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循倒是看着外头有些沉默,京城的繁华他知道,不过他也很少有机会能离开东宫。上一次离开东宫,看到这样的热闹景象,还是他奉命前去赈灾的时候,出城的时候他也悄悄掀开帘子看了街上的情形,然后就在前去赈灾的路上发生了刺杀事件。
认真算起来也就是去年的事,可他却感觉好像过了很久。
这次他回京来,也不知道东宫怎么样了,娘亲那边又怎么样了。
外公一定有把他的消息悄悄告诉娘亲。
可他想要见到娘亲,却不知道得到什么时候了。
·
【今日单更】
第137章 章安置(1更)
队伍进城后不久,就有人出来拦下了队伍,与前头的人说了几句后来到了林家的车队前自报了身份。
松墨来到马车前,往里面说道:“公子,是褚大人的管家。”
松墨口中的褚大人是齐越川的二弟子,齐越川门生众多,但真正待如亲子的弟子也就三个,大弟子外放为官,二弟子褚翊当年是进士二甲头名,如今是大理寺少卿,正四品。
在京城这种遍地权贵的地方,褚翊或许不突出,但他也不过而立,能在这个年纪出任少卿,已经是十分优秀了。
褚翊秉承着恩师不参与党争、不参与夺嫡站队的意思,在京城生活得十分低调。因此当初六皇子等人到了清风县后,才会把主意打到林清弦头上。这也就是在褚翊这里碰了壁,所以才想要从林清弦身上下手。
林清弦曾和褚翊见过一面,后面也有书信往来,所以与这位二师兄不算陌生。
这次林家在京城暂住的宅子,就是请褚翊帮忙租下的。
林清弦:“请管家过来。”
褚府的管家姓陶,陶管家四十出头,还是干练的年纪。他知道林家的队伍这几天就要到京城,便一连几天都在城门附近等候着。
这会儿终于见到林家的车队进城,也是松了口气,赶忙拜见了林清弦。
“陶平拜见林举人。我家大人今日当值无法脱身,特命老奴在此等候,请林举人与夫人、公子先行到家中歇息,待大人下值后便会尽快回家来。”
“陶管家不必多礼,师兄既忙,我们怎好上门叨扰,烦请陶管家领我们先去租好的宅中安顿,待我与妻儿安顿好,再收拾一番,上门拜访师兄。”
陶平应下,忙去与松墨商议了。
林清弦则下了马车,去跟陆夫人、陆明和裴继道了别。
陆夫人叮嘱了几句,又让琥珀和珍珠依旧跟着林家车队过去,等帮林家安顿好了再回来。林清弦谢过了陆夫人,领着琥珀和珍珠归了车队。
陆明招呼道:“欸,你忘了说新家的地址了,一会儿我和裴继怎么过去啊?”
林清弦看向陶平。
陶平忙说了新家的地址。
林清弦:“你们别急着过来了,等过两天我们安顿好再说。”
陆明:“不用我们帮忙?”
林清弦:“不用,我二师兄已经着人来帮忙了。”
陶平闻言不由笑笑,这位林举人言语间待自家大人亲近、信任,若是大人在此听见了,定是高兴的。
他对陆明道:“陆公子放心,老奴等人定会照顾好林举人和夫人、公子的。”
陆明:“那行,那就过两天再见。”
裴继也朝林清弦挥挥手。
与陆、裴两家的队伍告别后,林家车队便在陶平的带领下,前去新家。
褚翊帮林家找的宅子远离喧闹的集市,在一个宽敞、清幽的巷子里。这巷子里住的都是些五品、六品的小京官,因此时有京城守卫巡逻,宵小之辈也不怎么敢在这里出没。
褚府离这里也不远,褚翊还替年后上京的恩师考虑了一番,在附近还预留了一个宅子,等齐越川和梁筠上京后居住。
林清弦听陶平这么介绍,就知道他这个二师兄是费了心的。
“辛苦师兄周全了。”
“您与我家大人都是自家师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知道您与齐老将要来京时,大人可高兴了,平日里不饮酒的人,那天接到消息都忍不住小酌了几杯。”
“改日我要好好陪师兄喝几杯。”
“那我家大人肯定要高兴坏了。”
到了家门口,陶平高兴地请了林家人下马车,早早等候在门口的褚家仆人也赶紧过来帮忙牵马、卸货。
凤绵戴着他的小帽子,和谢循一起出了马车。
刚才在马车里,他就听见陶平说的那些话了,对这个新宅子和未曾谋面的二师伯都十分好奇。
这会儿他也是好奇地看向陶平。
陶平目光一触到凤绵,不由哟了一声,脱口而出道:“小公子好生灵秀啊。”
说完察觉到不妥,又赶紧向祝乔和凤绵行了礼。
祝乔笑着说了声不必客气。
谢循上下打量了一翻陶平,对陶平的好眼光十分赞赏。
作为被夸夸的对象,凤绵不太好意思,笑眯眯地看着陶平。
