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筱彤,我觉得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陈雪感激地说,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恍然大悟的表情。
筱彤笑了笑,说:“不客气,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问我。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理解的过程,有时候换个角度去思考,可能会有新的收获哦。”
望着陈雪那心满意足的神情,筱彤的心中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涌起了一股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她恍然顿悟,原来分享知识宛如春风化雨,不仅能够润泽他人,更能让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如抽丝剥茧般愈发深刻。
“原来教别人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啊……”回家的路上,筱彤仿若陷入了沉思的旋涡。天空中飘洒着如牛毛般的细雨,她却恍若未觉,任凭那冰凉的雨丝如轻纱般拂过她那发烫的脸颊。
三月的首次月考,筱彤犹如定海神针般稳住了班级第七的位置。更令她喜出望外的是,陈雪的数学成绩竟然如火箭般飙升了十分,还特意在课间如疾风般跑来向她致谢。
“筱彤,你的方法犹如灵丹妙药一般,真的太有用了!”陈雪激动得如同孩子般晃着她的手臂,“我这次终于及格了!”
这个消息恰似一颗甜蜜的糖果,在筱彤的心里渐渐融化。那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道:“原来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的感觉,宛如品尝到了最甜美的甘露,比自己考出好成绩还要令人心醉。”
随着中考的脚步日益临近,班级里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令人窒息。筱彤惊异地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竟然如坐滑梯般直线下降——常常对着一道题苦思冥想许久,却依然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背过的单词也像调皮的小精灵,第二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更糟糕的是,她开始频繁地遭受头痛的折磨,有时甚至会眼前一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你脸色苍白得如同一张白纸。”一天午休时,张明犹如一座沉稳的大山,拦住了匆匆往教室赶去的筱彤,关切地问道,“要不要去医务室看看?”
筱彤摇摇头,抱紧怀里的复习资料:“没事,就是有点累。这套卷子下午要讲的...”
话音未落,一阵天旋地转般的眩晕突然袭来。筱彤只觉得膝盖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视线中的走廊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开始扭曲旋转。
“杨筱彤!”张明的声音仿佛从九霄云外传来,遥远而又模糊。
再次睁开眼睛时,筱彤发现自己如同一只受伤的小鸟,静静地躺在医务室的床上,额头上贴着的退烧贴,宛如一片清凉的树叶。校医正和班主任老师低声交谈,那声音仿佛是一阵轻柔的微风,见她醒了,立刻如一阵春风般走过来。
“38.5度高烧,”校医的脸色如同阴沉的天空,严肃地说,“最近是不是又熬夜了?”
筱彤心虚地移开视线。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模拟考,她已经连续一周只睡五个小时了。
李老师叹了口气:“杨筱彤,你妈妈在路上了,先好好休息。”她顿了顿,“学习重要,但身体更重要。”
这句话犹如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筱彤的心上。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上学期期末前那次高烧的情景,那时候的她,不也同样是因为过度用功吗?
妈妈风风火火地赶到学校,没有丝毫犹豫,便带着她直奔医院。检查过后,医生扶了扶眼镜,语重心长地说道:“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小姑娘啊,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呢。”
回家的车上,妈妈一直沉默不语。直到快要到家的时候,她才仿佛如梦初醒般,突然开口:“筱彤,妈妈宁可你考试成绩差一点,也不愿看到你把自己的身体累垮。”
筱彤呆呆地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无声地滑落。她一直天真地以为,拼命学习就是对父母殷切期望的最好回应,却全然忘记了,他们最为关心的,始终是她的身体健康。
请假的这两日,筱彤如释重负般地让自己彻底松弛下来——她像一只慵懒的小猫,尽情地享受着悠长的睡眠,贪婪地翻阅着喜爱的漫画,甚至还和妈妈一同烘焙出了香甜可口的曲奇饼干。令人诧异的是,当她重回校园时,竟发觉自己的头脑犹如被清泉涤荡过一般,格外清醒,之前那些如乱麻般的数学题也突然间变得条理清晰,有了解题的头绪。
“看来休息果真至关重要啊……”筱彤若有所思地对林小雨说道。
林小雨不以为然地翻了个白眼:“这还用说!我早就跟你讲过,张明那家伙每天都像定了时的闹钟一样,雷打不动地睡足七个小时,不然你以为他那满头茂密的头发是怎么来的?”
筱彤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了,我晕倒的时候……是张明送我去的医务室吗?”
