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是程文静先摆上桌面的。
因为家里只养了一只猫,掉毛问题却肉眼可见地日益严峻。
起先圆圆还说是李博士跟筹备组没日没夜掰头掰到脱发,让曹阿姨和程文静换着法子做护肝丸和生发汤,直到有天晚上洗完澡她自己注意到一大团头发,那之后,护肝丸、生发丸变成了圆圆的零食。
其次,案子中涉及到的专业细节繁缛庞杂,需要极强的专业性和经验优势。专业团队的跨学科协作、技术支持是单兵作战难以比拟的。
再次,目标为数众多,俩人就算三头六臂,也是真的忙不过来。
公平起见,李笃也列举了劣势:信息不对称,沟通成本,数据安全,舆论风险等。
但是没想到,圆圆只听了第一条,连连点头:好,照你说的办。
李笃甚至得到超乎意料的奖励,奖励李博士建言献策。
实际上,就算李博士不提,方规也在考虑找第三方操盘。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
经过再三检核,方规确认该补给员工和供应商的都补全了,清算的事情便也该提上日常。
方爱军老糊涂自甘情愿充当冤大头,方规可当不来。
有的人捞走好处,留下烂摊子一推二五六,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方规的想法很简单,生为方爱军的女儿,她享受过优渥的童年、少年时光,直至成年,她都算得上食物链前端的一小撮人。
是数以万计十万计的员工、客户、供应商一同托举起的爱军集团,对这些用衣食父母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的人,方规必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欠这些人的无论多少、无论多久、无论如何一定还清楚。
那么一码归一码,那些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倒卖资产中饱私囊,直接或间接导致爱军集团亏空,最终将债务及后果转嫁到她头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也别想好过,她同样追讨清楚。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但时间和精力,是她最缺少的。
别的不说,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的追诉期最短只有五年。
李博士和她不谋而合。
于是俩人一同将目光投向了沈总。
由沈晓睿组建或筛选团队,反正她还是咨询公司的头头,手底下有现成团队,如果她不接,那就请她推荐人选。
能者多劳。
至于沈晓睿会不会和辜总汇报这么一桩案子,定下沈晓睿是当之无愧的“能者”时,两人一致认为,瞒不过辜总。
因为这事必然牵连L&L及L&S。
辜总确实和方规主动聊起了这件事。
靠长篇大论赢得的两个小时会谈伊始,辜总开门见山:“我关注到一些很有趣的点,你主持管理的记录最早起始于三年前,有一些利益你无需让渡,我认为你是有意布置陷阱,然而先例一开,后来者有据可依,导致损失不受你所控。”
来的路上,方规一度——大概有那么一两秒——思考过:辜总会不会顾忌爱军集团的历史遗留影响到李博士。
毕竟李博士现在是L&S的全职员工,也是目前L&S在华首屈一指的金蛋套娃,无论协议约定亦或L&S在华布局,李博士本人最好避免涉入诉讼案件。
但辜总没提李博士,而是向小方总本人射出第一支箭,揶揄她当时天真、幼稚,好像一个不成熟的小猎人,煞费苦心布置了陷阱,却破绽百出,白白让猎物吃掉诱饵,甚至吸引了更多秃鹫。
望着辜总那双将“无波古井”具象化的眼睛,方规思索了不短的时间。
“那时候我太弱了,我打不过那么多人。我是走投无路的壁虎,只能断尾求生。而且,爱军集团确实坏到骨子里烂到根了,没救了。它不是方爱军给我继承的财产,方爱军没想过把它传给我。这也是爱军集团的死穴,后继无人。”
忘了从哪一年开始,方爱军不再让方规接触经营事务,不再带她去商务场合,让她当安安心心当游戏人间的大小姐,反正,方爱军认为他赚的钱够他女儿十辈子花不完。
“方爱军不想我做生意,不想让我进入野蛮厮杀的商业丛林,他害怕我会被人吃掉,很凶残的吃法——大概是身为人父最恐惧的那种吃法,我知道,我理解的。”
在辜总面前说出这些比想象中更随意。
“那时候我也懒的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还蛮好过的,有条件享受干嘛不享受?”
