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村霸靠签到系统养夫郎(穿越重生)——晟归

时间:2025-05-06 08:52:03  作者:晟归
  赵岁岁自己都震惊极了。
  他想的却和戚长夜有些不同。
  扪心自问,戚长夜对他已经非常不错了。初来那日他就吃了价值一文钱的鸡蛋,昨日白天吃了从癞子家拿回的细面、晚上用了精米熬出的米粥,镇上粮价在八至十二文之间浮动,品质好的精米细面还要更贵上一些,赵岁岁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单是他这两日吃的东西就已经快十文钱了!
  二两银子足够大多数农户人家嚼用上一年,那是因为农户人家吃的是自己家里种出的粮食,戚长夜这样家里没地只能进镇买粮的二两银子是绝对打不住的。
  更不用提他手下的这个装布的筐,他知道里面的几身衣服会属于自己,还有他改了一半还没改完的那件新衣……只是这几件衣服就要几百文钱了。
  昨日的活在他眼中根本就算不得活,在赵家要是能有这么轻松的活计他能开心上整整一天,在赵家做活可是一文钱都没有的,这里甚至能一日吃上三餐能吃到饱腹!
  赵岁岁越想越觉得是村霸不会算账不懂得这些,他知道戚长夜是个好人,看这家里环境也大致能猜出戚长夜手上恐怕没有多少银子,生怕戚长夜亏了银钱替他操起心来,拳头攥了又攥终于忍不住出声反驳起他。
  “五文钱太多了,三文、不,一文就足够了!”赵岁岁鼓起勇气大声说道。
  戚长夜:“?”
  戚长夜活了这么多年,头一回见着给自己反向讲价的人。
 
 
第16章
  赵岁岁看似乖巧柔弱,决定了什么事后却也异常坚持。
  他心中有一套自己的衡量方式,即便戚长夜再度重复了遍,赵岁岁仍是咬牙坚定自己只要三文——戚长夜终于认真看向了他,
  不得不说,他的视线盯的赵岁岁坐立难安。
  赵岁岁心里惧他,好在戚长夜并未盯他太久,赵岁岁的心思并不难猜,戚长夜很快就收回了视线。
  “行,按你说的来。”
  还是那句话,戚长夜不是会苛待别人的人,他们日常生活都在同一间院里,想做些什么想贴补下对方有的是机会。
  -
  除非是农忙时节需要补充体力,否则村人大多每日只用两顿饭食,戚长夜受不了这个,早上不吃东西总觉得一整日都没什么力气。赵岁岁也是听他话的,如今天色做饭尚早,赵岁岁便想着先改会儿衣服稍后再去做饭。
  他与戚长夜同坐院中,一个穿针引线缝补衣服,一个时不时地往磨刀石上掬一捧水磨家里的刀具,金属与磨刀石摩擦的霍霍声响一下下地回荡在院中,赵岁岁时不时地就往那边悄悄瞥上一眼。
  他平时并不是很喜欢这样尖利的声响,赵岁岁很容易被这种声音惊到,但这种时候听到这种声音却只觉得格外安心。戚长夜做事很有自己的节奏,磨刀的动作也极有规律,晨间的温度远没有午后那般炽热,早秋的晨风吹拂在人的身上,说不出的清爽舒适。
  赵岁岁将被风吹到眼前的几缕发丝别回耳后,又继续专注地忙起手下的衣服。
  戚桐的个子不高,人也瘦瘦小小的,小孩子的衣物主要以轻便舒适为主,远没有成人那样复杂,赵岁岁在赵家做惯了这样的活计,一件外衫很快在他的手下成型。戚长夜在布坊拿回的几块花色布头也没有浪费,赵岁岁从中挑了一块,裁了道半指宽的布条缝在了衣襟前方,仅是窄窄地勾了下边,却将整件外衫都衬的明亮了不少。
