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婷立即跪在地上,抽泣着道:“爹爹不要怪姐姐,也不要怪娘,都是女儿的不是。都怪女儿蠢笨,怎么都讨不到姐姐的喜爱。”
杨志看向杨雁,目光相触,以往关系冰冷的父女二人,此时却心有灵犀,瞬间就明白了彼此的态度。杨志端起茶盏,悠然饮茶。杨雁安安静静的站着,很是闲适。
柳氏母女哭了一阵,见没人搭理,心知不妙。
柳氏再次开口,“老爷,难道你忍心婷儿因为嫁妆而被京城众人嘲笑吗?你要多为婷儿想想呀。就算不为了婷儿,也要想想咱们杨府的脸面,还有三皇子的脸面呀。老爷,你可要做主呀。”
杨志将茶盏放到桌案上,道:“雁儿母亲的嫁妆都归雁儿所有,后日成婚,全部带走。”
柳氏和杨婷不可置信的看着杨志,没想到他真会不顾及她们。柳氏急了,“老爷,不可如此呀!”
杨志平静问道:“为何不可?”
“婷儿也是老爷的女儿,怎么能只顾着杨雁,而丝毫不顾及婷儿!我儿刚刚说的不错,杨雁的嫁妆就是杨府的嫁妆,凭什么都让她带走?”
杨志笑了,他平日极少笑,这一笑反倒是将柳氏和杨婷吓到了。
“大周有律法,女子成亲所带的嫁妆全归女子所有,成婚后若无同意,夫家不可动用分毫。女子死后,嫁妆尽归其子女所有。若无子女,则由娘家取回。若是娘家同意留给夫家,则要两家上报官府,经核准后才可正式归于夫家。雁儿现在就在这,她母亲的嫁妆自然都归她所有。这些嫁妆,与你们,与我,与杨府,有何关系?”
杨建刚刚就是想起了这个律法,才会哑口无言。
柳氏知道有此律法,但夫家强占嫁妆的事不在少数,只要不闹大,无人会说什么。
柳氏尖声问道:“老爷,你当真不顾及婷儿分毫吗?婷儿可是你的亲女呀!是你最疼爱的女儿呀!”
杨志沉声道:“她的这门亲事,我从一开始就不同意,是你们以命相逼,硬要来的,一切都是你们自找的。我也说过,等她嫁到三皇子府,便与我杨府再没有半分关系。我说过的话,从来都作数。你们趁早歇了这些不该有的心思吧。”
言罢,杨志起身带着杨雁向外走去。
杨婷一直以为父亲那日说的是气话,万没想到父亲竟是认真的。她直愣愣的瘫坐在地上,一口气没喘上来,昏了过去。
正厅里立时乱了起来,杨志和杨雁却连头都没回。
书房内,父女二人一时无言,还是杨雁先开了口。
“女儿已经听王爷说了朝堂的事,多谢父亲能为女儿如此着想,不惜向皇上请旨,让女儿得以尽快完婚。女儿……”
杨志打断了她的话,道:“你是我的爱女,父女之间,何须言谢。雁儿……为父这些年……亏欠了你良多。为父……愧对你的母亲。”
杨雁听他提起了母亲,冻成冰的心像被放在火上烤,瞬间泪如雨下。
杨志太久没见过杨雁表露感情,跟着红了眼眶,道:“雁儿莫哭,莫哭。”
听到父亲的话,杨雁哭得不能自已。犹记得儿时自己若是哭了,父亲总是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哄,只会一个劲的说“雁儿莫哭,莫哭”。那个略显笨拙的父亲一直活在她的记忆里。
不知道杨志是不是也想起了杨雁儿时的事,泪水顺着眼角流下。
过了许久,杨雁才勉强平复了情绪。
杨志抹了下眼角,声音略微嘶哑的道:“后日你就要成亲了,有些话应是由你母亲来说……你母亲虽去的早,但为父知道,她把你教养的很好,知书达理,玲珑剔透。你像你的母亲,又比你的母亲多了份坚韧。钱府简单干净,钱进又心悦与你,你嫁入钱府应会过的很好。即便发生了何事,你也能应对自如,无需为父为你操心。对你的亲事,为父没有什么要嘱咐的,但要叮嘱你一些其他的事情。”
杨雁轻声道:“父亲请讲。”
“你嫁入钱府后,过不了两三日,为父就会启程去往南疆。为父不在京中,杨府无论发生了什么,皆与你无关,就算有人找上钱府,你也不必理会。若是为父此行不得归,你只需记得你是钱家妇,是荣康伯爵府的当家主母,与杨府再无关系。”
再是铁石心肠,也听不得亲父如此说,杨雁急道:“父亲……”
杨志缓声道:“此次南疆之战,看似十拿九稳,可天下从来就没有一定会胜的仗。沙场之上刀剑无眼,为父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以后钱家就是你最大的倚仗,但是,若有朝一日京中发生了变故,钱家无法护你周全,你要尽可能保全自己,去江南投奔你的外祖和舅舅们。”
父亲的话句句都是在为她打算,杨雁的眼中噙满了泪水,道:“父亲的话,女儿必会谨记在心。父亲……女儿恳请父亲一定要平安归来。”
没有希望他得胜凯旋,没有希望他加官进爵,仅仅是“平安归来”。
杨志颔首,“雁儿,你要照顾好自己,等着为父归来。”
父女二人含笑相视,眼中尽是不舍。
门外传来下人的声音,“老爷,国公府的小姐和仁智侯府的小姐登府拜访,说是来见大小姐的。”
杨志笑着道:“去吧。不要让客人久等了。”
杨雁的内心起起伏伏,有许多话语堵在胸口,却不知该如何诉说。百般情绪难平复,最终什么都没说,向父亲恭敬的屈膝行礼,出了书房。
第78章
甄惠和庞如意见杨雁眼眶发红,知道定是发生了什么,但碍于有下人在,她们没有询问,跟着杨雁去了她的院子。
小圆听说了小姐后日要成婚,整个人激动得不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干脆守在院门口等着。这会儿见了小姐,兴冲冲的跑了过来,满脸兴奋的唤道:“小姐!”到了近前,看到了甄惠和庞如意,这才收敛了些,手忙脚乱的行礼,道:“小姐。”接着又向旁边的两位小姐行礼。
甄惠见小圆明明急得都要抓耳挠腮了,却还要强忍着,不禁笑了出来。
庞如意笑着道:“雁姐姐,你这婢女真是有趣得紧。”
杨雁的情绪已经平复了很多,无奈的道:“送给你可好?”
