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琼玖(GL百合)——山林钟鼎

时间:2025-03-18 07:54:26  作者:山林钟鼎
  “至亲之人死相凄惨地悬于眼前,换了谁都会性情大变罢……”
  看着自己的皇兄又开始同情心泛滥,宋琼眼不见为净地扭头,继续问:“父皇没查过贤庄贵妃的死因吗?”
  “你父皇他,从来没主动提过这件事,也不许旁人提起。”皇后沉思,看着两个个头比她高的孩子,叮嘱道:“你们千万不要去触逆鳞,知道吗?”
  “母后您放心,幼卿和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当然知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宋怀瑾刚说完,一个小小的圆乎乎的身影走进了殿里,十分乖巧地顿首拜上。
  “宋瑞拜见母后。”
  皇后颔首:“起来罢。”
  七皇子站起来,又对着宋怀瑾和宋琼二人行礼:“见过三哥,见过幼卿姐姐。”
  “小宋瑞也来尝尝鹿肉吗?”宋琼今次心情好,便没想捉弄这个呆瓜弟弟,是以自诩笑得和蔼可亲。七皇子哪儿知道她心情好不好,只觉得事出反常必有妖,连连摇头:“谢谢幼卿姐姐。”一板一眼地礼谢过后,直奔宋怀瑾。
  “三哥!瑞儿近日诵读《老子》,有几处地方不解,特来请教三哥。”
  “七皇子当真是用功,值得褒奖。”
  “来,我们去一旁探讨探讨。”安王笑着带他到一旁书案上。看见宋怀瑾走,宋琼深感不妙,果然下一刻母后放下茶杯,开始关切起她的亲事来。
  “近来,可有心仪的驸马人选?”
  口中的桂花糕噎人,宋琼摇头:“没有。”
  “你已满十八,也到了适婚年龄,该想想这件事了,别再像个小孩子风驰电掣宫里宫外跑了,收收心,姑娘家哪儿能不嫁人呢。早日寻到如意郎君,与之成婚,母后也好安心……”
  宋琼如坐针毡,讪笑:“母后,一日不见,您都瘦了!孩儿给您烤肉,您多吃点。”随后借烤肉之名溜下座位。
  “何丰!你怎么烤的,让本公主来——”
  “啊?”突然被挤下岗的何丰一头雾水,看着来烤肉的公主,和吃着吃着开始讲学的殿下,以及座上一脸无可奈何的皇后娘娘,默默退到一旁。
  东阁楼。
  “陈元不是内应。”
  阿玖裹着披风,兜帽遮住了大半张脸。面前的人听完她的说辞,皱眉喃喃道:“应该离他不远了。”阿玖震惊于公公竟没有责怪她办事拖拉,反而一脸严肃嘱咐:“我好像被人盯上了,你自己小心点,玉佩可还在?”
  “公公放心,我藏得好好的。”她默默在心里慨叹:宋琼动作挺快啊。
  “嗯,它放在我这儿也不安全,不如藏在凤阳阁。”公公从案下的抽屉里拿出一只口哨,递给阿玖。
  “以防我有不测,这个你拿好,可以通过它与相国联系。”
  “好,公公您小心。”
  出了阁楼,刚到千鲤池,心头一阵熟悉的绞痛袭来。阿玖弯下身子,连忙摸索起怀里,手忙脚乱间,披风从肩头滑落也没察觉,很快她拿出一个药瓶,倒出一粒褐色的药丸就往嘴里塞。片刻过后,不适感渐渐消退。她已一头冷汗。
  自从上次两人在方庭各抒己见,阿玖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她最终决定彻底摆脱姜国。刘子晋把她当棋子,随用随弃,而且她也受够了多年被禁于青楼,以色侍人的恶心生活。
  她现在唯一担心的,是刘子晋在她身上下的秘术。多年前她差点冻死街边,是刘子晋救了她。只是醒来后便不记得了很多事,为了报答救命的恩情,她才答应做刘子晋的细作。为了表示忠心,刘子晋让她喝下一种秘药,彼时她行尸走肉般过活,想也没想便喝了。谁知现在成为她过逍遥日子的最大阻力。此次潜伏宋国,刘子晋给了她十二颗药丸,可以缓解痛苦,但只够她维系一年,一年之内,她必须带着内应回姜国才能拿到更多的药。
  从离开姜国至今已过了快半年,药也吃了一半了。
  在客栈她没吃强撑过一次,那剥皮剔骨之痛实非常人所能忍受。不过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会令人产生幻象,一旦她失去意识,从高楼一跃而下或纵身投湖,皆有可能。
  阿玖想捡起披风,转头发现披风不慎落到水池里,已经湿透了。
  回到凤阳阁。
  庭中风大,风中隐约弥漫着一股桂花的清香,阿玖忽然想起宋琼喜欢吃桂花糕,正好白竹也在,可以教她。这么想着,阿玖连颈上的痕迹都忘了遮,直回房里拿了东西就要往厨房走。
  “阿玖姐姐,你脖子怎么了?”正在庭中散步的沈霜见了她,大吸一口气,指着她脖子上的那些红痕,满脸担忧地问。
  阿玖手指抚上脖颈,面不改色:“啊,狗啃的。”
  “哈?狗?”