  赵岁岁打了个线结将线头固定,将针插好将石桌上的外衫拿了起来打量了一番,戚桐仍在睡着,他也不好将人叫起来看看衣服合不合身,新制的衣服应先上身试过,若是没什么问题再过水清洗上一遍,也是为了洗掉裁剪布料时在上面划出的痕迹。
  赵岁岁太专注了,忙于活计时尚未注意,放松下来才恍然惊觉耳畔的磨刀声音早已停歇,他有些惊恐地抬起了头,一眼便见到戚长夜的高大身影正在灶房里忙来忙去。
  赵岁岁匆匆走了过去,戚长夜余光瞥见他,“来的正好,帮我去后院菜园里摘几根小葱,早上就烙几张葱油饼吧。”
  赵岁岁点头。
  家里如今不缺米面,但日常生活不可能只吃米面,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种菜的地方,戚家自然也不例外。
  戚家的菜园和杨溪村的大多数人家一样位于院子后方,由一道破破烂烂的小木门单独隔开,以前种了不少东西,但自戚家长辈生病后小菜园里就再没人打理过,很多菜都枯死烂在园子里了,少部分则顽强地活了下来肆意生长打种结籽,菜籽落地又重新长出新的蔬菜……总之现在园子乱七八糟的,杂草长的比菜都高。
  赵岁岁找了一会儿,有些葱甚至已经长苞开花,葱尖的位置挺立着个偌大的花球,外形有些类似于蒲公英的花球,等种子变黑收集起来明年又能播种出一茬,不过头年长出来的小葱又矮又细,怕是要等很久才能吃上了。
  以地为生的农家人根本见不得这样凌乱荒废的园子,恨不得能长出八只手来现在就将这园子种满了蔬菜种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赵岁岁满心都是怎么将菜园收拾出来,园里满了田里的种子下了,农家人生活的底气便也足了。
  赵岁岁抓着一把小葱回了灶房。
  戚长夜已经开始和面了,赵岁岁不由得瞪圆了眼睛,戚五独居会弄些吃的非常合理,但他没想到对方竟然连和面这种活计都会,且动作还非常娴熟——少量温水倒入面盆、随着搅拌的动作逐渐添水,反复按揉直到将面粉揉成一整个大的面团,一看就知道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了。
  他手上臂上都很有劲,这面若是用来下面条肯定非常劲道。
  赵岁岁脑中蓦地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他没看太久,站了片刻就去将摘下来的葱叶洗了,回来时正见着戚长夜将揉好的面团放到盆里,找了锅盖罩在上方。
  不同的面食似乎有着不同的和面技巧,讲究些的甚至会根据面食品类选择凉水或温水热水和面,戚长夜目前还处于填饱肚子的阶段,烙饼省事也好存放,蒸馒头倒是也可以,但他家里没有能下饭的菜,总不能一家三口早上起来干啃馒头吃。
  醒面需要一段时间,戚长夜洗过手又回去忙活起他的那张竹弓,毛竹的粗细是他精心挑选过的,看着是一大根竹子,真正能用到的实际上却只有其中一截。
  他将毛竹上的枝杈砍掉,按照自己的身高选了其中一段,戚长夜从灶膛里抽了根他烧水前特意塞进去的木柴,用这根非常不正宗的“临时炭笔”在竹子上标记了几处位置。
  磨了好几下才勉强标记出一处,轻轻一抹就能蹭掉,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了,环境如此只能凑合。
  戚家柴房里留了把锯子,帮戚长夜节省了不少时间和体力。
  制作竹弓的竹子其实最好先提前晾干水分,再不济也要用火苗熏烤上一番,这样做出的竹弓会更加坚韧,使用寿命也会更长,只是这把竹弓是他练手和临时过渡用的,他甚至连弓弦都只能用棉线代替,时间紧迫方方面面都做不到完美了。
