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木匠本就对着小子印象不错,以前不提只是觉得他老娘是个不好打发的,可自家闺女年纪也不小了,扒拉了这么久也没找到个方方面面合心意的,对岩小子和许娇娘的事儿心里就有几分乐意。
汤许氏却是忍了又忍才没当场翻脸。谁家小子会上门给自个儿提亲的?岩小子这样子摆明了是他娘有意见,不愿意上门呢。别说她姓李的有意见,自家还不乐意呢,她闺女儿模样好,人品也不差,哪里由得他家挑挑拣拣。
岩小子常在外面跑,自然是会瞧眼色的,知道汤许氏对他不满意也没有吭声,只照样笑眯眯地讨老丈人欢心。
汤许氏以前对这小子没什么意见,如今有了意见更是忍不住挑毛病,越发觉得这小子油腔滑调,不是个诚心的。待岩小子一走就直接把话挑明了,“这门亲事我不同意,往后也别叫那小子上门了。”
许木匠一愣,“我觉得岩小子还成啊,不至于把事做那么绝。”
“成什么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提亲这种大事,他爹娘上门了吗?”
“这不是没到正式提亲的时候嘛。”
“那也不能这么糊弄。我看分明是他娘不同意,他自个儿偷偷来的。”
汤许氏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许木匠也不好再跟她争。汤许氏说完自个儿当家的,又警告许娇娘,“你俩就不合适,别一天想七想八的。”
许娇娘只是不说话,汤许氏逼急了就回一句,“你们做主就是。”只是打那以后,爹娘不论说哪一个,她都一副爱咋咋地的样子,也不理人,摆明了面上顺从内里不服。
汤许氏急得上火却也拿她没办法,这么大了,总不能成日里打骂吧。
柳天骄也奇怪,“你之前不是说嫁个条件好的就成吗,如今怎么变了想法?”
“他如今在家正跟他娘掰扯呢,叫我再等他三个月,说一定叫他娘高高兴兴地上我家提亲。”
“不怕嫁过去受委屈了?”
“还是怕,可我也怕错过了他。”许娇娘双颊微红,“我这些日子也想了许多,与其等啊考啊的,倒不如努力拼一把。你瞧柳金儿那样的家庭,被卖与人做妾都能自己挣出一份前程来。我怎么就不能为了自己的幸福往前迈一步,他娘再难馋能比吴家夫人还难缠?实在过不好大不了和离就是,总比现在就认命来的好。”
这事其实多多少少带些赌的成分了,偏偏柳天骄就是个好赌不服输的人,“想清楚了就去做,总比日后想不开来的好。”
许娇娘很高兴,直道:“还是你懂我。”
没过两日,村里果然传出了消息,岩小子跟他娘闹了起来,具体为啥事没人知晓,只是听说岩小子这回挺倔的,把他娘气得够呛。
柳天骄巴望着这事儿能有个好结果,但还没等到结果出来,就到了该出发去参加院试的时候。前前后后拾掇了好几天,初十那日,卫文康和柳天骄终于启程往州城赶。
一路的辛劳自不必说,还要在路上过夜,夏天倒是不怕冻着,问题是蚊子多啊,柳天骄这个皮糙肉厚的还好,卫文康可是遭了老大的罪,第二天起来脸上身上都是红点子,把柳天骄心疼的哦,直接说下回要包车,把他好好的大美人毁了容谁赔?
商队领头的被柳天骄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到了,哪里还敢再耽搁,一路快马加鞭,只想赶紧把这个瘟神送到后跑路,到州城时比以往早了一个时辰。
柳天骄对他们的速度还算满意,也没再发难,付了钱后就跟卫文康去了客栈。中间人倒是一点没说错,这客栈啥都勉勉强强,房间的桌椅上有不少划痕,被褥也有些旧,连客栈掌柜的和店小二的态度都是不冷不热的那种,基本的热水这些倒也没缺,总体来说还成,毕竟银钱在州城和他们县城可不一样值钱。
因着时辰尚早,两人放下行李就决定先去填饱肚子。柳天骄本来还有些期待,觉得州城一定是遍地好吃的,结果跟客栈的伙计一打听才知道,好吃的是不少,却都离了不短的距离,最近的也要走上半个时辰。
柳天骄有些难以接受,“这周围就没个开食店的?”
小二知道他是外地来的,也没笑话,“食店哪里是想开就能开的,咱们州城是战略要塞,管得严,每条街做什么都是官府定了的,哪里是想在哪里开店就在哪里开。”
卫文康蹙眉,“不是说大战结束后就已经废了这条律令吗?”