“对啊,”林小雨挤眉弄眼,“他当时可紧张了,一路公主抱过去的,全班都看见了。”
筱彤的脸像熟透的苹果一般,瞬间红到了耳根:“胡说什么呢!”
“不过说真的,”林小雨突然变得一本正经,“你该调整一下作息了。你看张明,学习好得犹如文曲星下凡,体育也好得好似运动健将,还参加了机器人社。人家这才叫会生活。”
筱彤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一直以为张明是天赋异禀,犹如天之骄子,现在才恍然大悟,或许正是因为他懂得平衡,犹如走在钢丝上的杂技演员一般,才能持续保持好状态。
第二天放学,筱彤终于鼓起了勇气,如同一只羞涩的小鹿一般,叫住了张明:“那个……谢谢你送我去医务室。”
张明抓耳挠腮,面露羞涩之色:“没啥……你可好些了?”
“嗯。”筱彤轻点颔首,稍作迟疑,“我听闻……你每日皆保七小时之眠?”
张明怔了一瞬,旋即喜笑颜开:“诚然,我父乃医者,自幼便被灌输‘睡眠影响记忆力’之观念。缘何忽问此?”
筱彤长舒一口气:“我思忖……或可请教于你,如何于有限之时间内高效学习?我常觉时光匆匆,不够用矣……”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张明思考了一会儿,突然指向操场:“边走边说?”
那天傍晚,他们绕着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张明分享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如何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如何用番茄工作法提高专注力,甚至如何在课间十分钟小睡恢复精力。
“其实我以前也是熬夜党,”张明望着远处的落日,“直到初二有次考试前通宵,结果在考场上睡着了,那次考了全班倒数。”
筱彤惊讶地睁大眼睛:“真的?你也会有考砸的时候?”
“当然啊,”张明笑了,“你们都觉得我是‘完美学霸’,其实我压力大得很。我爸是外科主任,我妈是大学教授,家里书架上全是他们的奖状...”
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筱彤第一次看到总是阳光自信的张明露出这种表情,心头微微一颤。
“那么……你如此拼命地学习,莫非是不想让父母失望?”她的声音轻如蚊蝇,仿佛怕惊扰了这静谧的氛围。
张明沉默了须臾,宛如一座雕塑般静立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起初确实如此,但如今……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罢了。我渴望证明,即便没有父母的光环庇佑,我同样能够崭露头角。”
这句话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蓦地开启了筱彤心中那道紧闭的锁。她这才恍然明白,原来并非只有自己在背负着沉甸甸的期待踽踽前行,每个人的肩头都扛着属于自己的重担。
“谢谢你将这些告诉我,”筱彤的目光真挚而诚恳,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还有……谢谢你分享的学习方法。”
自那一天起,筱彤仿佛脱胎换骨一般,彻底调整了自己的作息。她在手机上下载了番茄钟APP,犹如一位严谨的指挥官,严格遵循着“学习45分钟,休息10分钟”的节奏;每天晚上十点半,她都会准时爬上那张柔软的床,仿佛那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再重要的作业也会留到次日清晨,迎着晨曦的第一缕阳光去完成;而周末,她一定会留出半天时间,让自己如同一只自由的小鸟,尽情地翱翔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或是沉醉于绘画的世界,或是跟妈妈一同学习制作美味的甜点。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调整后,她的学习效率反而提高了。四月的模拟考,她不仅保持了第七名的位置,数学还首次突破了95分。
“这题就由我来讲解吧。”当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询问谁能讲解一道难题时,筱彤如同一颗闪耀的星星,主动举起了手。她站在讲台上,宛如一位自信的舞者,不再紧张,那流畅的讲解犹如一首优美的旋律,引得同学们频频点头。
下课后,数学老师叫住她:“杨筱彤,你是否有兴趣参加下个月的数学竞赛呢?虽然中考的战鼓已经敲响,但我觉得你犹如一颗蓄势待发的子弹,不妨一试。”
筱彤瞪大眼睛,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竞赛?”在她的印象中,那一直是张明、王思琪他们的专属领域,如同高不可攀的山峰。
“你最近的解题思路犹如一把利剑,刺破了常规的束缚,”数学老师微笑着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的潜力如同深埋地下的宝藏呢?”
