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家有彪悍小夫郎(穿越重生)——点绘

时间:2025-04-27 08:41:21  作者:点绘
 
 
第230章 顺利抵京
  二当家十分郁闷,他感觉对面的小白脸像在耍猴,既不拿下他,也不放过他,就这么一直戏耍着他。
  善解人意的韩泽玉仿佛听到了对方的心声,一个扫堂腿将人放倒,又干净利索的补了一脚。
  二当家终于“如愿以偿”的晕死了过去。
  眼见着两位老大相继倒下,他们这些小喽啰再坚持也没什么用,一个个都萌生出了想要逃跑的念头。
  韩泽玉又接连放倒两人,剩下的三个虾兵蟹将就交给他老公练手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苏时恩十分勇猛的以一敌三,打的敌人毫无还手之力。
  铁柱趴在小山坡上眼巴巴的看着,真是太馋人了,他也好想大展身手,他一定不比少爷差。
  就这么几个人都不够分的,真是太可惜了。
  韩泽玉掏出麻绳将七个人串联起来,他坐在马车上,让这七个葫芦娃跟着跑。
  韩泽玉手里抓着的不是麻绳、不是土匪、不是人命,而是白花花的赏银。
  榜四大哥独占一百两,剩下的虾兵蟹将打包卖给官府,怎么着也能值个五十两吧?
  事实证明他低估了官府的抠门程度,六个人就给了他十两银子。
  好在榜四大哥的一百两身价不变。
  可即便如此,韩泽玉依旧嫌弃的直撇嘴。
  官差摸摸鼻子,小年都过了,刚给他们发了钱,所以就给的少了点。
  照例问询土匪头领的伤势是如何造成的,听说是名新进举子,且是一省之地的亚元。
  心知这人前途无量,官差也没再多问。
  核实完这几人的身份后,将人关进了大牢里,随即清点人手,整装待发的向着窝点进发。
  再次启程之时,韩泽玉依旧跟何梦莹坐在同一辆马车上,摆明了就是不信任。
  何梦莹苦笑,若是当初也能有这份戒心就好了,她也用不着遭受这些无妄之灾。
  “恩公是要进京赶考吧?不知能否载我一程,待我与亲友联系上,一定会给出补偿的。”
  韩泽玉应承下来,再有三天的路程就能到达京城,搭个顺风车而已,没什么大不了,最关键的还是因为有钱赚。
  达成协议后,韩泽玉就放心的回到前面的马车上,给相公做起了心理疏导。
  “相公你太棒了,当时我都要吓死了,幸好你从天而降,犹如守护神般降临在了我的面前,为我抵挡刀光剑影……”
  苏时恩诚恳道:“我尽力了,倒也不必夸的这么直白。”
  学渣表示担忧:“我若是夸的太隐蔽,怕你听不出我的真情实感。”
  学霸强颜欢笑:“其实我的理解能力还可以,算了,你高兴就好。”
  苏时恩这没开过光的嘴就是不管用,因为接下来的三天路程,韩泽玉闲的都快发霉了。
  连个送上门来的劫匪都没有,他拿什么高兴?
  苏时恩一边看书,一边摸摸某人胡思乱想的小脑袋,敷衍的安慰他。
  “坏人也是要过年的,再说天子脚下也没人敢造次,很可能这一带压根儿就没有匪盗出没。”
  “也对,匪盗是三观有问题,他们又不是傻子。”
  “你再等等,我听说京城有庙会和灯会,到时候小偷一定很多,你大展身手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韩泽玉闻言立马来了精神,相公说的对,蚊子再小也是肉。
  第二日下午,几人终于抵达了城门口,发现进城压根儿就不用排队。
  还是负责盘查的官兵给他们解决了疑惑。
  “上京赶考的举人?后天就过年了,你这时间压的太极限了。”
  苏时恩态度温和,官兵说什么不重要,他只要附和便可。
  两辆马车,四个人,四张路引,至于路引上的身份信息,官兵也没一一核对。
  一个生了病的女人,一个瘦小的书童,还有一个胆小怯懦的小哥儿。
  再加上有个举人带队,他们多少得给些面子。
  退一万步讲,即便有问题,追责也追不到他们头上。
  要说铁柱去哪了?