  但只要给他足够的材料,戚长夜连复合弓弩都能搞出来。
  竹弓这种东西只能临时用用,若是想长期使用还得是本朝代的木弓铁弓。
  戚长夜在截取后的毛竹中间选了对称的两处,一脚踩着竹子将其固定,手上则顺着划好的痕迹将竹子锯开两道口子。竹身本就中空,他按照劈柴那般将竹子立起,换了把刀从竹子一侧一路下劈,直划到刚刚锯开口子的地方才停止,手腕一分半截竹子便被削了下来。
  另外一头也是同样。
  他将削好的竹子放在腿上,一手握着一端微微用力弯曲,最基础的弓的雏形便这样显露出来。
  正中间的位置片出凹槽留出固定箭的位置、将左右两端的竹片铲出弧形削去弓腹薄层、弓的两端各削出两个小小的刻槽用来套稳弓弦……最后将棉线套在弓的两端打圈套结固定。
  戚长夜做这一切都非常细心,没注意到赵岁岁已经估量着时间去将面团拿了出来,戚长夜在院里忙弓赵岁岁在屋内忙饭,一个面团很快便被他揪成了二十几个面剂子。柴火入灶小葱切段,起锅热油薄饼下锅,“滋滋”的油响与葱油香气交织着蔓延出来,随着戚长夜射出的第一支弓箭一路冲到了戚家院外。
  多亏他们住的偏僻,否则这香味足够让村人议论上几天了。
  弓这种东西不是做好就能直接上手的,还需一点点调整细节和手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驯弓,这期间还要反复打磨弓身的具体细节,反复拉弓直至将弓弦彻底拉满。至于用剩的竹子戚长夜也没浪费,动作麻利地削了几根锐利的竹箭,又摘了几片叶子用刀划出形状充作箭尾。
  戚家没有鸡鸭,否则可以用鸡鸭羽毛做尾翼,用高粱或者其他植物的杆来做箭身,昨日砍回来的草杆并不太适合。
  古代多用“石”、“力”来形容计量弓,戚长夜手里的这把根本没法和传统弓比较,棉绳弓弦提供不了多大弹力、竹子做的箭杆太过沉重、竹弓的射程和精准度都是问题,没处理过的竹弓也极容易炸弓崩开……但再怎么说也是一件武器,总不至于真的让戚长夜拿着把匕首和砍刀上山。
  没见过几个穿越的连武器都要自己制作的。
  戚长夜自嘲笑笑。
  他将院子收拾了下,戚桐急急忙忙跑了出来,冷不丁对上戚长夜又吓了一大跳,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好几步,险些一脚踩上门槛直接坐在地上。
  “哥、哥……”。戚桐怯怯地看他,声音几不可闻。
  “对不起……我起晚了。”戚桐低着脑袋。
  戚长夜:“……”。
  小孩子多睡一会儿再正常不过,何况现在也就卯时末辰时初,戚长夜皱着眉头,想不明白这村里的人怎么都将睡懒觉当成了个天大的错误。
  赵岁岁也是这样,他们以前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
  戚桐不知他想法,见他皱眉顿时更畏惧了,赵岁岁突然从灶房中探出头来,“饼烙好了,你们快过来吃饭。”
  戚长夜避开身子,戚桐如被踩了尾巴的小动物般急急跑走了。
  直到坐在桌前戚桐还有些回不过神来,傻愣愣地盯着面前泛着热气的煎的金黄泛着油光的葱油饼,村里没人敢这么吃饭,就算是村长家也舍不得放这么多油,戚桐才刚刚回来一个晚上,还不知道戚长夜“不能省在嘴上”的生活方式,畏畏缩缩地拿起了张饼,总觉得仿佛在吃断头饭一般。
  他哥不会吃完这顿就要将他给卖了吧?