在那之前李笃占去了方家大小姐大半注意力和时间,李笃离开没关系,大院里还有那么多姨姨姐姐,方家大小姐彼时毫无青云志——她已在青云上。
换个角度,“青云上”又是不折不扣的玻璃花房、水晶宫。
她在里面看风景,风景很漂亮,外面的人把她当风景,当玩偶,也很漂亮——不堪一击的大小姐最招人喜欢了。
当玻璃房周遭尚有重重护卫,谁都发现不了问题,建造者本身发现不了,身处其中被锦绣花团簇拥的大小姐更发现不了。
然而当潮水褪去,漫天虚假繁荣如云消散,身处其中的大小姐方后知后觉,玻璃花房是双向透明,她只有一双眼睛,一次只能看一个方向,可是外界看却她没有死角,她一举一动尽在观者眼中,三百六十度的,连一根头发丝都能仔仔细细看清楚的。
这同样是后来姨姨姐姐们想来帮她,被她拒绝的原因。
敌暗我明,让姨姨和姐姐们进来吸引火力,何必呢。
“现在说起来多少过分解读,给自己脸上贴金了,当时我更多是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凭直觉行事吧。那么多人围剿一个渺小的我,我捱过一天是一天。”
辜总提取其中的关键词,问:“多方势力围剿一家大型企业——这是相当常见的商业案例,消化一家大型企业已形成产业链。你认为对爱军集团的围剿从何时开始?”
方规想也不想回答:“EZP咨询的人进来。这帮混蛋就是一群屎壳郎,闻着粑粑味就流口水。”
辜总捏了捏鼻根,看得出想克制,但是没忍住,笑出声。
方规忿忿道:“你就看吧,他们绝对跟那几个大买家通过气了,后来演都不演了,於成工业过来的时候我还看见那领队的高级合伙人了。也就是他们离得远,还欠他们服务费没结,要不然我铁定送他们进大牢。”
辜总说:“EZP咨询在北美声名狼藉,Sherry……晓睿与EZP曾有龃龉。我想她乐意协助你发起国际诉讼。”
方规拄着下巴笑眯眯地看辜总:“看来我上次的答案不仅惊艳了老沈,哦抱歉,沈总。”
“的确惊艳。”辜总赞扬道,“非常精彩,你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
方规:“……”
老辜有时候就挺……有种返老还童的促狭,喜欢口头上占便宜。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汉语不好。实际上她汉语可好了,完全掌握了骂人不带脏字的精髓。
方规:“我就算当了你肚子里的蛔虫,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心意做事情,这样你也接受吗?”
“L&S新进入的境外市场,通常只做股权投资,较少涉及固定资产投资。”辜总说,“过去三十年,L&S错过国内很多次机会,但L&S仍然看重这片沃土,目前虽有部分外资迫于市场和政治等因素撤出,但我们恰恰认为,这是再好不过的时机。L&S所坚持的长期主义,指导我们可以着手在这片土地上开展经营。”
方规接了一句很俗套的话:“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所以,我建议你抓紧时间思考你想和L&S做什么生意。”辜总看了下墙上的钟表,“你还有三个小时。”
虽然双方就肚子里的蛔虫达成一致,但遗憾的是,方规并不是真的蛔虫,所以不理解辜总的意思:“三个小时干嘛?”
辜总洋人味儿十足地耸了下肩,“三个小时后,我的老板,L&S的掌门人,将与你和李博士共进晚餐。”
方规问号脸:“什么?”
“哦?李博士没告诉你吗?”辜总惊讶地说,“哦抱歉,我不知道李博士和你之间存在秘密。”
李博士告诉过她L&S的掌门人想近距离看看小情侣的相处,但没确定时间,也没说直接就谈生意。
明晃晃的离间计,方规简直要当场跳起来:“你就是在报复李博士挖你墙脚吧老辜!”
第104章
“8071天,你每天数着日子过的吗”方规戳了戳李博士后颈上的骨点,“看把莱莱惊的,下巴都要脱臼了。”
过了一晚上,李笃仍不习惯听圆圆叫Leslie“莱莱”。
Leslie本人倒是接受度良好,分别时一个劲儿叮嘱圆圆:别忘了给莱莱打电话,别忘了给莱莱分享有意思的事情,有机会一定要去看望莱莱。
一老一少手拉手恋恋不舍,李笃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如有实质地感受到了人与人交往的张力和……黏性。
圆圆就是有这样的天赋技能,只要她愿意,她可以跟任何人处得像姐妹,即便只是初次见面。
Leslie以常规的“你们认识多久了”开头,看上去对“小情侣”的一切充满发自内心的好奇。
圆圆想了一下回答她二十多年啦,李笃则下意识地补充“8071天”。
Leslie惊叹:这是一段非常长的时间。
她的声音中气十足,洪亮,同时拥有女低音的质感,令人印象深刻。
圆圆说:对啊,从我记事起,我就跟李博士在一起了,我们不是小情侣,是老两口。
她得意洋洋地跟Leslie咬耳朵:所以我们怎么相处,对莱莱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分明违背主题的话,Leslie却乐不可支地拍起手。
“妈妈如果到莱莱的年纪,一定跟莱莱一样。”方规换了个方向,从枕李博士的左肩换到枕她右肩,满足但又不无惆怅地叹了口气,“你到那个年纪一定要和莱莱一样啊李博士,记住了吗?”