陶平见凤绵笑容可掬的模样,心里越发觉得凤绵钟灵毓秀了,满脸笑容道:“外头风寒,小公子与夫人快先请入内吧,里头已经吩咐人烧了炕,屋内暖和。”
凤绵对陶平说的炕十分好奇,闻言不由露出了期待神色。
“好呀……”
陶平听着他奶呼呼地回应人,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早听说林举人在这次会携带妻儿一起上京来,还以为就是寻常,没想到这林小公子是这么可爱的一个小娃娃,叫人忍不住三番几次把目光都落他身上。
陶平一边赶紧领了凤绵他们进宅子,一边忍不住在心里盘算着这次给林家准备的东西够不够用,尤其是给林小公子的,这与林小公子见了面后,他总觉得自己还有哪里准备得不够妥当。
凤绵不知道陶平想了这么多,他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新家。
这宅子的整体格局不错,同样是三进院落,却比康南府的那栋宅子要大上一倍不止,不仅前、后院宽敞了许多,房间也多了好几间,花园里更是宽敞了不少。
虽然这个时节大多数花卉都已经凋落,但凤绵也注意到花园里栽种了梅花,等到了冬日最酷寒的时候,定能绽放出最美的花来。
巧的是这花园里也有一个鱼池,凤绵往鱼池里瞧的时候,还瞧见了不少的鱼儿游来游去的,虽然天气逐渐严寒,它们却十分活泼。
整座宅子都是打扫干净的,凤绵他们只需要入住就行了,不需要再费心清扫。
有陶平带着褚家的下人帮忙,又有琥珀和珍珠相助,前院、后院都很快收拾好了。
大人在忙碌的时候,谢循就陪着凤绵。
两人这会儿正坐在屋内的炕上,暖融融的,凤绵的外衣和小帽子都脱掉了,正在炕上好奇地翻滚和打量。
谢循问他:“乖宝,你喜欢这里吗?”
凤绵收回了左右打量的目光,点头道:“喜欢呀……”
谢循松口气,京城虽然繁华,但到底不如南边风景婉约秀丽,尤其是冬日的时候,到处都是光秃秃一片,和南方更是没法比。
因此谢循还挺担心凤绵不喜欢京城的。
凤绵也看出了京城冬日景色的萧索,但他只要有爹爹娘亲在身边,不管在哪里他都不会觉得讨厌,所以就算京城不如南方景色好看,他也照样喜欢这里。
更何况京城还是谢循的家,凤绵就更愿意喜欢这里了。
“朝朝……咿家呀?”
凤绵看着谢循,进了京城后,他也在关注着谢循,担心谢循会心情低落。
毕竟他们已经在京城了,谢循却还不能回家。
谢循听懂他问什么,凤绵也是少数知道他真实身份的人,而且谢循从没怀疑过凤绵的聪慧,所以答道:“对,我家就在京城,不过我现在还不能回去,等我可以回去了,我一定想办法接你进宫玩。”
谢循已经不低落了,一年前他还担心自己回京遥遥无期,现在他已经顺利回到京城。所以他现在很愿意相信林清弦的安排,他相信自己迟早会回到那个位置上去的。
经过将近一年的蜕变,谢循还是成长了不少。
凤绵认真点头:“好呀……窝去咿家玩。”
这会儿在屋里,谢循心想探子应该也看不见屋内的情形,就抱起了凤绵,蹭蹭他的脸颊,“乖宝,你真好。”
他这一年的时间没有觉得难熬,除了有林清弦他们替他周旋的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凤绵了。有凤绵在,他每一天都是有趣的,有时候还会忍不住想着让时间再长一点,能够多在清风县留一段时间。
凤绵已经习惯他这样的举动了,其实凤绵私下里觉得谢循就是喜欢学大人,看见大人对他贴贴蹭蹭,谢循就一定也要有样学样,就跟给他喂饭、抱抱他一样。
所以凤绵也像是大人一样,用手拍了拍谢循,当做是安慰。
过了一会儿,琥珀进了屋来,瞧见他们玩闹也不觉得意外,笑笑说:“小公子,小朝公子,晚膳已经准备好了。”
因为他们进城已经是午后的事了,忙碌了一下午,这会儿天也将黑,屋内都已经点起了灯。晚膳是在宅子里准备的,陶平做事很妥帖,厨房里一应用具和食材也都是准备得满满当当,李嫂和武文进了一趟厨房后,一家子的晚膳也就有了着落。
这会儿陶平已经带着褚家的仆人离开,用晚膳的还是家里原本这一帮人。
凤绵、谢循和林清弦祝乔在后院用的膳。
大人们忙起来时,没顾上给凤绵准备点心。
所以今晚凤绵的饭吃得格外香,小肚子吃得滚圆。
谢循给他摸了一下,忙说:“乖宝,咱们休息一会儿就得下地消消食了。”
·
第138章 章嘉奖(2更)
