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徵的字迹也是极为有风骨。
宣霖不知道该怎么说,但那每一个字都很是好看,让他忍不住轻轻抚摸。
箱子里除了旧书,还有三只笔杆莹润的毛笔,狼毫、兔毫与兼毫各一支,一方砚台,宣霖不懂它的材质,但触手细腻,雕工虽是简单,却大气质朴。
还有一盒墨锭,上下两层,包裹的整整齐齐,共是八块。
最后就是数量不少的纸,白皙细腻的纸质,是宣霖读书以来,见过最好的。
看到这些东西,宣霖原本激动的心绪反倒是平静了下来。
因为这些东西,太贵重了。
他想去找那个已经去油坊的车夫,这些东西他不能收,虽然现在他还没学到“无功不受禄”,可他也知道不该收人贵重的东西。
能够抄写有着霍徵认真注释的旧书,对他来说已经最大的幸事了。
却在这时发现纸张下压着一封信,写着他的名字。
当初说送书,霍徵就已经看出了宣霖的性子,怎么会送了这些东西之后,还什么话都不留呢?
但,留的也不多,一句劝学的诗句和一句会来考他学问的话罢了。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宣霖轻轻念着,他毕竟才启蒙了《三百千》,虽聪慧,可对这句诗的理解也朦朦胧胧的。
大抵是叫他要勤奋好学,不可懒惰吧。
对着这个箱子看了许久,宣霖又将笔墨纸砚都放了回去,咬牙要将箱子搬回自己的屋子里。
正在给黎淮星擦手的宣姝一见,连忙过来帮忙,这对宣霖和宣姝这俩小孩来说,可不是轻巧东西。
——如今文字虽不再记录在简牍之上,可装满了书籍的箱子,重量也是不轻。
方孝全打旁边多,一伸手就将箱子捞到手里,一边往宣霖的房间里送,一边问他打算放在哪里。
宣霖一边感谢,一边指着他准备安置箱子的地方。
方孝全打量着他,最终说道:“小霖我跟你商量一件事。”
这事儿说来是他家占便宜,但是他觉得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事儿需要帮忙还是得说,至于成不成的,那都可以商量。
“你教宣姝妹子识字的时候,可以叫我五妹和六弟都来听一听吗?”
“你放心,不叫你白交。”
虽不能像正经夫子那样给束脩,但是也肯定会表一表心意。
他与宣霖搭档出货那么久,看他给黎成周家管账那么久,别看年纪不大,这算账的本事却是比他们这些大人厉害的多。
——当初宣霖能小小年纪找到工做,凭也是这份本事。
他们家如今也有着不小的买卖,自然也需要宣霖这样的人才。
但他们家没黎成周这样的运气,白得一个宣霖这样的小舅子。
去外面请人也不太放心,如今大哥二哥一个做起了油条、麻团的买卖,一个去了油坊做工,他则是在黎家做事,能用的人可不就是五妹和六弟。
之所以让俩孩子一起,除了这时候也顾不上“是儿是女”,能顶用就行外,也是顾及到宣姝和他六弟也就相差个一岁。
都是十多岁的孩子了,男女之别也要注意起来。
以免叫人说出什么不好的话,就让他们兄妹俩一起来。
而他们都是兄妹一起来了,那宣霖也是个十二三的小孩,便也不会有人说他与五妹的闲话了。
——虽说这事说起来可笑,可在眼下这个世道,你不重视起来,却又是要吃苦头的。
这时,黎成周来找宣霖有事。
别看宣霖年纪小,但能给黎成周帮不少的忙,所以黎成周越发的不拿他当小孩子看,有事情也会与他商量。
——一开始宣霖或许因为年纪小,并非什么事情都有主意,可经历的事情多了,参与的事情多了,见识积累、头脑灵活,他的主意自然也就多了,也实用了。
黎成周正好听见这话,倒也没有左右宣霖的想法。
等他应下了之后,黎成周没直接说自己的事情,反倒是问方孝全和宣霖:“你们说,阿全你家需要人算账的话,那村里其他人家是不是也需要?”
不能说所有人家都需要,但至少大半的人家需要。
与其去寻其他人,那他们肯定是更放心自家人。
虽然这算账的本事也需要从头学起,但早一日学,便能早一日学成,早一日给家里帮忙不是吗?