  他此刻正携带着那几样武器,还有两麻袋的战利品,虔诚的等待主子来接他。
  成功混进城后,苏时恩跟赵峋把马车停靠在路边,让两匹金贵的宝马进马厩歇息一下。
  玉哥儿说新买的宅院里什么都没有,一会儿正好买些草料带过去。
  此时的韩泽玉已经跟城外的铁柱胜利会师。
  完成交接后,铁柱拿着路引,光明正大的进了城。
  韩泽玉拎着他的启动资金,寻了处城防薄弱且人烟稀少的地段,再次施展穿墙术。
  几人在马厩外汇合,边走边采购些吃食和被褥。
  韩泽玉问过何梦莹要不要跟他走,被对方给拒绝了。
  何梦莹知晓人家就是客气客气,于是很识相的提出了告辞。
  面对突如其来的借钱请求,韩泽玉表现的很淡定。
  十两银子而已,就当是买了个人脉。
  何梦莹笑问:“你就不怕我赖账吗?”
  韩泽玉活动活动手腕,直言道:“那就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何梦莹不信:“哦?你可不像是会跟女人动手的人。”
  韩泽玉一撩额前的碎发,言简意赅的给出了答案:“我就是个没素质的内宅之人,所以别惹我。”
  何梦莹带着银子离开了,韩泽玉给她留的地址是于家的书局,这样比较稳妥。
  分道扬镳后,韩泽玉带着几人回家,他一出手,房前屋后,犄角旮旯的灰尘全部都被清除一遍。
  铺上新买的被褥,韩泽玉往上一趴就不愿意动弹。
  铁柱和赵峋在灶间忙活,先把火点上,一会儿好烧水洗漱。
  今天稍作休整,明天才是真正的大采购。
  一夜无话,几人都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洗漱。
  韩泽玉一招手,不在家做饭了,出去吃,他请客,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当搬运工嘛!
 
 
第231章 京城的新年
  苏云松此次上京一共带了八个人,车夫、小厮、书童、仆役,配置十分齐全。
  丫鬟倒是也带了两个,不过都是年逾四旬的老婢。
  对于苏云松身边伺候的人,苏王氏当真是精挑细选,严防死守。
  拒绝任何红袖添香之事,也将爬床丫鬟的路给全部堵死。
  好在苏云松对于男女之事倒也不热衷。
  他曾经看过师兄们的收藏,发现自己志不在此,他还是更喜欢研究史书而不是黄书。
  也不知他们为何极力追捧那位“清白先生”。
  在他看来,此人无甚文笔,只是描写的内容比较猎奇,有别于传统的叙事手法……
  当时他的理性分析受到了师兄们的连番嘲笑,说他毛都没长齐,没开过荤,什么都不懂。
  “清白先生”的文风独树一帜,让人身临其境,更有代入感。
  他们不是沉迷于情爱文学,而是带着一颗批判的心,用学术性的眼光去看待这一类文学作品。
  苏云松想说自己不是傻子,师兄们即便找了再多冠冕堂皇的理由,也掩盖不了他们早起排队买有色话本的事实。
  此时笔耕不辍的清白先生逛了几条街,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即将关店的纸笔铺子。
  要问韩泽玉为什么不去于家书局白嫖,当然是因为人家已经歇业放年假了。
  毕竟腊月二十九还在街上闲逛的也没几个人,韩泽玉就是其中最闲的一个。
  在铺子里买了些纸张,其他的东西也不缺,结账的时候发现有地理志,就顺手买了一本。
  苏云松的小院里住了九个人,只有四个房间能住人,说实话还是有些拥挤的。
  反观韩泽玉的二进宅院只住了四个人,站在院子里说话都有一种空灵之感。
  这是一处建筑面积较小的二进院落,居住面积有两百多平米,前院和内院加起来共有二十二间屋子。
  左右两边的邻居也是二进宅院,只不过面积要更大一些。
  韩泽玉秉持着长嫂如母的原则,让苏时恩邀请云松来一起过年。
  苏时恩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着某人,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韩泽玉怼他一拳,都说了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有损他“伟光正”的形象。
  苏云松收到大哥下的帖子,还是挺惊讶的。
  前几天他还派人去看过,那处宅院门口的积雪证明了确实没人进去过。
  他以为哥嫂要在年后抵达,想不到他们已经到了。
  苏云松带了礼物登门,发现门口的积雪已然消失无踪,院子里也打扫的很干净。
  本以为大哥大嫂也带了很多人进京,结果发现他们只有四个人的时候,着实惊到了他。
  韩泽玉热情邀约,让苏云松在这边过年,这里多的是空房间,可以把随从都带来,人多还热闹些。
  苏云松实乃端方君子,岂肯占哥嫂的便宜,因此连连推拒。