  “对啊,一只给点肉就不知好歹的狗崽子。”
  正巧宋琼回殿,见阿玖站在院里,便衣袂飞扬直奔过去,双眸灿若星辰。
  “玖玖!”
  看着公主跑来,不知为何,沈霜脑子里莫名浮现出一只摇着尾巴,活蹦乱跳,兴奋扑向主人的小犬形象……呸呸呸,公主才不是狗呢!
  宋琼看她挡风的衣裳也不套一件就在外头逛,便把自己披风解下来,给她系上。
  “怎么没在房里待着?”
  阿玖挑眉:“你倒是出去吃好喝好,我还不能去厨房弄点吃的?”
  宋琼眨眨眼,低头看见她手上拿着奇形怪状的木制品:“这是什么?”
  “这是模具,我看桂花开得正浓,准备做桂花糕。”
  “桂花糕啊。”宋琼沉吟,看破不说破,推着她:“我们去厨房一起做。”
  “我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幼卿公主还有闲情雅致进厨房?”阿玖啧啧称奇。宋琼勾唇,朝她笑。
  “都说本公主‘十指不沾阳春水’,沾不沾你还不知道?”
  她分明意有所指,阿玖害臊了:“……宋琼!”
 
 
第33章 中秋灯火
  中秋夜,除了皇帝在紫宸殿举办的中秋夜宴,宫中各殿设有次宴,让不能回家的宫人也能吃吃月饼,赏赏月,上下一派乐景。宋琼同样在自己殿中设了佳宴,邀请凤阳阁所居众人到意欢殿参加夜宴,凡到达宴会者,皆可领一块月饼,一杯清酒,以及各式糕点一盘,另外还有奏乐歌舞以助兴。
  傍晚,意欢殿偏殿门口忽然来了两个宫女。二人四处张望,在安静的院子亦步亦趋,白竹见状开门迎上。
  宫女见有人出来,忙问:“这里可是阿玖姑娘住处?”
  “正是。”
  二人对视一眼,轻舒一口气,将手上之物向前呈:“幼卿公主特差我们送来的。”
  “这是什么?”白竹接过她们怀里的东西,没想看着薄,抱起来还不轻。
  “是在天衣楼定制的一套宫装和两件缎裙,从浣衣院清洗好了便送过来。”
  白竹点头,低头见衣服上那精美繁密的纹饰,一看就极为金贵。
  “有劳两位姐姐了。”白竹抱着衣服往屋内走,高些的宫女轻笑补充:“公主还吩咐了,今晚夜宴一定要看见这套宫装呢!”
  两人走时,阿玖在窗后听见其对话。
  “姐姐,你听说了吗?杨公公日后不再管我们浣衣院了。”
  “为什么?”
  “不知道,好像听说他染了重病,要离宫回乡了……”
  离宫回乡?阿玖闻言暗喜:没了杨公公,也就少了一个能揭穿她的人,换句话说,她可以更放心地和宋琼在一起了。阿玖目送宫女离去,声音也渐弱直至听不见。
  “姑娘,这是公主遣人送来的。”白竹进到屋内,将叠得整齐的服饰放到桌上。
  “你们的对话,我都听见了。”阿玖关上窗户,只不过吹了片刻凉风,手指就有些僵了。她搓了搓手,来到桌边,端详起三套衣裳。
  左边一套青缎藕丝罗裳,中间这套金锦红绣宫服,犹如晚霞,右边槿紫襦裙,暗纹点缀,三套服饰各有风采,精致绝伦。
  “公主对姑娘可真好,这天衣楼制衣工序繁琐,定制的衣裳几乎每个环节都要亲自盯着,公主最怕麻烦了,竟为了姑娘的几件衣裳如此,果真是有情能迎万难。”眼见如此琳琅,白竹忍不住感叹:“姑娘穿上这件衣裳,一定美艳动人,艳压全场!”
  阿玖摇头,不以为然:“艳压全场有何意义。”
  白竹惊觉公主和阿玖已两情相悦,不需与旁人比争,便自知说错话,捂住嘴。看着阿玖指尖停留在宫服上,眉目温柔,于是提议:“我来给姑娘试试罢?”
  后者犹豫片刻,点点头。
  其实阿玖不太习惯穿这种雍容华贵的宫装,不过既然是她想看,那穿一穿也无妨。
  宋怀瑾打量她一番,面露奇色:“你今日怎么穿的这件衣裳?天衣楼没做新宫服?”宋琼心不在焉地转着案上的空杯,头也不抬:“做了。我送人了。”
  “……还是你的阿玖?”
  宋琼终于抬头看他一眼,随后点了点头。
  “你确定好彼此的心意了?”
  “当然。”
  “不找十九了?”