——黎成周完全不知道自己此刻的想法,造成了多少孩童的堪称炼狱的生涯。
而听他这么一说,方孝全和宣霖都觉得,这事儿应该找村长和族老商议。
“如果可以的话,也正好请一位先生回来。”宣霖道。
只教算术的话,他虽然可以教,却又教不过来那么多。
而既然都已经要请先生了,那就不如开一个私塾,他们村的小孩也是不小。
比如方孝全家,适龄的孩子就有五妹、六弟和大侄子。
而听到他们这想法的村长与族老们:“……”
话是这么说没错,他们赚了点钱,自然也是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环境,让他们比自己有出息。
但是,建私塾、请先生,这是否是跨步太大?
而且,他们也不认识什么读书人,怎么请人?
这不是像送孩子去书塾读书,给束脩似的,还能向别的人家打听,他们总不能去人家书塾里问他们给先生一个月多少工钱吧?
但不论是黎成周还是方孝全都劝村长。
“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咱村现在各家各户手头都宽裕了些,孩子也都是正合适的年纪,读书这事儿耽误不得。”
“村长,你看我家宣霖聪明,可便是如此,当初也是耽误了启蒙,否则如今说不得都去考上童生了。”
黎成周是真觉得,若是宣霖能四五岁时就开了蒙,以他的聪慧与勤奋,学了这六七年,足够他去考童生了。
倒是宣霖自己不好意思起来,但知道他姐夫劝说村长是大事儿,便也没吭声,微微垂头掩盖自己红彤彤的脸颊。
倒是正好跟婴儿车上的黎淮星对上眼了。
是的,黎淮星也跟来了,如今他只是少说话,却再也不是话也不会说了。
大概也是因为他说话少,所以一旦他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只要不过分、不危险,黎成周一般都会满足他。
可不就带着他一起来了,反正他也不哭不闹不捣乱的。
宣霖冲着他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希望小侄子能给他保密。
“你不说出去,舅舅教你读书啊。”
第34章 小福星
似乎是越忙碌,时间的流逝就越悄无声息。
落花村因为被针对、险些丢了买卖之后,越发的奋发起来,导致短短时间内,不但本村的人忙的团团转,还从周遭的村里,请了不少帮工。
大家每日上工下工,好似一个睁眼闭眼,日子就过到了秋收的时间。
今年不少村里都从李同那里定做的筒车和翻车,虽花了不少钱,可灌溉的事情确实是方便了许多。
——哪怕今年的雨水不算少,但因为是全村合伙来买,且今年赚钱的渠道多了,大家也没觉得不值得。
不过,收割的时候,落花村的各色产品的产出,还是相对减产了一些。
毕竟农人还是以田地的产出为重,从收割到晒干,就赶着那十天半个月的功夫。
——哪怕今年有不少人家舍得请短工了,但毕竟是少数人家。
来收税的衙役是一年来一回,平日没事不会来这些村庄转悠,但这一回来,不但有了同僚的提醒——黎成周毕竟是在县衙露了脸,还是青石镇大户罗家都没搞下去的人——也眼见着落花村的不同。
最直观的,以往到了收税的时候,近乎家家户户都是愁眉苦脸。
然而今年,这些村民脸上虽无喜色,可缴税的时候,却是一个接一个,并没有拖拉、哀求、借钱等事情发生。
这与往年可大有不同。
——因为知道黎成周的事情,这些衙役虽依旧“淋尖踢斛”,却收敛了一些。以往心情不爽的时候,或许三五次都时有发生,但这次,一般踢个一脚两脚的,便收了手。
村民们虽不知道怎么回事,却也暗暗松口气。
等确认人真的送走了,就像是送走了瘟神一般,大家的脸上顷刻出现笑意,丝毫没有往年的暗淡。
今年的小孩子,也不用在这个时候夹紧尾巴、细声细气,生怕遭到一顿痛骂。
当然,这也不代表他们的日子好过了。
因为他们的村子有了私塾,他们都已经读书了!
落花村虽然没有宗祠,但空置的房子还是有几间,一番收拾也要不了太多材料、太久时间。
就是夫子找起来,并不算容易。
不过自一个月前,乔少爷来了一趟之后,这事儿就顺风顺水起来,他推荐了自己曾经的同窗,前年考上了秀才,给孩子们启蒙那是绰绰有余了。
为人也不迂腐,虽名次不高,功底也还是扎实的。
——当然,即便不迂腐,却也没有答应让女子进学堂。那是挑战整个大环境,需要极大的勇气。
但宣姝从宣霖这里学了算账的本事,又去教村里的小姐妹们,他也不会说些“女子如此,不安于室”的话,甚至偶尔听到她们的问题,也会帮着解答几句。
总体来说,虽不理想,但大体顺意。
——如果所有学生都能做好课业,不被家长打骂的哭天抢地,这落花村的氛围就更令人心旷神怡了。
不过,这些事情暂时落不到黎淮星的头上,毕竟他如今不过是两岁还不到的年纪,怎么也轮不到他启蒙。
哪怕他小舅舅有心,也要看黎淮星配不配合不是?