  苏时恩摸出些门道了,原来他家夫郎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真不怪他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实在是坑踩多了,形成了条件反射。
  既然发现了端倪,苏时恩也只能成为帮凶,加入了游说的行列。
  “俗话说长兄如父,离乡背井,出门在外,你我兄弟二人理应相互扶持。”
  毕竟年前有过一次合作,苏云松的感觉还不赖,再者他也喜欢跟大哥探讨学问。
  纠结片刻,终究还是应承下来。
  韩泽玉露出慈祥的微笑,这孩子好呀!老苏家难得出了这么一个老实人。
  苏云松被留了下来,韩泽玉让跟来的车夫回去接人。
  这名车夫还是三年前的那位,韩泽玉对他有印象。
  车夫也清楚自己都做过些什么,因此也做好了遭受刁难的准备。
  但目前为止,韩泽玉还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没事人一样的态度,反倒是让车夫更加提心吊胆。
  当年苏王氏让车夫在车厢中做手脚,想要耽误苏时恩的前途,结果被韩泽玉破坏了计划。
  车夫算是帮凶,没被套麻袋已是万幸,现如今被当成力工使唤,他也没什么怨言。
  这个年过的还是挺热闹的,其中一名老婢是厨娘出身,手艺不错,做北方菜很拿手。
  苏王氏怕儿子不习惯京城的饮食,因此特意挑选了厨娘一同进京。
  本来这八人只需要伺候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少爷,现如今他们被迫添加了两名主子,而且其中一人的要求还特别多。
  除去两名老婢,其余的人都被韩泽玉分派了工作。
  苏云松没觉得有什么,反正娘也付过月钱了,他又不需要伺候,还不如让他们给大嫂干活。
  韩泽玉特别不拿自己当外人,都是苏家的奴才,他堂堂大少奶奶,还使唤不动他们了?
  京城的气温比老家那边低一些,现在还是天寒地冻,无法在室外施工。
  韩泽玉表示没关系,项目可以调整,办法总比困难多。
  资本家最擅长的就是剥削压榨劳动力,尤其是像车夫这样年富力强,身体健康的中年顶梁柱。
  车夫无语,他就知道这人没安好心。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哥儿报仇,时时刻刻。
  况且他能等你三年就不错了。
  几人也挺纳闷,他们做的是什么?怎么看起来奇奇怪怪的?
  从木方和木板的长度来推断,应当是要做木头床,可这床未免太高了些。
  就他们这半吊子手艺,也难为大少奶奶信得过。
  韩泽玉不是信任他们,而是对于自己睡了四年的“上床下桌”有信心。
  他们学校的单人床,老旧失修到那种程度,都没听说谁的床塌过。
  因此这种凝结了无数智慧的创造发明,理应穿越历史的长河,继续在这个不知名朝代发光发热下去。
  韩泽玉都佩服自己,真是太有前瞻性了。
  上次来京城,就让他见识到了何为居大不易,不愧是天子脚下,简直寸土寸金。
  房价、地价、物价都贵到离谱,他们在老家的生意虽然收入可观,但在京城也就是个中等商贩的水平。
  想要过的好,那就得源源不断的搞钱。
  可他们在京城一无背景,二无人脉,想要创业成功很容易,但想守住家业却很难。
  与其等到殿试过后,看苏时恩的名次再决定做多大的买卖,那还不如稳妥的先赚上一笔,做包租公也不错。
  秉持着未雨绸缪的理念,韩泽玉在夏季离京之前就买下了一屋子的木料,现在正好派上了用场。
  感谢苏王氏友情赞助的免费劳动力。
 
 
第232章 上元节灯会
  韩泽玉打算先将前院和内院相连的垂花门堵上,然后将前院的房子出租给上京赶考的举子。
  他们依旧住在内院,只不过需要单开个门。
  等到天气渐暖,他再给房屋加固一遍,到时再盖个二楼,将土地面积利用到极致。
  在这个时代,只要不违制,那就可以尽情违建,反正土地使用权归个人所有。
  在他找到更合适的创业项目之前,就先开一个小旅店,收收房租也不错。
  韩泽玉挥舞着小皮鞭,催促着几人赶工,时间就是金钱,越早开业越赚钱。
  经过众人的不懈努力,实则是怨声载道之下,韩泽玉的小旅店正式对外营业。
  他这处宅子的地段好,人来人往的看见租房信息的人有很多,前来问询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上元节前后,客栈的普通客房均已爆满,原本两百文一天的普通房间也都上涨到了三百文左右,可即便咬牙出钱,却依然订不到房间。
  这个时候有经验的学子,就会将目标定位在民宿类的院子。
  既能单独包下一个小院,又可以只租一个房间,这也是最省钱的方法。
  就在众人焦头烂额的找房之时,一家租金日结的民宿吸引了部分举子的目光。
  地段好、环境好、有热水供应、加几个铜板就有人给洗衣服。
  最吸引人的是这家民宿的价格实惠,且有独立的桌椅和柜子,睡的也不是大通铺。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