  戚桐战战兢兢。
  他又悄悄瞥了赵岁岁一眼,不由自主地往赵岁岁身边挪了挪身子。
  他咬了一口手里的饼子,对戚长夜来说远没有后世的葱香酥脆,但对常年不见油水的村人来说,足量的油和细面本身就代表着美味二字了。戚桐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身边的赵岁岁也是一样,两个人都不敢主动和戚长夜说话,沉默着吃完了这顿“丰盛”的早饭。
  ——这样的好日子实在是太难得了,像做梦一样,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多上一些。
  两个人同时在心底祈祷起来。
 
 
第17章
  这段时间只有戚长夜将赵岁岁带回来的那日下了场雨,隔了这么久山上的泥土也重新恢复成了平时的干燥模样,戚长夜拎着新做好的竹弓,背上是个偌大的背篓,走进细看还能发现背篓里还套着个小上一些的藤编背篓,并着先前割草用的镰刀。
  烙出的葱油饼被他借着背篓的遮掩转移到了空间里面,戚长夜深吸了口林间的清新空气,村人非常直接干脆地用“大青山”来称呼这座山,远处云雾缭绕山峦叠翠,没人知道这座山究竟有多么庞大,周边有好几个村子都紧挨着这座大山,或许官府那边会有更详细的记载。
  戚长夜扎好衣角裤脚,免得待会儿有什么蚊虫钻了进来,又顺手折了根粗长的枝条。
  这山并非某个人的私山,家家户户都能上山采摘打猎,但真正会这样做的终究还是少数,最多也就结伴到山脚山腰处摘些野果蘑菇、冬日来拾些取暖的柴火。
  ——毕竟山上实在是太危险了。
  山外围倒是安全,但时常有村人行走鲜少能看到什么猎物,见着只野兔山鸡都顶天了,用村人的话来说就是“人味儿太重了”。想要大猎物就得往深山里去,普通村民不精于此道,别说是什么野猪黑熊了,进山以后光是分辨方向就是个大问题,地形复杂林木交错,一脚踏空碰了摔了还得连累大半个村子的壮年汉子来寻。
  进山也不一定次次都能猎到东西,哪怕是十里八乡最好的猎户也不敢这样说,折腾一趟动辄一大天的时间,有那时间精力还不如扛上几担柴火送到镇里,好歹还能卖出个三五文钱来。
  更不用说古代人几乎不怎么流通,家家户户都有点田地,田间地里一堆操心的事情。农忙时自不用说了,也就农闲时分能抽出空来往山里走走逛逛,有的汉子更是一到农闲就直接去镇上找活,平均下来一年根本进不了山几趟。
  这也是这具身体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进山。
  ——在山溪处打水不算,那处泉水只能算是山脚外围,戚长夜很快便经过了那一小片毛竹林走到了昨日打水的地方。这附近常有村人过来,农人摘野菜野果累了便会在这附近坐着休息上片刻,戚长夜找了棵高耸醒目的树木,取了随身携带的匕首在树上做了个小小的标记。
  他顺着溪水流来的方向往山里走。
  戚长夜在现代时没少进山,也不至于穿越一次就丢了过去的生活技能,他今日并没打算往深山里去,也没指望一次就能猎到什么东西,今日的目的主要还是熟悉一下山路、顺便熟悉下山上的植物草木。
  村里的哥儿妇人到了溪泉处便会停步,汉子们偶尔会走的更深入些,戚长夜单手握着匕首,每隔一段距离便会留下个记号。有水的地方便意味着有生命存在,但顺着溪流却并不太好走,水可以从任何地方流下来,人却不一定能从中穿行,这种时候他留下的记号便至关重要。
  不知名的鸟儿在头顶鸣叫,山里的温度要比外面低上不少,等戚长夜走到河流处时背篓里已经多了几捧八月瓜和树莓。
  现在摘八月瓜稍早了一些,这东西还没到大量成熟的时候,但也不是没有早熟的存在,戚长夜挑了些开裂的果实摘了,余下的记了位置等过段时间再来。树莓倒是正当季,戚长夜尝了一个,这不知名的品种竟意外的好吃,酸酸甜甜的放到镇上也能卖出些铜板。
  不过这东西不能久放,好在戚长夜有个随身的空间。
  虽然他还没进入深山,但这一片已经鲜少有村人涉足,一大片树莓看着便让人心生喜意。戚长夜挑的都是好的,虫啃鸟啄过的一个没碰,沾了他的手直接转移进空间之中,一立方米的空间虽然不大,放这点树莓却也绰绰有余。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