庞如意笑得更开心了,“好呀!”
小圆一听,兴奋全无,吓得急道:“小姐,别不要奴婢呀。”
杨雁叹了口气,道:“好了,先进屋吧。”
进了屋,小圆手脚麻利的伺候着,端茶倒水,勤快的很,生怕小姐真把她送人了。
杨雁对她道:“行了,你去外面守着吧。”
小圆恭恭敬敬的屈膝,道:“是。”
关好门,甄惠道:“雁姐姐,你可还好?”
杨雁点头,对着甄惠和庞如意,她没什么好隐瞒的,便将柳氏母女妄图染指嫁妆的事说了出来。
庞如意气得直拍桌子,“这母女俩真不是个东西!竟敢贪图你母亲留下的嫁妆!真是被淳儿说着了,这还没到成亲那日就已经闹出幺蛾子了。”
“淳儿?”
“可不是。”
庞如意将钱淳的话说了一遍,正好提了想带女府兵来给她送亲。
杨雁想了想,道:“也好,有瑞王府镇场子,不仅能震慑她们,也更让我杨府脸上有光。只是要辛苦姐妹们了。”
庞如意摆了摆手,道:“这有什么辛苦的,那日不用去操练,姐妹们不知该多高兴呢!就算真的辛苦,姐妹们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咱们是一体的呀。你就不要见外了。”
见杨雁笑着点头,甄惠道:“雁姐姐,此事还要杨将军同意才行。”
想到父亲如今的态度,杨雁道:“你放心,父亲会同意的。”
以前提到杨将军,雁姐姐只会称呼为“他”,这次听得她说了“父亲”,想来父女二人之间的隔阂已经消除了不少。甄惠很是为她高兴,道:“雁姐姐,真好。”
杨雁反应了下,道:“是啊,真好。”
庞如意听得云里雾里,问道:“什么真好?”
“雁姐姐后日就要成亲了,真好呀。”
庞如意觑着眼睛看着甄惠,道:“行吧,真好。”
杨雁噗嗤笑了出来,三人笑作一团。
杨雁还是向庞如意解释了下,说了父亲的转变和对她的嘱咐,但隐去了父亲让她去江南投奔外祖和舅舅的事。
庞如意道:“怎么说呢……我爹也是个武将,但他心细如发,对我事事关心,话多的很,我都嫌他烦。杨将军和我爹的性子相反,古板严肃,少言寡语。但我想杨将军作为父亲,心里对雁姐姐也是疼爱的。诶呀,不提这些了,都过去了,反正就是……真好。”
杨雁笑道:“如意,我明白的。”
甄惠道:“雁姐姐,你成亲的太过匆忙,府中可缺些什么,或是需要我们帮忙的?”