因为他现在说话实在是太奶声奶气,一开口就有人逗他,黎淮星实在不想给自己留下太多黑历史,说话便不多。
——他当然是不怕以后不会说话的,毕竟他到底是个成年人。
却没想到,有人就觉得他这样,很不好。
宣姝去教小姐妹们在土地上写写画画,她们不求写字如何风骨卓然,只求字迹清晰,算账准确。
能帮家里管账,能叫自己的日子好过几分。
——已经有不少人开始说,会算账的女孩好找婆家了。然而这群女孩里,最大的也不过是十四五岁。
被宣姝带出来的黎淮星,就在一旁自己活动。
现下他除了“出远门”,已经不坐婴儿车了,不让以后不会走路怎么办?他也是要锻炼大长腿的肌肉不是?
旁边是聚在一起做针线的阿婆、婶婶们。
即便是婶子,年岁也是四十往上,在村里已经算是不小的年纪了。
——再年轻的那些,都去油坊或是其他地方找了工做。收了粮食之后却又没有入冬的“农闲”时间,就是她们找寻各种短工赚钱的时间。
一个婶子看着黎淮星自己在那走来走去,颇为感兴趣的过来逗弄他,毕竟这么个年华娃娃似的小孩,谁能不想要一个呢?
要是他们家也有一个这样的孙子,那该多令人高兴?
有人问话,不搭理也是不太礼貌,黎淮星便“嗯”了几声做应答。
对方跟小孩说话,自然也不期望他会说什么复杂的东西,有这样的回应,已经很是满意了。
但,一个声音响起,她做出了低声耳语的样子,可音量却暴露了她的真实意图——她就是要让周围的人都听到。
倒是宣姝她们那边离得稍远一些,又在叽叽喳喳讨论题目,并没有听见这边的动静。
“你们说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她这话一出,众人的目光落到她身上,就带着几分疑问,她们看这黎淮星,长得多好啊,还能有什么问题?
“是,长的是不错,黎家那小两口养的也好,白白胖胖的。”那人先是肯定了一下黎淮星的长相,毕竟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话音一转又道:“可这不怎么说话啊。”
“听说在家也不怎说话。这也不是胆小吧?”
“你看他在这外头也不怕什么,就是自己一个人走来走去的,这不有点愣愣的?”
“孩子哪有不哭不闹的?”
黎淮星当然将对方的话听的一清二楚,颇有些无语,合着这人觉得他这个小孩当的太懂事、不折磨人,还是他的不对了?
他为他爹娘着想不行吗?
他爹自从无可奈何的被官差带走,甚至要抛家舍业的换一家小命,回来后就格外奋发向上,每日早出晚归的忙。
她娘要管着那么多妇人工作,出货的压力都压在身上,哪一件又是轻松的事情?
他又不是真的小孩子,现在也能跑能喊,饿了有的吃、困了有的睡,还有什么要爹娘操心的?
——除了他小舅舅非要操心他的学习。
“我那小孙儿一岁说的时候,可会说许多话了,这孩子,你们听他说过多少话?”这人见有些人已经动摇,便又多加了一句。
在座的都是带过孩子的,可也真没带过黎淮星这样的孩子的。
“你说他到底是哑巴,还是……不太好,所以傻乎乎的?”
就算对方没说出“脑子不好”的话,却又是用手指着头示意,又用了“傻”这个字,意思简直不能更明确了。
黎淮星都无语了,这么说一个小孩子好吗?
有几个阿婆看向黎淮星的眼中透露出疼惜,也不知道是心疼他被人这么说,还是已经被这个婶子说服,觉得他真是个光鲜亮丽的傻小孩。
“而且,都说取个贱名儿好养活,他爹非不信邪,不但要叫星星,我还听他小姨叫他小福星。”
“这名儿起的太大了,怕是压不住啊。”
说道这里,她也是一脸的愁容,是真的替黎淮星担心。毕竟眼下黎成周还只有这一个孩子,听说之前宣蓉还伤了身子,现下也不知是养好了,还是彻底不能生了。
但就目前而言,黎成周夫妇俩是一心扑在这个孩子身上,这要是最后发现这孩子是傻的,这俩人可怎么受得了?
30/53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