  “找。”
  宋琼看着宋怀瑾沉思不解的神情,淡淡道:“她和十九不一样。”
  宋怀瑾给她斟酒:“你就没怀疑过,她就是十九?”
  “当然想过,可是十九更加单纯,而且我记得,十九颈后有一处红色胎记,阿玖身上并没有,这是最直观的证据。”
  “或许是处理掉了呢?”
  “可那时……若她真是十九,怎么会跟我半年相处下来,一点有关从前的记忆也没有呢?”宋琼叹息,多年苦寻无果,还被宋邺发现利用,她原本已不打算继续执着于寻找十九,今次被皇兄一提,不免伤神。从某些方面来说,阿玖和十九确实很像,可是同时也有截然相反的佐证,况且她从来没把阿玖看作十九或十九的替代来对待。
  她们对于她而言,是不一样的意义。
  宋琼垂眸,一些碎片记忆浮现。
  火光里神似的眉眼,头发下若隐若现的胎记……像一个人,又好似不是一个人。
  宋怀瑾眼瞅方才还好好的妹妹突然开始发起呆,便伸出五根手指在她面前晃了晃,引开话题:“罢了,不想此事了,夜宴结束后,父皇还要带我们一同去御花园赏月,有不少青年才俊,母后也在,你懂的。”宋琼一听夜宴结束还没完就算了,还要她面对一群风流倜傥的少爷公子,眉毛立刻拧作一股绳:“啊?我还要赶回去参加凤阳阁的中秋宴呢!”
  公主一时激动,忘了自己正身处宴会上,殿内座无虚席,幸亏乐师持琵琶正奏到高潮,众人醉心听曲,未注意到这边。宋怀瑾小声耳语道:“如此……那你待会儿就趁赏月时,从御花园后面的小路溜回去,放心,有我在,会给你打掩护的。”宋琼抱拳,由衷赞叹:“不愧是我的好皇兄,怀瑾握瑜,君子之姿——”
  好不容易熬到出行赏月,众人起身前往御花园。圆月挂云端,淡黄色的灯光糅合了月光,如水一般在御花园流淌。宋怀瑾望月踱步,宋琼跟在最后,随时准备溜走。
  “良辰好景,不禁令人想赋诗抒怀。”宋怀瑾道。帝王赞同点头,抬头望月说:“以月为题,谁人敢来赋诗一首?凡赋诗者,无论好坏,朕皆有赏。”
  话音刚落,宋怀瑾和宋邺同时前进半步。
  “安王先请。”
  “兄长在前,还是太子殿下先罢。”
  宋耀打断二人的话:“朕知你二人兄友弟恭,彼此谦让,不过这中秋佳节,不必拘泥于礼数,既然是怀瑾先提,那就怀瑾先来罢。”
  “献丑了。”
  宋琼趁众人吟诗作对之际,带着青青溜进了古柏后的小道。
  ……
  “嗯,安王的‘流星呼皓月,皓月灌山河’,气势宏伟;太子的‘新月照得新人好,千里江山终云吞’,志向远大,两人各有特色。”宋耀随口点评两句,口中干渴,便让众人前去石亭观月饮茶。
  太子叫住宋怀瑾:“三弟留步。”宋怀瑾瞥见宋琼已成功离开,便不想再与宋邺周旋,道:“兄长文韬武略,怀瑾甘拜下风。”
  “三弟过谦。”宋邺淡笑:“对于用兵之事,三弟经验丰富,每次出征皆凯旋,实乃大将之风。”宋怀瑾正色道:“卫国安邦,是我宋国男儿职责所在。”
  宋邺见宋怀瑾转身要走,便跟上他一起,几句寒暄后,宋邺顺势提到安邦之事:“对了,谈及兵事,不知三弟可知近来青州暗藏隐患,蠢蠢欲动?”
  宋怀瑾停下脚步,刚要询问,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惊叹:“哦?竟有此事?”两人回头,见是宋耀,一时心惊,惶然行礼。
  “父皇。”
  “父皇。”
  宋耀颔首,让二人坐下饮茶。宋邺刚接过茶盏,就听宋耀点名问道:“太子,你继续说,这青州有何隐患?”
  宋邺答:“青州距成为宋国领地已半年,但这半年始终事端不断,未能彻底安稳下来,青州知府奏折上说,常有身份不明之人故意挑起官民对立,而距离最近的一次滋事已有两月,常言道,事出反常必有妖。儿臣私以为……这段时间的安宁表象正是在为更大的祸事蓄力,青州本就处于宋姜之间,如今魏国即将造访,绝不能让人看了笑话。”
  宋耀点头,吩咐人将有关青州的奏折送去御书房,接着再次询问宋邺的看法。宋邺瞥一眼面无表情的安王,微笑道:“听闻安王在青州一带威名甚盛,不如就辛苦三弟带护卫队走一遭,只要让魏国使者在宋国期间,保证各州和谐安乐,也能彰显我宋国实力。”宋耀听完,看向怀瑾:“安王觉得如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