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能人工通过烧火的办法,把菇房的温度弄高一些。
听完姜乐说的,姜德最先说话:“这有啥麻烦的?这一到冬天,一天天都没事干,找点事做挺好。”
“可不,你爹一到冬天,就不舒服,闲得发慌,他又不愿意跟村里那些大老爷们蹲在村里说话,给找点事做也挺好。”赵美莲说。
一到冬天,女人还好,男人家尤其闲,基本上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天气好了,就揣着手蹲在村子里晒着太阳烤着火,说说话。
女人冬天也闲不下来,家里的饭得做吧?家里时不时还有些杂活,给这个补补衣服,那个补补鞋,衣服脏了,还得拆了洗。
冬天都穿棉衣,棉衣脏了肯定不能直接洗。
一来,棉衣厚,不好洗,洗了也不好干。二来,棉花要是洗的多了,就不暖和了。
所以棉衣外面都会套一层褂子,褂子在外面套着,里面的棉衣就不容易脏,都是把褂子洗了。
当然,如果棉衣脏了,要是赶在冬天冷的时候,那脏了就脏了吧,这年头一人也就一件棉衣,要洗棉衣,得把外面的一层布拆了洗,棉花是不能跟着下水的。
弄起来麻烦,一时半会儿洗不好,又没有棉衣穿,只能受冻了。
要是冻感冒了,还得花钱治,所以棉衣一冬天都不洗。
话说回来,反正男人们冬天确实闲,所以种口蘑反而是给姜德找点事做。
既然这么说了,姜乐就觉得可以,家里都种了一次了,有经验。
至于上肥啥的,也是懂的,家里的菜地就经常要上肥。
“等这两天过了,我把菇房收拾收拾,留的种种下去。”姜德说:“到时候弄几个火盆,菇房里弄得暖和点。”
姜奶奶觉得不成:“弄那么多火盆,烟气太大了,人都待不了。”
要保持温度,肯定得紧闭门窗啥的,可烟那么大,不通风,人在里面肯定待不了。
更何况,一天点那么多火盆,得用多少柴?还需要人不断地去添柴,不然火盆会灭。
这都是问题。
被这么一说,姜德觉得自己考虑的不太周到了,问他娘:“那咋办?”
姜奶奶到底还是有经验的,想到了解决办法:“给菇房弄个炕吧,弄低一点,炕砌大,到时候口蘑种在炕上面。”
其实就是把炕当成地面,在炕上搭架子,热气往上升,也能达到种植口蘑需要的温度。
这主意可以,家里人都赞同。
姜奶奶又说:“还有幺儿的手,总冷着也不是个办法,就算是冬天,也有出门的时候。”
“家里还有棉花,到时候给缝一对袖筒,弄得厚厚的,绑在自行车把手上,骑车的时候,把手塞进去,也暖和。”姜奶奶刚刚想了半天,有了想法。
姜乐嘿嘿乐:“谢谢奶!”
“谢啥呦,把咱家幺儿手冻着了,奶得心疼。”姜奶奶伸手摸摸姜乐脑袋。
袖筒赵美莲做,没那么快做好,姜乐第二天还得去一趟镇上,主要是把给大姑的东西寄过去。
家里准备了好几天,除了晒的口蘑干,还有菜干,以及口蘑肉酱,姜乐给做的大衣,自然,还有大姑夫,大姑家一儿一女也都有礼物。
准备的时候不觉得多,等装好了有一大堆。
姜奶奶还让姜乐代笔,写了一封信,让女儿别担心家里,家里现在好着呢,军庆腿好了,还借了幺儿的光,去开大车了,家里还有了别的进项……
都是安女儿心的话。
塞了一大包东西,姜乐去镇上都不知道咋带,最后还是姜德把东西绑到自行车后座上。
姜乐心疼的看着他的自行车,生怕给压坏了。
就这么骑着自行车去了镇上,先冲着邮局去,把东西寄出去,自行车终于轻松了。
因为怕冻手,他赶着中午来的,这会儿左右没什么事,姜乐打算去服装厂看看。
打听一下那个厂主任是什么来头。
没成想正好碰到小李,小李一看到他,激动不已:“没想到你还记得跟我的约定啊,太好了!”
姜乐一脑袋问号,求助瓜瓜:【啥约定?】
瓜瓜也忘了:【不知道哇。】
然后就见小李不知道从哪掏出来一副球拍,要跟姜乐打乒乓球。
姜乐:“……”想起来了。
他当时真的就是随口一说啊!
但小李已经把球拍塞给他了,姜乐能咋办,只好奉陪了,不过他事先声明:“我打的不好。”
他确实不怎么会打乒乓球,主要是没时间打。
“没事儿。”小李表示不在乎。
然后两人就打开了,姜乐总算知道对方为什么不在意他打的好不好了,因为,小李的球更臭!