第101章 商贾之事
店小二道:“坊市制明面上是废了, 上头的却觉着不该废,这不就留下来了。再说了,原先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大家伙儿都习惯了, 也没啥改的必要。”
柳天骄实在是难以理解, “怎么能习惯呢, 吃个饭都得跑半个时辰, 吃完回来人都饿了。”
“谁家小老百姓没事儿在外面吃饭啊?多费钱。”
“哪里就那么费钱了,我们县城但凡不是太穷的, 都在外面吃,早上一碗面或是几个包子一碗豆浆,中午就吃些小炒,也不比自家做贵多少。”
当然,像清水村这种乡下的还是很少在外面吃的,毕竟自家都有粮食和菜蔬,总比外面买的便宜。
县城里吃一匹菜叶子也要花钱, 开食店的摊贩也是花钱买菜, 但他们每日里买的量大, 价钱上就便宜不少, 再加上只赚一些辛苦钱, 卖的饭菜价格比自家做的就贵不了太多, 老百姓们便也就能接受, 把每日里劳碌三餐的时间省下来做菜或是做工。
至于为啥除了大酒楼或是手艺格外好的食店, 老板们都只默契地赚个辛苦钱。原因也很简单,做生意的多啊,你不便宜有的是人便宜,又不是像北方来的游商一样往往只做一锤子买卖。
当然, 相较之下,府城食店老板们的赚头就大很多。一个是府城有钱人多一些,另外一个就是府城生活开销大,老板们总要赚够自家过日子的钱才成。
店小二听柳天骄的口气不似作伪,便也来了些兴趣,“敢问夫郎你们是哪个县城啊?”
这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柳天骄回道:“安泰县。”
“倒是没有听说过。”
卫文康道:“江东州治下县城众多,小哥没有听过也正常,我们是临安府下辖的,小哥可听过临安府?”
“原来是临安府啊,听过听过。”店小二恍然大悟,“怪道不说呢,我在这客栈也干了许多年了,跟着来来往往的人也长了不少见识,却不曾想起哪里有如此繁华的地方,原来是临安府啊。那就说得通了,临安府可是出了名的富庶之地。”
店小二说着眼里都流露出艳羡来。
柳天骄从下在村里长大,见惯了大家日日操劳才能混饱肚子,觉得这个店小二不过是花花架子人抬人罢了,“哪里就富庶了,也就府城和县城繁华些,乡下老百姓日子一样过得苦,只是不至于饿死人。”
“夫郎你这话可就身在福中不知福了,这年头,能不饿死人就已经算很好的喽。”店小二说着都叹气,“瞧这州城繁华吧,可每日里不知道悄悄饿死多少人呢。也亏得上面管得严,什么人住什么地方都是定好了的,不至于让那些脏污展现到贵人面前。”
卫文康以前只在书上看过百姓兴亡之苦,也知晓灾难来时饿殍遍地是常态,可如今天下太平了,怎么听这店小二的话,外面的日子照样一点不好过。“小哥,如今无灾无难的,日子怎么这般不好?”
“谁说无灾无难了,难不成只有洪水干旱这些才是灾难,殊不知人……”店小二说到这里自觉失言,赶忙往周围看了一眼,然后丢下一句“瞧我一时胡言乱语”就匆匆走了。
柳天骄见那店小二跟有狗在背后撵一样跑得飞快,嘟囔道:“急什么,话才说一半么。”
卫文康拉住他,微微摇了摇头,然后道:“饿了吧,我们先出去吃饭。”
“吃饭也不急这一时半会啊。”柳天骄闲话聊到一半,还有些意犹未尽呢,可人都走了,总不好真的把人拉回来,只得道:“算了,吃完饭再找个人聊吧。”出门在外的,他倒是一点没有露怯的意思。
卫文康却是道:“不用刻意打听,多住几日就清楚了。”
两人不再纠结此事,寻着此前打听到的路就赶往食坊。别说,这横平竖直样样都区别得分明的州城过日子不便利,找路倒是挺方便的。两人沿着笔直的路,都没怎么拐过弯就到了地方。
柳天骄颇为惊奇,“州城的路怎么修得这么直啊?”
“州城原是战略要塞,后为了御敌,兵越屯越多,粮草又成了一大问题。时任大将军认为此处虽不是土壤肥沃、水草丰茂之地,但地势平坦,土质也不算太坏,便决定带着士兵们打井耕种。”
“那跟州城横平竖直的样子有什么关系?”
“那位大将军是北方人。北方人建房讲究坐北朝南,街道也规整得整整齐齐的,且此处地势平坦,无须像临安府一样避开什么高山险峻,因而便像八卦阵一样规划得齐整。可以说,州城之所以能建立,功劳最大的便是这位将军。后来老百姓们为纪念他,都自觉遵守了这样的建造方式,渐渐地便又成了约定成俗的事情。”
柳天骄直勾勾地看向卫文康,眸中全是钦佩,“卫文康,你怎么这么厉害啊,什么都知道,我福气真好。”
“你怎么就福气好了?”
“找了这么个厉害的夫君,我福气不好谁福气好?”
卫文康叫他如此直白地夸赞羞红了脸,有些难为情地把头别了过去。
柳天骄习惯了他地薄脸皮,也不拆穿,笑道:“走,先去吃东西,你想吃什么?”