听了谢循的话,林清弦也摸了一下凤绵的小肚肚。
凤绵悄悄吸了一下肚子。
林清弦:“……”
就这滚圆的小肚子,还想骗过去呢。
祝乔忍不住笑出声。
凤绵不好意思了,赶紧抓着谢循下了地,要出去消食。
谢循也是一脸好笑地陪他去消食了。
夜里外头更冷,谢循没带着凤绵走出屋去,就在屋里转圈圈。
凤绵绕着屋里的椅子走,下午睡的炕他很喜欢,晚上还想睡炕上。
林清弦没让,现在还不到特别冷的时候,晚上小家伙和他们睡一窝,也不会多冷,反倒是睡炕上,容易上火,等下雪的时候再说。
凤绵有些许小小失落,不过很快就抛到脑后去了。
进京诸事繁多,不过事情还要一件一件来。
第二天上午,林清弦先往褚府送了拜帖。
褚翊后日才休沐,便约了后日见面。
陆明和裴继则在当日就约着过来了,看了林家的新宅子后,两人也都觉得挺不错的。这宅子虽然不如高官权贵家的富丽堂皇,但清静简单啊,这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了。
尤其是裴继,要不是家里不允许,他都想搬出来住了。
陆明也想,诉苦道:“我一回到家,我爹、我哥就轮番对我进行了考问,然后是我娘、我嫂子等人都来问我有没有中意的姑娘,说是可以给我相看相看。我这才刚回来啊,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摧残我了,我真宁愿待在老家呢。”
裴继:“你这还算好的,我家才叫复杂。”
与裴家的情况比起来,陆家的情况可以说得上简单了。
陆明和林清弦都向裴继投去了同情的眼神。
裴继摸了一把脸道:“罢了,说这个干什么,趁着这几天还有闲功夫,我请你们去悦香楼吃饭。”
京城四通八达,十分宽阔,东西集市日夜不歇,整座城还分内城外城这些,酒楼更是无数,出名的也有许多,这悦香楼只是离这里较近的一个酒楼,勉强也还算可以。
凤绵一听说去吃饭,眼睛亮亮的,“好呀好呀……”
裴继笑着点点他的小脸颊,“给我们绵哥儿来个京城特色的肉饼,好不好?”
凤绵点头:“好呀!”
林清弦无奈看他,小小年纪的,到底为什么这么馋。
不过他们这一趟还是没有去成,还没出门,就有大批的官兵过来了,紧接着是宫里的太监,这么大阵仗把这清幽巷子里的邻居都惊动了。
他们这一片住的都是小京官和他们的家眷,对于小京官来说,平日里得到上司的嘉奖就已经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了,至于圣旨嘉奖,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是巷子里新住进来的邻居,听说还是一个举人,居然这么快就被圣旨嘉奖,简直让人匪夷所思,不由探头观望。
林清弦除去一开始的惊讶,后来就明白大约是为的什么事了。
果然下一刻,就听见皇帝嘉奖了林清弦协助解决了兴平县匪祸的事。
由于林清弦还没有入仕,皇帝给的赏赐多是钱财之物,但这对于一个举人来说,已经是莫大殊荣了。
“学生林清弦,叩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举人平身吧,你这次协助平定匪祸有功,又出力护住了一城百姓,皇上准你明日进宫谢恩。”
“谢皇上隆恩。”
林清弦收了圣旨后,让松墨给前来传旨的太监塞了银钱,还请他入内喝茶。
前来传旨的太监笑着收下了,对林清弦的上道很欣赏,道:“咱家还有公务在身,就不坐了。林举人,明日进宫需得穿戴得体,见到皇上更要礼仪周全,切莫有失礼之处。”
林清弦:“学生多谢公公提点。”
传旨太监又对在场的陆明和裴继道:“陆小公子,裴公子,您二位也有功,皇上同样有赏赐到你们府上。”
“多谢皇上恩典。”陆明和裴继忙行礼道。
传旨太监打量了一圈林家人员后,目光若有似无地落在了谢循身上片刻,随后就带着人离去了,留下了院内不少的昂贵赏赐。
陆明和裴继起身。
陆明高兴道:“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得到皇上的嘉奖,虽然被困在兴平县的时候挺憋屈的,但这会儿都觉得值得了。”
91/271 首页 上一页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