姜乐打了一会儿,就有些绷不住了。严重怀疑,是不是服装厂没人愿意跟小李玩,所以他被拉壮丁了。
姜乐能怎么办,想到自己还要打听那位厂主任,只能继续硬着头皮打了。
两人打了一会儿,累了,小李还热情的花钱买了水,一副生怕姜乐也不愿意跟他打,要跑的样子。
姜乐:“……”
他喝了口水,趁着这个功夫,开始旁敲侧击的打听。
小李性格大大咧咧的,姜乐问着,他完全没察觉出什么,竹筒倒豆子一样,全倒了。
服装厂这么大的厂,肯定不可能只有一个主任,事实上,厂里光各种主任,就有十来个。
姜乐把不符合的都排除了,终于确定,这位厂主任叫郑冬。
姜乐还问瓜瓜呢:【瓜瓜,你快看看,这个郑冬是不是就是那个厂主任?】
瓜瓜欲言又止:【宿主,有没有一种可能,你可以直接问本系统。郑冬作为瓜主,本系统是有义务告诉你,他的个人信息的。】
姜乐:【……】
长久的沉默后,他怒了:【那你刚刚为啥不告诉我?】
瓜瓜心虚:【本系统以为宿主是喜欢跟小李打乒乓球的。】
姜乐:【……】
瓜瓜哄他:【哎呀,别生气嘛,至少有别的收获啊。】
姜乐让他举例子:【比如?】
瓜瓜吭哧吭哧地憋了半天:【比如你打了乒乓球。】
姜乐捂脸:【求求,别说了。】
瓜瓜心虚:【……】
他真以为宿主是爱打乒乓球嘛。
姜乐正捂着脸呢,就听到旁边小李喊:“郑主任!”
姜乐:“!!!”是他想的那个郑主任吗?
瓜瓜激动不已,峰回路转啊:【宿主,快看,瓜主来了,咱们也不算是毫无收获嘛。】
姜乐抬头,果然看到一个有些胖胖的中年男人,对方和姜乐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身材是这年代少见的胖,脸上带着笑,看着特别和蔼。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好人呢。
郑主任和小李说了两句话,看向姜乐,好奇道:“这位是?”
“这……”小李正打算介绍,姜乐就率先道:“我是李哥的弟弟。”
小李奇怪的看了姜乐一眼,还是点了点头说:“嗯,是我弟,在这跟我打乒乓球呢。”
说完,小李热情道:“郑主任,过来跟我打一会儿呗。”
郑冬还不清楚小李那狗技术,实在不愿意打,可他在外面表现的一直都是老好人的样子,实在无法拒绝,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
姜乐也不走,就在旁边看着,眼睁睁见两人打了一会儿球,郑冬的脸色都差点绷不住了。
姜乐:噗嗤!
正看热闹呢,瓜瓜就突然激动:【宿主宿主,快看啊,另一位瓜主也来了,你今天没白来啊!】
姜乐心里想着,另一位瓜主?才想起来,应该就是跟郑冬勾结的那个采购。
他扭头去看,就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个打扮时尚的女人,看着三十来岁的样子,反正肯定比郑冬小,郑冬看着有四十多。
这位采购叫钱红,姜乐这次学聪明了,直接问的瓜瓜。
姜乐就见钱红似乎不经意间路过,然后笑着道:“小李,你又在打乒乓球啊?”
小李捡起打歪的乒乓球,擦了擦汗,捡球累的:“是啊,钱姐,要不咱们来打会儿?”
钱红摆摆手:“不了,今天我穿的鞋不方便。”
她今天穿的鞋有点鞋跟。
小李见状,只好遗憾道:“那好吧,改天咱们一起打。”
钱红尬笑着点头。
事实上,小李完全没注意,钱红在说话间,已经跟郑主任交换了好几次眼神了。
姜乐在旁边却看的清清楚楚,只不过,郑冬咋看起来那么……猥琐?