卫文康还有些没有回过神,呐呐道:“都成。”
“那就听我的安排。”柳天骄才不会想这个回答是不是过于敷衍呢,对方“都成”好啊,自己完全就没有顾忌了,想吃什么吃什么。
难得来一趟州城,柳天骄没有抠抠搜搜的,往边上的铺子都瞧了瞧,那些高大上的酒楼就不想了,肯定能卖出天价来,还不一定好吃,柳天骄一直觉得他们卖的就是装潢。当然,要是不花钱让他吃的话,柳天骄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剩下的小店子卖得东西就杂了,什么小炒、汤面、馄饨、饺子、烧饼、羊肉汤、牛肉汤、茶饮,还有锅子、烤肉之类的,柳天骄看花了眼,一时不知道吃什么好。便又悄悄观察了一下各家有多少客人,照他多年来的经验,除了新开的铺子,一般客人多的地方都难吃不到哪里去。
良久,柳天骄终于买定离手,“走,咱们吃小炒去。”
卫文康自然都是听他的。
这时候的人没几个识字的,店铺里的伙计自然不会像大酒楼一般装模作样地拿张精美的菜单来,而是张嘴就报菜单,“红烧肉、回锅肉、辣椒炒肉,羊肉汤、烤羊排、蒸扣肉……”
一长串菜名下来,柳天骄就没记住两个,干脆按照自己平日里的喜好来,“一个红烧肉,一个麻辣鱼,一个炒青菜,再来五碗米饭。”
店小二记下菜名,又问道:“可要来些喝的?我们这有各式各样的美酒,茶水种类也多。”
柳天骄道:“不喝了,我夫君近日还要考试呢,来些白开水就成。”
店小二有些失望,却也没说什么。
柳天骄见他走了,悄悄凑过去跟卫文康说:“我刚刚听到有人结账了,一碗什么竹叶青就要三十文,忒不划算,下回咱们自己买了带到店里喝。”
果然大方只是表象。不过卫文康也不是多好酒水茶叶的人,自然没有什么异议。“好,下回我们自己买来喝。”
这家生意好,上菜的速度自然就慢,柳天骄听周围的人边吃饭边闲聊,好几个都夸这家店的菜做得好吃。柳天骄有些得意,觉得自己选对了地方,只要东西好吃,贵点也无妨。
可饭菜上来他就傻眼了,红烧肉色泽不够亮,吃起来太甜,反倒失了肉香。麻辣鱼则是不够辣也不够麻,味道有些寡淡。炒青菜火候有些过了,不够脆生。总之,要说多难吃不至于,但每道菜都不能叫人满意。
柳天骄有些失望,“感觉这钱花的有点亏,早知道不如去吃羊肉汤了,他家生意也好。”
卫文康没有拆穿柳天骄的小心思,羊肉作为贵族官绅大为推崇的“干净肉”,可比猪肉、鱼肉价格贵多了。当然,吃惯了柳天骄那样的好手艺,卫文康对面前的几道菜也不是很满意,“味道确实普通,改日再来尝尝别的。”
柳天骄不服,“他家生意这么好,食客的称道也不似作伪,怎么就不好吃呢?”
卫文康想了想道:“可能能在州城的人都不怎么挑剔吧。”
柳天骄一想还真是这个理,“他们都不大在外面吃饭,肯定不像咱们临安,多的是好吃嘴。”
刚刚观察那些酒楼的时候柳天骄就注意到了,进去的无一例外都是身穿绫罗绸缎,想来家境都不差。不像他们临安,再没钱呢,攒个十天半月的还是想弄些好的改善一下伙食,不然柳天骄的神仙肉、蘑菇能卖得那么好。
桌上的东西不好吃,柳天骄便没有光顾着吃饭,还有心情跟卫文康闲聊,“我瞧着路上衣着富贵的人还不如临安府多,想来那个店小二说的是真的,州城果真不如咱们想象中的富庶。”
卫文康点点头,“路上经过西市,来往的客商是比咱们安泰县的多些,跟临安府相比却还是不及。”
柳天骄吐槽道:“也不知道是谁主政,堂堂一个州城,倒是混得不如府城好。”
卫文康忙把他话头止住,“州城重在战略布防、文教兴盛,不像咱们临安历来看中商贾之事,有不及也是正常。”
第102章 师兄
在一起久了, 对方说话是什么意思很快就能明白。柳天骄知道卫文康是觉得外面人多眼杂,谈论这些可能招惹事端。他也没再多抱怨,只是到底觉得这州城不行。
难怪他爹当初到了北临府那么好的地方还心心念念跑回来了。估摸着临安府已经算得上天底下顶好的地方了,叫人轻易难以舍弃。
吃过饭, 柳天骄付了银子, 又是一阵心痛, 味道那么差还卖那么贵, 要不是听到隔壁汤面馆老板给客人报价,他都要以为自己是遇到打劫的黑店了。
68/152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