Leslie是一位让人不自觉忽视年龄的长者,滔滔不绝的表达欲和敏捷的思维行动,让她显得活力满满。
她是任何一名女性都向往的、未来将要成为的样子。
李笃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感觉发尾可能有点扫到她家陛下,李笃略微偏过头,犹犹豫豫地开口:“其实我……”
“打住!”方规抓起李博士的发尾,口动踩刹车,“莱莱是我们的朋友,不许你八卦朋友,不许想有的没的。”
李笃:“……哦。”
李笃:“圆圆也有这样的想法吗?”
方规急忙双手捂住李博士的嘴巴,“我不是我才没有,别瞎说。”
李笃慢吞吞地小幅度点头,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深长的意味来。
“哎呀……”方规将下巴搁在李博士肩膀上,小小声说,“多多少少有一点吧,只一点点。”
李笃也小声说:“是呀,就算有,顶多也只占了1%的作用,最重要的是Leslie自身素质过硬。”
Leslie外表已经是喊她奶奶并不冒犯的年纪了,然而她的真实年龄更是让两人大吃一惊,真真正正地下巴都要掉下来。
这不是方规有意恭维Leslie。
Leslie主动让两人猜猜她的年纪,方规端详片刻,认真说:“我猜你跟我妈妈一样大。”
方规是老来子,宋晓梅今年差不多到Leslie外表这个年纪。
然而Leslie的真实年龄比宋晓梅足足大了一轮还多。
要么用了黑科技,要么吃了人参果。
俩人窃窃私语了一阵Leslie的年龄和与年龄极不相符的头脑和生理机能,最终一致认为,权力和财富是女人最好的滋养品,大补!
“莱莱务必寿比南山不老松!”方规双手合十,虔诚许愿,“是莱莱她应得的。”
Leslie胃口不错,菜过三巡开始聊生意。
就像辜总给的提示,方规需要自己来构思主题,并且保证它对Leslie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否则,Leslie那接近一个世纪的经验阅历会让她立刻将目光投向别处。
Leslie好奇心旺盛,思维敏捷,她经常毫无征兆地抛出新话题,令人应接不暇。
话题是如何转向正轨的呢?
陛下一言九鼎:“将来著书立传,在本章节一定少不了这句话:特别鸣谢李笃博士。”
和Leslie交流,理论上存在语言障碍。
方规从小不喜欢学外语,有李笃在,她也不用学外语。
不管Leslie想见李博士爱人的说法有几分认真,李笃立时着手准备。
她设计了一款结合实时翻译和语音模型的传导耳机,能够最大程度还原语言的温度和色彩,使语言不通的人基本实现无障碍交流——根据沈总的反馈,延迟几乎为零。
要知道,语气和语言内容相得益彰,尤其是在相对放松的交流环境,说话者的停顿和语调同样是信息传递的介质。
当Leslie表达出对李博士随手做的小玩意儿的赞叹时,方规说:李博士是我的哆啦A梦百宝箱,我想要的,我需要的,哪怕是我没想到的,李博士都可以替我解决。
大小姐只要专注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就可以,很小很小,李笃就把这样的观念灌输给方家大小姐。
当一个人不被程序教育裹挟,她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她将爆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李笃的种种构想则围绕着方规。
她是我的能源核心,是我的驱动力,我所有的设想都是因为她。李博士这样补充。
在李笃看来,如果一个东西做出来不被人需要,那么它根本没有出现的必要。
李博士口中的“人”,特指——仅指方规。
这点Leslie或许没听出来,或许听出来但不以为然。
Leslie认可科技的发展正在失控,它越来越像资本自娱自乐的游戏,对大多数人而言,看不到必须推广某些技术的必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目前看来,生产力越发达,人存在的意义看似越趋近于虚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编辑……科技正在飞速发展,可它们脱离了大众的生活。
81/83 首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