“两府成亲,没有让你们帮着忙碌的道理。如此匆忙,必是会缺些短些,有所疏漏,实属正常。此次是皇上下旨完婚,就算有了短缺,不够周全,旁人也不敢嚼舌根。”
甄惠想了想,道:“是这个理。”
屋外传来小圆的声音,“小姐,胡总管带着几个嬷嬷来了,说小姐成亲匆忙,要赶紧准备起来了。”
庞如意道:“那我和惠儿就先回了。后日,我会带着姐妹们来给你送亲。”
甄惠牵起杨雁的手,道:“雁姐姐,我会和家父、家母,还有兄长来喝你的喜酒的。”
送走二人,杨雁没有去管胡总管和几个嬷嬷,直接去了杨志的书房。杨志正在写着什么,见了她就搁下了毛笔,仔细听了王府要来为她送亲之事。不出所料,杨志同意了。未等杨雁再说些什么,下人便来通禀,皇上派了宫里的人来府上帮着筹备成亲之事。杨府众人赶忙出去迎人,就这样,前日忙了半日,今日又忙了一日,直忙到此刻。
小圆打着哈欠,揉着眼睛,道:“小姐快睡吧,明日是小姐的大婚之日,再过两个时辰就要起来梳妆了。”
杨雁回过神,伸手关了窗,道:“睡吧。”
圣上亲自下旨让钱杨两府完婚,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康京。成亲之日,不少百姓围聚在两府门口,不仅能看热闹,若是说上几句吉祥话,还能讨到一些赏钱。
京中的达官贵人以为钱杨两府嫁娶的太过仓促,怕是会很简陋,但实际上却是气派得很。
先说那嫁妆,杨将军的原配正妻已经去世多年,没想到杨将军会对这个长女如此宠爱,一箱箱的嫁妆抬出来,十里红妆不是虚言,众人皆震惊于杨府会如此富有。有还记得杨氏的人想起了她的家世,也就明白了。
再说这钱杨两府成亲,是大娶,要迎亲,瑞王竟派了女府兵来给杨家女送亲。虽然不合规矩,却是撑大了排场。都知道瑞王弄了个女府兵,还无人见过,这次总算是见着了。几十个女府兵英姿飒爽,穿着统一,胸前都戴着或金或银的饰物,走起路来昂首挺胸,整齐划一,煞是好看。她们虽然没有穿着喜庆的衣裳,却给这送亲增添了庄严肃穆之感,仿佛回到了古时,用了婚嫁古礼。沿街的百姓觉得既新奇又震撼,不时有人叫好。
最后说说喜宴,因着当日皇上提了让大臣们都来沾沾喜气,满京城的权贵都来了。皇上和皇后特意派宫人送来了贺礼。大公主和二公主也遣人送来了贺礼,还特意提到与杨雁是知心故交。能与公主以友相称,这是何等的荣幸。几位皇子更是亲赴喜宴,送上重礼。宁国长公主和瑞王也各自派人送来了贺礼。
瑞王的贺礼之中有亲笔所题的两幅字,“情投意合”,“美满良缘”。谁人不知瑞王的字是千金难求,也就只有宫里的几位能轻易得来。这两幅字被当场展开,在场诸人就都围了上去,聚精会神的品评了起来,还有人手上比比划划,似在隔空临摹。等字被收了起来,才惊觉这是在喜宴之上。有一些人似是没有回神,依然在细细品评。
这日之后,京中众人对钱杨两府的亲事是津津乐道,都觉得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再有如此气派非凡的嫁娶之事了。而柳氏母女呢,那是妒火中烧,恨不得天上能劈下道雷,直接劈死杨雁。
府里忙着准备的时候,柳氏原想安排自己的人,趁着人多手杂,将杨氏的嫁妆偷偷藏下一些。结果宫中派了人来帮忙,杨志直接请宫里的人去库房整理嫁妆,这么做明显就是在防着她,让她没有了可趁之机。柳氏对嫁妆的事彻底没了办法,气得胸闷气短,好悬没背过气去。
柳氏和杨婷心中怨恨,找来了杨建,和他商量要在成亲之日闹出些事,误了杨雁拜堂的吉时。杨建虽然心疼母亲和妹妹,听到这样的话却很是犹豫,长姐虽然有些不通人情,但也不应故意去坏了长姐亲事。柳氏母女气得直咬牙,怪杨建胳膊肘往外拐,和她们母女二人不是一条心。
杨建默默无言,他就算不为长姐考虑,也要替杨府想呀。若是亲事出了纰漏,惹人笑话,那笑话的可是整个杨府。他心中郁郁,很是难受。二人还在那不断的指责杨建,柳氏身边的老嬷嬷打探到了消息,说瑞王会派女府兵来给杨雁送亲。二人一听,傻了眼。杨建倒是松了口气,离开了柳氏的院子。
这也行不通,那也行不通,为了出口恶气,柳氏决定在杨雁拜别父母的时候好好训诫她一番。
姑娘出阁之前要拜别父母,可杨雁拜的是什么?她当着众人的面,拜的是杨志和她母亲的牌位,看都没看她一眼。这事都不是杨雁提的,而是杨志安排的。入正厅的前一刻,柳氏才被告知了此事。柳氏坐在旁边,当真是如坐针毡,难堪至极,今后不知会被旁人如何笑话。她极力控制着自己,维持着面子,想装出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慈母姿态。可那强颜欢笑的表情甚是扭曲,任谁看了都知她是何等的恼怒羞愤。
杨婷总是自觉聪明,可想来想去,再也想不出什么法子能给杨雁添堵。听着外面热闹非常,气恨之下还是忍不住想去瞧瞧。她带着两个婢女偷偷去了前面,正好瞧见了穿着喜服的钱进。
钱进本就长得端正高大,在喜服的映衬下显得神采奕奕,浓眉大眼的再配上两个酒窝,让见着他的姑娘家都红了脸。
55/239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