即一剑刺出,顾晨抬剑迅速一档。两人一来一回,过了三十几招。顾晨利落的回身一挑,剑尖直指她的咽喉。甄惠停下,甘拜下风。
  “惠儿有了很大的进步,很是不错。”
  甄惠很清楚,能过三十几招,多是阿姐给自己喂招。
  “阿姐莫要哄我,就我这剑术,勉强能算是强身健体。”
  “那惠儿练剑还想如何?”
  甄惠想了想,道:“若说以前,强身健体已是足够。可今日见了阿姐,听了阿姐的那些话,我也想更加长进,能为阿姐分忧。阿姐,我不是说我要像阿姐一样能够从军,只是我也想更多些历练,希望能够用剑保护自己,若有余力,也可保护家人。”
  “惠儿,保护自己和家人不一定要用剑。不过,你若有如此想法……外祖,该为惠儿换一位练剑的师父了。”
  镇国公听着两个小辈的交谈,抚着胡须,笑着点头应下。
  甄惠开心的收好剑,她早就想换个师父,学些真正可以用来搏杀的剑术了。
  甄衡快步走到中央,手中拿着一柄刀。
  顾晨唤来安生,利落的抽出他腰间的雁翎刀。
  上一世,顾晨在朋友家中见过一套日本武士刀,很是惊艳。有了兴趣便研究了起来,追根溯源,痴迷上了唐刀,最喜欢的便是雁翎刀。这一世,她通过父王的引荐,和大周第一铸剑师戚先生相识,将自己熟知的雁翎刀讲解与对方,真的锻造出了雁翎刀。此刀一处,威震天下。顾晨将功劳都归功于戚先生,两人成为了忘年交。雁翎刀的锻造对技艺和铸造的材料都有很高的要求,成品并不多。除了顾晨和她身边的一些将领有此刀,其他人就算花重金,也是很难求得。
  二人挥刀战在一处,经过六十多个回合,甄衡败下阵来。
  甄衡感觉十分畅快,还要再来切磋。
  “不来了,你要累死阿姐呀。”
  甄衡抬手擦汗,笑着道:“阿姐哪里是累了,分明是嫌弃我功夫差。”
  顾晨见他没有丝毫气短,便知他平日必是勤加练武。
  “衡儿这刀法可不差,单论这刀法,足可以上阵杀敌,博个军功,当个小将军了。你现在输给我,只是缺少战场历练。”
  “阿姐此话当真?”
  “当然是真的。”
  顾晨看向甄明理,道:“舅父,若有机会,便让衡儿从武吧。他这样的好苗子,若是不从武,当真可惜了。”
  甄明理知道儿子自小便想从武,一直没有应下,是有所顾虑。当年父亲担心功高震主,恐惹祸事,主动辞去了官职。他明白父亲的担忧,加之自己更擅文,便走了文官的路子。若是甄衡选择从武,恐怕会再次遭人忌惮,说不准会祸及全家。今日他在正厅之中听得晨儿和衡儿的对话,心中已经有所松动,此时晨儿又推了一把,他终是拿定了主意。
  “衡儿,为父这些年一直不曾支持你从武。如今你阿姐都如此支持你,你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吧。”
  “多谢父亲!”
  顾晨想让他更高兴一些,道:“改日我去拜访戚先生,让他为你锻造一把雁翎刀。”
  甄衡眼睛发光,“多谢阿姐!”
  几人晒着太阳,饮茶闲聊,虽惬意,但毕竟是冬日,难免有些寒凉。快要到用膳的时辰,顾晨请几位长辈先回屋,自己再指点一下甄衡射箭,稍后便到。
  甄衡手持三石弓,连射三箭。三箭皆中箭靶,只一箭中了靶心。顾晨取过弓,毫不迟疑,抬臂便射,一箭直中靶心。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一箭看似射的轻巧,其中的功夫却极深。甄衡、安生等人不住叫好。
  顾晨细心的指导甄衡。甄衡听得专注,虚心受教,等他再射出一箭,正中靶心。
  多日不曾练功,顾晨不免有些乏了,准备喝口茶,歇一下就去用午膳。
  甄衡今日很是尽兴,可他心中一直有一件事想问阿姐。可若问了,恐会惹阿姐难过。可若不问,他这心里总是放不下。犹豫再三,还是问了出来。
  “阿姐,我有一事想不明白,一直埋在心底。”
  顾晨放下茶盏,面带微笑,道:“何事?”
  甄衡咽了咽口水,道:“阿姐,姑父他……他当日明知有危险,为何不派自己麾下的将士前去峡谷,比如说靳忠。姑父他是大将军呀,是主帅,为何要以身犯险?若是那日姑父没有亲自前去,现在……”
  作者有话说:
  看到多了几个收藏,虽然只是几个,但很是开心,今天多更一章。
 
 
第33章 
  甄衡说不下去了,在他心中,姑父是当世第一英雄,犹如神明般的存在。他是那么的崇敬姑父,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追随姑父驰骋沙场,为国尽忠。可现在,神明陨落了。
  顾晨望着湛蓝的天空,久久没有言语。就在甄衡觉得阿姐不会回答的时候,顾晨开了口。
  “当日,我和你想的一样。我百般劝说都无法阻止父王,父王也不准我前往。最后,我提议让靳忠带兵去峡谷营救百姓。父王听后大怒,一脚踹在我的胸口……”
  那是父王唯一一次对自己动粗。
  “父王怒斥‘为将者,不能身先士卒,命麾下前去涉险,何以为将?为人者,明知前路凶险,却让他人替身犯险,何以为人?为父的命是命,那些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你怎可有如此令人不耻的想法?’”