那晚,筱彤宛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饭桌上闪耀着光芒,宣布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爸爸如一阵及时雨般,罕见地提前下班回家,妈妈则像一位巧妇,精心烹饪了一桌子她爱吃的美味佳肴。
“我闺女真是太棒啦!”爸爸满心欢喜,仿佛捡到了稀世珍宝,高兴地给她夹了一块色泽诱人的排骨,“不过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就把这次竞赛当作积累经验的宝贵机会吧。”
妈妈宛如一位温柔的天使,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轻声说道:“我可是打听过了,这次竞赛的前几名在中考时能加分呢。当然啦,”她赶忙补充道,“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千万别累坏了自己。”
筱彤凝视着父母那充满关切的眼神,心中犹如被一股温暖的春风拂过,暖暖的。她恍然大悟,原来父母的期待并非是那具体的名次或分数,而是希望看到她如骏马奔腾般全力以赴,如翠竹节节高升般健康成长。
“我会量力而行的,”筱彤郑重地承诺,“而且...”她神秘地笑了笑,“我有个秘密武器。”
这个“秘密武器”就是张明分享的竞赛备考策略。作为去年同项竞赛的获奖者,他毫无保留地给筱彤提供了自己的笔记和备赛心得。两人经常在放学后一起研究往届试题,有时林小雨和陈雪也会加入,学习小组不知不觉扩大了。
五月的第二个周末,数学竞赛如期举行。走进考场前,筱彤深吸一口气,摸了摸胸前妈妈给她别上的幸运徽章——那是一只展翅的小鸟。
“加油,”张明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记住我们的策略:先易后难,稳扎稳打。”
三个小时的考试犹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当筱彤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考场时,初夏那灿烂的阳光如金色的纱幔般洒满她的全身。无论结果如何,她都已经收获了许多比奖项更为珍贵的东西——朋友那坚如磐石的信任、老师那春风般和煦的肯定,以及最重要的,对自己能力那清晰如明镜般的认知。
竞赛成绩在中考前两周如一颗重磅炸弹般公布。筱彤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市级二等奖,这个成绩犹如一把金钥匙,足以让她在中考的战场上开启通往成功的大门,获得5分的加分。当数学老师在班上用那洪亮如洪钟般的声音宣布这个消息时,全班顿时响起了如雷鸣般热烈的掌声。
“真没想到,”林小雨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鸟般搂着她的肩膀感叹道,“当年那个数学只考6分的杨筱彤,如今竟然如同凤凰涅槃般,摇身一变,成了竞赛获奖选手!”
筱彤嘴角轻扬,微微摇了摇头,仿佛风中摇曳的花朵。她的思绪如潮水般涌来,回忆起这一年来走过的路——那是一段从自我怀疑的黑暗深渊中逐渐攀爬,直至沐浴在自信阳光之下的历程;是从孤身一人在战场上厮杀,到学会在团队中寻求帮助并慷慨给予帮助的转变;是从过度透支健康的悬崖边,艰难地寻觅到平衡之舟的航行……每一步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真实而珍贵的光芒。
第7章 大结局:双喜临门
六月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杨筱彤缓缓地睁开双眼,感受着清晨的阳光,有些刺眼。她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然后将目光投向床头的日历,心中不禁一紧——明天就是中考的第一天了。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紧张,但胸口仍然有些发紧。中考,这个对她来说至关重要的考试,即将来临,她感到既兴奋又有些害怕。
就在这时,妈妈张佳慧轻轻敲了敲房门,声音温柔地喊道:“筱彤,起床了吗?早餐已经准备好了。”
“起来了,妈。”杨筱彤应了一声,然后迅速从床上坐起来。她打开抽屉,仔细检查着明天要带的文具。两支黑色签字笔、两支备用笔芯、2B铅笔、橡皮、直尺、圆规……每一样都被她整齐地排列在桌面上,仿佛这些文具也能给她带来一些信心。
她拿起一支签字笔,在纸上随意画了几笔,感受着笔尖与纸张的摩擦。这是她再熟悉不过的感觉,但此刻却多了一丝陌生和紧张。她又拿起2B铅笔,削了削笔尖,确保明天考试时能够顺利使用。
一切准备就绪后,杨筱彤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拉开窗帘。阳光瞬间洒满了整个房间,她眯起眼睛,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
厨房里飘来阵阵香气,奶奶正在准备早餐。杨筱彤洗漱完毕走进餐厅时,看到桌上已经摆满了她爱吃的食物:小米粥、煮鸡蛋、小笼包,还有一盘新鲜的水果。
“奶奶,这也太丰盛了吧?”杨筱彤惊讶地说。
“明天就考试了,今天得给你补补。”奶奶笑眯眯地往她碗里夹了一个包子,“多吃点,考试才有精神。”
55/57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