瓜瓜像是憋了半天,终于有机会说了:【宿主,你终于发现了,他俩有一腿哦!】
姜乐:【……】
他不理解:【这俩这个年纪,应该都已经结婚有家庭了吧?】
尤其是郑冬,看着四十多岁,按照这时候,大家结婚都比较早来算,说不定都有孙子了。
瓜瓜:【有的哦。】
交换了几个眼神,钱红就先走了,两人从头到尾都没说一句话,好像完全是陌生人,结果钱红走了没一会儿,郑冬就找借口,也走了。
小李挠挠头:“我还没打够呢。”实力诠释,什么叫又菜又爱玩。
说完,他把目光投向姜乐。
姜乐:“……”救命,刚刚应该跑的。
——
钱红找郑冬还是那句话,害怕两人干的事被发现,她当初也是一时冲动,就上了贼船,现在想下来都下不来了。
两人吃服装厂的回扣,已经犯了法。
“放心吧,这么大个厂,哪那么容易被人发现。”郑冬被弄得有些不耐烦,但还是耐着性子安抚,不然这个蠢女人要是那天不小心漏了馅,他也得跟着倒霉。
“就算被发现了,大不了咱们跑呗,去一个不认识咱们的地方,拿着那些钱,好好过咱们的小日子。”郑冬说着,手就开始不安分起来:“到时候咱们也不用装不认识了。”
钱红躲开他的手,恼道:“我今天没功夫跟你瞎搞,还是那句话,你小心点,要是被发现了,可别扯上我,我回家了。”
说完,钱红就走了。
郑冬心说装啥装呢,他俩早都睡一起了。
今天正好没啥事,郑冬想了想,决定去他哥家,这次他可替他哥办了事了,说好的好处,肯定不能少啊。
这么想着,郑冬一路到了熟悉的门口,敲了敲门。
郑大嫂正忙活着做饭,听到动静,以为是自己女儿回来了,心里还嘀咕,今天咋回来这么早。
她现在心情可好了,自家女儿可是服装厂的记录员,这两天别提她多有面子了。
结果一开门,发现是郑冬。
郑大嫂愣了一下,赶紧让人进来,笑呵呵道:“你说说,你来咋都不提前说一声,我去叫你大哥,嫂子给你炒个肉!”
郑冬没拒绝,还说:“嫂子,多放点肉,咱家好歹也是工人家庭了,别舍不得放,说出去丢人。”
郑大嫂笑着答应,进了厨房,脸就拉拉下来了。
这边郑大哥听说弟弟来了,也不躺炕上了,趿拉着鞋出来:“郑冬来了,正好,你大嫂快做熟饭了,过来一起吃。”
郑冬点点头,坐下,说:“哥,我过来可不光是为了吃饭,你看,我侄女这事我也办成了,之前你咋答应来着?”
郑大哥答应的,一年之内,他女儿的工钱,分一半给郑冬。
当初确实答应了,可现在真让给,他们又觉得心里不舒服。
这个郑冬真是掉钱眼里了,帮自家亲侄女,还要分钱,还上门来要,不象话!
第87章
“嗐, 你说说,咱一家人说那么多……”郑大哥笑着打哈哈,不等他说完话, 郑冬就打断他:“哥,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再说,之前咱可说的好好的, 要是没好处, 我咋可能冒着风险让梨花顶了人家的名额。”
郑大嫂竖着耳朵在厨房里听动静, 听到这话,气的剁肉的动作都变重了。
郑大哥没说话, 反正闺女已经当上记录员了, 他耍赖不认, 郑冬又能咋样?
郑冬看出了他的想法, 说:“哥, 实在不行, 我就说统计的时候不小心弄错了, 我背个处分, 把人家娃的工作还给人家。”
郑大哥脸色变了,难看的厉害:“郑冬,一家人你至于做这么绝!”
“不是我做的绝, 哥,你知道我这人做事有原则。”郑冬说:“我爱钱,该给我的钱不给我, 我啥事都做得出来。”
郑大哥知道他是啥人,是真爱钱,为了钱能六亲不认。
郑冬说的那些, 还真有可能做得出来。
能咋办,为了不让女儿丢工作,只能答应了。
这没干几天,第一个月工资的一半先给出去,一共七块五。
刚开始当工人,工资低一些,一个月十五。
郑冬拿了钱,心满意足了,还不忘说:“哥,后面别让我催你,到了时间就给。”
“叫啥哥呢,别叫我哥,我看到你就来气!”郑大哥气得脸都黑了。
郑冬见状,也不吃饭了,他哥家的饭他看不上,不如去国营饭店吃。
郑冬这人爱享受,尤其是在吃的方面,国营饭店那是三天两头的去,花钱如流水,所以他也爱钱。
没钱他咋享受?
等他走了,郑大嫂从厨房出来,气的一屁股坐到凳子上:“你这啥弟,一天天的,我看钱比你亲多了!”
郑大哥说:“我哪敢跟钱比?我爹娘在的时候,他对钱都比对我爹娘都亲!”
“啥人啊,咱燕子才上了几天工,工资还没发呢,就贴补进去一半!咱家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你说说,他是不是想逼死咱啊!”郑大嫂气的直哭,她难受啊,闺女本来一个月十五就不多,现在还要分出去一半,要分一整年!
100/158 首页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