  顾晨到现在都记得父王看着自己,满脸的失望。
  她当时整个人都蒙了,作为女儿,她只是不想让父王出事啊。后来,便被父王派人看管了起来。自己与父王生前的最后一面,被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
  天上的太阳炽热明亮,刺的顾晨眼睛生疼,她闭上眼,垂下头。
  “阿姐……”问了不该问的话,甄衡十分懊悔,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顾晨缓了缓,道:“直到现在,我都认为父王做的并非明智之举,身为主帅,不应以身犯险。但我理解父王,父王选择了大义和责任。我不及父王,做不到没有私心。”
  甄惠走到她身旁,轻声安慰道:“阿姐,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有情,便有私心。姑父大义,可比肩圣人。可我想姑父当时也只是一时冲动,并非真心要责怪阿姐。姑父心中也必是明白,阿姐做的一切都是出于为人子女的担忧。”
  甄衡起身,自责的道:“阿姐,都是我不懂事,惹阿姐难过。”
  “衡儿,不要自责。每个人都会做出自己的选择,对与错固然重要,但有时却是说不清的,只要无悔就好。走吧,阿姐饿了,去吃饭吧。”
  顾晨牵着甄惠的手走在前面。甄衡看着阿姐挺拔的身姿,回想着姑父的一番话,明白了何为责任,何为大义。而阿姐毫不遮掩的坦诚和对他的教诲,让他更加钦佩。他下定决心,必要成为如姑父和阿姐一样令人敬重的英雄。
  国公府从来不在意那些迂腐的死礼,一家人和乐融融的用饭,席间欢声笑语不断。
  刚吃过午饭,有小厮送上来一叠拜帖。顾晨也扫了几眼,什么侯府的,伯爵府的,全是高官显贵递上来的。
  “这是?”
  国公夫人道:“全都是想来议亲的。惠儿及笄后就陆续有人来议亲。衡儿虽然还没有功名在身,已有许多人家来议亲了,也有人家还想观望观望。但自打你攻下安宁城,北齐投降之后,议亲的人是络绎不绝,门槛都要被踩烂了。这些人呀,三天两头的往咱们府里跑,都说是来看我这个老婆子的,其实呀……一个个的,话里话外的意思,不是非惠儿不娶,就是非衡儿不嫁。”
  顾晨“噗嗤”笑出声。
  甄惠故作埋怨,道:“阿姐还笑。都怪阿姐,这些个人把主意都打到了我和兄长身上了。还说什么我再不定下来,就是老姑娘了。气死我了!”
  顾晨一噎,表弟表妹都才十六而已。
  “怪我?好,都怪我。那你们两个不想议亲?”
  甄衡和甄惠齐齐摇头,“不想。”
  “这么多人,你们两个就没有相中的?”
  二人再次整齐的摇头,“没有。”
  顾晨洒脱的道:“那就不管他们。衡儿和惠儿想什么时候成亲,就什么时候成亲。想和谁成亲,就和谁成亲。外祖母,我说的对吗?”
  “对!咱们国公府的孩子不需要攀附谁家,更不需要委曲求全。想娶就娶,想嫁就嫁。若是不想,咱们国公府也养得起。”
  甄衡和甄惠嘴上抹蜜,道:“还是祖母最疼咱们。祖母最好了!”
  甄明理和赵婉很是认同母亲的话,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是好的,也都有主见,不需要太过操心。再者,家中已是富贵显赫,不需要用孩子们的亲事去做谋划。只要两个孩子平安顺遂,一切足矣。
  一家人说说笑笑,见外祖母有些乏了,顾晨想着明日还要去见姑母,也要早些回去准备,便打算回去了。甄明理让她稍等片刻,转身去了书房。
  趁着这个功夫,邓嬷嬷按照国公夫人的意思,将安生和云逍唤到近前。二老感念他们一路辛苦陪伴顾晨,护主有功,赏了每人一千两。
  安生因着自身的经历,最是爱银子,银子能让他觉得踏实。拿着这一千两的银票,乐得合不拢嘴,心想二老可真是实在人,直接给银票,真好。
  云逍宠辱不惊,规规矩矩的行礼,趁着低头的时候狠狠的白了安生一眼。这个见钱眼开的家伙,尽给主子丢人,真该打出去!
  过了一会儿,甄明理拿着一个信封回来,递给顾晨,道:“这个你拿着,看了里面的内容你就明白了。”
  二老嘱咐她万事小心,照顾好自己,得空就来府里陪陪他们。舅父舅母也是一番叮嘱。顾晨都一一应下。甄衡、甄惠一路送她上了马车,直到马车拐出视线,才不舍的转身回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